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北京市2020届高三一模 语文分类汇编之现代文阅读2020东城高三一模语文 2020西城高三一模语文 2020海淀高三一模语文 2020丰台高三一模语文 2020朝阳高三一模语文 2020石景山高三一模语文 2020西城5月高三语文诊断 2020通州高三一模语文 2020门头沟高三一模语文 2020延庆高三一模语文 2020平谷高三一模语文 2020密云高三一模语文 2020房山高三一模语文 现代文阅读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3 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18 题。(共 17 分) 人生应有堆花时 ①朋友从江西旅行回来,约我到他家小酌,聊聊旅途见闻。佐酒的 菜是在街上买的几样传统卤菜。酒却是从江西带回来的,有一个既好听 又有意思的名字——堆花。这酒过去听人说起过,是江西名酒,最早产 于庐陵一带,原本叫“谷烧”。相传庐陵人文天祥少年时求学白鹭洲书 院,文章之余与同窗于酒家买醉,但见“谷烧”倒入杯时,有酒花叠起, 醇香满店,遂脱口赞道:层层堆花,好酒好酒!若干年后,文天祥举兵 抗元兵败被捕,被押送元大都途经白鹭洲时,百姓沿途把“谷烧”酒相 送——送他过惶恐滩、过零丁洋。到大都后,文天祥仍宁死不屈,英勇 就义。庐陵百姓闻讯,纷纷以“谷烧”洒地遥祭英魂……后来,人们就 借文天祥当年赞语,把“谷烧”改名为“堆花”,作为对英雄的纪念。 2020东城高三一模语文 ②想到这些,我迫不及待地催朋友开瓶,想看看“堆花”是什么样 子。瓶开伊始,有淡淡的醇香弥散,似乎并无多少独特。但在倒的过程 中,奇妙就出现了——丰富的气泡不断泛起,煞是好看。原来这酒是米 酒,发酵期长,一遇空气自然产生“酒花”,层层叠叠堆于杯 中,很有层次感和诱惑力。 ③堆花的“堆”,一是作量词用,如一堆土,一堆草。一是作动词 用,堆砌,堆放。小时候参加农业劳动,因体弱常与妇女一起干些轻活。 最喜欢的活是摘棉花,不需要多少农业技术不说,还轻松干净。到要收 工时,会计就会提一杆秤,拖声吆喝:“堆花啰,堆花啰!”他喊的“ 堆花”,其实就是把棉花集中到一起过秤记工分。这是我儿时听到的最 有意趣的呼叫,堆花于是入脑入心。 ④每个人都会对某些词语过敏,或者被不断地击中。堆花二字,就 常常让我莫名其妙地在毫不相干的情景或语境中想到它。读诗读到“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会想到堆花;看天看到头顶的朵朵白云,会想 到堆花;在江边看到絮状的芦花,会想到堆花;夏天吃冰淇凌,会想到 堆花…… ⑤我知道,我感兴趣的并不是花,而是“堆”。细细揣摩,原来作 为量词的堆,总是给人多的感觉。求多,多多益善,是人的欲望本性, 堆的前提一定是多,给人惊喜、给人满足、给人愉悦,对从小生活在物 质短缺年头中的我来说尤其如此。比如,打鱼的亲戚送来一堆活蹦乱跳 的小鱼,惊喜;乡下的同学送来一堆桃子、李子,高兴;母亲的学生送 来一大堆红薯,那就很满足了。成堆东西,不仅仅是物质,也是堆砌的 快乐。须知,如果我到集市去买,鱼是一条,李子是几个,红薯是几根。 一堆,会给人一种富足感。 ⑥如果说量词的堆,对人来说往往是被动地接受,那么,作为动词 的堆,却是主动作为地去改变物态。比如堆花,绝无“一堆花”的意思, 而是让花堆积、集聚。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名句:“堆花压柳桥”。花 是雪花,积压在柳桥上,意境是冷清了点,但想到雪化后,桥两岸柳树 会抽枝发叶,会飘起春天的飞絮,所以雪虽是冬天的堆花,但也与春天 相关。 ⑦宋代有个诗人叫方千里,名气远不及白居易,但也留下了一阕非 常有名的《庆春宫》:“层云遮日,送春望断愁城。篱落堆花,帘栊飞 絮,更堪远近莺声……”篱落堆花,堆的是春天的落英,往往会把春天 的愁绪堆在人的心头。林黛玉是春愁最多的人,见不得花谢花飞,受不 了红销香断,更不堪花朵“零落成泥碾作尘”,于是就去葬花。葬花, 先要把落花堆拢,收入花篮,再提到一个适合的地方,挖个坑埋了。