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把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下面这些对早期人类北京人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能够喝大米稀饭 B.会使用弓箭打猎 C.学会用火烤食物 D.属于新时期时代
2.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夏商两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三朝的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
A.提倡改革 B.重视教育 C.发展经济 D.以民为本
4.下列哪一现象不属于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A.农作物种植 B.聚落 C. 城市的出现 D.磨制工具
5.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实物是在殷墟发现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它是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C.它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D.它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
6.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创立了分封制以求长治久安,却仍然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导致西周灭亡的事件是
A.国人暴动 B.犬戎族攻破镐京 C.城濮之战 D.牧野大战
7.牛耕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8.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秦国 B.晋国 C.宋国 D.吴国
6
9.“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句中的李太守的功劳是
A.发明水排 B.开凿郑国渠 C.开凿灵渠 D.修筑都江堰
10.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11.下列有关秦朝暴政的表述,下准确的一项是
A.中央集权 B.刑法严酷 C.赋税繁多 D.徭役繁重
12.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朝官僚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责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13.秦王朝被推翻的主要原因是
A.秦的暴政 B.郡县制的推行 C.统治集团的奢侈 D.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
14.提出“罢黜百家,独尊懦术”的是
A.李斯 B.孟子 C.董仲舒 D.商鞅
15.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其最主要的作用是
A.省去了重新分封的麻烦 B.大大增加了堵侯国数目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D.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开支
16.东汉明帝时.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变融.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A.张骞 B.班超 C.班勇 D.甘英
17.右边这部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作者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睿 D.司马炎
18.230年,卫温亲率万人乘舰船到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A.海南岛 B.台湾 C.日本 D.菲律宾
19.右目(汉人胡食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 经济发展
6
20.某诏令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颁布这一诏令的是
A.齐恒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孝文帝
21.如果想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你可以阅读
A.《史记》 B.《伤寒杂病论》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22.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 B.苏轼 C. 颜真卿 D.张旭
2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B.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顺应了历生发展趋势 D.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24.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A.书法 B.石窟 C.山水画 D.诗歌
25.学习历史,必须了解历史朝代发展的顺序。( )→战国→( )→西汉→东汉→三国→( )→东晋→( ),括弧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
C.秦、春秋、南北朝、西晋 D.春秋、秦、西晋、南北朝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小题,共50分,其中第26 小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4分)
26.(12分)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2分)他的学说集中在哪一本书中?(2分)
(2)这一学派的核心是什么思想?(2分)由其弟子编成的,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是哪一部?(2分)上述哪位思想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2分)
(3)提倡节俭的是图中哪一位思想家?(2分)
27.(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月孤城万韧山。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
一——《凉州词》
材科二 交通要道
(1)汉朝时把材料一中“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什么?主要是在今天我国的什么地区?(4分)
(2)这个地区是在哪个朝代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设置的官职名称叫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一“要道”开凿有何重要意义?(4分)
28.(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材料一中“繁荣局面”具体指什么?(2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局面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4分)
材料二 “战国”因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战火纷飞、色彩斑斓的时代……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战国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2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此时的战争在客观上有哪些积极的作用?(4分)
2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
(1)依据材料一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2分)
材料二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教材》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是什么?(4分)
6
材料三 三国鼎立时期,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6分)
6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2018.03
一、选择题
1-5 CDDCB 6-10 ACADA 11-15 ABACC 16-20 BABAD 21-25 DACBD
二、非选择题
26(1)道家 《道德经》
(2)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论语》 孟子
(3)墨子
27.(1)玉门关 西域 新疆地区
(2)西汉 西域都护
28.(1)文化教育大力发展,兴办思学。 影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特点:战争频繁,争夺激烈
(3)作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29.(1)北方战乱频繁 后果:北方民族大量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3)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