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教案学案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全套

还剩 9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全套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 人生 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平凡的人物却有着非比寻常的美德精神。本组教材就 是围绕“高尚品格”这一专题写的。 本单元选编的 4 篇课文《故事三首》、《十六年前 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故事三首》通过采用托物 言志的手法表现了坚劲顽强、光明磊落的优良品质。《十六年前的回忆》充分表现了李 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为人民服务》一 文中,毛主席赞扬张思德那种为人民而生、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共产主义精神。《金色的 鱼钩》中表现出来的真情实感,使读者不得不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红军老战士而感 动。 (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提炼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并 结合课堂练笔进行及时地运用,为后面的习作积累写作方法。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0.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通过朗读并结 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竹石》。还需了解三首古 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 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 1. 引 导 学 生 了 解 古诗,思考景物, 发 挥 自 主 学 习 的 意 识 去 挖 掘 诗 歌 中的意味,增强学 生 的 诗 歌 鉴 赏 能 力。 2. 从 不 同 的 诗 歌 意 向 分 析 不 同 的 精神品质,从而引 出“托物言志”。 11.十六年前的 回忆 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 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通过对 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 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 2 1.借用毛诗《咏梅》 赞 颂 顽 强 不 屈 的 精神,从而引出文 中 主 角 李 大 钊 同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 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 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文章是 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 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全文前后 照应、首尾连贯,使整篇文章显 得紧凑。 志。 2. 引 导 学 生 品 析 课文,学习作者描 写人物的方法,并 作 相 关 的 习 作 指 导。 12.为人民服务 本文毛泽东写的一篇议论 文,学习议论文主要表达方式─ ─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能举出 “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 法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在深 入读文、理解的基础上,体会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受到革 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 1.以图片导入,创 设 出 那 些 默 默 为 人 民 服 务 的 人 默 默奉献的氛围,学 生初步感受情感, 激发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多种 方法识记生字、理 解词语,体现学生 学习的主体性、主 动性和自觉性。 13.金色的鱼钩 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叙 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 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 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而牺牲了自己的事,表现了红军 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 品质。    1 1. 在读中体会,在 思 考 中 提 高 自 己 的理解能力,在小 组互助合作中,提 高 自 己 的 语 言 表 达能力。 2. 自由朗读、体会 情感,再次通过文 字 描 述 体 会 老 班 长 的 高 尚 的 情 操 和 高 度 的 革 命 热 情 让 情 感 教 育 深 入学生心中。 口语交际:即兴 发言 本节口语交际掌握即兴发 言的基本技巧。学会运用即兴发 言的技巧,提前打腹稿,快速组 织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 养良好的语言、语文素养,注意 说话的场合和对象,增强对汉语 的兴趣和认同感。 1 1. 通过欣赏视频 可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感受即 兴演讲的魅力所 在。同时鼓励学生 大胆尝试。 “交流平台”赏析优秀文选 2 1. 充分调动学生交流平台、词 句段运用、日积 月累 的开头与结尾,并分析这样写的 好处,直接指导习作。“词句段 运用”通过诗句,说说事物在古 诗中被赋予的品格和志向,再次 感受“托物言志”的写法。读人 物外貌描写的句子,感受它的作 用。“日积月累”积累名言警句。 自主、合作学习, 在 交 流 中 探 讨 开 头、结尾的好处, 教 师 进 行 方 法 总 结。 2. 创设情境,引 导 学 生 联 系 生 活 实际,感受“托物 言志”的写作方法 和 名 言 警 句 的 意 思和用法。 习作:心愿 以课文和交流平台为载体, 能用流利、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 的愿望。选择合适的材料,展开 想象,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 自由写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能够让学生说真话、写真话,表 达自己最希望实现的愿望。 2 1. 用 谈 论 交 流 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 激发写作兴趣,搜 索写作素材。 2.结合习作例文, 指 导 学 生 领 悟 作 者 表 达 情 感 的 方 法,并能运用到自 己的习作当中去。 课题 10.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络、锤、凿、焚”4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4.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2.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 难点 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马诗》。 2.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寄托的渴望及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了解托物言志的表达方 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成语导入,激发兴趣。【出示课件 2】 一()当先 ()到成功 老()识途 千军万() 万()奔腾 快()加鞭 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日行千里是高效的象征,负重不言 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象征,温和、易接近是善良谦逊 的象征, 早在远古时代,马就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人喜欢以“千里马”喻良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 描写马的诗,看一看唐朝的李贺赋予了马怎样的形象。 【出示课件 3-5】(板书:马诗) 趣味导入,增加课 堂吸引力。学生感触深 受世人爱戴的马,在李 贺的笔下又是如何呢? 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 入教学情境。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出示课件 6】 自学要求,4 分钟 1.自由朗读,注意节奏 2.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 的,提问。 3.朗读后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 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组织好语言快速提问,其 他同学认真听。 四、大概了解古诗。 1.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看诗题明对象, 二看作者知背景, 三看诗文解大意, 四看资料悟诗情, 插图注释也要看, 给出自学要求,学 生学会运用注释学习 古诗。 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为下文做好准备。 学生初步了解古 诗之后,思考写了哪些 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 去挖掘诗歌中的意味。 增强学生的诗歌鉴赏反复诵读入诗境。 2.【出示课件 7】简介作者,酝酿情感。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 宜阳)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 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 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 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 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 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 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 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 鬼”。 通过对李贺生平的阅读你有什么感受?他像一匹怎样的 马? 3.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8】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 “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4.诗文大意。【出示课件 9-12】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钩:是古代的一种 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五、体察诗蕴 , 品悟诗情。 1、【出示课件 13-14】自读第一句,思考 4 分钟 (1)写了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充分发挥你的调动 你的所有感觉,想一想,这首诗中的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 的图画?(景物、色彩、环境、气氛等) 大漠、沙、燕山、月;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 的战场景色。 (2)这是一句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环境描写,描写这幅悲凉肃杀战场景色,也代表有 能力。志之士报国的决心。 (4)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 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大漠”“燕山”等地方,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 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也是战马奔驰之地。 赏析前两句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 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 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 解。(板书:环境 沙如雪 月似钩) 诗意:广阔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如铺上了一层霜雪, 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兵器)的弯月。 (5)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大漠、燕山”空 阔寂寥、清冷大气的场面。师相机点拨:这悲凉、清冷的 场面从侧面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 心境。(板书:空旷冷峻) 2、自读第二句,思考 4 分钟 比较“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和“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不同?联系李贺的生平, 你感受到李贺怎样的心境?(板书:慨叹 何) (1)“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木、竹呢? (“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 受重用) (2)为什么是“踏清秋”?不是“踏春风”?有什么情 绪的差别呢?踏之中你能读出什么?用“踩”好不好?为 什么?(“踏清秋”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盖“清秋” 草黄马肥,正好驰驱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 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3)你从“快走”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快走”二 字,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4)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是一匹怎样的马? (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 捷矫健的风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作者希望建功 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诗意: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 上驰骋,建树功勋呢? 作者多么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投笔从戎,驰骋沙 场,建功立业,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献上自己的 一点力量。可是昏庸腐败的朝廷不认同他的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焦急?——读“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忧虑?——读“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愤慨?——读“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板书:渴望、感慨、愤懑、矛盾 借物喻人)   六、题目是《马诗》,却不见一个马字,是否离题了? 为什么? 生:因为诗人是借马来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及怀才不遇 的感叹。 【出示课件 1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情境,体会作者 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板书 内容 环境 沙如雪 月似钩——空旷冷峻 马诗{ }借物喻人 慨叹 何——渴望、感慨、愤懑、矛盾 课堂作业新设计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 1~2 题。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古代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 表达更为明显。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请地朗读、背诵《石灰吟》《竹石》。 2、借助注释自主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在古诗中表达的志向。 3、分析三首古诗表达方法的共同点,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出示课件 16】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李贺的《马诗》,今天 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三首》中的《石灰吟》和《竹石》 这两首古诗。(板书:石灰吟 竹石)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步感知,理解诗意。 (1)作者简介【出示课件 17】 于谦(1398-1457 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 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 郑板桥(1693-1766 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 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 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2)初步感知大意:以自学、汇报为主 ①《石灰吟》【出示课件 18】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 根据上节课教授的读 诗方法,初步感知,理 解诗意,自主学习,举 一反三。 增强诗歌鉴赏能 力。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A 逐句理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 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千、万:虚词,形 容很多。