因 此,堆花就不只是行为方式,也是情感的托付。 ⑧中国是工艺大国,很多传统工艺品都有“堆花”的技艺环节,即 在物品上凸起花朵或纹理,成为别致的艺术。比如陶器瓷器,就是在已 成型的坯体上,堆出相关的造型,增加鲜活感与立体感;比如面馍糕点, 会在食物上堆五颜六色的花朵,使之更美观灵动,刺激感官增加食欲。 如此看来,堆花其实是一种凡俗生活中美学与诗性的表达,有锦上添花 的情致,也有烈火烹油的热烈,乃雅俗共赏之事。 ⑨中国的昆曲是雅到极致的,男女主角清辞丽曲的唱腔和细腻含蓄的 表演,体现出温煦、婉约的剧种特征。但为剧情需要,也有群体的载歌 载舞。鼓乐齐鸣,排场热闹,就有了人间烟火的凡俗。譬如《牡丹亭》 著名桥段“游园惊梦”中,当杜丽娘和柳梦梅“惊梦”之后转到台下时, 便有生旦净丑不同角色装扮的花神粉墨登场。他们手持代表一年十二个 月的不同花卉绢灯,边舞边唱“好景艳阳天,万紫千红尽开遍”。这样 的堆花,既再现了良辰美景,也烘托了亦真亦幻的梦境。 ⑩又比如,年轻时候喜欢插花,追求花枝的舒朗与错落有致。画花 鸟画时,也最爱画一枝梅或几瓣菊,喻示不慕繁华、耐得孤寂的清欢之 境。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喜欢到人多的地方“打堆”,由倾心独枝到喜 爱花丛,偶尔也就画起大红大绿的牡丹来,在一重一重繁复的绿叶上, 把红花一朵压一朵地堆上去,图个热闹图个红火,这就是不能免俗。但 俗与雅往往会互为转移,大雅反俗或大俗成雅早已是司空见惯了。 ⑪想到此突然有所参悟:人生应有堆花时。是的,人们不能老是把 眼光落在奇花异卉或闲花野草上,也不能只做走马观花者或素手采花人, 也要干点堆花的事——把最普通的花朵收集起来,缀合成花团锦簇的景 致,装点大众化的生活。这与把每个平凡的日子缀合起一段人生一样必 要。时不时地堆一下,或许会堆出一种境界的高度来。 (取材于何永康的同名散文)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堆花于是入脑入心 入脑入心:留下深刻印象 B.便有生旦净丑不同角色装扮的花神粉墨登场。 粉墨登场:表演滑 稽可笑 C.大雅反俗或大俗成雅早已是司空见惯了 司空见惯:很常见,不觉得 奇怪 D.也不能只做走马观花者或素手采花人 走马观花:不用心,浮于表面 【解析】选项B:粉墨登场: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用的是成语的本意。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第③段,会计“堆花”的吆喝声,为作者儿时本不繁重的农业劳动 更添一份乐趣。 B.第⑤段先后运用了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鱼、桃李 和红薯的喜爱。 C.本文选用古诗词名句和“黛玉葬花”的情节,丰富了文章内容,增 加了文化韵味。 D.第⑩段作者从年轻时爱画梅或菊到年长后也画牡丹,触发了他对雅 俗关系的思考。 【解析】“表达了作者对鱼、桃李和红薯的喜爱。”错,原文“给人惊 喜、给人满足、给人愉悦”。17.本文题目中的“堆花”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写出其中包含的意 蕴。(6 分) 17.(6分) 参考答案: 意蕴:①从生活中看,“堆花”是给我带来美感、乐趣的层层“酒花” 和参加劳动时的吆喝声。②从诗词和黛玉葬花来看,“堆花”寄寓了希 望、春愁与怜惜等情感。③就工艺或昆曲、绘画而言,“堆花”或增雅、 或添俗,蕴含雅俗互为转移的辩证意味。④就人生而言,“堆花”是融 入平凡的世俗生活,在品味和体悟中获得人生境界的新高度。或“堆花 ”是珍惜平凡生活,营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境界。 【评分参考】答出4点得6分,答出3点得4分,答出2点得3分,答出1点 得2分。意思对即可。18.作者被“堆花”一词“不断击中”,人生感悟逐步加深,请结合类 似经历谈谈你的体会。 要求:写出具体词语以及体验和感悟。(5 分) 18.(5分)答案:略 【评分参考】有体验1分,两次及以上体验2分;有感悟1分,两次及以 上感悟2分;逐步递增1分。