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7届云南省三校生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纤(xiān)细 亘(gěng)古 鲜(xiǎn)为人知 咬文嚼(jiáo)字
B.炽(chì)热 褴褛(lǚ) 自给(jǐ)自足 戛(jiá)然而止
C.慰藉(jí) 蓦(mò)然 锲(qiè)而不舍 相形见绌(chù)
D.和(huó)泥 稽(qǐ)首 长吁(xū)短叹 气冲斗(dòu)牛
2.下列各组词中,加横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缔(dì)结 深湛(zhàn) 沟壑(hè) 动作娴(xián)熟
B.殉职(xùn) 摞起(luò) 鄙薄(bǒ) 毫不气馁(lěi)
C.谛(dì)听 呷(xiā)浪 摇曳(zhuài) 拈轻怕重(zhān)
D.烙(luò)印 采樵(jiāo) 姊(zǐ)归 矜(jīn)持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瞭亮 朗润 抖擞 呼朋引伴
B.喉咙 澄清 粗旷 淅淅沥沥
C.莅临 草垛 地毯 迫不急待
D.窠巢 响晴 贮蓄 咄咄逼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宛转 缭绕 颟顸 喜出忘外
B.茏罩 撤销 化妆 花枝招展
C.烘托 豁达 莅临 翻来覆去
D.决别 憔悴 分歧 各得其所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地势高,能见度也特别高,远近景物历历在目。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经过14年的建设,黄河风情线独具特色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D.“兰州玫瑰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特别是开幕那天,有人鳞次栉比。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您的令爱今年毕业了吧,她打算到哪里去工作?
B.对于自己的路,你们在思考着,你们在判断着,你们在探索着。
C.同是农民工的爸爸和妈妈,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D.所谓有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为中心,为即将到来的 “十三五”开局之年擘画全年经济发展工作。
B.这个赛季勇士的超越历史的成绩,让人们不仅看到了勇士队在技战术方面的独特之处,而且看到了篮球文化的日益丰富多彩。
C.环太平洋军演地点主要在美国夏威夷和西海岸附近,对于中国海军来说,那是一片陌生海域,也是检验中国军舰性能和官兵训练水平的好机会。
D.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圆满闭幕之际。经大会高级别专家咨询委员会提议发表了《乌镇倡议》,被誉为“互联网历史上的里程碑”。
8. 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著名建筑学家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在扬州作古建筑维修问题的学术报告。
B.古巴队和秘鲁队均以3∶1分别战胜朝鲜队和捷克队。
C.他有一个女儿,最近和一个法国男子结了婚。
D.在马路上,一边放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前方施工,请绕行。”
9.下列各句中的划线成语,使用全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虽然入行不久,但有极好的新闻敏感,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捕风捉影,写出反映现实生活本质的报道。
②技术的革新与道德的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在推动技术革新的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让两者并驾齐驱,愈行愈远。
③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就是让学生远离危险,珍爱生命,这无可厚非,各学校不应以任何理由拒绝。
④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枪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是一件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引发了美国社会关于禁枪的又一轮争论。
⑤过去十年,我大部分的课都是做面子工程的,不是为了被旁听,而是为了教师专业的尊严,因为我积累的教材已经丰富,所以能左右逢源。
⑥网络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胫而走,这既损害公民权益,也损害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0 .下列诗句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12.选出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 )
A.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B.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C.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D.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1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杜以后的大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创作的《长恨歌》和《琵琶行》,都是久为传诵的作品。
B.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革新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他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C.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300余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D.三纲五常是儒家伦理文化,“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则包括仁、义、礼、智、信,它在封建社会统治中起到重要作用。
1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长期生活在社会下层,写出了许多同情劳动人民的诗篇,著名的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陶弘景,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
C.《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全集》,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时写的一篇山水游记散文。
D.《满井游记》作者是明代公安派代表袁宏道,文章描写了作者早春游历满井时的所见所感。
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学。
B.《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文忠”是谥号,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也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C.司马迁,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司马光,北宋史学家,编有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D.契诃夫与莫泊桑均是法国著名作家,他们与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16.下列选项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羌管奏鸣,生活并不艰苦。
