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秘密★启用前 山东省 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历史 试题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 上的姓名 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 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该诏令在当时 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 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 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 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 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 做旨在 A.推广儒家礼仪 B.实现儒学生活化 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 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 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 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 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 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 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4.表 1 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 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 5.1902 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 优秀分子”。1905 年 12 月 22 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 30 多人“充当兵 勇”。由上述现象可知 A.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 3.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 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6.19 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20 世纪初,梁启超、张东 荪等一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B.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C.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7.20 世纪 20 年代,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 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基于这一认识,他进行的努力是 A.寻求共产国际帮助 B.发动护法运动 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D.创立黄埔军校 8.影响表 2 中 1927 年至 1928 年、1949 年至 1956 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 化的共同因素是 A.工农联盟的发展壮大 B.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C.中国共产党工作中心的转移D.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9.一直到 1952 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 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 拖拉机耕地,1958 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10.下列不同年代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示意图中,反映 20 世纪 60 年代末建 交状况的是 11.古代雅典,在公民大会审议城邦管理事务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 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 样闭紧嘴巴”。这说明在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 A.雅典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B.界定公民身份的重要标志 C.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 D.政治家左右政局的主要手段 12.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 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 堕落”。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科学革命 13.巴黎公社期间,凡尔赛当局大肆宣称:外省农民不愿支持巴黎工人,德国人则 已经混入了社员之中。凡尔赛当局的用意是 A.挑起巴黎公社的内部矛盾 B.破坏法国的工农联盟 C.防止普鲁士军队支持公社 D.孤立巴黎公社的斗争 14.1979 年,联邦德国上映了电影《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影片中女主角从 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了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为了生存变 得玩世不恭。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烟却被丈夫出卖。 影片意在A.剖析冷战态势下人的矛盾心理 B.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 C.揭示经济繁荣背后的道德危机 D.反映民族分裂的痛苦现实 15.表 3 是 1969 年欧美四个国家在亚非拉的国外子公司数量及分布比例表。其中, 乙国是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美国 ニ、非选择题:本题共 5 题,共 55 分。 16.(10 分)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 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 材料二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徳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4 分) (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6 分) 17.(12 分)图 1、图 2、图 3 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据林小标等《两汉候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指出图 1 的侯国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4 分) (2)比较图 1 和图 2,说明图 2 反映出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哪些变化。(4 分) (3)结合图 3 说明西汉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4 分) 18.(10 分)道光元年(1821 年)十ー月,两广总督阮元就美国商船水手伤毙民妇案向道光帝 上折奏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此案办理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6 分) (2)此类案件若发生在 19 世纪 50 年代,处理结果会有何不同?说明理由。(4 分) 19.(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 1933 年,《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 方 面,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 《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出版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并对发起讨论的原因进行 了 说明。《编辑之言》指出:““中国现代化”这个问题,与其说它是一个新问题,无(母)宁说它是 一个八九十年来的宿题。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 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 讨论共收到 10 篇短文和 16 篇专论。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 9 篇,将社会 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 1 篇,主张非资本主义的 3 篇,主张计划经济的 1 篇,主张兼采个 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 1 篇,主张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的 1 篇,明确主张个人主义方式的 1 篇,未 回答采取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义,只是提出具体主张的 8 篇。 一据《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进行评述。(12 分 (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11 分)表 4 是英国主要进出口品分类统计表(1701-1894 年)。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据[英]B.R.米切尔《英国历史统计资料》等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的英国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 依据。(11 分) 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C 2.D 3.D 4.C 5.A 6.A 7.C 8.C 9.C 10.B 11.B 12.B 13.D 14.B 15.A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题,共 55 分。 16.(10 分) (1)态度:荀子主张贵贤、敬贤,慎子主张尊君轻贤(2 分); 目的:为君主治国提供用人建议(2 分)。 (2)墨子和李悝主张用人不论出身,以才能和功劳为用人标准(2 分)。商鞅变法实行奖励 耕织和军功爵的举措(2 分),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社会进 步,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2 分)。 17.(12 分) (1)特征:以功臣侯国为主(2 分); 因素:刘邦为建立和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大封功臣(2 分) (2)侯国数量特别是功臣侯国大量减少,归义侯国数量增加(2 分);西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国家统一进一步巩固(2 分)。 (3)恩泽侯国、外戚侯国增多(2 分),汉代政治趋于腐败,统治逐渐衰落。(2 分) 18.(10 分) (1)有天朝上国心态(2 分);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 分) 遵循清朝律例(司法自主)(2 分)。 (2)不同:涉案外国人会由本国领事处理,清政府无权干涉(2 分); 理由: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2 分) 19. 【评分参考】 观点:层次二:观点明确、合理(2 分)。 层次二:观点较为明确、合理(1 分)。 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 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历程及镜况(2 分); ②20 世纪三十年代国内背景,包括民族危机严重,国内经济落后等(3 分); ③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背景,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 分)。 (若从其他角度论述,合理即可得 2 分) 表述: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2 分)。 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1 分)。 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0 分)。 20.(11 分)【评分参考】 水平三: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 解释合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8-11 分), 示例: 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701——1754 年),在这一时期,原材料、制成品的进出口虽不断增 加,但总体上增长速度缓慢,这是由英国工场手工业发展水平决定的。 二、机器大工业时期(1774——1894 年),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工业革命时期 (1774——1864 年)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74——1894 年)。 1774 至 1864 年,原材料进口和制成品出口明显增加,原材料出口和制成品进口规模一 直较小。这是因为与英国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它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 料,并逐步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对外倾销商品,逐渐成为“世界工厂”。 1874 年至 1894 年,原材料进口和制成品出口呈减少趋势,原材料出口和制成品进口呈 增加趋势,这是因为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速度放缓,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其展 开激烈的竞争所致。 水平二: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划分依 据的解释较为合理,思路较清晰。(4——7 分) 水平一: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具有一定 合理性,思路较清晰。(0——6 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