意思对即可。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18 分) 大敦煌 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过武威、张掖、嘉峪关,最后 到达敦煌,凡一千一百余公里。一路西域风光,沧桑雄浑,美不胜收 ,而至敦煌则达到顶点。敦煌,一座总面积只有 3.12 万平方公里、总 人口只有 18 万的蕞尔小城,就敢取这么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让人不 得不佩服她的气魄。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 ”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 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尽管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说,“敦煌”一词是当 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但是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人的解释。 2020西城高三一模语文 就是这块土地,曾经连接起汉唐盛世与西域文明,手挽着长安城 与波斯湾,见证了无尽的繁华与沧桑。在汉代,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 县,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在唐代,敦煌更是成为一座拥有 140 万人口的大城市,仅次于首都长安。现在,敦煌虽然没有了当年的 显赫地位,规模也大大缩小,然而,历经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 古迹遍布。价值独特的敦煌文化所散发出的迷人魅力,更是与日俱增。 到达敦煌,暮色四合。深秋的敦煌格外清朗,夜晚的天空格外高蓝,明 月洒下一地清辉。从来没有见过那样晶亮的满天繁星,好像一天的星星 都集中到这块天空了。城市不大,但建设有序、干净整洁、规划整齐。 汉唐的建筑,街头的飞天雕塑,满墙风动的壁画,让人怀疑是在历史与 梦幻之中。 一夜小雪,鸣沙山披上一层洁白的轻纱,空气像水洗过一样清爽。 登上山顶,举目四望,那一道道沙峰如奔涌的波浪,气势磅礴。微风吹 来,扑人心怀,爽人心肺,心胸顿觉空明。鸣沙山的沙粒有红、黄、绿、 黑、白五色,当地人称它“五色神沙山”。登临此山,听山与泉同振共 鸣,犹如钟鼓管弦齐奏,令人动魄惊心。《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 《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被誉为天下沙 漠第一泉的月牙泉,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茫茫 大漠中有此一泉,满目苍凉中有此一景,造化之神奇,令人心醉神迷。 月牙泉有版本众多的美丽传说,听导游说,月光下的月牙泉更美丽。最 好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时来,露宿在鸣沙山才可以亲历那梦幻仙境般的 意境。 来敦煌不能不去瞻仰莫高窟。是的,是瞻仰,不是参观。莫高窟, 坐落在敦煌城东南25 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它始建于十六国的 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不断兴建,是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洞窟门一打开,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 带你走进了历史。