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案 岳麓版必修3
问题导引
学习感悟
【使用说明】1、用20分钟时间依据知识结构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尤其是勾划课本中的图片、小字及结论语,梳理基础知识,对背景、主要时间、地点、人物、结果、性质、影响进行记忆。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B层完成“★★”A层完成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点。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特征和影响;知道皇帝制度的由来和特点,认识郡县制的演变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获取历史信息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认识秦代政治制度高度集权、严密、残酷的特征,初步理解秦制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深远影响。
【学习重点】
宗法制和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
【学习难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夏商政治制度
1.夏朝:
(1)约 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
(2)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从夏开始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即 制(它取代了原始社会的传贤的禅让制)
2.商朝:
(1)大约公元前 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
(2) 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
(3)政治特点:商王控制着内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与其他各附属国形成 配的关系;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二、封邦建国
1.西周的建立与巩固: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 。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使政局稳定下来。
2.西周实行分封制:
(1)含义:分封制又称
,是指周王在保证王室强大的前提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用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2)内容:
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畿地区由 直接统治;
②王畿以外地区,分封 、 、 、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 是分封的主体。
③受封诸侯必须对周王尽义务, 较商朝更为明确,由此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3)影响:
①西周的 不断扩大;
②西周各封国与王室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以此确立了 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形成了 “ ”的等级序列。
三、宗法制度
1.含义与目的:
宗法制是周人把 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制度,其目的是巩固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 上的矛盾。
2.内容:
①以 为核心;
②规定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的;
③ 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
3.作用和影响:
①宗法制通过血缘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 ”的特权;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防止 ,强化了王权。
四、维护工具:
制定了各种 ,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标准。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四、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一)背景
1.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1)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兼并争霸战争不断,大量诸侯国被吞并。
2.战国:公元前 475 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国国君改号称“王”,各国进行政治 、经济和军事等改革。
(二)统一
1.条件: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强大。
2.统一:公元前221 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五、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议一议:秦朝统一的条件有哪些?
2.想一想:秦朝政治制度具有权力高度集中的特征,你对此怎样认识?
(一)建立: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二)内容
1.皇帝制度
(1)皇权至上:秦王嬴政自称“皇帝”,总揽国家的立法、司法、军事和行政大权。
(2)皇位世袭制
(3)皇位独尊
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
(1)职能: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2)作用: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各级官员既 配合又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 皇帝一人手中。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1)确立:秦统一后,郡县制在全国推行。
(2)目的: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3)特点: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4.选官制度:制定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5.制定和颁布秦律
(1)特点:十分细密严苛
(2)作用: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六、影响
1.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 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3.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预习自测】
一、单选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秦国 D.秦朝
2.秦国能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A.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 B.秦国是六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D.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
3.
3. 议一议: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有着怎样的历史影响?
抛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同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 ④三公九卿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4.以下有关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效法古代明君
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5.秦统一后设置的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县令
【知识树】
【我的疑惑】
【自主·合作·探究】
一、材料一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左传》)
材料二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
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政治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2)上述政治制度有何作用?你如何评价它?
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⑴ 在“家”“国”关系上,材料一二与西周时相比,有何延续性和变化?分析以上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2)柳宗元对秦制度的基本态度是什么?秦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四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3)根据材料四,概括顾炎武对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试比较两种制度的相同点 。
【当堂达标】
1. 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2.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3.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人口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4.有人曾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A.社会治安混乱 B.刑法严酷,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处治
C.人们的法制观念淡漠 D.国民素质不高
5.周武王主张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是( )
A. 都是片面的 B. 都是相对进步的 C. 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 有利于封建统治
6.“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文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
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拓展延伸】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其发展历程如何?应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1)形成原因:
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农民要求有
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护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政治上:秦的统一是政治前提。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2)发展历程:这一制度在战国时期萌芽,秦朝时期进一步确立,西汉得到巩固,隋唐时得以完善,宋元时期进一步发展,明清时强化,清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达到顶峰,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
(3)评价:积极作用: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抵御外国侵略,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③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如修筑长城、兴修水利等。④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如生产工具和农作物品种的推广等。
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封建社会后期。①政治上,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发展和文化进步;③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