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生物 群落的演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一、学习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4.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5.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学习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群落的演替过程。
二、预习内容
1.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
(1)种群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群落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群落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落的物种组成
(1)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______差别。
(2)丰富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演替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演替的类型
(1)初生演替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指导
即时感悟
7
(2)次生演替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 ____进行。
4.退耕还林、还草、还湖: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______ 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合作探究
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阅读课本71页内容,思考:
(1)个体、种群、群落的相互联系?
(2)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3)研究群落有什么意义?
2.群落的物种结构
(1)群落的物种组成
观察课本72页图4-8和图4-9,思考:这两个森林群落的主要差别?由此可得出何种结论?
结论:
3. 种间关系
阅读课本72-73页剩余内容,回答:
(1)一个群落的物种是否是随机聚集在一起的?
7
(2)种间关系包括哪几种类型?各举例说明。
4.问题探讨
观察课本78页问题探讨图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
(2)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
5.思考与讨论
阅读并观察课本79页图4-14 及80页图4-15,思考:
(1) 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2) 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3) 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6.思考与讨论
阅读并观察课本81页图4-16,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这种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吗?
(2)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景象吗?
7
三、反思总结
④
③
②
①
群落
组成
种间关系
寄生
空间结构
⑤
⑥
四、当堂检测
1、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 )
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
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
2、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 )
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
C.森林中的生物有分层现象,草原上的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3、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 ( )
A.所有的树木 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 D.所有的生物
4、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
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 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5、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种群的密度 B.适应的普遍性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
6、对某一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7
(1)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
(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的下降,很可能是由于 。
(3)种群数量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
(4)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会导致被捕食者种群的消亡吗? 。
7.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
A.影响因素不同 B.初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8.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
9.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 ( )
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10.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的因素包括 和 。
拓展延伸
1、生物群落的特点有 ( )
①有一定的分层结构 ②植物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 ③有相当数量的植物种类 ④最底层是草本植物 ⑤高层是木本植物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2、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7
3、为了减小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右图是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各项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B.在Ⅱ期间,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不再发生相互作用
4、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
B.在一定的条件下,不毛之地也有可能长成森林
C.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一种次生演替现象
5、研究发现,在群落演替中,一个种群的数量迅速增长过后,往往会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形成这种相对稳定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天敌数量减少 B.可利用的食物增加
C.出生率降低或死亡率增加 D.出现了其他新物种
6、当草食动物从天然草场转移后,将看到的现象是 ( )
①植物竞争强度增加 ②植物竞争强度降低 ③植物种类增加 ④植物种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中均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且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
7
(2)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增长很快,有可能是J型增长吗?为什么?
。
(3)随着水螈的增多,三种被捕食蝌蚪的总数量 ,其中锄足蟾蜍蝌蚪数
量 ,这最可能是因为
,由此,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4)随着水螈的增多,雨蛙蝌蚪的数量不降反升,这是因为
。
8、某地区在近十几年来陆续有相当多的农田因各种原因被弃耕,在这些弃耕地上慢慢长出了杂草、发生了许多变化。某校的学生研究小组想推测这些弃耕地的群落发展顺序,但群落演替非常缓慢,观测过程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你能设法帮助他们在短期内完成推测吗?
。
当堂达标
1B2D3D4C5B6A7C8A9B
拓展延伸
1C2A3A4D5B6C7⑴不变或减少
⑵竞争
⑶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蟾蜍蝌蚪→水螈或浮游植物→蟾蜍蝌蚪→水螈
⑷有机物 热能 ATP
⑸适量的捕食者会增加被捕食生物的多样性,当捕食者过多时,会减少被捕食生物的多样性
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