你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的画工巧匠们一点一点描绘、 上色;可是那些泥塑的残破现状又告诉你时光已逝、光阴变换的事实。 那些佛像用着千年不变的平静面对你,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 其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你,还有千年的历史,那些进入盗宝的强盗,那 些谦卑的祈福的平民。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走进敦煌研究院大门,一块条 石上镌刻着的大字格外醒目,也格外锥心。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的发现, 也许莫高窟现在还静静地沉睡在沙漠的怀中;或者,她在合适的时间被 合适的人发现,也许能够受到更好的保护。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1900 年 6 月 22 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 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从此敦煌不再平静,从此敦煌在被掠夺、被肢解 中走向世界,从此无数的学者为她皓首穷经,从此世界上产生了敦煌学。 面对敦煌遭遇的重重劫难,中国知识分子拍案而起,他们义无反顾 地站了出来,掀起了一场敦煌大抢救运动。最先站出来的,是著名金石 考古专家罗振玉。当他得知一批珍贵的敦煌文物沦落到法国人伯希和之 手后,当即报告学部,要求即刻发令保护藏经洞遗书。紧接着,一批著 名学者投入到对敦煌遗书的收集、校勘、刊布、研究中去。更有人远涉 重洋,到日本、到欧洲,去抄录和研究那些流失的书卷。 在保护和研究敦煌方面,贡献最大、最令人感动的是以常书鸿、段 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他们放弃内地大城市优越的生活 条件,奔赴偏僻荒凉的大西北,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敦煌保护事业。正是 由于他们的艰苦付出和辛勤努力,敦煌才结束了无人看管的现状,走上 了科学保护的道路。敦煌学研究也从无到有,从粗到精,彻底改变了“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状况。 敦煌是中国的敦煌,应该使敦煌学回到中国。这是三十多年前,一 位老人的郑重嘱托。 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告慰这位老人:敦煌学已经回家了! (取材于徐可的同名散文,有删节)17.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美不胜收:指从兰州到敦煌,一路上的异域风光让人觉得目不暇接。 B.心醉神迷:指月牙泉地区的满目苍凉带给人内心一种强烈的不适应。 C.皓首穷经:指无数学者穷尽自己的一生,潜心研究敦煌的文献文物。 D.义无反顾:指中国学者克服重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敦煌文化。 选项B:“带给人内心一种强烈的不适应”错,“心醉神迷”是对月牙 泉“不因干旱而枯竭”的赞美18.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代学者对“敦煌”一词的解释,反映出他们有一 种身为敦煌人特有的骄傲和自豪。 B.尽管规模与古代相比大为缩小,地位也不如从前那样显赫,但是现 在的敦煌仍然有着突出的文化价值。 C.虽然敦煌莫高窟里的佛像已经残破,但是前往瞻仰的人们依然能够 平静面对,这让人顿生豁达之心。 D.经过一代代敦煌守护者的努力,敦煌终于改变了被肢解的命运,敦 煌学也回到中国并得到长足发展。 