17. 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18.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教育家孔子,面对子路、冉有等弟子提出的类似问题,就有不同的解释。
②这是因为人的性格不同、诉求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
③时下,“你幸福吗”这个问题大热,不过,如果猛然一问,很多人会被问住。
④个人的临时情绪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综合幸福指数的判断。
⑤“幸福是什么”向来见仁见智,连先贤也不能给出标准化的答案。
A、⑤②①④③ B、⑤①③②④
C、③②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19.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应该 ⑦清楚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
A.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
B.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
D.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
20.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 ① 不具有“文化”的含义。 ② ,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 ③ 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 ④ ,如同中国的“梅文化”“菊文化”一样,“桃花” ⑤ 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 ⑥ 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因为
所以
但是
便
并且
B
虽然
然而
甚至
/
因此
进而
C
固然
/
于是
虽然
一是
就
D
本来
但是
并且
于是
也
/
二、填空题(共6分,每空1分)
21.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 , 。”
22.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里用比喻来表达归隐田园的急切心情的名句是:
“ , 。”
23.文天祥《过零丁洋》 “ , ”这两句用比喻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了起。
三、判断题(共4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24. 唐宋古文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25. 《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中的《楚辞》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故常以风骚并举。( )
26. 宋词有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
27. 在我国文学史上,屈原、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等都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杜甫的诗、关汉卿的戏剧、曹雪芹的《红楼梦》、钱钟书的《围城》等,便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
四、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说明文阅读(19分)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别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__________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
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宇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的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为“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
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28.从本文主要内容来看,最恰当的标题是( )(2分)
A.汉语学习十分重要 B.外国人也应学汉语
C.汉语可以治病 D.汉语与英语的区别
29.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2分)
A、时间顺序 举例子 分类别 B.逻辑顺序 举例子 作比较
C.逻辑顺序 举例子 分类别 D.空间顺序 举例子 作比较
30.为了使上下文连贯,填人第三段空格中最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A.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B.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
C.不管他是谁,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D.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谁。
31.第四段中两个加粗的“这”字所指代的内容是否相同?正确的选项是( ) (2分)
A.相同 B.不同 C.基本相同 D.基本不同
32.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分)
A.脑外伤者未必患失语症或失读症。
B.第五段最末一句中的两个“更”字,说明了学习汉语是促使儿童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锻炼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C.第六段末句“试验初步成功了”,说明这位心理学家这项实验仅仅是开始,今后还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D.第七段中“唤醒”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失读症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阅读能力。
33.结合前三段的内容,用概括的语言给“失语症”下定义。(不得超过24个字)(3分)
34. 有人说第五段应该删去,你认为该不该删去?为什么?(3分)
35. 第六段首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这种关系”中“这种关系”具体是指什么关系?用文中的句子作答。(3分)
(二)小说阅读(13分)
她底丈夫是一个皮贩,就是收集乡间各猎户底兽皮和牛皮,贩到大埠上出卖的人。但有时也兼做点农活,芒种的时节,便帮人家插秧,他能将每行插得非常直,假如有五人同在一个水田内,他们一定叫他站在第一个做标准,然而境况是不佳,债是年年积起来了。他大约就因为境况的不佳,烟也吸了,酒也喝了,钱也赌起来了。这样,竟使他变做一个非常凶狠而暴躁的男子,但也就更贫穷下去。连小小的移借,别人也不敢答应了。
在穷底结果得病以后,全身便变成枯黄色,脸孔黄的和小铜鼓一样,连眼白也黄了。别人说他是黄疸病,孩子们也就叫他“黄胖”了。有一天,他向他底妻子说:
“再也没有办法了。这样下去,连小锅也都卖去了。我想,还是从你底身上设法罢。你跟着我挨饿,有什么办法呢?”
