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万物静观皆自得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训练(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多于在庾之粟粒
C.雉堞圮毁,蓁莽荒秽
D.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解析:选C C项,“蓁”通“榛”。
2.下面各项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而卒葬之(死) 则或咎其欲出者(责备)
B.直走咸阳(跑) 函谷举(攻占)
C.比屋皆然(比较) 庶斯楼之不朽也(或许)
D.俨骖马非于上路(向上) 彩彻区明(日光)
解析:选A B项,走:趋向;C项,比:连、并;D项,上:高。
3.下列加点词与示例中的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始舍于其址
A.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B.不霁何虹
C.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D.窜梁鸿于海曲
解析:选B A项,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示例和B项,都是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出现彩虹”;C项,形容词用作动词,“盛产”;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出走”。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同现代汉语一致的是( )
A.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未知明年又在何处
解析:选D 气候:天气冷暖;今义是一个地区的气象状况。非常:不平常;今义为副词,很,十分。可怜:可惜,可爱;今义是值得怜悯的意思。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示例一致的一项是( )
示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A.童子何知
B.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选C 示例和C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即知何;B项,定语后置句,即因作二间小楼;D项,省略句,“随”后省略“之”。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中表明人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秦朝统治者搜刮天下之财不放过丝毫,自己用之却挥霍无度的句子是“ , ”。
(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 , ”两句从尽力做事不会留有遗憾的角度强调了“尽志”的可贵。
答案:(1)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二、阅读能力训练(57分)
(一)课内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9分)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销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挹:汲取,这里指收入眼底
B.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具:具体
C.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第:但,只
D.幸后之人与我同志 幸:希望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选B B项,“具”,副词,一一,完全地。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解析:选C A项,代词,它的。B项,介词,和。C项,连词,因为;介词,用、拿。D项,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描绘了竹楼清幽的环境,表现了作者潇洒淡泊的生活情趣和被贬后豁达自适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不满的情绪。
B.本文详略得当,文章先略写黄冈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再详写竹楼外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竹楼内所适宜做的事情:夏听急雨,冬听密雪,鼓琴咏诗,围棋投壶。
C.文章引齐云、落星、井幹、丽谯四座历史上有名的高楼与竹楼作对比,表明作者喜爱竹楼、甘愿清苦、鄙夷声色、不慕荣华的高尚情怀。
D.文中多用排比,着力渲染,叙中夹议,寓情于景,特别是对于竹楼各种声响的生动描绘,更是各具特色,极富诗意。
解析:选B B项,竹楼外所见的优美景色是略写。
10.把下面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5分)
译文:
(2)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5分)
译文:
参考答案:(1)夏天适宜听落得很急的雨,有像瀑布一样的声音;冬天适宜听下得很密的雪,有像碎玉洒落一样的声音。
(2)四年之间,不停地奔波,不知明年又在什么地方!
(二)课外阅读(3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9分)
《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