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诗意: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对待烈火焚烧、锤 炼看作很平常的事。)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 骨”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浑不怕:一点也 不怕。浑:全,全然。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诗意: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 留在人世间。) B 整体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②《竹石》【出示课件 19】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作者是著名画家,他 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A 逐句理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比喻根扎得 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破岩:破裂的岩石。 这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 破裂的山岩之中。(体会竹子坚忍不拔的性格)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磨:折磨。 “坚劲”:坚定强劲。(强调 jing 四声读音) 任:任凭。 尔:你。 这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 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 它吹倒,不让它屈服。 B 整体理解: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歌的意思。 三、感悟诗歌,体会情感。 ①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说一说, 石灰与竹子给你分别留下怎样的印象?(板书:石灰 竹子) 从不同的诗歌意 向分析不同的精神品 质,从而引出“托物言 志”。   石灰: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烧制石灰时面对严 峻的考验。   朗读,读出石灰的面对各种考验泰然自若。   竹子:长在高山岩石中的竹子。它高大挺拔,扎 根艰难与顽强。   看图,感受竹子的坚强。   朗读,读出长在岩石中的竹子在那种艰难、恶劣 的环境中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②深入感知作者的情感:   再读古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竹子吗?用 上咱们上节课学会的方法,联系作者写诗时的时代背 景,联系作者生平,小组讨论,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汇报。  《石灰吟》:   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感 受。重点体会“清白”,这个“清白”到底指什么?   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 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是粉身碎骨,也要保持高 尚的品格。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 品格在人间的追求。于谦就是这样,到死也不向恶势 力低头,实践了他的誓言。(板书:不怕牺牲)   教师小结:这就叫做“托物言志”。(板书:托物 言志)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   朗读,把诗中“物”的形象与所蕴含的精神融合 起来,读出作者的情感。  《竹石》呢?汇报: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引导学生认识到:  A.《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诗人的 情感。作者借赞美岩竹的坚定、顽强,说明做人要有 骨气,不能随风倒。(板书:要有骨气) 朗读,读出这做人的道理。 B.再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我们也能看到诗人自己 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 操。 朗读,读出诗人所言的志向。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四、总结方法,深华主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古诗,具有什么特点?(托 物言志)  在学古诗时,我们一方面要从字面上理解古诗表面 的意思,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来看诗隐含的 意思。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 2.背诵这三首古诗。 板书 内容 《石灰吟》 石灰 不怕牺牲 托物言志 《竹石》 竹子 要有骨气 课堂作业新设计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 1~3 题。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 解释重点字词。 咬: 坚劲: 任: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 竹林里 B 深山里 C 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 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答案】 (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 (2)C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是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写的事物抒发了作者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 志向。教学过程中遵循“整体感知—知人识文—分析品味—理解共鸣”的古诗教学程序, 通过一个个层层推进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紧紧扣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上来推进课堂,放 手给学生思考、讨论,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收效良好。但学生真正能感悟到作者心境,为 什么?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体会这首诗的感情的。 1、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 涵。 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发挥想 象,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必须启发学生逐 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3、反复吟咏,从感 性意象到达理性领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 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象,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 的整体形象。 4、注重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能够自学简单的古诗。 5、从本节课来看, 总体效果还可以,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备课素材 托物言志诗的鉴赏知识储备 1、概念: 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 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 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2、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 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 联想和想像等。 3、分类 (1)描摹情态类 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 象的喜爱之情。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 掌拨清波。”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 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托物言志类 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 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让我 们先来看看白居易的《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 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 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yān yàn)子飞过燕(yān yà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 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jìn jì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jìn jìng) 旅。 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 ) 捶( ) 凿( ) 焚( ) 洛( ) 锤( ) 函( ) 烫( ) 3.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4.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何当”的意思是( )。 A.何时将要 B.什么时候 C.当时 (2)这两句诗中的“ ”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 ”象 征受到了重用,“ ”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 。 (4)诗句的意思是 (5)诗句赞美竹子 的精神品格。 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 5.比较阅读古诗,选择恰当的诗句填空。 《马诗》《石灰吟》和《竹石》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远大的志向。但 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 ;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 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 ;表现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诗句是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石灰吟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诗句 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 )千锤万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阅读能力大提升 7.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房兵曹胡马 (1)解释词语: 【唐】杜甫 锋棱: 堪: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2)诗的前四句写马的 ,后四句写马的 。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A.精神 B.形态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3)分析画线诗句,完成练习。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两句诗描写了胡马的 和 。 其中“ ”一词写出了马的疾驰。在这两 句中, 是静态描写, 是动态描写。 (4)诗的后四句与李贺的《马诗》中的诗句: , 。都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5)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 A.比喻的手法 B.托物言志 C.以景写情 思维创新大拓展 8.结合下图,展开想象,把古诗《竹石》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参考答案 1.(1)yàn yān (2)jìn jìng 2.联络 洛阳 捶打 锤子 开凿 信函 焚烧 烫人 3.(1)B(2)A 4.(1)B(2)何当 金络脑 踏清秋 (3)千锤百炼(4)千万次捶打至今还非常坚韧, 任凭你东南西北风。(5)B 5. B CA 6. (1)千锤万凿出深山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 于谦 (2)C(3)要留清白在人间 (4)托物言志 (5)AAAD 7.(1)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甚至可以 (2)B A(3)动作 两耳 四蹄轻 竹批双耳 峻 风入四蹄轻 (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B 8. 在山上,竹子紧紧咬定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原来是它的根深深扎进石缝中。千万 次捶打到今天身骨仍然很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对于它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 这竹子好坚强啊,好执着! 解析:这是把《竹石》改写成一段话的训练。首先要理解古诗句的意思,然后在此基础 上展开想象,并联系作者生活的背景,写成一段通顺的话。 课题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阀、避”等 12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2、 学生掌握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   3、学生细读文本,抓住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的句子,从言行体会他 对亲人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 重点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阀、避”等 12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2、 学生掌握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  3、学生细读文本,抓住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的句子,从言行体会他 对亲人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教学 难点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阀、避”等 12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掌握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出示课件 1、2】 师: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 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 钊同志就是其中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 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李大钊 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 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起过重要作用。 师:【出示课件 4】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 星华在 1943 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 ──李大钊烈士牺牲于 1927 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 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 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 雨的年代。 借用毛诗赞颂顽 强不屈的精神,从而 引出文中主角李 大钊同志。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看注释、查词典等方式弄懂。 2.词语学习: ⑴交流自己已懂的词语。 ⑵认读生字新词。【出示课件 5】 埋头、军阀、避免、皮靴、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 鬼、苦刑、严峻、残暴、匪徒、拘留、啃窝头、绞刑、捡 起。 (3)理解词语。【出示课件 6】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局势:泛指 [政治、军事等] 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   轻易:本课指十分容易随随便便。   恐怖:惊慌、害怕。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严峻:严肃而厉害。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绳子勒死。   沉着:冷静,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三、默读课文,理清结构。 【出示课件 7】1.标注自然段。(共 33 个自然段) 2、二、思考: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作者重点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事情。 3.请同学们结合题目,看注释,读第 1 自然段,说说自己 知道了什么? “被害日”指什么? 【出示课件 8】(板书: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 4. 【出示课件 9】默读 2~32 自然段并思考: 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 到的?可以小组讨论。 3.小组通过交流讨论,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融入重 点片段的朗读感悟。建议 2~32 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整体感 知课文,理清写作顺序 和课文结构。