“我底身上?„„”
他底妻坐在灶后,怀里抱着她刚满五周岁的男小孩——孩子还在啜着奶,她讷讷地低声地问。
“你,是呀,”她底丈夫病后的无力的声音,“我已经将你出典了„„”
“什么呀?”她底妻子几乎昏去似的。 „„„„
说到这里,他垂下头,声音很低弱,停止了。他底妻简直痴似的,话一句没有。又静寂了一息,他继续说:
“昨天,沈家婆到过秀才底家里,她说秀才很高兴,秀才娘子也喜欢,钱是一百元,年数呢,假如三年养不出儿子,是五年。沈家婆并将日子也拣定了——本月十八,五天后。今天,她写典契去了。”
这时,他底妻简直连腑脏都颠抖,吞吐着问: “你为什么早不对我说?”
“昨天在你底面前旋了三个圈子,可是对你说不出。不过我仔细想,除出将你底身子设法外,再也没有办法了。”
“决定了么?”妇人战着牙齿问。
“只待典契写好。”
“倒霉的事情呀,我!——一点也没有别的方法了么?春宝底爸呀!”春宝是她怀里的孩子底名字。
“倒霉,我也想到过,可是穷了,我们又不肯死,有什么办法?今年,我怕连插秧也不能插了。”
“你也想到过春宝么?春宝还只有五岁,没有娘,他怎么好呢?”
“我领他便了,本来是断了奶的孩子。”
他似乎渐渐发怒了。也就走出门外去了。她,却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这时,在她过去的回忆里,却想起恰恰一年前的事:那时她生下了一个女儿,她简直如死去一般地卧在床上。死还是整个的,她却肢体分作四碎与五裂。刚落地的女婴,在地上的干草堆上叫:“呱呀,呱呀,”声音很重的,手脚揪缩。脐带绕在她底身上,胎盘落在一边,她很想挣扎起来给她洗好,可是她底头昂起来,身子凝滞在床上。这样,她看见她底丈夫,这个凶狠的男子,红着脸,提了一桶沸水到女婴的房边。她简单用了她一生底最后的力向他喊:“慢!慢„„”但这个病前极凶狠的男子,没有一分钟商量的余地,也不答半句话,就将“呱呀,呱呀,”声音很重地在叫着的女儿,刚出世的新生命,用他底粗暴的两手捧起来,如屠户捧将杀的小羊一般,扑通,投下在沸水里了!除出沸水的溅声和皮肉吸收沸水的嘶声以外,女孩一声也不喊——她疑问地想,为什么也不重重地哭一声呢?竟这样不响地愿意冤枉死去么?啊!——她转念,那是因为她自己当时昏过去的缘故,她当时剜去了心一般地昏去了。
想到这里,似乎泪竟干涸了。“唉!苦命呀!”她低低地叹息了一声。这时春宝拔去了奶头,向他底母亲的脸上看,一边叫:
“妈妈!妈妈!”