原文“可是那些泥塑的残破现状又告诉你时光已逝、光阴变换的事实。 那些佛像用着千年不变的平静面对你,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 ”的主语是“佛像”不是“人们”。19.作品第五段引用了“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一句,请分析 其作用。(6 分) 19.(6 分)答案示例: 承接上文对鸣沙山的描写,为下文讲述月牙泉作铺垫。这样的引用增 添了鸣沙山、月牙泉的传奇色彩;也反映出敦煌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风貌 所具有的影响。 评分说明: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 分。意思对即可。20.作品标题“大敦煌”中的“大”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解 说。(6 分) 20.(6 分)答案要点: ①“敦煌”这个名字本身大气磅礴; ②敦煌在汉唐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曾经是文化重镇; ③敦煌古迹遍布,文化魅力与日俱增; ④敦煌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 ⑤敦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诞生出敦煌学这一新的学科; ⑥中国的敦煌保护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 2 分,答出其中三点,得 6 分。意思对即可。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 依赖一条邮路 上世纪 80 年代初,我在自以为获得专业创作的最佳境地时,决定 回归乡下祖居的老家,以求得一个耳目清静的环境,而不是陶渊明式的 避世隐居。我在这里可以坐下来潜心阅读世界名著,可以平心静气回嚼 20 年乡村生活,形成新的作品。我几乎本能地关注着生活,尤其是乡 村世界的变化,自然少不得一份报纸。能否每天看到当日的地方报纸, 成为一个小小的却也揪心的问题。 2020海淀高三一模语文 我祖居的村子虽然距西安不过 50 华里,却是一个被地理环境限制 着的“死角”。回到这样环境的老屋里,我首先想到如何能读到当天的 报纸。得知这里的邮递员仍旧是我熟悉的那位姓史的乡党,便找到他商 量,把我所订的报纸投送到他每天必经的村子的我的一位亲戚家,由我 走读上中学的儿子放晩学时顺便捎回来。这样,每天傍晚,我停歇工作 的时候,坐在祖居的小院里,借着尚未暗淡的天光,打开《参考消息》, 看世界的这个和那个角落又发生了什么值得关注的大事和趣闻;还有贴 近我生活的《西安晩报》,既有国家大事,更有城市和乡村的新鲜事。 我曾在该报上读到一位农村女人首创家庭养鸡场的新闻报道,竟然兴奋 不已,随之便搭乘汽车追到西安西边的户县进行采访,先写了一篇报告 文学发表在《西安晚报》,后又演绎成 8 万字的中篇小说《四妹子》, 这是我写农村体制改革最用心也最得意的一部小说。 每有或长或短的小说或散文写成,或者要投寄一封信,我便骑自行 车赶到 4 公里远的邮政代办点。代办点设在军校大门内右侧的一间小 平房里,只有一位代办员。我把自行车停在路边,便拿出要寄的稿件或 信件走到办理窗口前,看着那张熟悉面孔的眼神里显示岀“你来了” 的意象,等着我先开口。如果是寄信,我便会说要几张邮票;如果是寄 稿件,便把封好的信递给他,让他在桌旁的磅秤上称一下重量,然后用 算盘算出邮资。我用他摆在窗台上的糨糊贴好邮票,再把装着文稿的信 封给他。他砸上有“挂号”字样的邮戳,仍然不说话,眉宇和眼神里显 示出“办妥了”的意象,我也不多嘴,点点头便告辞了。 我至今依然记得那张面孔,以及那脸上的表情。那张面孔,脸色 微黄偏白,很洁净;眼睛不大也不小,永远是一种平和的神色;鼻梁不 高不细,端正而庄重。他完全专注于案头的工作,多余一句客套话也不 说,更不会有东拉西扯的闲话乃至废话了。