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窦 娥 冤》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和关汉卿的基本知识;理解古白话跟现代汉语在词法上的一些异同。
2.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和结构。
3.理清《窦娥冤》的戏剧冲突。
【知识导学】
一.作者及其作品
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我国最早的也是古代伟大的 , 的奠基人,被誉为“梨园领袖 ”、“杂剧班头”,195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他精通音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具有多种多样的才艺。当时由于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关汉卿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不愿做官而进入社会底层。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仅存十八种;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流传较广的有《 》《 》《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关汉卿剧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他同情弱小,憎恶强权。在他笔下,被压迫的人民总是那样勇敢、正直而又充满着智慧;而上层统治阶级总是如此卑劣、低下和贪婪。他的剧作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辉,深受人民喜爱。关汉卿剧作之所以有生命力,还在于它的巨大的艺术魅力。他善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刻画出人物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他的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朴实自然的本色,又有艺术韵味,也被历代评论家称为本色派之首。
2、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3、第四折内容: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金榜提名,考取了状元,路过山阳。当日深夜,他正在审阅案卷,忽然见到女儿窦娥前来,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雪。第二天,窦天章开堂审案,终于使冤案大白。结果,张驴儿和县令被判处死刑,赛芦医被发配充军,窦娥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
二.文学和文化常识
1.元曲的分类。
“元曲”,一般包括 和 。 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 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
2.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 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 、 、 。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 、 、 三部分构成。
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3.元杂剧中的“四”。
元杂剧四大家: 、 、 、 。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 》、王实甫的《 》、白朴的《 》、郑光祖的《 》。
元杂剧四大悲剧: 、白朴 、 、纪君祥 。
三.关于标题
在元杂剧中,一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关汉卿《窦娥冤》的题目,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其中末句为全名,最后三字即简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它不是情节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广告宣传。
四.背景介绍
元代社会初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多数文人同广大人民一样都受到残酷的迫害,因此,他们与人民关系密切。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关汉卿,同情百姓的悲惨命运,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窦娥冤》便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它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基础演练】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楔子( ) 窦娥( ) 嫡亲( ) 亲家( )
撇下( ) 看觑( ) 薄( ) 斟酌( )
隅头( ) 孛老( ) 勒杀( ) 绣闼( )
怕不中( ) 刬的( ) ( ) 亲眷( )
羊肚儿( ) 知契( ) 症候( ) 恓惶( )
祗候( ) 呕吐( ) 孽根( ) 亢旱( )
刽子手( ) 埋怨( ) 前合后偃( ) 罪愆( )
盗跖( ) 古陌荒阡( )
2.课文中使用了不少宋元时期的白话,其中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请辨析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
(1)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
(2)这早晚窦秀才 早晚使用 早晚呆痴
(3) 当骂呵,则处分几句
(4)你老人家放精细着
(5) 不堤防遭刑宪
(6)行动些,行动些
(7)谁敢合毒药给你 只合把清浊分辨
(8)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9)是什么主意
(10)嘱咐他几句话咱
(11) 念窦娥尸首不完全
(12)尸骸上烈些纸钱
(13)你还有甚的说话 那有这等说话 不知亢旱三的说话准也不准
(14)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
(15) 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
(16)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
3.对课文中涉及的元杂剧的有关术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外 ②云 ③净 ④科 ⑤唱 ⑥卜儿 ⑦鲍老儿
⑧倘秀才 ⑨叨叨令 ⑩正旦 ⑾正宫 ⑿滚绣球
A.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⑾(12)
B.①②③④⑿/⑤/⑥⑦⑧/⑨⑩/⑾
C.①③④/②⑤⑿/⑥⑦/⑧⑨⑾⑩
D.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⑿/⑾
【合作探究】
1.这部剧共有四折,课文节选了前三折,其后情节见课文注释①介绍。请大家复述故事情节,用章回体小说的标题形式简要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2、跳读课文,补全下列表格。在窦娥的短暂的一生中到底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故?
年龄
变故
人生遭遇
3岁
亡母
童年不幸
3.别林斯基说:“悲剧的实质,在于冲突,即在于人心的自然欲望与道德责任或与不可克服的障碍之间的冲突。”该悲剧中的主角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
4.这些矛盾冲突反映了什么? 冲突的焦点何在?