《金石录》三十卷,取上自三朝、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侯①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后二年,出仕宦。日就月将,渐益堆积。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②。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既长物不能尽载,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金人陷青州,已皆为煨烬矣。建炎己酉夏五月,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葬毕,余无所之。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从卫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余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时驻跸③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复赴越,又赴杭。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廷投进。到越已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兵取去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惟有书画砚墨可五七簏④,常在卧榻下。在会稽,卜居士民钟氏舍,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选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有删节)
[注] ①侯:古时士大夫平辈之间的尊称,这里李清照用以指称自己的丈夫赵明诚。②铅椠:铅,文字;椠,记录文字的木片。这里指文字的校勘工作。③跸:帝王出行的车驾。④簏:筐。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到越已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兵取去/
B.到越已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兵/取去/
C.到越/已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兵/取去/
D.到越已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兵取去/
解析:选C “已”“后”显示了“时间”,“到”“移幸”“留”“写”“寄”“收”等动词皆有支配的对象。据此,可确定选C。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以后各朝沿袭而设。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B.仕:古代称做官为“仕”,当“做官”讲时常见用词有“出仕”“致仕”等。
C.靖康丙午:“靖康”是宋朝皇帝的一个年号,“丙午”则是古人干支纪年中的丙午年。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是古人常用的纪年法,而本文年号与干支并用亦为常用纪年法。
D.兵部:兵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其他五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
解析:选B “致仕”是辞官。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本文既小中见大,由家庭而见国家,又因物及人,由典籍文物的得失聚散而见人世的悲欢离合,所以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认识意义。
B.文中记灯下校书赏画,已是兴致淋漓,饭后指述典故,比赛胜负,以致茶倾怀中,更见夫妇融洽的雅趣,一时欢愉气氛,跃然纸上。
C.丈夫辞世后,其生前珍爱之物遇乱尽失,给作者以沉重的打击;但“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一句表明她已最终想通,不再为外物所累。
D.本文叙事清晰,层次分明,文情跌宕,达到了文由情生、情由文见的“自然而工”的境地,极易拨动读者的心弦。
解析:选C “遇乱尽失”绝对化,不准确;“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一句是作者无可奈何,对自己的宽慰。
1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5分)
译文:
(2)闻金人犯京师,既长物不能尽载,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5分)
译文:
参考答案:(1)之后偶尔看到古今名人书画,当世难得一见的奇器,也还是脱下身上的衣服卖掉把它买下来。
(2)听说金军进犯京师,贵重的东西已不能全部运走,经过多次舍弃,还装了十五车书籍。
参考译文:
《金石录》三十卷,选取上自夏、商、周三朝,下至五代末,所有收录在金石镂刻中见到的作品共二千卷。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我在徽宗建中辛巳年间,嫁到了赵家。明诚当年才21岁,正在太学当学生。每月初一、十五,明诚都请假出来,把衣服抵押在当铺里换取500铜钱,步行到相国寺,买些碑文和一点水果回家。两年之后,明诚外出做官,日积月累,搜集的资料越积越多。之后偶尔看到古今名人书画,当世难得一见的奇器,也还是脱下身上的衣服卖掉把它买下来。我还记得崇宁年间,有人拿徐熙的《牡丹图》来,要价20万钱。当时就算是富贵人家的子弟,要筹备20万钱又谈何容易呢?我们把它留了两夜,终因没法子筹到钱,而还给了原主人。我们夫妻两人为此惆怅了好几天。明诚又接连做了两任郡守,他把全部的薪水都用来进行金石书籍的校订工作。每得一本书,我们便一同校勘,整理成集,题上书名。得到书画彝鼎,也摩挲把玩或展开来欣赏,指摘上面的毛病,每晚以烧尽一支蜡烛为准。我天性适合博闻强识,那时候,每天吃完饭,我和明诚在归来堂煮茶,指着堆积的书卷,说某一典故出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猜中与否较量胜负,作为喝茶的先后。猜中了,便举杯大笑,以至于茶都倒进怀里了,反而弄得喝不到一口茶而要起身。真情愿在这里过一辈子啊!收集书籍完成后,就在归来堂建起书库大橱,将书分类编号,放置书册。如需讲读,就取出钥匙打开柜锁,再在簿子上登记,然后,取出所要书籍。
到了靖康丙午年,明诚在淄川做太守。听说金军进犯京师汴梁,贵重的东西已不能全部运走,经过多次舍弃,还装了十五车书籍。这时青州老家,还锁有书册什物。金军攻陷了青州,尽化为灰烬了。建炎己酉年五月,赵明诚受旨任湖州知州,需上殿朝见。因着急赶路,冒着酷暑,感染成疾。八月十八日,他便无法起身,取笔做诗,写完而死。安葬完毕,我无处可去。想到明诚有个妹婿任兵部侍郎,此时正在洪州护卫皇帝。于是我派两位老管家先安排把行李投放到他那里。冬季十二月,金贼攻陷洪州(南昌),那些东西就全部丢失了。我原先搬放在卧室里的,依然完好地保存着。这时皇帝正暂时停在章安镇,于是我跟随御船从海道到温州,又到越州,又奔赴杭州。把家里的所有的铜器古物全部拿出来,准备到外廷进献。我赶到越州,皇帝已移驾到四明去了。我不敢将这些东西留在家中,就把这些铜器连同手写书一起寄放在剡县。之后官军在搜捕叛兵时,将那些东西取了去。原先那些所谓“岿然独存”的东西,大约也已丢失十分之五六了。只有书画和砚墨,大约有五七筐,常常藏在床榻下。在会稽时,我借住(租住)在当地居民钟氏的家里。突然一天夜里,不知谁(有人)在墙壁上打洞偷盗,背走了五筐。原先那些所谓“岿然独存”的东西,这时已丢失十分之七八了。或许是上天之意,认为我低贱无福,不能够享受这些世间最好的东西吧?又或者是,明诚泉下有知,爱惜它们,不愿它们飘零人间呢?为什么得来极其艰难,而失去又是如此容易呢?然而,有“有”必有“无”,有聚就会有散,这是人间的常理。我之所以怀着诚挚之心记述这本书完成的始末,也是想以此作为对后世喜好古物兴趣广泛志趣高雅的人的劝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9分)