有一次交办完邮件离开窗口 时突然想到,他是只和我短言少语呢,还是对所有人都如此这般?我便 侧立在一旁观望。见一位穿戴整齐的军校女学员走到窗口,手里拿着一 个包裹送进窗口,然后看见他从窗口接过去,认真地检查,称重,算资, 整个过程只听见一两句关于邮资的简短对话。一位同样年轻的男军人走 到窗口,和那位女军人的过程如出一辙。接着看到一位穿戴不凡的中年 女人,从衣着打扮和太过自信的走路姿势,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傲慢的人。 她走到窗口,却不邮寄任何东西,只听她嗓门很响亮地向窗口内询问, 却听不到窗口里他的声音。约略可以听得出来,她给远方老家的邮件, 怎么还没收到?需要多少日子才能到?不会丢吧?从她离开窗口时的 表情判断,她自己得到肯定的、可以放心的答复了,咣当响着的皮鞋敲 击水泥路面的声音也是欢愉的。原来这人就是不爱说话。 记得有一次例外,在我往信封上抹糨糊的时候,他却主动开口了: “你前日在报上登了一篇文章?"我颇为惊讶,他竟关注我的写作了。 他接着又说了一句:“昨日回局里参加学习,我听大家说的。”他没说 邮局里的人如何说我这篇小说。 在我蜗居乡下祖屋写作的 10 年里,每有或长或短的小说写成,我 便骑上自行车,骑过坑坑洼洼的砂石公路,在送到代办点的这 4 公里 路途中,充满着一种踊跃着的心情,砂石公路上坑坑洼洼致成的连续性 颠簸,不仅破坏不了我的好心情,反倒激发着踊跃的连续性。乃至赶到 熟悉的窗口前,和那张熟悉的脸孔面对面时,领会到那眼神里又现出“ 你又来了"的意象,我也不说一句客套话,只把邮件送进窗口……我已 记不清 10 年间经他的手寄出过多少文稿和信件,从来没有丢失过。在 上世纪 80 年代初到 90 年代初,这位代办员便成为我实现和外部世界 沟通的最可靠的桥梁。 新的世纪刚刚到来,我又回到离别了七八年之久的屋院,一个人住 了两年,这是一种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最踏实也最美好的感觉。 写作的欲望潮起时,便在那间小书屋里铺开稿纸。每有文章写成,依旧 踏上轻便自如的自行车和大半生走得最多也最熟悉的家乡路,赶到 4 公里外的代办点,依旧是那间门口墙上挂着绿色邮箱的平房,依旧是开 着下层窗户的窗口,依旧坐着那位微黄偏白面孔的代办员,变化的仅仅 是他的头顶岀现了白发。他在看见我的一瞬,眉眼里现岀一缕不易觉察 的诧异神色,问:“你不是进城了吗?”我答:“我又回来了。”之后 再无话。我交寄了信件,点点头便告辞了。我至今不会使用轻便快捷的 电子文稿的传递方法,还依赖于原始的邮寄手写稿件的途径。 重回乡下祖居屋院的第二年,我骑上自行车赶到代办点的窗口前, 交办完要邮寄的稿件, 窗口里的他让我等一下,对我说:“麻烦你办 点事。”依旧是谦谦地微笑着,语气平静地告诉我,他很快要退休了。 我不觉一愣,看不出这张呈现着中年人气色的脸,已经年上花甲了。心 头微微一震,顿生眷眷之情了。他告诉我,孩子知道他认识我,便买了 我的两本书,让他再见我的时候给书上签名。我自然应诺,用自己的钢 笔,在那两本书上签下了我的名字。这应该是我最用心最认真的签名之 一。他连着说了两句感谢的话。我为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和读者不知签 过多少万册书了,却不敢接受他的感谢。我和他握手告别,他竟破例走 出门来,在我准备推起自行车的时候,我又握住了他的手,有点不忍松 开。 (取材于陈忠实的同名散文)17.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成为一个小小的却也揪心的问题 揪心:焦虑,令人悲痛 B.显示出“你来了”的意象 意象:表情达意的神态 C.和那位女军人的过程如出一辙 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D.顿生眷眷之情了 眷眷之情:难舍、留恋的情感 【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选项 A 中“揪心”在文中主 要指的是我在农村因看不到报纸而产生的焦虑、担忧,“令人悲痛”则 情感太过,不符语境。