(节选自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36.“再也没有办法了。这样下去,连小锅也都卖去了。我想,还是从你底身上设法罢。你跟着我挨饿,有什么办法呢?”丈夫所谓“从你底身上设法”,指的是什么?(不超过5字)(2分)
37.妻子在听到丈夫将自己出卖给秀才家的时候,作者在三处地方描写了她的反应,请将原文写出来。(3分)
38.妻子在和丈夫的交谈中发生了意见上的冲突,妻子在这一事件中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3分)
39.丈夫粗鲁甚至残暴地扼杀了一个新生命,妻子痛苦之极。为什么妻子和丈夫交谈后会想起这么残忍的一幕?(不超过20字)(3分)
40.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所谓“为奴隶的母亲”,意思就是做奴隶的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还是一位母亲。
B.丈夫是凶残的,因为他忍心将亲生女儿活活烫死;丈夫又是虚弱的,自己没有本事挣钱,只能出卖自己的妻子。
C.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是为了揭露浙东原始的典妻制度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在文章中,妻子对这种迫害却没有察觉,更没有反抗的意识。
D.“一点也没有别的方法了么?”当妻子对丈夫的决定发出疑问的时候,丈夫发怒了。丈夫的发怒完全是因为妻子的不听话,妻子的疑问反而坚定了丈夫把她送出去的决心。
五、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1.下列“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2.找出与“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中的“者”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43.下列加粗的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卒廷见相如
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与“舍”。
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4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六、诗歌鉴赏(8分)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46.李白,字太白,号 ,他的诗歌继承了《楚辞》所开创的 的诗歌传统。(2分,每空1分)
47.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
48.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七、作文(40分)
4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年云南省三校生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B
A项“亘”应读“gèn”,C项“藉”应读“jiè”,D项“斗”应读“dǒu”。
2.A
B项应为鄙薄(bò),毫不气馁(něi);C项应为摇曳“yè”,拈轻怕重(niān);D项应为烙印(lào),采樵(qiáo)。
3.D
A项“瞭亮”写作“嘹亮”,B项“粗旷”写作“粗犷”,C项“迫不急待”写作“迫不及待”。
4.C
A应写作喜出望外;B应写作笼罩;D应写作诀别。
5.D
D项“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用在句中不恰当。
6.B
A句词语重复,删去“您的”,C句语义不清,D句语意混乱,“价值观”不能说“一定不能有‘钱’”,这里的“钱”指文字,应改为“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这个字”。
7.B
A项句式杂糅,“围绕……的中心“和”以……为中心“句式杂糅;C项主宾搭配不当,“环太平洋军演地点是好机会”搭配不当。D项,宾主两兼,可将“发表了”改成“发表的”。
8. C
9.C
①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②并驾齐驱: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起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使用正确。③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可用“无可非议”。④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语句中,是既成事实,故使用错误。此处可用“骇人听闻”。⑤ 左右逢源:执赏识广博,应付自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有时也用来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使用正确。⑥不胫而走:比喻消息等无需推行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使用正确。
10.D
A、B、C三项的诗句都表现的是诗人积极乐观、有远大志向,D句表现的是诗人隐居山林的闲适心情。
11.C A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因为全句为陈述语气。B后引号里的句号去掉,因为引用部分是句子的成分。D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因为两个引号里的话都是一个人说的,是独立引用。
12.C
A拟人;B.比喻;D“拟人。C没有运用修辞。
13.C
C项中,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4.C
C .唐代。
15.B
A项鲁迅是“革命家”;B项”文“是欧阳修的谥号;D项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不是法国。
16.D
羌笛声音悠远,寒霜罩满大地。夜晚的旷野却满眼苍白,耳中是悠悠的羌笛声如诉如泣,衬托出征夫怀乡的愁思。
17.B
一般情况下,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更为强烈一些。这道题目前半句的内容是一样的,B项用商量的口气,语气最委婉。
18.D
做此类排序的题目的方法是:首先找出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过渡句等,然后把根据语句的连贯、得体、准确等去排序。第③句是总起句,然后从古人到今人的顺序写了对幸福的不同理解,然后由主到次分析其原因。
19.B
①管理 动词②治理 动词③昨天 名词④推测 动词⑤汉语 名词⑥应该 动词⑦清楚 形容词
⑧宽阔 形容词⑨减少 动词⑩懒惰 形容词
20.D