(一)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株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畴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
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
(二)父福畴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三)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选自《唐摭言》·卷五)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B.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C.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D.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解析:选C 文段中“先”与“后”相对,其间以“而”连接,构成一个单句,据此可排除B、D两项;“勃”明显指王勃,“有”明显是阐释王勃所为,宜为一个语言单位,据此排除A项。故选C。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字:又叫“表字”,是古人除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相关的名字。“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称“字”表示谦逊;“名”则用于社会交往,称“名”表示尊敬。
B.赦:指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古代各朝均有大赦天下之为,一般都是统治者认为有大事发生(如新皇登基、封禅、打胜仗等)时,实行天下大赦。
C.迁:古代指官职变动,一般指升职,但“左迁”则指降职;因为古人尊右卑左,故以“左迁”为降职。
D.侍郎:中国古代官制名称,始建于汉代,以后各朝多有所设。是中央各部长官的副手,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解析:选A 古代“名”是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己称“名”才表示谦逊;而“字”则是用于社会交往,表示尊敬。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B.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严厉批评诸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C.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到非常偏远的交趾。王勃前往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参与了滕王阁盛会并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解析:选B 王勃写《檄英王鸡》是“戏”,即开玩笑,并非专门为了批评诸王,结果也不是差点被诛杀,而是被高宗愤怒斥责,赶出沛王府。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5分)
译文:
(2)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5分)
译文:
参考答案:(1)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让女婿孟学士写这篇文章,已经预先构思好了。
(2)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来回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参考译文:
(一)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他六岁就懂得写文章,构思毫无凝滞,文章感情豪迈奔放,与兄王勔、王勮的才华相当。他父亲的朋友杜易简常常称赞他们说:“这是王家的三棵树啊。”沛王李贤听说了他的名声,召他为沛府修撰,十分爱护看重他。当时各位王侯斗鸡,互有胜负,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高宗看了文章后,发怒说:“根据这文章,可知这是相互构陷(陷害)的兆头。”(即认为王勃的文章使诸王增加矛盾)当天就斥责了王勃,不让他进入王府。过了很久,(他才被)补职为虢州参军。
王勃自恃有才华而对别人很傲慢,被同僚所嫉恨。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王勃把他藏匿起来,又害怕事情泄露,便杀了曹达来堵塞消息的来源。后来事情暴露,王勃被判死罪,但恰逢皇帝大赦天下而被免除罪名。当时王勃父亲王福畴是雍州司户参军,因为王勃而被降职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渡南海,他溺水而亡,时年二十八岁。
当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鉴识人才的能力。李敬玄尤其看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四人,(认为他们)必当显赫富贵。裴行俭说:“士人想走得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俸禄之器量呢!杨炯性格沉着文静,职位应该会达到长官之首,其余的能善终就是幸运。”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二)父亲王福畴因这件事而降职为交趾令。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刚重新修建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会宾客,预先让他的女婿作序文,以便在宾客前夸耀。于是他拿出纸笔邀请所有的宾客。没有人敢担当此任务。但到了王勃,他欣然(接受)没有推辞。都督很恼怒,起身借口更衣离开,只是派遣小吏窥察了王勃的文章就来报告。小吏(看后)一再报告,文章语言越来越奇特,阎公于是惊惶急视,说:“天才啊!”请求他完成全文,宾客极尽欢兴才停止。王勃写文章,最初并不精心思考,先磨墨数升,就酣畅饮酒,拉起被子蒙脸躺下,到了酒醒时,拿起笔就能成篇,不更改一个字,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稿”。