⑴第 1~7 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⑵第 8~17 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 ⑶第 18~29 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 (法庭上) ⑷第 30~33 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 害后)。 四、小组合作,交流感悟。组内初步交流自学成果,互相 补充,如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作上记号,待合作探究 时解决。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作者是在父亲逝世十六周年时写的,通过 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以及父亲遇难后的沉 痛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我们把这样的表达方 法称作倒叙。你还想起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文章,也采取 了这样的表达方法呢?课后收集一下。 2、布置作业: 1.自学生字、抄写文中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pì jìng     yú lè    kǒng bù   mó guǐ    fěi tú (    )  (   )  (    )  (   )  ( ) shū jí    chōu tì    jù liè mián páo jú shì (    )  (    )   (    ) ( )   ( ) 二、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刑(  ) 娱(  ) 绞(  ) 形(  ) 误(  ) 狡(  )  籍(  ) 峻(  ) 详(  ) 藉(  ) 竣(  ) 祥(  ) 三、从下列词语中找出 6 对近义词,分别填入括号里。 残暴 含糊 安宁 可惜 占据 坚决 模糊 残酷 坚定 安定 惋惜 占领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 一、僻静 娱乐 恐怖  魔鬼  匪徒 书籍 抽屉 剧烈 棉袍 局势 二、刑(刑法) 娱(娱乐) 绞(绞索)  形(形状) 误(错误) 狡(狡猾)  籍(书籍) 峻(严峻) 详(详细) 藉(慰藉) 竣(竣工) 祥(慈祥) 三、残暴 残酷;含糊 模糊 ;安宁 安定 ; 可惜 惋惜; 占据 占领; 坚决 坚定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生细读文本,抓住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的句子,从言行体会 他对亲人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复习导入,深入学习。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 文采用倒叙的方式描写了哪些内容呢?那这节课,我 们继续来学习课文,更深入地了解李大钊同志。 回顾倒叙的描写方法, 巩固知识。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体会忠贞,学习品质。 1、分析被捕前和被捕时的句子,把你印象最深的 地方勾画出来,把你的体会标注在旁边。【出示课件 10-16】(板书:被捕前:局势严重忠于革命 被捕时: 不慌不忙) 2.【出示课件 17】默读课文第三部分,并思考: 李大钊同志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个句子、词语能看出 来?请画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你的体会。 3.自主读书并思考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4.汇报交流,随机品读。 【出示课件 18】“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 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 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引导学生体会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 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 出示练习:“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这 句话抓住了人物_________的外貌_________描写,说 明了_________。 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 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 亲人的爱。 【出示课件 19】“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 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 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 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出示练习: (1)从“瞅了瞅”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 李大钊同志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 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 (2)“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这是抓住了人物的 _________描写,这可以看出_________。 李大钊同志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 然自若,对革命的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板书: 被捕后:平静慈祥坚贞不屈) 三、体会沉痛,触动心弦。 1.过渡:鲁迅先生有这么一句话“横眉冷对千 训练学生抓住关 键词理解句子,从而更 好地感悟人物品格。 学生在具体实践 中弄清楚“前后照应”, 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引导将这样的方法放 进自己的日常习作中。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也是李大钊先生的写照。 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第四部分,并思考一下这一部分讲 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 20】 2.学生自主读课文,思考问题并画出相关句子。 3.汇报交流,(板书: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并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 【出示课件 21、22】 出示练习: 我知道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是 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板书:前 后照应 首尾连贯) 4.文章除了开头和结尾做到了首尾呼应,在文 中还有很多这样前后照应的句子,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出示课件 23】 (1)弄清什么叫“前后照应”。 (2)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 好处。 ①1927 年 4 月 28 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②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 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 “妈,昨天是 4 月 28。” ③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 里去。 ④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 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 掉。 ⑤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 回来。 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 三。 5.【出示课件 24】小结:这些句子前后照应, 使人读了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印象 和感受也会更深。 6.知识小擂台。 ①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慈爱( )镇定( )占领( ) ②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是(),这 样写的好处是()。 ③“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中的“伟 大的力量”是指_________。 ④学了《十六年前的回忆》,我认识了一位 _________的李大钊。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除了李大 钊,你还了解哪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呢? 2.教师小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 个对亲人充满慈爱,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顽 强斗争、坚贞不屈的李大钊。让我们继往开来,把和 平之花呵护得更好吧。 3.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李大钊的故事或者他写的文章。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 内容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 前后照应 被捕前:局势严重忠于革命 被捕时:不慌不忙 首尾连贯 被捕后:平静慈祥坚贞不屈 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我能说说加点词语意思,再理解句子: 1.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 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 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读句子,从课文中找出和它相照应的语句 1.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烧掉呢?怪可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低声母亲说:“妈,昨天是 4 月 28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 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答:“不慌不忙”“就”看出李大钊在敌人面前处变不惊镇定勇敢。“没有什么”联系上文, 父亲整理并烧书籍文件,已经不可能有什么秘密会落入敌人手中,说明李大钊对局势早有 估计,早已做好充分准备。从这段话中看出李大钊在危险关头依然沉着镇静。 2. 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 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答:这段描写了敌人的野蛮无礼,和李大钊处变不惊,保持着惯有的严峻对比着写的。表 现了李大钊临危不惧,爱憎分明的品质。 二、1.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2.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闫振三。 3. 1927 年 4 月 28 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教学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 1943 年写的, 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为了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教学时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到长文短教。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备课前我也 去查阅了有关长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直奔中心”法,即从整体入手,通过整体 感悟,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放弃逐字逐句的讲解。于是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 出李大钊是怎样的人,并以此为线索,抓重点词句探究;第二方面,抓住文章表现的情感, 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李大钊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 二、走进李大钊的内心,实现与文本对话。 当我读完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也被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信心,在敌人面 前坚强不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亲人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我想这是每一位阅读了这篇课 文之后的读者都会共鸣的想法。那么如何让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这些呢?这成为了我备课时 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让学生 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李大钊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教学中抓住“局势越来越严重,父 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 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 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 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 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 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 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等句段引领学生体会李大钊的高尚品质。 三、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的空白点需要学生去思考,比如 “父亲在敌人面前态度严峻,猜测父亲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 望了望我们。想一想父亲心里在想什么呢?”等等,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点。于是课堂上 我引导学生们开始思考。这些口语表达的设计,即让学生走进了李大钊的内心,体会到他 当时的情感,又进行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备课素材 李大钊简介   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父母早 亡,跟随祖父长大。1913 年,他东渡日本留学。1918 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 馆主任。他把北大图书馆变成了传播新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这一年,年青的 毛泽东和李大钊结识了。他们在北大红楼,建立了革命的友谊。   他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编辑《新青年》,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领导 了五四运动。1920 年 2 月,他同邓中夏一起,在北京大学里秘密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 说研究会。5 月,李大钊领导建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任中共北方区党委书记,后兼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 部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他帮助孙中 山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改组国民党和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起 了积极作用。1924 年代表中共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他领导了 1926 年 3 月 18 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   他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团结广大群众,同敌人展开英勇的斗争。他成了军阀、反 动派的眼中钉。1927 年 4 月 6 日反动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 了李大钊同志。   李大钊同志在狱中受尽了种种残酷的刑罚,他的全部指甲都被凶狠残暴的敌人拔掉 了。但是,他始终没说一句有损于党的荣誉、有损于革命利益的话,没泄露党的任何机 密,表现了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的革命气节。  杀害李大钊,中国反动派第一次使用了从帝国主义国家买来的绞架。李大钊昂首走 上绞架,发表了最后的演讲,他说:“我们已经培养了许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 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敌人丧心病 狂地折磨李大钊、绞刑竟用了四十分钟之久。   李大钊同志为了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了一生。 最后献出了他的宝贵生命。他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   军阀张作霖简介   张作霖(1875—1928)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奉天(今辽宁省)海城人。   1916 年起任奉天督军,投靠日本帝国主义,长期统治东北。   1920 年直皖战争中与直系联合,战胜皖系,把持北洋军阀政府。   1926 年 3 月,率兵进关,攻占河北、察哈尔、山东等省,残酷镇压革命运动,使当 时北方的革命运动受到很大破坏。   1928 年,因与日本帝国主义发生矛盾,在皇姑屯车站(今辽宁境内)被日军埋下的炸 弹炸死。