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0 组歌(节选)
01 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炽热(zhì) 俊俏(qiào) 涨潮(zhǎnɡ)
B.执拗(ào) 围绕(rào) 山壑(hè)
C.急躁(zào) 憔悴(qiáo) 绽开(zhàn)
D.礁石(qiáo) 纤细(xiān) 衷情(zhōnɡ)
(解析:A项中“炽”读音应为“chì”;B项中“拗”读音应为“niù”;D项中“礁”读音应为“jiāo”。)
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C)
A.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B.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C.夜澜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D.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解析:C项“澜”应为“阑”。)
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
A.一直捱到钟鸣漏尽,神思倦怠,才不得不长吁短叹着熄灯安置。
B.这位政治家盛气凌人,难怪人人说他是位谦谦君子。
C.清晨,旭日正从东方的山嘴处冉冉升起,千山万壑披上了绚丽的彩霞。
D.处于劣势中的军队,只有破釜沉舟,拼死一战,才能死里逃生。
(解析:B项“盛气凌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一般为贬义,不符合B项的语境,应该为“虚怀若谷”。)
4.(贵港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贵港市举办“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与经典为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B.心得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实践。
C.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许多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D.我们之所以要求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的原因,是因为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磨炼学生的意志。
(解析:B项缺宾语,在“创新实践”后面加“的能力”;C项语序不当,“将来”和“都希望自己”调换位置;D项句式杂糅,“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一个。)
02 拓展阅读
(安徽中考)
槐 花
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⑤“什么奇迹呀?”
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
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B11“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B12“什么神奇?”
B13“这木棉花。”
B14“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B15【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B1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B17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选自《季羡林散文集》,有删改)
【注释】 ①氤氲(yīn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5.文章第③段至第B15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印度朋友看到槐花非常惊讶;我看到木棉花特别感叹。
6.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B)
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7.第B16段画线句中“这种习惯”指文中的哪一句话?
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心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8.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印度朋友闻到槐花清香飘拂,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时的动作和惊讶的表情。
9.“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客观地观察,对自己看惯了的东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01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做后面的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表现了凉爽、清幽、静谧的“夏意”。主要通过小院的深幽,竹席的凉爽,正午树荫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构成一个别于炎夏的夏意意境。
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用石榴花的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凉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衬,用结尾的“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的宁静清幽之境,以有声衬托无声,以动衬静。
02 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宋人好善①
昔者,宋人好善者,三世不解②。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以问先生。先生曰:“此吉祥,以飨③鬼神。”
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其子曰:“前听先生言而失明,今又复问之,奈何?”其父曰:“圣人之言,先忤④而后合。其事未究,固试往,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先生。先生曰:“此喜祥也,复以飨鬼神。”归,致命⑤其父。其父曰:“行先生之言也。”
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其城。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上城,牢守而不下。楚王大怒。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军罢围解,则父子俱视。
【注释】 ①选自《淮南子人间训》,题目为编者所加。②解:通“懈”,懈怠。③飨xiǎng:供奉,祭祀。④忤wǔ:违反,抵触。 ⑤致命:传达先生之言。
【附参考译文】
从前宋国有个人喜欢做好事,祖孙三代都不懈怠。家中不知道什么缘故黑牛生了白牛犊,便去问孔子。孔子说:“这是吉祥的征兆,用它去祭鬼神。”
过了一年,他父亲的眼睛无缘无故地瞎了。之后,黑牛又生了一头白犊。他父亲又让他儿子去问孔子。他的儿子说:“先前听孔子说是吉祥的征兆,但你的眼睛却失明了,如今又去问他,有什么意义呢?”他的父亲说:“圣人的话,往往开始抵触,但过后却很吻合。事情还没到最后,你再去问问他。”于是,他的儿子又去问孔子。孔子仍然说:“这是吉祥的征兆,用它去祭鬼神。”儿子回家向父亲传达了先生之言。父亲说:“照先生所说的做。”
过了一年,他儿子的眼睛又无缘无故地瞎了。那之后楚国攻打宋国,包围了宋城。在这时候,彼此交换孩子来吃,劈开人骨来烧。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战死了,连老人、病人、小孩子、都上了城墙,坚守着城池而使楚军不能攻下。楚王非常生气。城被攻破后,所有守城的人都被屠杀了。他们父子只因为双眼都瞎了的缘故,可以不登城守卫,等楚军退去,城的包围解除了,父子的眼睛都恢复了视力。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原因)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诸城守者皆屠之(屠杀)
C.军罢围解(军队)
D.则父子俱视(看见)
(解析:视:恢复视力。)
4.翻译下列句子。
(1)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
过了一年,他父亲的眼睛无缘无故地瞎了。
(2)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
城被攻破后,所有守城的人都被屠杀了。
5.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守城者固守城池时间长?试分析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体现战争之惨烈,进行时间之长,反衬宋人行善带来的巨大作用。
03 名著阅读
6.《繁星》《春水》是A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在《繁星》《春水》中她把B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她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A:冰心 B:母爱
7.阅读下面一则寓言。
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两个蛋。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
这故事出自著名的寓言集《伊索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太贪婪,否则,连已经拥有的利益也会失去。
, 04 语言运用
8.请你在参加“寻觅春天的踪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以下任务。
春天应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在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当你走出户外,看到路边的野花一夜间开了,行人的衣衫一天比一天薄了,天空中不时飞过一只又一只小鸟,你的心中是否会涌动着一种渴望:让我们去寻春吧!去捕捉春的踪迹,谱写春的赞歌吧!
(1)班级要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野外踏青活动,想邀请教语文的李老师一同参加,如果要你去邀请,你该怎么说?
示例:李老师,您看外面的春色多好,阳光明媚,空气里都弥漫着春的气息。同学们想组织一次踏青活动,您也一起加入我们的活动吧!
(2)古人写过不少歌咏春天的诗句,请你从学过的或课外积累的诗句中写出两句来。
示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琢春泥。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