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称“四杰”。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三)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年方二十四。都督阎公不相信他的才华。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让女婿孟学士写这篇文章,已经预先构思好了。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来回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阎公十分恼怒,拂衣(甩衣袖,表示生气)起身(离开),专门派人窥伺王勃如何下笔。第一次禀报说:“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说:“这也是老生常谈(罢了)。”第二次禀报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听了这句话,沉吟不语。再一次禀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惊惶急视,站了起来,说:“此人真是天才,(他的文章)应当流传不朽!”(阎公)于是急忙邀请王勃到宴会场所,极尽欢娱才停止。
三、语言表达训练(12分)
19.下面是关于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新闻,请你根据下面的文字和自己的理解,谈谈你自己的看法。(6分)
近日,有江西“滕学”专家公布,根据日藏唐本研究成果,《滕王阁序》中传唱千古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恐怕要改写。根据日藏唐本《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日本文武天皇庆云四年(公元707年)抄本,一些专家认为,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可能是“孤雾”而不是“孤鹜”。此名句,自北宋《文苑英华》本以来,两宋、明、清,历代官、坊诸本均作“孤鹜”,唯见此日藏唐本作“孤雾”。日藏古本写于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距王勃《滕王阁序》面世不足32年,应最接近王勃原著原始面貌。
答:
解析:既可赞成,也可反对,但要联系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象来加以分析,指出写作手法,说出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示例一)赞成:因为落霞、秋水、长天等都是自然景观,冒出来动物“孤鹜”一词,不那么对仗,从意境上来说也不是十分协调。
(示例二)反对:静态的秋水、长天加上相对动态的落霞、“孤鹜”,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相比略显呆板的“孤雾”,更加生动形象。
20.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长春市某大学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统计表
统计项目
使用情况
一周平均每天时长
6小时以上
4~6小时
2~4小时
2小时以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9%
29%
21%
11%
一周每天使用时段
上课时
课间
午休时
睡觉前
43%
24%
10%
23%
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
获取资讯
读书
抢红包
聊天
25%
11%
21%
43%
(1)根据图表数据,结合三方面情况,得出一个相关结论。(不超过30个字)(3分)
答:
(2)根据图表数据,从统计项目中任选一个,提出一条意见或建议。(不超过30个字)(3分)
答: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把握相关的数据以及数据体现的意义。从一周平均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长、一周每天使用微信的时段和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三个方面考虑,从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结论可以从三个角度得出,即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时间过长、上课时使用微信频繁以及主要用途是聊天。提建议或意见方面,可以从大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的角度切入,规劝大学生要少使用微信、多学习等。
参考答案:(1)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过长,上课期间使用过于频繁,且主要用于聊天。
(2)(示例一)每周使用微信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既影响学习又伤害眼睛。
(示例二)不应该在上课时使用微信,既违犯课堂纪律又影响学习效果。
(示例三)应利用微信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聊天上。
四、写作能力训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最古老的纳尔逊中学的大门口,有两尊黑色大理石雕成的雕塑,左边的是一只苍鹰,右边的是一匹奔马。
左边的苍鹰代表的是一只被饿死的鹰。它为了实现飞遍全世界的远大理想,苦练各种飞行本领,结果却忘了学习觅食的技巧……
右边的一匹马代表的是一匹被剥了皮的马。开始的时候它嫌它的第一位主人——一位磨坊主给的活多,乞求上帝把它换到一位农夫家,仍不满意,最后它到了一位皮匠手里,在那儿什么活也没有,吃的也好,可是没过几天,主人就把它的皮剥了下来。
请就其中一尊雕塑的寓意(也可兼顾),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复合型材料。材料由两个小故事构成,考生在立意时既可只选择其中一个小故事进行审视定论,也可寻找两个小故事的相似点审视定论。
关注鹰的故事:①细节决定成败,②实现理想需要百分之百的人生准备,③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失败只在一念之差。
关注马的故事:①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和奋斗,②人生不能只是索取,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兼顾两个故事:①生命的悲剧就在一念之差,②要全面规划生命等。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