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1.看拼音,写字词。 jūn fá chōu tì cháng xuē chǒu jiàn ( ) ( ) ( ) ( ) mó guǐ jiǎo xíng zhí xíng cán bào ( ) (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进行搭配。 ( )的枪声 ( )的眼光 ( )的小屋 ( )的吼声 ( )的态度 ( )的匪徒 3.选词填空。     严峻  严肃  严格  严厉  (1)不管怎么说,(  )要求自己总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会让人进步得更快。  (2)他一再违反纪律,今天终于被老师(   )地批评了一顿。 (3)形式非常(   ),伤员必须马上转移。  (4)升旗时要(   )认真。     剧烈  猛烈  激烈  强烈  (5)晓庆生过病,上体育课不能(   )运动。  (6)孩子们(   )要求周末不要上课。  (7)敌人占领的高地被我军(   )的炮火摧毁了。 4.照样子,写出描写神态的四字词语。 不慌不忙(ABAC 式): 怒气冲冲(ABCC 式): 5.按照要求写句子。 (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写成转述句) (2)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6.品读句子,完成后面的练习。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不慌不忙”写 出了李大钊 。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 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 ”“ ”说明李大钊饱受折磨;“ ”写出他大义凛然, 坚贞不屈;“ ”一词,则再次直接地表明了李大钊作为一个慈父的可亲形象。 7.对于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 B.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作用是照应第一自然段,首尾呼应。 C.“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D.课文是按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顺序记叙的。 阅读能力大提升 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 劝他。父亲(坚定 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能 只好 ) 不再说什么了。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我哪能离开呢?”换一种说法: 。文中 用反问句的好处是 。 (3)父亲的这段话写出了父亲( )品质。(多选) A.自以为是 B.忠于革命 C.关心家庭 D.不畏牺牲 E.为革命献身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我的“自白”书 陈然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1)“高贵的头”指的是 。“魔鬼的宫殿”指的是 。 (2)从“放声大笑”中体会到陈然 的英雄气魄。 (3)标题中“自白书”上的引号表示 ,“自白书”在诗中的实 际含义是 。 (4)请再写出两句表达视死如归、凛然正气的诗。(注明作者) 思维创新大拓展 10.假如你来到李大钊烈士墓碑前,你想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1.军阀 抽屉 长靴 瞅见 魔鬼 绞刑 执行 残暴 2.刺耳 锐利 漆黑 粗暴 严肃 凶狠 3. 严格  严厉 严峻  严肃   剧烈  强烈 猛烈 4.无边无际不三不四 一心一意 气势汹汹 小心翼翼 得意扬扬 5.(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解析:这是改成转述句的训练。首先要明白句子的意思,然后将说话的内容进行改变,注 意标点符号的改变,还要注意内容的改变,要保证句子意思不变。 (2)不论我做么说,他总是坐在那儿,总是一言不发。 6.(1)镇定自若(2)没戴眼镜 乱蓬蓬 ; 平静;慈祥 7.A8. (1)坚定 只能(2) 我不能离开。表达了李大钊坚强不屈,对待革命无比的忠诚。(3)B D E 9.(1)崇高的 革命气节 国民党的统治 (2)活泼乐观 (3)不是真的自白书,是嘲笑的信。讽刺国民 党的通知腐朽,共产主义必定胜利。(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10,李大钊,你为了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虽然牺牲了,但是你的共产主义在人民 群众中遍地开花,你是了不起的英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你的真实 写照。 解析:这是口语交际的训练,是对李大钊说出感人肺腑的心里话。首先要明白李大钊为革 命作出的杰出贡献,其次,梳理语言,表达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注意在表述时恰当运用 名人名言,会更富有感染力。 课题 12.为人民服务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革、彻、迁”等 10 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 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5.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背诵第 2、4 自然段。 教学 重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 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 难点 了解课文的各个层次是如何围绕课文中心展开论述的。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 2. 讨论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播放一些各行各业劳动图片【出示课件 1】,请同 学们欣赏。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课题前,先来看一些照片, 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为了谁? 生:好。 师:(观看完图片后)看了这些这些图片,他们那样子 做到底是为了谁?说说理由。 生:他们那样做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能够更加幸福 地生活。 师:对,为人民服务。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为了人民, 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有的甚至连生命都可以牺牲。他们 都是最让人感动的人。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第 12 课《为 人民服务》。(板书:为人民服务) 以图片导入,创设 出那些默默为人民服 务的人默默奉献的氛 围,学生初步感受情感, 激发学习兴趣。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简介作者,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3、4】 毛泽东 (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 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1893 年 12 月 26 日生于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 范,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 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 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 职。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书法,用功尤勤, 造诣甚深。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 上所作的讲演。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 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 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3.人物介绍【出示课件 5】 张思德:1915 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1933 年加入 红军。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 1935 年,他跟随红军退出 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1937 年 10 月,张思德加入了 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 年,张 思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 9 月 5 日带领 4 个战士到安 塞县烧炭。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 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 29 岁。 三、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 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随机指导。 (1)【出示课件 6】读词语:鸿 鼎 旺 炊 剥削 兴旺 解放 哀思 炊事员 死得其所 精兵简政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出示:这里重点演示了“鼎”字的书写,运用白板里的 笔画书写,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掌握正确的笔顺。理解 “鼎”的意思,用“鼎”可以组哪些词语,随机出示“一 言九鼎、鼎鼎大名、三足鼎立”等词。让学生不仅掌握其 形、并且通过组词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四、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出示课件 7】全文围绕为 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 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 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鼓励学生多种方 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 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 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 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 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 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 下基础。 作者是从哪些方 面来介绍张思德为人 名服务的?是按照什 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 的?哪些地方给你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环节的设计是 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 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 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 料的方法。2.指名说一说段落意思。 学生阅读后讨论完成预设:【出示课件 8】 第一方面: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第二方面: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教师点拨第 2 自然段,并进行朗读指导,尝试背诵第 2 自然段) 第三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四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 助;(点拨并朗读文段) 第五方面: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3、教师小结。 (学生回答: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本的生字生词,初步了 解了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 内容。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所写的几方 面内容。 2、尝试背诵第 2、4 自然段。 第 2、4 自然段 ,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 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 文的爱好。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组词语 益(  )采(  ) 掉(  )哀( )炊( ) 意(  )彩(  ) 悼(  )衰 ( ) 吹( ) 二、搭配要恰当 遵守 看到 提高 战胜 改正 改进 工作 缺点 制度 成绩 困难 勇气  ( )—( ) ( )—( ) ( )—( ) ( )—( ) ( )—( ) ( )—( ) 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3.( )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 )应该坚持到底。    4.王鹏( )接受了大家的批评,( )改正了错误。答案: 一、利益、意义;采摘、彩色;丢掉、悼念;悲哀、衰败;炊事班、吹泡泡 二、遵守—制度 看到—勇气 提高—成绩 战胜—困难  改正—缺点 改进—工作  三、因为.......所以;.只要.....就..;..既然.....就..:;...不仅.......还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2. 通过为人民服务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学生可以正确树立生死观。 3.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背诵情况。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本 课的生词,解决了不理解的词语,也初步了解课文的 主要内容。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 中心写了几方面的意思。 检查背诵环节的 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 课做好衔接,又是让学 生回忆课文,激发情感, 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学习课文,完成习题。 1.自由读第 1 自然段,结合这一自然段中的词语说说 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2.【出示课件9】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 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出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这两句话 有什么不同?从画横线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 学们谈一谈。 【出示课件 10】“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 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 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 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 学生读一读,想一想, 谈一谈,让学生学会抓 住重点字词理解句子。 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 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板书:宗旨) 3.学习第 2 自然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 2 自然段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 的问题。 4.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 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预设: 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 【出示课件 11-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 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 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 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 义。(板书:死的意义: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 (2)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 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出示张思德同志的见解: 张思德同志 1933 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 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 年 9 月 5 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 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 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 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 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 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教师可让学生带 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 课文的理解。 5、学习第 3 自然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几句话。