考查虚词的使用,这个题目属于近几年来新课标卷都没有涉及过的考点。可能是绝大多数考生复习的盲点,大概会令人错愕。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
二、填空题(共6分,每空1分)
21.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2.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3.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三、判断题(共4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24.X 25.X 26. √ 27. √
四、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说明文阅读(19分)
28.C
29.B
30.B
31.B
32.D
33. 大脑语言中枢病变(受损)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注意:答案必须写出①“语言中”、②“病变”或“受损”“受伤”、③“语言功能”或“语言行为”、④“障碍”这些关键词语)
34.不应该删去。因为,
①第五段与最后一段内容相呼应,如果删去,末段就失去了理论依据;②这段内容拓宽了文意,体现了学习、使用汉语的深远意义。
35.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或“中国人……均衡协作”)
(二)小说阅读(13分)
36.典妻。
37.(1)“她底妻子几乎昏去似的”;(2)“他底妻简直痴似的,话一句没有”;(3)“他底妻简直连腑脏都颠抖”。
38.(1)一开始妻子反应强烈,悲伤甚至于愤怒;后来只能无奈的“呜呜咽咽地哭起来”,泪干了,也只能逆来顺受。(2)这反映了农村穷苦妇女受到封建礼教和习俗的束缚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奴隶”般的待遇中生存的基本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妻子自己的麻木和不幸遭遇。
39.妻子此时的痛苦,和一年前失去女儿时的一样。(妻子回忆起丈夫杀女的往事,不是偶然的。不幸的遭遇接踵而至,丧女和被典,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作为母亲的她无法和自己的孩子见面,只不过前者是永远,后者是三年。)
40.D(丈夫的发怒不仅仅是因为妻子的疑问,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本人没有能力解决这个困难。就算没有妻子的疑问,他也会将她送出去,因为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出路。)
五、文言文阅读(10分)
41.D
42.C
43.C
44.C
45.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六、诗歌鉴赏(8分)
46.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2分)
47.第一问: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第二问: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分)
48.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3分)
【鉴赏】主要描绘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最后反用“任公子东海钓巨鱼”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喻言江汉宁静,地无巨寇,则王者之征伐可除也”的理想。
前四句写作者眺望长江远去及感想。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前两句写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写出了远去的长江气势浩大、一派雄壮的气象。后两句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好气势。
后四句歌颂盛世,一派祥和安宁,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冶。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需沧海垂钓而罢竿了。
七、作文(40分)
49. 范文:家训传世,福泽万代
金缨在《格言联璧》中写道:“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诚哉斯言,家训是家族绵延兴旺的根本,唯有铭记家训,我们方可在纷繁世界中不迷失自己的方向,一言以行。小程的家训历久弥新,福泽万代,因此我认为它是三个传家宝之中最具价值的。
青花罐典雅精致,荡涤历史旧迹,体现了先人的智慧,其市场价值想必不菲,但却也只可观其形,人们无法从中获得心灵的升华;勋章光华灿烂,见证着先辈的荣耀,诠释了保家卫国的豪情,后代却只能瞻仰观摩,不能将其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一部分。而“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训,虽无形,却影响着一代代的人,教导人们忠厚持家,勤学笃志。它不会随时代变迁而消逝,也不会在天灾人祸中泯灭,它将作为一笔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福泽千秋万代。其言虽轻,其立德树人之效却重如泰山。
回望历史,有周公教子吐哺,有司马谈哭嘱《命子迁》,有朱伯庐著《朱子家训》,可见家训于人,是多么重要。在小程的家训中,“忠厚传家久”是立德,“诗书继世长”是长才,司马光言:“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谨记家训,我们方可成为德才兼备的“圣人”。可见,小程的家训看似只有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实则意味深远,它是先人总结的人生智慧,其立德树人的作用,是其真正价值所在。
家训是一盏指引子孙前进的明灯,只有时刻铭记家训,我们才不会在大千世界中迷失自我。现如今,贪官污吏落马无数,若他们铭记忠厚廉洁的祖训,又怎会因为利益而“失其本心”?因此,我们应始终将家训奉为圭臬,无论如何都守住自己心中的底线,且不断识习诗书来充实自我。如此,我们才可成为司马光笔下的才德全尽之人。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需要我们去守护,去传承。“忠厚传家久”是让我们忠于自己,忠于他人,忠于国家;“诗书继世长”则告诉我们要不断汲取知识,锐意进取,两句结合便是要我们知善进取,立身报国,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王豫言:“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家训是家族的根,是民族的本,是我们不能抛弃的根本,根基不倒,才可立足千秋,家训传世,方能福泽万代!
