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6 鸿门宴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者出,未辞也 辞:辞谢。
B.沛公则置车骑 置:安排。
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过:责备。
解析B项,“置”的意思是“放弃”。
答案B
2.下列对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古代最高爵位名,也用来尊称长辈男子或年老的人。
B.“都尉”,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秦汉时是重要的中高级武官。
C.“骑”,一人一马的合称,也泛指骑马的人。
D.“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多次叩拜,表示感谢的意思。
解析D项,“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的意思。
答案D
3.下列对节选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而此时刘邦在樊哙的鼓动下已经逃离了项羽的军营。
B.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
C.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
D.“鸿门宴”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
解析A项,“刘邦在樊哙的鼓动下”理解错误,这是刘邦与张良、樊哙预定的计谋。
答案A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和虚词。“至”,到达;“不过”,不超过;“度”,估量;“乃”,副词;“督过”,责备;“去”,离开。
参考答案(1)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路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你再进去。
(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二、语言运用
5.仿照横线前句子的形式,另写两个句子,使之与横线前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 , ,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这些精神元素,融进了中国人的道德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
解析横线前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是一个偏正短语,由修饰语“位卑未敢忘忧国”和中心语“爱国情怀”组成,因此,横线处所填语句也应该是偏正短语,且修饰语是古诗文名句,中心语是后文所说的“融进了中国人的道德血液”的“精神元素”。明确了这些,选取自己熟知的“精神元素”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古诗文名句组织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敬业精神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友善态度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① 。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体现了这一特征。对很多人来说,微阅读就是浅阅读,就是浪费时间消费段子。② ,因为即便是微小,它也有自己存在的逻辑,不仅如此,微小,也能见证大千世界。一些阅读达人号召不要迷恋微阅读,说那是“伤不起的快餐文化”,这样的态度,不是对阅读文化的不同理解,③ 。
解析第①处,根据后句“体现了这一特征”和前句微阅读的阅读方式,应填微阅读的特点;第②处,依据后面的“因为……”,应填与常人理解不同的转折句;第③处,前句有“不是……”,该处应填“而是……”,是对前句的否定,见解上要有所升华。
参考答案①它所表现的形式是短小、迅捷 ②但其内涵却包罗万象,也有深度 ③而是对这个文化消费时代缺乏应有的见识
课时作业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亡:逃跑。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故意。
③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嫌怨。
⑥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解析②“故”,应为“交情”;④“谢”,应为“道歉”。
答案A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
解析①③④名词活用为动词,②⑤名词作状语,⑥使动用法。
答案C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而”,①表修饰,不译;②连词,转折关系,却。B项,“因”,①副词,于是;②介词,趁机。C项,“以”,连词,表目的关系,用来。D项,“者”,①助词,补足音节;②代词,代指人。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居山东时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财物无所取
解析A项,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十分,极。B项,古义: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义:指山东省。C项,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D项,古今义相同。
答案D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適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適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闲,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適嗣,以托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適嗣。
(节选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B.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C.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D.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解析文言断句要先推知句子大意,本句大意是“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之后结合断句的一般规律,如“子楚”和“秦”相邻,两者均为名词,不能组合成句,因此中间要断开;“车乘”“进用”都是名词,不能独立成句。如此就可以选择正确的答案。
答案C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適嗣指正妻所生的孩子,此处实指王位的继承人。適,通“嫡”。
B.在等级分明的中国古代社会,天子死曰薨,诸侯曰崩,大夫曰卒,庶人曰死。
C.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可作平辈之间的拜礼,也可作请罪之辞,还可用于重大的事情请求时。
D.符,指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遣兵将的凭证。用铜、玉、竹、木等制作,上刻文字,分为两半,各执其一,合二为一方生效。
解析B项,“天子死曰薨,诸侯曰崩”错误。应该是帝王或王后的死曰崩,诸侯或大官的死曰薨。
答案B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吕不韦是一个非常有经济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人,他以商人的敏感发现了子楚身上隐含的巨大利益,并由此拉开了以重金对子楚进行政治投资的序幕。
B.子楚一开始并不信任吕不韦,直到吕不韦道出“自己的门庭要等待子楚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的一席话,子楚才感觉到吕不韦不简单,并与之深入交谈。
C.吕不韦非常明了当时秦国的形势,所以能够为子楚指明前进方向,使子楚叹服并承诺将来共享政治利益。
D.吕不韦做事非常讲究策略,为了帮助子楚接近华阳夫人,他先接近华阳夫人的姐姐,还将自己购买的珍奇玩物都送给了她。
解析D项,“还将自己购买的奇物玩好都送给了她”中代词理解错误。按照原文表述,“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可见“她”不是指华阳夫人的姐姐,而是指华阳夫人。
答案D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2)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解析(1)“毋”,没有;“质子”,人质;“礼”,以礼相待。(2)“子”,你;“得”,能够;“诸子旦暮在前者”为定语后置。
参考答案(1)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不以礼相待。
(2)你也不要指望能够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做太子了。
参考译文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去世了。到了昭王四十二年,秦王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就把她立为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不以礼相待。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
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怜爱他,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待价而沽”。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吧,竟然还说什么光大我的门庭!”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里明白吕不韦说的意思,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太受秦王宠爱,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假如秦王去世,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能够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做太子了。”子楚说:“是这样。那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穷困,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父母,结交宾客。我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他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献给华阳夫人。趁此谈及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并说子楚常常说“我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听了认为说得对,就趁太子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接着就哭着说:“我有幸能进了您的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儿子,我希望能立子楚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决定立子楚为继承人。
三、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10题。
书怀示友十首(其一)
陈与义
俗子令我病,纷然来座隅。
贤士费怀思,不受折简呼。
城东陈孟公①,久阔今何如。
明月照天下,此夕与君俱。
不难十里勤,畏借东家驴②。
似闻有老眼③,能作荐鹗④书。
功名勿念我,此心已扫除。
注①陈孟公:东汉名士陈遵,字孟公。②东家驴:典出杜甫《逼仄行》 “东家蹇驴许借我,泥滑不敢骑朝天”。③有老眼:典出杜甫《闻惠子过东溪》“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④荐鹗:指推荐贤人。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的前两联说俗子易来,贤士难招,与陈师道诗“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两句的意思很接近。
B.“久阔今何如”中的“久阔”与曹操《短歌行》中的“契阔谈”的“契阔”,都表示“久别重逢”之意。
C.最后一联的上句将“我不念功名”之意写成“功名勿念我”,颠倒主客,寓意深远,别有一番韵味。
D.这首五言古诗脉络清晰,层次井然,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内涵丰富,情感表达委婉而含蓄。
E.用典是本诗的一大艺术特色,此外,本诗一、二联还运用了对比,尾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解析B项,“久阔”是指分别太久;D项,“情感表达委婉而含蓄”错,从最后一联可以看出是直抒胸臆。
答案BD
10.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分析要围绕诗句展开,抓住关键意象和情感词,“病”“不受折简”“久阔今何如”“作荐鹗书”“功名勿念我”“扫除”等均包含诗人的情感。
参考答案①对世风的感叹。如“俗子令我病,纷然来座隅”,暗示了当时世风日下、请托盛行的情况;没有才德的俗人纷纷到“我”这里来求官做,这让“我”十分疲惫。②对友人的思念。如“城东陈孟公,久阔今何如”,作者对贤才的渴望,对老朋友的挂念之情,跃然纸上。③对功名的鄙弃。诗歌的尾联“功名勿念我,此心已扫除”,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厌弃之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