5.剧本中,主角窦娥除开主要矛盾以外的其他信息是怎样交代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到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分析悲剧产生的根源,感受《窦娥冤》悲剧的美学价值。
3.概括该剧的主题。
【知识导学】
一、戏剧通用对联集锦
1.生旦净末丑 管弦丝竹琴
2.三五步走遍天下 六七人百万雄兵
3.顷刻间千秋事业 方寸地万里江山 4.真真假假真不假 假假真真假如真
5.舞台方寸悬明镜 优孟衣冠启后人
6.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 两班面目演尽忠奸情
7.你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 他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8.戏剧本属虚,虚内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方寸地生杀予夺,荣辱贵贱,来做千秋事业,莫道当局是假
弹唱原为乐,乐中藏忧,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乐忧忧,顷刻间悲欢离合,喜怒哀惧,现出万代人情,须戏里传真
二.历史上十大冤案:
九死未悔者的悲歌——伍子胥案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韩信案
权力场下的浩劫——巫蛊案 千古冤狱“莫须有”——岳飞案
皇权争斗的牺牲品——于谦案 阉竖宵小手下的血腥——东林党案
功到雄奇即罪名——袁崇焕案 小人物酿就的血光之灾——庄廷鑨明史案
该杀不杀、无罪获罪——曾静吕留良案
扑朔迷离、亘古未有——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合作探究】
1.窦娥作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窦娥冤》的主人公,她身上有哪些美好品质?
2.从窦娥冤的悲剧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现状? 造成这一悲剧的元凶到底是谁?
3.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试根据以下的提示,探讨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
①窦娥的不幸命运
②窦娥的美好品质和她含冤被斩之间形成的对比
③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有风格。
2.赏析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重点赏析“三桩誓愿”,品味本文的浪漫主义色彩。。
【知识导学】
一.部分典故补充:
1.文君当垆
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如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犹足为生,何到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酒肆),相如自著犊鼻裈(围裙)与保庸杂作,
器于市中。卓文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请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相如字),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保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2.孟光举案齐眉
梁鸿、孟光夫妻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梁鸿白天为人舂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喷可口的饭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头直视,就半曲着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3.浣纱女投江
子胥东奔,乞食于此,女分壶浆,灭口而死。 声动列国,义形壮士,入郢鞭尸,还吴雪耻。投金濑江,报德称美,明明千秋,如月在水。 ———唐·李白《浣纱女碑铭》
浣纱女单身与母亲居住了三十年,一直以守贞节自勉,不愿嫁人。而在溪边偶遇落魄逃难的伍子胥,却被他打破了古井无波的心中之湖,自己认为这逾越礼仪,亏损妇道。待伍子胥走远后,那女子才颓然委地,后来又站起身来,脱去鞋袜,工工整整地摆好,以纱裹身,抱起一块大石,纵身跳进了湍急的流水之中。后来伍子胥一声长叹,感伤不已,咬破手指,在溪边的大石上血书道:“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这就是“千金小姐”的来历。
4.望夫石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夏河湾湖边住着一对恩爱夫妻,丈夫名叫高山,妻子人称张氏。由于外敌入侵,边关危急,丈夫撇下妻子,从军来到边关抗敌。一去就是六年,有一天县衙终于来人了,但日盼夜思的张氏盼到的却是一个灾难,县里来的人告诉她。她丈夫在战场杀敌时,遇难了。可怜的张氏一听这消息肝肠寸断,哭得死去活来。她彻底绝望了,来到每天遥望丈夫归来的山上,放声大哭起来。她哭了三天三夜,眼泪也哭干了,实在哭不动了,就坐在了山上,望着前方。在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去了很久,她化成了一块石头。这块形状如坐妇人的石头现在仍立在固始武庙集乡夏河湾南面的山岗上。为了传扬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当地的人们就把这块石头叫做:“望夫石”。
二.浪漫主义手法
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一种创作手法,指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
1.夸张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理情理的着意扩大和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想象
①回忆:他想象当时情景,不由豪气陡生。
②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有无目的可分为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根据创造性程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人们进行一切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
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的古典名著有:①《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借用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引出石头的来源,为宝黛的悲剧爱情蒙上奇异的色彩。又如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借梦境点明小说的总纲和故事的结局。这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②《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也是用浪漫主义为这些英雄人物蒙上神秘色彩,深化了人物形象。
③《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聪明绝顶,近乎仙,但并不影响人民群众对他的喜爱。
④还有《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榜》《四大爱情故事》等,浪漫主义的手法都增添了作品的无穷魅力。
【合作探究】
一.【滚绣球】这段曲词在音韵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表现的?
二.下面这段说白有什么特点?
“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延伸拓展】
课文写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她的冤屈和抗争感天动地;《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为双飞鸟。这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的。试就这种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