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2018—2019学年福安一中第一学期期中考 高一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座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入答案卷中。‎ ‎3.考试结束,考生只将答案卷交回,试卷自己保留。‎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12题每小题有2个或2个以上答案,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以下物理量是矢量的有 a.位移 b.路程 c.瞬时速度 d.速度变化量 e.时间 f.力 g.速率 A.只有acf B.只有adf C.只有befg D.只有acdf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4s是指3s末到5s初这段时间 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研究中国运动员刘翔‎110米栏跨栏动作时,可把他看成质点 D.我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1.20元/公里,其中“每公里”指的是位移 ‎3.铅球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铅球和桌面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B.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C.铅球对地面的压力就是铅球的重力 D.铅球太硬,不可能发生形变,桌面也不会受到弹力作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5.博尔特继北京奥运会以9.69s和19.30s创造男子‎100m和‎200m两项世界纪录后,2011年又在韩国田径世锦赛上蝉联‎200m的世界冠军,并以37.04s率领牙买加队创造了新的4×‎100m世界纪录,关于博尔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运会上,博尔特的‎1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 m/s B.奥运会上,博尔特的‎100 m决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 C.奥运会上,博尔特的‎200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 m/s D.世锦赛上,牙买加队4×‎100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80 m/s ‎6.如图所示,国产某品牌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加速度大小约为‎4m/s2,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则“全力自动刹车”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为 A.‎40m B.‎25m C.‎12.5m D.‎‎2m ‎7.下列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摩擦力的接触面间必定有弹力,有弹力的接触面也一定有摩擦力 B.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C.轻杆的弹力方向可以不在杆所在的直线上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8.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空中的M、N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M、N间的距离为 B.物体经过M、N中点时的速度为 C.物体经过M、N所用的时间为 D.物体经过M、N的平均速度为 ‎9.物体A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B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A、B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物体A在8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物体A在8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物体B在8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物体B在8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10.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石块从塔顶自由下落,它在最后一秒内位移是‎30m,(取g=‎10m/s2),则 A.石块最后一秒的平均速度是‎30m/s B.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 C.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小石块在开始连续的三个‎5 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1)∶(-)‎ ‎11.假设某汽车刹车后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其开始刹车直至停止过程中,第一秒和最后一秒内的位移分别为‎14m和‎1m,则 A.汽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B.汽车开始刹车的初速度大小为‎15m/s C.汽车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8m/s D.汽车从开始减速内运动的距离为‎56.25m ‎12.如图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时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一、 实验题(本题2小题,13题6分,14题10分,共16分)‎ ‎1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5组数据在图坐标纸中描点,请作出F-L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出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 cm ‎(3)由此图线可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 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某同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一小车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钩码相连,小车右侧与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钩码牵引下,小车在木板上向左运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 ‎(1)实验中,使用到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墨粉纸)、小车、长木板、钩码和细线等,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还需使用的有_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为4~6 V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为220 V的50 Hz交流电源 C.刻度尺 D.停表 E.天平 ‎(2)该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有_________。‎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有滑轮的一端,并接好电路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细线跨过定滑轮,下端挂着钩码 D.实验时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3)如图所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清晰的点迹,相邻的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根据纸带可以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及小车加速度。打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v5=_______m/s,根据纸带计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题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最后要写出数值和单位,并将相应内容填入答题卷相应位置)‎ ‎15.(6分)一火车以‎2m/s的初速度,‎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 ‎(2)火车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6.(8分)一小石块从空中自由下落‎5m后掉入淤泥,落到淤泥底时速度恰好为零,全过程用时1.1s,假设石块在淤泥中的加速度恒定。(取g=‎10m/s2)求:‎ ‎(1)石块在淤泥里下落的时间t;‎ ‎(2)石块陷入淤泥的深度d。‎ 17. ‎(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右端连接有一轻质弹簧,其原长为10cm,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弹簧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已知弹簧长度为 ‎12cm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2)若弹簧长度为‎11cm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3)若弹簧长度为‎14cm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18.(12分)甲、乙两辆车在相邻的两条平行直轨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为v1=16 m/s,乙车的速度为v2=12m/s,乙车在甲车的前面。当两车相距L=6 m时,两车同时开始刹车,从此时开始计时,甲车以a1=2m/s2的加速度刹车,7s后立即改做匀速运动;乙车刹车的加速度为a2=1 m/s2.。求:‎ ‎ (1)两车经过多长时间速度第一次相等?‎ ‎ (2)两车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哽,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B D A C C B BC ACD BD AC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 ‎13.(1)如右图 (2)5.0±0.2 (填5也给分) ‎ ‎(3)20‎ ‎14.(1)BC (2)AD ‎ ‎(3)0.51 0.38 (4)偏小 三、计算题(有其它合理解法同样给分)‎ ‎15.(6分)‎ 解:(1)由速度公式v=v0+at得v=2m/s+0.5×3m/s=3.5m/s (3分)‎ ‎ (2)前4s的平均速度等于2s时的瞬时速度 ‎ 由速度公式v=v0+at=‎2m/s+0.5×‎2m/s=‎3m/s (3分)‎ ‎16.(8分)‎ 解:(1)自由落体下落5m可得: (2分)‎ 代入数据解得:t1=1s (1分)‎ 所以t=1.1s- t1=0.1s (1分)‎ ‎(2)自由落体末速度:v=gt1=10m/s (2分)‎ 石块陷入淤泥的深度:=0.5m (2分)‎ ‎17.(10分)‎ 解:()滑动摩擦力及最大静摩擦力: (2分)‎ 物体受力平衡: ( 1分)‎ 解得:k=100N/m (1分)‎ ‎()根据胡克定律: (1分)‎ F1< fm 故物体静止 (1分)‎ 所受静摩擦力f1=F1=1N (1分)‎ ‎()弹簧弹力: (1分)‎ F2> fm 物体将加速前进 (1分)‎ 此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2= fm=2N (1分)‎ ‎18.(12分)‎ 解:(1)0-7s内: (1分) ‎ ‎ (1分)‎ ‎ (1分)‎ ‎=4s (1分)‎ ‎ (2) 0-7s内,; (1分)‎ ‎ (1分)‎ ‎+L (1分)‎ ‎=2s, =6s (1分)‎ ‎ 第6s:=4m/s;=6m/s ‎6-7s内:=3m;=5.5m, ‎ ‎ 7s末: =2m/s; =5m/s (2分)‎ ‎ 7s之后:乙刹车时间: 设乙车停止后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 ‎=12.5m ‎ ‎ ‎ ‎ +7s=14.5s>12s ‎ 假设成立,即: (2分)‎ ‎ ‎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