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2015——2016高二年级 语文习题 ‎ 姓名 班级学号 ‎ 设计:韩艳玲 校对:张月娥 课题:《春江花月夜》习题 一、基础反馈(25分)‎ ‎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滟滟(yàn) 宛转(wǎn) 芳甸(diān)霰(sàn)‎ B.河畔(pàn) 扁舟(biǎn)徘徊(huái)汀(tīnɡ)‎ C.化妆(zhuānɡ)潭(tán) 碣石(jié) 拂(fú)‎ D.砧(zhān) 潇湘(xiāo)鸿雁(hónɡ)悬挂(xuán)‎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逐月华流照君  逐:逐渐 B.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雪珠 C.青枫浦上不胜愁 胜:承受 D.应照离人妆镜台  离人:离家在外的人 ‎3.《春江花月夜》中贯穿全诗的中心景物是(   ) A.江 B.月 C.花 D.夜 ‎4.“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写的景象是(   ) A.月初升时 B.月高悬时 C.月西斜时 D.月落时 ‎5.选出下面各项中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   )‎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恢宏。‎ B.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虚实相间,把梦境与实境交织在一起,从而把梦境的难以实现,对远方人的思念烘托得缠绵悱恻。‎ C.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滟”句是想象,是说亲人随着滟滟江波不知飘零何处。“何处”句则使我们联想到游子面对海上明月,也会备受思亲之苦袭扰的情景。‎ D.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月色洁白,飞霜不见,白沙难辨,洁净宁谧的景色衬出了人物心灵的纯洁无瑕,达到了主、客观的统一。这江月美景也衬托了下文的离人哀愁的情怀。‎ ‎6.对下列诗句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两句是写一片白云随风悠悠飘走,在这昔日与亲人分手的江岸见到远去的白云,就更使人的离愁别绪苦不堪言。‎ B.“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皎洁的月光之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漂游在外?能寄托相思的只有这明月楼了。这里“不胜”二字突出了思妇的相思愁苦已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而“扁舟”“明月楼”又把“两地相思一样愁”的苦楚渲染得淋漓尽致,情浓欲滴。‎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天上孤寂的明月仿佛找到了楼上思妇这个“同病相怜”人,它踱上楼台闺阁,徘徊着,不肯离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妆台上。‎ D.“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两句写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为丈夫捣过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却又回来。“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月光的温柔可爱。‎ ‎7.填空。(7分)‎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有一位诗人,因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首诗便 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作者是_______,初唐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他在诗风上厌恶_______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_______,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春江花月夜》为 诗。作者吸取了_______(朝代)民歌的内容形式,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奠定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此诗的外在线索是 ,同时又以 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二、课内阅读理解(8分)‎ ‎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8.在横线处填上相应诗句。‎ ‎9.这八句属于_______描写,由_____到_____,由_____及_____,笔墨逐渐凝聚在_______ 上了。‎ ‎10.描述加点字“生”的好处 ‎ 三、课外诗歌鉴赏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1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分析。(6分)‎ ‎ ‎ ‎ ‎ ‎12.诗的题目是“宿洞霄宫”,诗中是怎样点明“宿”的?(4分)‎ ‎ ‎ ‎ ‎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3.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尤其是“海上生明月”之“生”字,历来为炼字经典,你认为“生”字妙在何处?诗中的“生”字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海上明月共潮生”之“生”字,有什么相似之处?(6分)‎ ‎ ‎ ‎ ‎ ‎14.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 ‎ ‎1. 答案C(A“霰”读“xiàn”;B“扁”读“piān”;D“砧”读“zhēn”)‎ ‎2、答案A 逐:追随。‎ ‎3. 答案B(全诗几乎句句不离月。由满月到斜月,写了一个时间变化过程) ‎4. 答案A (上文“海上明月共潮生”是说明月初升,后面从“皎皎空中孤月轮”起是写“月高悬时”的景象)‎ ‎5、答案C(C项中“滟滟”句应是写“月渐升高,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耀千里”)‎ ‎6、答案D(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 ‎7.答案:张若虚 六朝 自由豪放 乐府南朝 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 月亮 ‎9.景物 大 小 远 近 一轮孤月 ‎10.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活泼的生命。‎ ‎11.本题考查对写景方法的赏析。从色彩、动静、视角等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①运用色彩对比,明亮绚烂。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林是青色,却映白云,强烈的对比映衬,突现了山林的绚丽。②动静结合,生机盎然。涧水奔流是动,青林白云是静,一动一静,突出了山林的活泼与生机。③俯仰结合,相互映衬。“碧涧”是俯视,“青林”是仰视,一俯一仰极具情味。‎ ‎1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全诗前六句实写山中秋景,后两句想象写夜间芭蕉雨,自然点题。‎ 尾联点出了“宿”,通过想象虚写了今夜宿在这里的情景:天阴快要下雨了,夜听雨打芭蕉,定会很有趣味,只是谁人与我共闻呢?从而点题,突出了“宿”字。‎ ‎13.本诗“生”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从无到有的动态变化过程。《春江花月夜》中“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活泼的生命,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动态的景象。两个“生”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14.这首诗通过写两地情人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表达了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悠悠不尽的相思之情。‎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