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 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 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 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教师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 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出示课件 19】 结合相关资料,有 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 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点拨引导分 析课文中难以理解的 句子,在传授方法的过 程中,让孩子们在朗读 中加深感悟。 通过小组讨论,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 析问题的能力,成员之 间查漏补缺,互帮互助, 有助于共同提高。为人民服务,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无论是自 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 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批评都要听得过去。只要 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 要照办。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 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 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学生提出这句话,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对上面几 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 要使我们的队伍兴旺起来,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坚持好的,坚持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 民无益的。 6.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自 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 背诵奠定基础。 7.自己读课文第 4 自然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 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 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画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 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集体讨论: (1)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 的理解。 (2)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 集体讨论。 ①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 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 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 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 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 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 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 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②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 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 理解句子时,查阅 相关资料,学会通过查 阅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内容的方法。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 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 立信心,鼓足勇气。 ③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 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 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 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 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8. 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开追悼 会? 开追悼会为了怀念死者,怀念那些曾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做过贡献的人,同时开追悼会也能使人民更加 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三、回归整体,小结全文。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 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 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 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本 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2)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第 2、4 自然段。 2、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 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总结全文,并再次强调 “议论文”的概念,背 诵课文和警句,增加学 生的知识储备。 板书 内容 宗 旨:为人民服务 死的意义: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并改过来。 1.《为人民服务》一文着重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逐层展开的。( )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此句是毛泽东讲的。 ( ) 3.“精兵简政”是我党采纳了司马迁提出的意见。 ( ) 二、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上文学家叫做 的说 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 而死,就比 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替 去死,就比 还轻。张思德 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固: 或: (2)句子的意思是: (3)“泰山”比喻: ;“鸿毛”用来比喻: (4)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是因为 我还知道 、 (谁)的死比泰山还重。 (5)这段话采用了 、 、 表达方法。 答案: 一、√ × × 二、司马迁、人民利益、泰山、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鸿毛 1)本来、有的人 2)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 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3)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比喻伟大;鸿毛 :也是鸟的羽毛,比喻渺小 4)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李大钊、雷锋 5)引用、举例子、对比 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全文阐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中心,进行了 两个方面的论述。   学生对课文的背景了解过少,而且这是学生初次接触议论文,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 更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学生来说,是无趣的,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只有激发学生“我想学”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只是起引导的作用,与其枯燥地讲解,不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 研读。  于是,我确定的目标是让学生有明确目的地读书!那么学这课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 背诵课文!这是一篇议论文 ,学生必须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轻松背课文。   早自习的时候我让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尝试背诵。上课的时候,我问学生:“你们 会背了吗?”孩子们面面相觑,面露难色。然后我说:“同学们,别紧张也别害怕,为什 么不能容易地背诵出来呢?因为同学们还没理解。在今天的两堂课里,我将引导你们理解 课文内容,并保证只要你们认真听讲,努力思考,两堂课下来,个个都能流利地背诵课 文!”   这时,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备课素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出自《史记》作者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 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 [屈]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 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是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 一书中用这句话 赞扬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而牺牲,其死重于泰山,进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战士要向张思德 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1.圈出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清于鸿毛( ) 千均一发( ) 大明鼎鼎( ) 死的其所( ) 寄托衰思( ) 兴汪发达( ) 无掬无束( ) 重与泰山( ) 2.查字典,填空。 “鼎”字共( )画,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用音序查字法查( ),音节 ( )第 6 画的笔画名称是( )。“鼎”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大;②正当, 正在。在“鼎鼎大名”中应选第()种,在“鼎盛”中应选第( )种。请再写出含“鼎” 的成语(至少三个) ( )、( )、(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改正( ) 提出( ) 战胜( ) 改进( ) 改良 ( ) 解释( )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 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 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在句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分析句意,说说句子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这段话句子意思层层递进,第一句讲 ,第二句讲 ; 第三四句讲 。 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确与否。 A.文章是毛泽东于 1944 年 9 月 8 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 B.课文从正确对待批评、搞好团结两个方面来说明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C.本文的论点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D.文中采用了引用、对比、举例子等方法进行论证。( ) 阅读能力大提升 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 过: , ,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 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个观点写的?用“ ”画出来。 (2)按照课文内容把“ ”处补充完整。填写的这句话是 说的,意思 是 。这是利用 的方法来说明观点的。 A.举例子 B.引用 C.对比 (3)这段话第三句还运用了 的方法来说明观点。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孤岛 32 年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86 年 7 月的一天,王继才受老政委的委托上岛了。上岛后,他发现岛上的情况比预 想的差得多:杂草丛生,海风呼啸,空荡荡的旧营房,一条黑咕隆咚的坑道,没有淡水, 没有电……王继才蜷在角落里,一夜没有合眼。 上岛 48 天后,妻子王仕花前去看望。船刚停,她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迎面而来的 那个人是她的丈夫吗? ……两个人面对面站在那儿, 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王仕花哭着说:“这岛咱不守了!”王继才没作声,望着大海: “仕花,你回去吧。我得留下,开山岛是海防前哨,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 回到家的王仕花思来想去,她毅然辞去了工作,也上了岛。上岛后,王仕花才真正体 验到守岛的艰难。升旗、巡岛、观天象……日复一日的生活轨迹。夏天湿热,只好睡到房 顶上;冬天阴冷,不得不搬进海风吹不透的山洞里。时间长了,他们都患上了关节炎和湿 疹,疼痒难忍。台风来时开山岛就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一次,连续刮了 17 天大风,柴 火都用光了,他们只能把生米用水泡酥后,捞起来干嚼,一连嚼了 5 天的生米。 守岛不仅艰苦,还很危险。一次,海边巡逻,一个大浪打过来,把王继才卷到海里, 又一个浪头过来,王仕花看见浑身湿透的王继才,正从岩石往上爬。从那以后,他们出去 巡逻,就用一根背包绳拴在两人腰间。 一天的坚守不难,一年的坚守弥足珍贵,他们用 32 年的坚守诠释了初心的伟大。(1)用“ ”画出文章中的过渡句。 (2)“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什么样的王继才竟会让妻子认不出。结合短文,请 写一写王继才当时的模样。(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短文第 2 自然段和第 5 自然段两次写到环境的艰苦,这样写( )。 A.重复啰嗦 B.突出守岛的艰难 C.是为了强调环境艰苦 (4)32 年的坚守,你认为王继才和王世花坚守的是什么? 思维创新大拓展 8.拓展题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英雄模范都是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作为小学生的我们, 应该怎样力所能及的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轻、钧、名、得、哀、旺、拘、于 2. 12、目、D、ding、竖折折、①/②;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革故鼎新、 3.缺点、建议、病魔、方法、机器、误会 4.(1)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2)为人民服务就要改正缺点。不管什么 人都可以说。有错必改正。 5.A. √B. ×C. √ (4)√ 6.(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人本来就是要死的,但有的人死的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确实死的比鸿毛还轻。B (3)举例子 7.(1)守岛不仅艰苦,还很危险。 (2)他头发蓬乱,脸上满是污垢,黑瘦黑瘦的,身 上的衣服乱七八糟的,似乎好多天都没有洗过。(3)B(4)对祖国的忠诚,初心的伟大 , 对革命的无限忠诚。 8.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帮清洁工人打扫卫生、扶老奶奶过马路、在下雨时给他人 一把伞等我们要向雷锋学习,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课题 13*金色的鱼钩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的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3、练习快速阅读,认识生字,简要地复述故事。教学 重点 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2.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图片导入,引出课文。 1.【出示课件 1、2】长征系列图片,思考:这是发生 在什么时候的事情? 长征,当我们感叹红军创造的这一奇迹时,也应该去 看看这伟大奇迹背后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来 认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他,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 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2.这是属于哪一种描写方法?这描写的是谁? 明确:外貌描写 大家亲切的称呼他为“老班长”。(板书:老班长)他 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也是一位挽救了 3 位年轻战士生 命的英雄。 3.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英雄人物,齐读课题(板书: 金色的鱼钩),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言简意赅,让学生 很快进入这节课学习 状态。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把握内容 ,概括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借助六要素简要说说故 事的主要内容。 