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课时训练 必修三(RJ 版)•政治 ‎(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看中国”是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跨地区跨文化体验项目,是让外国青年以自己的眼睛看中国,‎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中国,通过自主拍摄来讲述中国故事。截至 2017 年已举办七届,来自美国、英国 等 40 多个国家的 400 多位青年受邀参加。举办这一活动( )‎ A.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B.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C.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2.纸媒一统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媒体的传播、资讯的分发拓宽了渠道,互联 网已经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进行点对点的精准推送。各大报业集团转变发展方式必须( )‎ ‎①由单一的传统报纸向立体的互联网平台转变 ‎②立足于满足人民各项诉求,拓展关联业态产业 ‎③取消传统媒体业务,做大做强新兴媒体 ‎④由单向的输出式传播向多向的互动传播转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如今,AR 技术已经镶嵌在日常生活中,西北工业大学 2017 年发出的全国首封 AR 高考录取通知 书可以通过扫码,查看动态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不仅让信息动起来,也借助新媒体 新技术的力量让未来“活”起来。这表明( )‎ ‎①动态校情校史介绍等内容的展示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AR 技术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中发挥了强大功能 ‎③大学校园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从而具有独特价值 ‎④科学技术所开拓的生产力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2017 年 12 月 28 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回国参加 2017 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全体使节,‎ 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 促进中外理解和友谊。我们在文化交流中( )‎ ‎①要坚持实践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自觉担负文化使命 ‎②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③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要利用好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文化传播的途径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5.AR 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赋予博物馆藏品以“活力”,人们用手机扫描 AR 卡片即可在手机 屏幕中获取文物的三维模型以及声音、文字和特效等,还可以把文物“带回家”收藏或向朋友展示, 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参与性。AR 技术融入文物展示( )‎ ‎①推动了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 ②能够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 ‎③丰富了博物馆藏品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④预示着 AR 技术将成为文物收藏的主要形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2017 年 7 月 8 日,中国福建省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为,鼓 浪屿展现了在亚洲全球化早期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互动和融合,其建筑特色与风格体现了中国、东南 亚及欧洲在建筑、传统和文化价值观上的交融。这种交融的产生得益于岛上居住的外国人和归国华侨 的多元性,并因此形成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厦门装饰风格。鼓浪屿建筑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 )‎ ‎①中华文化具有它特有的包容性 ‎②文化遗产无国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人员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吉林省吉林市,一位杨大爷通过互联网直播跳舞成为网红,也让“鬼步舞”这种舞蹈形式很快成为 吉林市广场舞中的主流,男女老幼乐在其中。现 在,像杨大爷这样在网上进行“鬼步舞”直播的人很 多,目的除了自娱自乐外,也源于经济上的收益。“鬼步舞”直播的风靡表明( )‎ ‎①经济发展取决于文化,文化的价值在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大众传媒为文化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③文化作为经济的派生物,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8.目前,“微艺术”浪潮席卷了整个网络,也延伸到很多人的生活中。通过举办微摄影大赛、微电影大 赛………,电影、摄影、绘画这些“高高在上”的艺术门类在“微”世界里,变得那么和蔼可亲。这体现了 ‎( )‎ ‎①大众传媒显示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发展要面向广大人民,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③受群众喜爱的“微艺术”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④“微艺术”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的文艺形式的衰落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9.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 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由此可见( )‎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0.《梁祝》这一中国爱情故事不但被中国各类艺术形式反复演绎,还蜚声海外。朝鲜某歌期团以“梁 祝”为主题,以歌剧的形式用朝语演绎赴中国巡演,为我们诠释了另一种风情的“梁祝”故事,在中 朝文化交流史上续写一段新的佳话。这说明( )‎ ‎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的影响力 ‎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世界的欣赏和认同 ‎③不同民族对优秀文化往往具有一致的理解 ‎④世界文化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中繁荣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1.“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檐楹。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世上路岐何缭绕,水 边蓑笠称平生。寻思阮籍当时意,岂是途穷泣利名。”从李咸用《山中》一诗中,你读出的文化生活 的道理有( )‎ ‎①文化传播总是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②晨钟暮鼓曾是古人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 ‎③明月孤云这些自然物也属于文化现象 ‎④只有摒弃名利之心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网络文学正以其广泛的渗透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由网络小说转 化出版的图书、改编的影视作品、游戏、动漫、有声读物以及周边产品带火了大众娱乐市场,打造出 ‎“互联网+”的庞大产业。网络文学的发展得益于( )‎ ‎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②网络文学和其衍生品的一体化开发 ‎③科技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促进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 … ○ … … … … 外 … … … … ○ …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线 … … … … ○ … …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 … ○ … … … … 内 … … … … ○ …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线 … … … … ○ … … … …‎ 第 1页 共 4页 ◎ 第 2页 共 4页 ‎13.2018 年春节,一年一度的“欢乐春节”庙会在开罗市中心的爱资哈尔公园举行,很多当地人全 家老少一起赶庙会,集中体验了地道的中国文化。