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一、知识点击 1.图说历史 (1)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民主”和“科学”         B.“民主”和“道德” C.“进步”和“科学”         D.“道德”和“文学” (2)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是 (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 A.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D.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4)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B.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新青年》杂志和左边的老照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读史有感 类别 颁布的新法 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请回答: (1)右图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人______、_______。 (2)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3)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 ) A.公车上书            B.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C.强学会成立          D.光绪帝颁布变法法令 (4)根据材料中颁布的新法分析这次变法的历史意义。   (5)这次变法的结果如何?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思维冲浪 1. 寻根究源 结合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史实,说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2.史迹寻踪 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近代也曾发生过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京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该条约的主要内容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2)列举近代在南京建立的三个不同性质的政权。    三、个性空间            1.各抒己见 19世纪70年代新疆处于多事之秋,清政府内部引起了“海防”、“塞防”之争论。    “海防论”者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反对出兵收复新疆,要求把“塞防”经费用以扩充海军之需。 “塞防论”者王文韶认为,制止沙俄对西北的入侵,会使东南沿海平安无事,因而积极支持西征。 左宗棠则持“海防”与“塞防”并重论,他认为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 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2.以史为鉴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了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或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从中受到了哪些教育?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期中检测答案] 一、知识点击 1.(1)A (2)A (3)A (4)D (5)《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发行的。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2.(1)康有为 梁启超 (2)C (3)D (4)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5)失败;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破坏,袁世凯的告密,维新派力量弱小,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二、思维冲浪 1.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结果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也是失败。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所以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2.(1)《中英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被打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便利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2)太平天国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三、个性空间 1.同意左宗棠的观点。左宗棠持“海防”与“塞防”并重论,此论符合中华民族长远利益。 2.略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