2.在我们解开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谜底之前,先来将 这些词语读准确:【出示课件 4】 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 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 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 3.交流课文各要素,并将六要素连起来。概括就是去 繁就简,这是略读课文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大家一起把 它们连成一句话,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外貌主线,感受人物。 (一)抓住老班长的外貌变化,体会老班长的形象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在 文中作标记。【出示课件 5】 2.第一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 点儿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 白了。” 3.第二处:“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 外地跑回来” 4.第三处:“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 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 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5.第四处:这鱼汤,他自己有没有喝过一口?我们来 看看,老班长最后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出示:“瘦得只剩 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6.小结:从老班长外貌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怎样的红军战士?(板书:尽职尽责) (二)感受其他描写,加深体会 故事中还有许许多多地方都蕴含着感人至深的情,把 让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动情地和同桌相互读一读,再来 感受老班长这份深深的爱。 预设以下几个方面: 1、【出示课件 6】 老班长吃鱼骨头的画面(6、7、8 自然段) 师:为什么让你感动? 生:我从捧着、嚼着、紧锁眉头、哽咽等词语感受到 自主学习本课的字词, 阅读并概括主要内容。 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做 课堂的主人。 每个学生都参与,小组 体验,人人都是这节课 的主人。 是每个学生都有不同 程度的收获。 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 中体会,在思考中提高 自己的理解能力,在小 组互助合作中,提高自 己的语言表达能 力。 老班长的舍己为人。 (板书:舍己为人)是啊,我们和你一样体会到了老 班长为别人着想的可贵品质。你能用通过朗读把“我”的 心情和感受表达出来吗?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感动。 还可以加上动作再次感受一下老班长此时此刻的状态。 (生再读) 2、老班长严厉劝“我”吃鱼汤(第 21、22 自然段) 【出示课件 7】 ①当时“我”已经发现了秘密,能喝下这碗鱼汤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我”端起鱼汤,觉得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 到嘴里。实在喝不下这碗鱼汤。 ②老班长又是怎么劝“我”的? 生:老班长鼓励我们为了革命,必须吃下去。否则就走不 出茫茫草地。 ③ “我”明白老班长的苦心,即便是“我”喝下鱼 汤“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千斤 重”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千斤重的心情读出来吗? 3、每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的身体又怎么熬得 住?好景不长,就在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 【出示课件 8】(第 28 自然段) ①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②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是啊,当生命垂危的时候,老班长竟然想到的还是 3 个小战士。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真是一个好战士 啊! 生 1:老班长的牺牲让我们很难过,很伤心。 生 2:老班长在生命垂危之时,还想着别人,心系他人, 心系革命。 (板书:忠于革命) 四、品味“金色”,读透主题 1.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 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擦 干了眼泪—— 2.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 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 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 鱼钩。(板书:鱼钩)你说,这鱼钩不就是班长生命的象 孩子们自由朗读、 体会情感,再次通过文 字描述体会老班长的 高尚的情操和高度的 革命热情让情感教育 深入学生心中。征吗?是这小小的鱼钩,钓到了挽救战士生命的小鱼,是 这看似平凡的老班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三个小战士的 生存的希望! 3、【出示课件 9】回味质疑: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说 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了吗?(板书: 金色)   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 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鱼钩,体现了红 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 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 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五、读长征诗,总结全文 1.这不是一枚普通的鱼钩,万分沉重。这鱼钩,是一 种深深地怀念,还是一份革命的力量,更是对一代代享受 着美好生活的人们的教育呀!在长征途中有多少这样可 歌可泣的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我们现在美好的今 天,让我们用一首我们学过的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一 起来缅怀他们!【出示课件 1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2.交流搜集到的与长征有关的诗歌。 可歌可泣,升华主题, 再通过一首毛主席的 诗《七律长征》,让红 军精神注入人心,也让 红军精神永不磨没。 板书 内容 金色的鱼钩 尽职尽责 老班长 舍己为人 金色 鱼钩 忠于革命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搭配词语     新鲜的   两鬓      热气腾腾的  草地     斑白的   声音      整夜整夜地  不合眼     惊人的   鱼汤      目不转睛地  菜汤     低沉的   毅力      无边无涯的  看着 二、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些是打比方的句子。  (1)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 )  (2)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 (3)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 )  (4)我们的精神显得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柴,好像过节似的。( ) 三、给下面的一段话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老班长猛抬起头 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 就支吾着说 我 我早就吃过 了 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 扔了怪可惜的 【答案】 一、略 二、②③ 三、 , , :“ , 。 , ……” 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 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本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 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教育,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 动作、神态,展现了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训练简要复述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 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一、给学生足够时间自主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 四道题,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小组中的成员可以互相讨论,时间 是 8 分钟。这 4 道题是这样的:(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 钩”,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 金色的光芒?”(3)本文的哪些内容让你深受感动,找出来,并说一说让你感动的原因。(4) 把描写老班长神态的语句找出来,并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讨论的也很热烈,与平常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合作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展示本组自 主学习的成果,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自我展示的 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欲望,迸发出了创造的火花, 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事实证明,学生的表现出奇地好,他们的发言简直可以用“妙语连 珠”来形容。   三、提升小结。这个环节既是老师对课堂情况的总评,也是课堂的延伸。当学生谈了 自己在这堂课中的收获时,我适时地总结了一下,并提了一个要求。我是这样说的:在长 征途中,还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我们准备组织一次长征故事会。 几天后,这个故事会开得很成功,同学们都踊跃上台,争着讲述自己搜集到的故事。   教学中,我们不仅把课堂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前我上这类课文时,要么叫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解决课后习题,要么直接将课后习题的答案告诉学 生。这两种做法都存在许多弊端,前者是一味的放,让学生在读课文和做习题时增加了难 度,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到位,往往不能准确地回答问题,一遍,两遍……老是不对, 结果搓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后者则没有充分地给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只是被动地 接受答案,并不知道课文里讲了些什么,问题的意思是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靠 老师说答案的懒惰思想,不再主动地朗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而运用“自主式五步”教 学模式避免了这个弊端。   另外,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那就是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自 由的空间去质疑。这样,就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不是那么主动。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 说过:如果学生无所疑,无所惑、无所求,那么,老师的启发是不会生效的。所以,我觉 得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作为主导的老师还应该给他们质疑的机会。 备课素材 草地 课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它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面积约 1.52 万平方公里。海拔在 3500 米以上。由于排水不良,形成大片的沼泽。水草盘根错节,结 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 去无常。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行军。行军时,稍不小心,偏离道路,就会陷入泥 潭,遭受灭顶之灾。红军战士凭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战胜千难万险, 走出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 青稞 也叫元麦,大麦的一种。成熟时麦粒易从壳内脱出。粒大皮薄,麦麸少。我国西藏、 青海等地称作青稞,是当地人的主要粮食,也可酿酒。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在后面。 歼灭(qiān jiān ) 粗糙(zào cāo) 作料(zuò zuó ) 勉强(qiǎng jiàng) 和青稞面(huó huò) 抽噎( yī yē) 二、写反义词。 沉重—( ) 粗糙—( ) 挽救—( ) 鼓舞—( ) 脆弱—( ) 三、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严峻 1.老班长忽然( )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2.张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 ),但同学们却很敬佩他。 3.升国旗的时候,同学们立正敬礼,显得很( )。 4.望着他那十分( )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衰弱 脆弱 虚弱 5.别看他气势汹汹的,其实他内心很( )。 6.由于过度的劳累,苗老师的身体越来越( )了。 7.她的感情很( ),你不要把实情全告诉她,以后慢慢地讲。 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这“金色的光芒”指的是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认真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 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完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步地向 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 会儿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 不到陕北!”   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 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   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我就问他:“同志,你在那一部分工作? 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呀?”   “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 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 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   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 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一 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 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 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的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 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 牲前说过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 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 进的方向走去。 1. 给画横线的字注音。 僵硬:( ) 磨蹭:( ) 笼罩:( )      2.老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陷进泥潭的?“小鬼”怀着怎样的心情向前赶路?   3.“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光明大路”,“光明大路”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jiān cāo zuó qiǎng huó yē 二、轻松 光滑 失去 打击 强大 三、严厉 严格 严肃 严峻 脆弱 虚弱 衰弱 四、略 五、1.jiāng ceng lǒng   2.老同志是在天黑、路滑、又下着大雨,而且还背着“我”向前走的情况下,陷进泥 潭的。   3.小鬼是在老同志为找他、背他而牺牲的情况下,怀着无比悲痛而又对革命十分坚定 的心情向前赶路的。“光明大路”在这里指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课题 即兴发言 课型 口语交际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掌握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 2.学会运用即兴发言的技巧,提前打草稿,快速组织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良好的语言、语文素养,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增强对汉语的兴趣和认 同感。 教学 重点 1.