不少埃及小朋友争相在空白的京剧脸谱上绘画,发 挥想象涂上埃及特色的图案,碰撞出融合的美感……举办“欢乐春节”庙会活动有助于( )‎ A. 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中埃文化交流 B. 中埃文化的互动,推动文化相互整合 C.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民族融合 D. 保持传统稳定性,维系民族生存发展 ‎14.2018 年 2 月,英国首相夫妇访问上海期间,倒举起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福”字向大家展示。‎ 有英媒嘲讽道:“你们福字拿倒了!”孰不知中文“倒”和“到”是谐音,将“福”字倒贴,表达了对幸 福生活的向往。这一事件表明(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②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正确认识 ‎③人们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④应加强交流,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2018 年 1 月 2 日起,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四季在中文国际频道开播,引起极大关注。本 季《记住乡愁》通过古镇上发生的历史故事和现代故事,探寻古镇文化基因,破解文化密码,展现中 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记住乡愁》的热播(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表明了传统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传播了中华文化和扩大了其影响力 ④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由于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加之近年来中拉全面合作的深入发展,“汉语热”在拉美 不断升温,了解中国文化日益成为拉美人追求的时尚。拉美地区孔子学院数量达 39 家,孔子学院主 办的各种活动的年均参与人数在 100 万以上。这佐证了( )‎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17.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也称慕课,从教学大块上分成视频单元和非视频单元,视频单元多是 3 至 ‎8 分钟的教学视频片段。这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催生的教学创新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师生认可和 接受。这说明( )‎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新兴媒体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④网络文化是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文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8. APEC 峰会在北京怀柔雁栖湖举办。“新中装”在北京 APEC 会议上闪亮登场。“新中装”将民 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人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 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 ②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但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19.在 2017 年 4 月举行的第 27 届阿布扎比国际书展上,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诠释中国梦、中国 道路、中国模式的 5400 多册优秀图书集中亮相,吸引大批外国读者驻足阅读。中国优秀图书吸引外 国读者( )‎ ‎①反映了中国文化得到外国读者的普遍认同 ②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内涵 ‎③说明了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与普遍规律 ④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好的音乐翻唱,对音乐发展有积极意义。《喜欢你》是香港摇滚乐队 Beyond 的一首经典音乐作品, 歌手邓紫棋在《我是歌手》舞台上的翻唱演绎也深受歌迷喜爱。此材料表明( )‎ ‎①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文化传承的前提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21.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是一些英文菜单的翻 译方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 2158 道中 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 A. 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 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C. 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 D. 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22.2018 年春节晚会有个相声节目《我爱诗同》,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了诗同的魅力。诗、诗歌魅力 无穷,尤其是中国的古诗.甚至不少爱好诗词的中国专家学者自豪的说“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 歌更是不可译的”。但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缺憾,如果我们不创新形式走出去,就会影响中华文化 走向世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重视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②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向其他国家传播中华文化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使东西方文化相融合 ‎④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加强与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学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3.2017 年,中国影视吹来一阵“日本风”。《嫌疑人 X 的献身》《麻烦家族》 《追捕》《深夜食堂》‎ ‎《妖猫传》等电影、电视剧,先后改编自日本文学或影视作品。这些原作大都在中国拥有较高的人气,‎ 改编后的“中国版”却褒贬不一。“本土化”够不够,“中国味”足不足,成了中国版能否俘获观众 的关键因素。这告诉我们( )‎ ‎①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4.2017 年 8 月 27 日,第 13 届全运会在天津开幕。本届全运会开幕式最大亮点是是全程全屏激光 投影的使用,再加上与表演者的动态有机结合,以及与场外高大建筑灯光秀的合成,让本届全运会的 开幕式在画面上呈现出如梦如幻的美妙感觉。这说明( )‎ A. 节目形式的创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 B. 现代科技的运用增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C. 大众传媒快速发展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D. 文化交流促进了天津传统文化的繁荣 ‎25.2017 年 3 月 1 日,“大英博物馆 100 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用百件 展品共同讲述 200 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历程。按照该展惯例,每至一个展出地都将吸纳一件(组)该国 文物作为第 101 号一起展出,此前澳大利亚站选取的是“全球第一个 Wi 一 Fi 设备”,中国北京站选 取的是“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由所选展品推断,最符合该 展主旨的是( )‎ A. 各大洲文明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 B.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C. 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D. 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塑造了人类文明 ‎1-5 BBACA 6-10 CBABC 11-15 ACABA 16-20 AAADD 21-25 BBDBD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 … ○ … … … … 外 … … … … ○ …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线 … …‎ ‎… … ○ … … … …‎ 第 3页 共 4页 ◎ 第 4页 共 4页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