【推荐理由】
本文就事论理,围绕“选择,权衡,思考”的题目要求展开论证,“任务”意识强。文章以名言导入,明确了“家训”作为传家宝的“选择”,然后在与”“青花罐”、“勋章”的对比中进一步坚定了立场,体现了“权衡”,文章主体部分通过古今对比论证的方式为“家训”作为传家宝的立论张本,“思考”深入全面,体现思辨性。(三明教科所童丽华)
良训胜千金 传家更有价
传家宝是一个家族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子孙世代拥有并传承的东西。小张的传家宝青花罐,代表着金钱价值与收藏价值;小杜家的勋章代表着荣誉;小程家一祖训作为传家宝,体现了其家族对人格修养的重视,是精神传承。虽然小张和小杜的传家宝凝聚着祖先的财富和功勋,有各自的价值,而我更倾向于祖训的价值。
祖训,作为家族世代传承的品德匡正器,其作用胜过千金。小程家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祖训,是他们家族对“忠厚”、“诗书”高度重视的体现,在世世代代对祖训的遵守实践中,必然使整个家族沾上书香气息和忠实厚道的韵味。此乃“良训”,它使人性找到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不至于失去立己立人的信念,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气息,使之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待人接物,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本心,不为污泥所染,不为清涟而显得妖媚。
更重要的是,相较其他两个传家宝,良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法被破坏。青花罐与勋章是物质存在,而良训是意识存在,物质不可能永存,它会在一定破坏力下成为碎片,而意识是随人生,随人灭的,是形而上学的价值形态,是寄生在人心中的,只要后代延续血脉,其必将随之传承、生长、壮大,是一个生命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遗物。
况且,良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使之具有时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这一点也是“青花罐”与“勋章”二者所不具备的。
如今社会,珍惜“青花罐”式传家的人愈来愈多,注重“勋章”式传家的人也为数不少,而以小程家的“良祖”训作为传家宝却是凤毛麟角,不禁令人深思:社会价值取向究竟何去何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欺诈互害的社会风气该如何改变?在这般孜孜追求物质至上、轻易抛弃诗书的时代究竟如何坚守?这也是为何小程的祖训弥足珍贵的地方,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悲哀现象起到调剂作用。
财势兼备却没有道德底线,终会自取灭亡;财势并存却没有信念的支撑,也将无所作为、泯然众人;自觉高人一等却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必将遭到社会唾弃……因此,良训的作用才更该受到重视,社会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又由家庭的道德文化涵养提高,才能使社会整体风气改善,所以说,小程家式的良训才是永不贬值的最好传家宝!
【推荐理由】
本文六段,遵从任务指令,紧扣材料含义,表明态度,具体阐述看法,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法。
第1段,引述材料,概括比较,表明态度——小程家的祖训更有价值。第2段,先对小程家在祖训做一概念界定,提出此乃“良训”,然后运用因果思维的“功能分析”角度阐述“良训”的传家之价值,言之有理。第3段,再次运用比较分析,进一步阐述“良训”的传承价值,分析在理。“更”字用得好。第4段,第三次运用比较法,进一步突出“良训”更有新的良性的价值。“况且”一词,用得好。第5段,运用因果分析的“背景分析”角度,进一步阐述“良训”在新时代的传承之价值,发人深省,突出其“更”。第6段,第四次运用比较法,重申“良训”才是永不贬值的最好传家宝。
在试题有限的文字提示空间,善于运用因果分析与比较分析,对小程家祖训的传家之更有价值,做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刻阐述,分析说理富有逻辑性,很具说服力,体现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议论说理的能力,故评一类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