掌握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 2.学会运用即兴发言的技巧,提前打腹稿,快速组织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 难点 培养良好的语言、语文素养,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增强对汉语的兴趣和认同 感。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掌握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 2.学会运用即兴发言的技巧,提前打草稿,快速组织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良好的语言、语文素养,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增强对汉语的兴趣和认 同感。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新课导入 当今社会是开放的信息社会,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开拓的精 神,还要有出众的口才。出众的口才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增 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已经 成为不可忽略的素质。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即兴发言(板书),【出示课件 2】即兴发言是指在时间紧迫,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 某个问题发表见解、提出主张,或表达某种情感、某种愿 望。它既能培养我们快速构思,具有出众的口才,又能锻 炼我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即兴发言运用  在最短的时间里表达自己的思想  在公众场合展现自己  在课堂上发表看法  与朋友聊天时表达自我 回答同伴疑问 导语从即兴演讲 的概念和作用入手,开 门见山,直奔主题。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创设情境 首先欣赏一段视频《俞敏洪即兴讲话》,在看的过程 中,请同学们观察视频中人物的语言、声音、动作有什么 特点。 看完后请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且结合观察到 的视频中人物的特点说明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出示课件3】最后请两位同学以“我有一个小小心 愿”为题尝试现场进行即兴讲话,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思 考:两位同学的即兴演讲各有什么特点、什么问题。 三、总结提高 【出示课件4】 1、即兴发言注意点(板书): ①提前打腹稿,想清楚重点说什么 ②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③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2、怎样才能提高即席发言的水平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出示课件 5】 1、要注意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丰富生活阅历,增加 锻炼机会。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存,并经常锻炼说话能力, 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左右逢源、出口成章。 2、要善于捕捉话题。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讲话,讲 什么内容,这是发言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即席发言的话 题是根据当时特定的场合、对象而定的。一般说来,要做 到:抓住触媒、善于辐射、随机应变。现场的具体对象、 环境气氛、布置陈设、言谈花絮,都可以成为即席发言的 触媒。 3、即席发言要注意体现发言者自己的个性特点,不 要人云亦云,讲俗话套话,而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 匠心,显示出自己的特色。美国演员珍惠曼因在电影《心 声泪影》中成功扮演一个聋哑人而获奥斯卡奖,她在领奖 时只说了一句话:“我因为一句话没说而得奖,我想我应 该再一次闭嘴”。这样的即席发言不落俗套,意味深长, 堪称妙语。 本环节通过欣 赏视频可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感受即兴 演讲的魅力所在。同时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这一环节是在学 习即兴演讲相关知识 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进 一步提高。为了能将知 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 中,在下一环节课堂练 习时,教师要提醒学生 注意这三点,使即兴演 讲达到更好的效果。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四、课堂总结 即兴演讲能使我们的普通话水平得到提高,能使我们与 陌生人说话更大方得体,能促进我们的人际交流,还能增 强记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本节课大家热情参与,收 获颇丰,相信在下节课的展示活动中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板书 内容 ①提前打腹稿,想清楚重点说什么 即兴发言 ②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③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备课素材 一、演讲的基本要求: 1)主题明确,内容充实 演讲者往往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是集中的、明确的,演讲 者的态度是鲜明的、坚定的,否则就不足以鼓动人、说服人。要想感染听众,演讲的内容 就要贴近听众,要充实、有新意,切忌口号连篇,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 2)感情充沛,张弛有度 要使演讲富有生命力,演讲者就要有真实感受,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 演讲者传达给听众的应该是真诚、热忱的感人之情。同时,演讲者要适时的调整自己的状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后,经反思获得的启示主要有:   1、探究“即兴发言”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究出“即兴发言” 式口语交际的 5 条基本要求: ①有共同的交谈话题; ②兴致高、表达快、感染人;③体态 自然大方,用姿势辅助说话;④倾听耐心、专注,应答及时、切题; ⑤相互促进话题的继 续。 这较好地把“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即兴讲话”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整合 为一体。这既是本课特定教学内容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本课教学实践的创新性探索。    2、发挥了学生口语交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由于学生在新课开始后经充分探讨,清楚 地明确了“即兴发言”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在“即兴发言”前又安排了分小组讨论 演讲的话题、内容、方法等,所以在举行班级“小小即兴演讲会”的口语交际时,学生 表现出了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较好地处理了“训”和“练”的关系。 本课教学做到了先“训”后“练”,“训”“练” 结合,“训”中有“练”,“练”中有“训”,以“练”为主。在学生明确了“即兴发言” 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后,即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每两人自选一个话题进行自主独立构 思并练说,然后先在小组交流、评议、修改,最后每组推荐一个即兴演讲得最好的学生 到台上进行口语交际。在台上进行口语交际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评议、修改,并对 修改好的部分进行再次展示、评议、演说。这样以“练”为主,“训”“练”结合的口语 交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态,对自己感情的控制收放自如、有节有度。 3)语言丰富,仪表端庄 没有一个听众会信服一个不自信的演讲者。自信,既是对自身的充分肯定,也是征 服听众的有力武器。演讲者不仅要表现出自信的神情,还要用自信的目光不断与听众交流。 端庄的仪表是参加公众活动所必须的,这既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会使自己给他人留下 良好的印象。 4) 语言丰富,表达流利 演讲要在语言流畅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述形式。比如,用口语化 的词句增强演讲的亲和力,用比喻句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用排比句增强语势,通 过引用名言警句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等。 课题 心愿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 能用流利、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愿望。 2.选择合适的材料,展开想象,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自由写作,提高学生写 作能力。 3.能够让学生说真话、写真话,表达自己最希望实现的愿望。 教学 重点 1.能用流利、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愿望。 2.选择合适的材料,展开想象,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自由写作,提高学生写 作能力 教学 难点 能够让学生说真话、写真话,表达自己最希望实现的愿望。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2. 能用流利、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愿望。 2.选择合适的材料,展开想象,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自由写作,提高学生写 作能力。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学生畅谈心愿,揭题【出示课件 1 导语】 师:小鱼的心愿是拥有清澈的池塘,老师的心愿是学生健 康成长。你的心愿也许是去遨游太空,也许是测试中取得 优异的成绩,也许是……我猜不着你内心的小秘密,能在 这儿说一说吗? 语言引导孩子说 出自己的心愿,有话说,生 1:我希望得到爸爸送给我的显微镜。 生 2:我的心愿是成为一名世界巨商。 生 3:我的心愿是成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 生 4:我的希望是能拥有三根魔棒为人类造福。 生 5:我的希望是成为神医华佗。 生 6:我的心愿是成为天文学家。 师:这么多美好的心愿,有的是实实在在的,通过努力能 达到的,有的心愿是是虚幻的,只能在想象中实现。无论 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都能借助我们的笔让它提前在心 中实现。【出示课件 2】今天的习作就是《心愿》。(板 书:心愿) 才有话可写。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拓展习作思路,构思 构思之一:【出示课件 3 说产生心愿的原因】 (一)说产生心愿的原因。 师:你们的心愿是美好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 师:请你具体说一说自己想要得到一个显微镜原因。 生 1:记得在两个月前的一个星期天,我和爸爸来到王府 井书店看书,在查找书的时候,一台台显微镜映入了我的 眼帘。有的可以把事物放大 400 到 1000 倍的,有的可以 放大 1000 倍到 1500 倍的,甚至还有现在最先进的光学复 合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 2500 倍,我看得心里直痒痒, 假如我拥有其中一台那该多神气啊! 师:你的心愿那么美妙,你的表述那么清晰,真是一个的 聪明可爱的孩子。其他同学也能说说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心愿吗? 生 2:我的心愿是能制造一个动画片王国。因为动画片中 的人物非常可爱,动画片中的景象也十分新奇,如果有这 样一个王国一定能给小朋友们带来快乐。 师:你的想法太奇妙了。这样的创意是我们成人是想象不 到的,世界真的属于你们。 生 3:我的心愿是希望我的手拉手小伙伴走出乡村,接受 更好的教育,为祖国建设出力量。 那是三年前的一天,妈妈单位决定和希望小学建立友谊的 桥梁,我认识了一位学习成绩特别优异,但是家境非常贫 寒的小姐姐。小姐姐的父亲在外打工时,不小心从房顶上 坠落下来,导致大脑严重受损,变成了一个植物人。这使 本来就贫寒的家庭更加穷困,她妈妈在外种地一年到头挣 不到几百块钱。还需给父亲治病,又要培养孩子读书,好 不容易小姐姐读到三年级了,不幸又降临到这个可怜的家 庭。母亲患了肝硬化,一切重担落在了冰冰和他奶奶的身 上。 师: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你一定能实现你的愿望,让 小姐姐走出乡村。每一份心愿都来自一个小小的故事或者 小小的原因,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交流。 (同桌交流) (二)实现心愿的办法。【出示课件 4】实现心愿的办法 继续深入剖析心愿的 原因,阐述为什么会有 这个心愿。 师生互动,根据孩子们 具体分享,老师作随机 的引导。师:要实现自己的心愿,你在做怎样的努力呢?我们相互 讨论讨论,组织通顺的语言来回答。 (学生讨论,三分钟后) 生 1:我的心愿是做一个电子软件研究方面的总经理。为 了实现这个愿望,我开始不断地拼搏。学英语,掌握比同 龄人更多的本领;学数奥,希望能在奥数班里保持优秀的 成绩;学电脑,掌握最新的技术……我这样做,是为了能 上北京大学念研究生,读博士学位,最后达成我成为“比 尔·盖次”的远大理想。 生 2:我的心愿是成为一个白衣天使。最初,我和妈妈一 起玩治病的游戏,根据妈妈所说的病情给她开“药方”。 后来,我开始看医学方面的书,向我的做医生的阿姨问好 多病人的问题。我还到书店里挑了一些医学书看,收集报 纸上的一些医学小常识。在班级里,我是卫生宣传员,常 常宣传卫生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很佩服我。 生 3:我的心愿是让自己的肚子小下去。采取的方法是放 暑假时每天早晨 6 点就起床,下楼,围着小花园和停车厂 跑三圈,浑身湿淋淋的,就上楼洗澡。每餐吃饭时,看着 那美食嘴直馋,但是不敢多吃。晚饭前还要独自在小操场 上锻炼,跑跑跳跳,蹦蹦走走,出了一身汗后才肯休息。 一个月后才瘦了三斤,我要不断努力。 师:这是我们这次习作的一种构思方法: 形成板书:我的心愿是什么 产生心愿的原因 为了心愿 实现如何做 希望实现心愿 师:当然还有其他的构思,请大家分别看两篇文章。 1.材料一:心 愿【出示课件 5 素材】 我的心愿有很多很多…… 在我还没有上学时,我就想当警察了。爸爸妈妈告诉我, 警察帮助别人指路,帮助有困难的人解决问题,帮助好人 把坏蛋抓住……要是家里来了不认识的人,就给警察打电 话,记住打“110”。我记住了妈妈的话,有一次叔叔从 外地来我家玩,我以为是坏人,就拿起电话准备打 “110”,幸亏是爸爸跟在后面,我才没有这样做。妈妈 还告诉我,“警察”的“警”字上面是个“敬”字,意思 就是大家都敬佩警察。我想,做一个大家都敬佩的人是多 么好的事啊,从此,我天天念叨着做警察,还常常和小朋 友们一起玩做警察的游戏。当然,我是不愿扮坏人的,每 次都是我当警察。 上学后,我看到老师很帅气,下课时小朋友都爱跟老师讲 话,围着老师-;上课时,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的,听老 师讲课,老师一会儿表扬这个同学,一会儿表扬那一个同 学,大家都喜欢老师,我也想做老师了。想着我站在讲台 上,让下面无数双带着“?”的眼睛一一变成带着“!” 的眼神,那该有多美好啊! 记得有一次观看电影首映式,我看到了影片中的演员,向 他们提了好多的问题,知道了电影是怎样拍出来的,导演 给出一些习作素材,孩 子们可以更加顺利地 完成自己的作品。是干什么的,这么漂亮的脸是怎么化装出来的,我的心愿 变了。我野心勃勃,就当导演最好,想象中,这么多演员 都等待着我给他们安排角色,我可以带领他们拍摄精品电 视连续剧,让他们拿国际大奖,那该多棒! 愿望是美好的,不过,我也不能把愿望总挂在口头上,还 是应该好好的把我刚刚开始的“人生之戏”演好。 2.材料二:心 愿【出示课件 8 素材】 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到动画片王国里去玩一次。 在我的想象中,动画片王国在海洋的某一个小岛上。小岛 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画片中的人物。 我开着最新式的飞机上了那个小岛,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 给惊呆了。这里绿树红花,这里阵阵清风,这里瀑布声声, 这里湖水清清,简直就是人间仙境一般。哦,原来这儿是 狮子王居住的地方。 我慢慢地向小岛的中心走去,一边观赏着美景,一边呼吸 着新鲜的空气,不知不觉地到了一个大型指示板前。上面 用图画标示着前边有三个游览地方,一是动作城市,二是 知识城市,三是迪斯尼城市。我不由自主地走在了通往动 作城市的小道上。 走着,走着,我好像觉得这个地方特别熟悉。可一时又想 不起来。楼的上面成圆形,下面为圆柱体,城市里的人都 会开飞起来的汽车。哦,我想起来了,这儿就是我最爱的 “龙珠”区啊!怪不得眼熟,电视里看到过的。 我走走看看想想,突然一辆高速行驶的车子从我身边飞驰 而过,吓了我一跳。我还没有定下神来,一个人从天空中 落下,落到了车前,车猛地一个急刹车挺下来。是孙悟空 的儿子孙悟饭,他连翻了几个跟头,我们都不禁笑了起来。 这一笑把他给激怒了,这家伙一生气,踏了一下地,把大 地踩了一个大窟窿,真是力大无比!我三步并作两步走上 前去要他给我签名,他喜滋滋地答应了。 后来我又遇到了孙悟空、贝基塔等我的偶像,我一一请他 们给我签名。 我不仅游玩了动作城,还在迪斯尼城、知识城里走了一遭。 这样的旅行真是太有趣了。 我的心愿今天在梦中实现,将来,我会以我的能力制造一 个动画片王国,让更多孩子大饱眼福。 师:我们相互沟通沟通。 生 1:我读的这篇文章的构思是,先说我的心愿有很多, 再说小时候要当警察,上学后想做老师,二年级后要当导 演,最后写还是把基础打好,把刚刚开始的人生之戏的演 好。 生 2:第二篇文章的构思是先写自己的一个心愿是想到动 画片王国玩一次,再写自己想象中的动画片王国的情景, 最后写自己以后要建造一个动画片王国。 师:习作的构思还可以从其他另外方面着想。无论哪一种 构思的思路,都要有一个具体的段落,或者是心愿产生的原因,或者是为实现心愿所做的努力,或者具体描写想象 中的心愿的具体内容……一篇习作有了一个好的构思,就 好比有了一个漂亮的衣架。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实到语言上。 请同学们拿起笔,一展你们的语言魅力。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三、组织语言成文,动笔。【出示课件 12】写作时刻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总结本次作文情况。 2、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彼此作文情况,全班评议。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出示课件 13】提出评议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 明显的同学。  2.提出评议重点: (1)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 意写具体了。 (2)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 3―4 位学生 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 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 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借助小组合作的力量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 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 出的意见。 和智慧,组内互议互评, 修改作文,完善习作。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 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 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 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 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誊抄后张贴 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板书 内容 我的心愿是什么 产生心愿的原因 为了心愿实现如何做 希望实现心愿 教学反思 在上课之前,我们在备课时把此次习作内容归为以下四个问题: 1.我的愿望是什么? 2.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愿望? 3.为了这个愿望,我努力做过什么? 4.如果愿望实现了,我会怎样做? 开课伊始,我抛出习作要求问孩子,你知道本次习作的主题是什么吗? 他们说,是我的愿望。那什么是愿望呢?他们说是心愿、想法,我以参考书里的解释作为 结论:对一件事情的美好想法和期待。根据期初备课,为了区分开理想,我武断地下结论 说,愿望通常是通过短期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而理想必须是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达成的目 标。 那么,要写我们的愿望,首先要明确什么呢?孩子说,得知道愿望是 什么?我请孩子轮流说出自己的愿望,我现在很庆幸我强硬地请每一个孩子说出了那时那 刻他们自己的愿望,尽管有的孩子也是在因为听了他人的表达后受的启发,有雷同。因为 这正是孩子的一次口语表达。但是我现在觉得如果这个问题提前布置的话,给他们更长时 间去思索,或许孩子的思维会放得更加发散,想得更加开阔。 知道了愿望是什么?接下来该告诉别人什么呢?孩子说,得让别人知道 为什么有这个愿望。一切看起来水到渠成啊。当我再请孩子我愿望和原因连在一起做完整 的表达时,这次多数孩子们陷入了思考。接着,一部分孩子纷纷举起了手,我很感谢孩子们是在认真思考后说出的心里话。我们认真听着,即使愿望一样的孩子,但是他们的原因 也是不同的。我以养小动物为例,肯定了孩子的独立思考:同样是想养小动物,他们养的 一样吗?同样是养小狗,他们的原因一样吗?真好,我说我喜欢这样个性化的表达。 我想,习作,正是因为它具有个性化的体验,具有个性化的见解和具有 个性化的表达才更耐人寻味。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把前两个问题细说了一下,但第三个问题和第四 个问题,我们是以想养小动物为例进行的展开,先请那几个孩子说,再请其他孩子帮忙。 我很后悔为了避免有的孩子不会说,不会写,我竟然根据孩子的回答和我的想法归纳了一 下从哪几方面努力实现和实现了愿望要从哪几方面去做。要知道我的这种自做聪明和一厢 情愿,有可能换来的是孩子的众口一词,这对他们的思维来说或许是一种难以摆脱的桎梏。 我追求在习作上让孩子们个性化的表达。这在第一,二方面,我做到了。 但是在反思整个习作指导课时,我觉得如果在孩子口语表达完一和二之后,我如果能在表 达方法上再给孩子以启发,他们的开头也许会更加丰富多彩。这也是书面表达的要求。这 个问题在一稿交上来已经暴露无遗。经过再指导后,二稿交上来有明显改善。 总之,在习作指导课上,全体孩子的口语练习和书面表达指导是必要的。 要达成孩子们富有个性的表达,对于教师,说多还是说少,哪里说多,哪里说少,还真是 一门学问,值得再进一步细细斟酌,慢慢敲打。 备课素材 材料一:心 愿 我的心愿有很多很多…… 在我还没有上学时,我就想当警察了。爸爸妈妈告诉我,警察帮助别人指路,帮助有困难 的人解决问题,帮助好人把坏蛋抓住······要是家里来了不认识的人,就给警察打 电话,记住打“110”。我记住了妈妈的话,有一次叔叔从外地来我家玩,我以为是坏人, 就拿起电话要打“110”,幸亏是爸爸跟在后面,我才没有这样做。妈妈还告诉我,“警察” 的“警”字上面是个“敬”字,意思就是大家都敬佩警察。我想,做一个大家都敬佩的人 那该是多么伟大的事啊,从此,我天天念叨着做警察,还常常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做警察的 游戏。当然,我是不愿扮坏人的,每次都是我当警察。 上学后,我看到老师很帅气,下课时小朋友都爱跟老师讲话,围着老师说这说那;上课时, 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的,听老师讲课,老师一会儿表扬这个同学,一会儿表扬那一个同学, 大家都喜欢老师,我也想做老师了。想着我站在讲台上,让下面无数双带着“?”的眼睛 一一变成带着“!”的眼神,那该有多美好啊! 记得有一次观看电影首映式,我看到了影片中的演员,向他们提了好多的问题,知道了电 影是怎样拍出来的,导演是干什么的,这么漂亮的脸是怎么化装出来的,我的心愿变了。 我野心勃勃,就当导演最好,想象中,这么多的演员都等待着我给他们安排角色,我可以 太令他们拍摄精品电视连续剧,让他们拿国际大奖,那该多棒! 愿望是美好的,不过,我也不能把愿望总挂在口头上,还是应该好好的把我刚刚开始的 “人生之戏”演好。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分析文章开头与文章结尾,并试着将学到的知识学着这样的方式融入自己 的习作中,。并再找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感受这样写的好处。2.读一读词句段运 用中的句子,并联系所学古诗,说一说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感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读句子,感受外貌描写的作用。 4.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 重点 1.学会分析文章开头与文章结尾,试着将学到的知识融入自己的习作中。再找一 些写得好的文章,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2.联系所学古诗读一读词句段运用中的句子,并联系所学古诗,并说一说哪些事 物在古诗中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感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3.读句子, 感受外貌描写的作用。 4.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 难点 1.学会分析文章开头与文章结尾,并试着将学到的知识学着这样的方式融入自己 的习作中,。并再找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分析文章开头与文章结尾,并试着将学到的知识学着这样的方式融入自己 的习作中,。并再找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出示课件 2】出示“开篇如爆竹,结尾如撞钟”引 题:同学们,有一句话叫做“开篇如爆竹,结尾如撞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开头要像放鞭炮一样,一鸣惊人;结 尾呢,应该像撞钟一样,清音有余。可见,写开头和结尾 多么重要呀!为了让同学们能写好作文,真正当个小作家, 我们这堂就来学习优秀作文的开头与结尾。 重点说明,引起兴 趣,赏析优秀作文的开 头与结尾。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引用例子,讲解方法。  文本资料:学生自己读文本资料,再分析作用。   开头的方法有什么呢?(板书:开头)   【出示课件 3】总结开头的方法及作用:(板书) 1 点题式。即一开头便照应题目,简洁明快,开门见 山。(一学生读此方式的开头,比如我们学习的《十六年 在具体的文段中 感受文章开头和结尾 的作用。前的回忆》就是点题式。)   2 设问式。提出问题,引起注意。   这也是我们常用的开头方式,《藏戏》一文的开头就 是设问式。(学生读)   3 描写式。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动物,总之用 美的语言写出特点。例如《草原》 再介绍非常好用的开头方式: 4 引用式。引用名言警句、诗歌、谚语、人物语言 等。(举例)   假如我想写有关父母的爱的,可以引用我们学过的什 么名言呢?“父母是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   那如果我想写有关努力学习的,我可以引用哪句古诗 呢?   【出示课件 4】总结结尾的方法及作用: 那结尾的方法有什么作用呢?(板书:结尾) 1、首尾呼应。 2、总结全文。 3、点明题旨。 4、意犹未尽。(板书)      三、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 5、6】课外延伸其他文章的开头、结尾: 学生想一想、找一找你认为写得好的文章,把开头结尾列 出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三、总结方法,运用习作。   最后老师想说,写虽有章法,但并无定法,只要写得 详细、生动就是好。所以只要同学们开动脑筋多积累、多 学习,你们才会写出更好的。 板书 内容 开头:1 点题式、 2 设问式、3 描写式、4 引用式 结尾:1 首尾呼应、2 总结全文、3 点明题旨、4 意犹未尽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下面属于作文结尾的好处是( ) A 首尾呼应、激趣导入、点明题旨、意犹未尽 B 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开门见山、意犹未尽 C 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意犹未尽 D 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开头点题、意犹未尽 二、根据开头,试着写一写结尾。 中国有句谚语:习惯成自然。同时,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习惯是一 种优秀。”我想:我的习惯也是一种优秀吧!” 【答案】 一、C 二、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品格、能力多半来自习惯,是习惯使身体自动地做,是习惯在 打造人的第二天性。俗话说的好:一个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一个坏习惯可以毁灭一个 人没有习惯,就不能走向成功之巅。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2.联系所学古诗读一读,并说一说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感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读句子,感受外貌描写的作用。 4.积累名言警句。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蜜蜂、梅花、月亮的图片。(板书:蜜 蜂 梅花 月亮)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 会联想到些什么?抽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看到某些 事物,就会让人联想到某一类人或是产生某一种情感。 有些诗人就把他们写进了诗歌。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 用生活的常见的 事物导入,拉近古诗意 向与我们的距离,孩子 们也更能感受到诗歌 意向之美。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总结写法 【出示课件 7】学生展示收获,教师适时点评引 导:共同点是都用了“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 志),强调这是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不同点是“物” 的不同,“志”的不同。 三、拓展延伸 请同学说说其他“托物言志”的诗句。【出示课件 8】 四、分析作用 师:古诗因为有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才显得魅 力无穷;现代散文同样也有自己独特的添加色。 【出示课件 9:文本资料】 学生自主读句子,感受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并分析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 果。 生分析,师总结: 1.通过外貌描写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 在人物刻画时又起到加强的作用。 2.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 以起烘托作用。 五、日积月累 【出示课件10-15文本资料和分析】读一读这些名言, 想一想它们的意思。同桌之间交流,汇报。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原意是说,柳枝比较容易扦插成活,而花即使很 用心种植,也难使其成活。比喻有些事情努力追求却 没办法达到目的,而有些事情并没有刻意去做,却很 好地完成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出自:《增广贤文》 解释:药虽然很苦,但是对病人的病有好处;诚 恳的劝告、尖锐的批评虽然听起来让人不舒服,但是 有利于听的人改正他们的行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不停止,而子女想要去 养老孝敬,可是亲人却失去了。教育子女,应该好好 巩固复习“托物言志” 的表现作用。 先让学生思考句子意 思,再交流、汇报,有 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 习知识的能动性。的对待自己的亲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亲人以后再去叹 息。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 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 美好生活. 也就是"居安思危"的意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在你真正应用知识于实际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 学的知识不够;很多事情不亲身经历,不会知道它的 难处的。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咱们学习了很多语文写作的小妙招,希望 可以在平时的习作中运用起来。 板书 内容 蜜蜂 梅花 月亮 托物言志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填空。 1.《竹石》是 代 所写,全诗描写了竹子傲然挺,其中表达竹石坚劲顽强的句 子是 , 。 2. 大漠沙如雪 ,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二、连一连。 有意栽花花不发 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 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 无心插柳柳成荫 常将有日思无日 子欲养而亲不待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答案】 一、清;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燕山月似钩 粉骨碎身浑不怕 三、略 教学反思 学生的作文写的好不好,开头和结尾很重要。有的学生写了几年作文,还不会开头。 甚至有的教师都不知道作文常用的一些开头结尾的方式方法。 一、在教学实践中自己摸索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我们整合网络资源,发现作文常见的开头和结尾方式方法。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大致 有如下几种方式:点题式、引用式、设问式、描写式等,这些简单易懂的名称,学生记起 来容易,运用起来方便。我们以课本为据,总结作文的开头方法。细心的老师从课文中寻 找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文本结合让学生效仿训练。出示的“下水” 范文,进一步印证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白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不难,很容易掌握。 而且进行当堂作文,强调学生实际运用新的写作方法,即:“简、新、美。” 二、针对不同作文学会选取适当开头和结尾 通过本次研讨课,学生对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以后的作文中会自觉 运用那是最好。如果理解不够深刻。在今后的每次作文教学中,我们都会选取适当的开头 和结尾,对学生进行逐渐渗透,直至熟练运用和理解。相信每位学生都会有所得。作文教 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加强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须引起每个执教者的高度重视。我坚信,只要我们主动地去 探究,不断地去实践,认真地去反思,总结出好的方式方法为我所用。就像我们常说的, 写文章虽有章法,但并无定法,相信我们开动脑筋多积累、多学习,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写 出更好的文章。 随后,我们又讲到了外貌描写读人物刻画的作用,在教学中,我根据文本提供的句子, 注意到了讲与练结合。从这堂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课堂反应还不错。绝大部分学 生的学习热情都被调动起来,讨论、交流、回答问题都比较热烈,练习的准确率也比较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然,如果我能在讲课过程中,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和练习再 多加以评析,给学生质疑和交流讨论再多的机会,再多放手给学生总结归纳写作规律,我 想学生会有更大的收获。 其实每一个学生就像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只要我们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点燃学 生兴趣的火花,智慧的火花,创造的火花,正确适当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我 想学生们一定会对生活有更深刻的感悟,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文来。 备课素材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 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 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托物言志是一种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 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 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 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