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段作者写自己获得新闻素材后“追”到户县釆访,得以写出成功的 作品,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的深入关注。 B.第段写公路上“连续性的颠簸”不断激发着作者内心的踊跃之情,这 突显其去邮寄新作品时内心激动不已。 C.第段连用四个“依旧”,层层铺写,强调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熟悉亲 切之感,和回归乡村后的踏实欣喜之情。 D.第段写作者“不敢”接受感谢,表现了他的平和谦逊;写握手时“不 忍”松开,表现了对代办员的感激与不舍。 【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于文段内容的理解,正是因为小邮递员作者才能够读 到报纸写出作品、寄出作品和信,对于作者而言,小邮递员对他的帮助 要大的多,所以他“不敢”接受感谢,承受不起,而不是为了表现作者 的“平和谦逊”。19.文章题目“依赖一条邮路”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加以解释。 (4 分) 19. (4分)答案要点: ①作者回到乡村生活,通过邮递订阅报纸,关注时代变化,获取写作素 材。 ②作者通过邮政代办点,邮寄稿件、信件,与外部世界实现沟通。 ③在邮寄的过程中,作者认识、了解了代办员,对他充满信任、感激之 情。 ④作者对自己曾经的生活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珍惜和留恋。 【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0.这篇散文朴实醇厚,语淡情浓。有人说,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品中人 物的性格,请结合文中代办员这个人物,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6 分) 20.(6分)答案要点: ①文中“代办员”这个人物形象,平和沉稳、谦逊有礼;待人平等;认 真敬业、情感真挚。他不爱说话,但办事牢靠,经他寄出的信件从未丢 失过;(3分) ②本文叙事近乎直叙,用语平常,没有过多雕饰,情感深厚真挚,与“ 代办员”的性格协调一致;(1分) ③由此可见,作品风格和人物性格要和谐统一,作品风格有利于表现人 物性格,人物性格也促进文章风格的形成。(2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2 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共 17 分) 书道深深深几许 ①天阶夜色,清凉如水。这时把玩苏东坡灵性洋溢的行草小品,也 就顺带想起他的一些趣事。 ②那年晚秋,命途多舛的苏东坡赴任定州,途经雍丘,倜傥无羁的 米芾正是雍丘县令,便留东坡小住。这个夕阳余晖的黄昏,米芾的住处 一片清新幽静。东坡一洗身心的疲惫,恢复往日的调侃和风趣。此时, “精笔、佳墨、妙纸三百列其上,而置馔于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坐。 每酒一行,即申纸共作字,二小吏磨墨,几不能供。薄暮,酒行既终, 纸亦书尽,互相易携去”。 2020丰台高三一模语文 ③时过境迁,从这些佚事剥落的色彩上,轻易可以感受到昔日的文 雅情调:书道,在这样的时间段上,在这些人的举止上,是怎样一种浑 然的融汇啊!而日子如逝水,许多年月随同那时的热爱之情,都远远地 老去了。黑白两色,点线抽象,居然会有如此宏大的力量和诱人的魅力, 不仅映现出人的精神世界细微之处的生生不息,同时也展现了辽远无垠 的宇宙之理——阴阳之变。有时,人不免陷于浓艳的色调里,使生命迷 失于张扬状态,只有在脱身之后,才会感到黑白二极的朴素、庄重和冷 峻,它甚至就潜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无意地抵御五色迷目七音乱耳。 ④回首书道的前尘旧痕,整个儿的变迁更迭,充满了复杂的内容。 一管羊毫,一张宣纸,一砚墨香,积蓄了太多的哲理与情思。今人的纵 笔泼墨与古人比起来,究竟缺失些什么呢?如果从本领上论,今人的精 湛和机智已经超过了晋人和唐人,可致命的是今人的颖悟远比古人浮浅, 古人能从惊蛇走虺的瞬间感悟沧桑世相,今人则大抵就兹论兹了。日落 月出,寒来暑往,每日砚池遨游,意在笔先也罢,随意落笔也罢,让自 己的身体和心灵快乐起来,理应成为首选。许许多多古代的文人墨客正 是借助这种纯粹私人性的行笔过程,来消解与生俱来的愁烦和失意。往 往一场笔墨畅游,阴霾散尽又见曙色。 ⑤书道烟云处,援笔纵横中,活生生地包孕了书法家整个心灵的律 动和精神的排遣。至乐者,有晋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令人心游江 南秀色而忘返;至哀者,有唐人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戚戚哀哀 一枕清泪;至狂者,有唐人怀素书《自叙》:“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 如。”至怪者,有清人郑板桥,隶体参入楷法,书技又添画意。真是林 林总总不一而足。若是人在尺幅之前,幻象又着实奇异。从疾转的笔迹 里,李太白品出了楚汉鏖战的激荡风云,戴叔伦看到了龙盘蛇踞、怪兽屹 立。其中美妙情状,可谓难以毕述。这就是古典书道的诱惑呀! ⑥在雪白的宣纸上或浅唱低吟或磅礴放歌,有一种游戏般的乐趣,古 人称之为墨戏。墨戏远离了致用,接受了消闲,方能体味化机之趣。说 白了,以黑亮的点线交织对白的空间切割,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游 戏。这个游戏有一定的规则,比规则更重要的是游戏者先把全身的精神 重负卸下来,哪怕先暂时卸下片刻。书卷人家若说清高孤傲这不假,若 说超然则未必,通常是内心世界默默地肩负了太多的沉重,吸纳了满把 的累。唐人以法则捉控笔墨,而在宋人眼里,如此高雅的艺术只适宜用 来“消日”“解愁”:参与者未必人人善书,可是谁也不曾把字迹优劣 放在心头,只重纵笔过程的乐趣,自由的毫端无处不达。 ⑦时日的流转改写了书道的命运,甚至在今日,惯于敲击键盘的双 手也能制作出宛如真迹的作品来,我却由此更加怀想起书道之源---自 然。书道的滥觞期有如传说那般,什么神农见嘉禾八穗而作穗书,什么 黄帝见景云而作云书,我都乐于相信。云飘浮过来,风吹拂过来,水湍 流过来,四季轮回过来,无不蓄藏着久远沧桑的灵性。一条激越欢快的 溪流,可以使人想见书道的气脉通畅;一缕袅娜迷蒙的炊烟,又会引导 人们欣赏那绚烂之极复归平淡的巨大魅力。 ⑧而书道渐渐改变了那种精神娱乐的过程,进入毫厘不爽、点线无 误的精确计较之中。从元代赵孟頫笔下已经可以看出些许端倪了,他的 笔性不可谓不好,只是太精工,反而走向极端少了余甘。从笔墨来看, 元人闲雅、诙谐的情调已经走失了许多,每一笔每一画都剔精抉微以求 无误。明清科举制需要一拨规矩写字的书生,笔墨落纸处,但见点画一 律,造型一律,色调一律,死相毕露。那曾是逸致栩栩然、气度翩翩然, 汲天地之灵气、日月之光华的深深书道,可怜沉沦了。 ⑨苏东坡曾放言:“适意无异逍遥游。”其实,在鸿蒙初发时,书 道根本谈不上技巧。从仰韶文化彩陶上的刻画符号,着实把玩不出什么 玄机,从殷周青铜器铭中的族徽观之,也只是随意而已。而拂开岁月的 风尘,博大的书道正在走向名副其实的雕虫小技。貌似繁荣的今日,书 道明显地卷入了竞争的旋涡里,柔韧的羊毫下充满着咄咄逼人的征伐气 息,而书道一进入竞争轨道,它那从容闲雅的文人气味就消失了,还有 那孤傲啸洁的气度也逃不脱奴化的阴影。一个又一个书道竞赛此起彼伏, 竞赛背后是奖品和证书,这免不了使人跃跃欲试心如沸水。竞技场上的 争纷淹没了多少纯真的欢愉,更无奈的是我们的精神走入了掮客们规划 的功利世界里,多少灵气随风飘散! ⑩有多少岁月悄然飘逝啊!那孕育起晋书的风韵、唐书的豪气、宋 书的随意的日子,如今发生了令前人难以置信的变化。只不过人毕竟是 人,只要存活在世,总是要不懈地驱赶自己的心灵马车找寻精神的牧场。 也许在我们承袭了太多的世俗欢乐中,应腾出一方空间来迎受美丽的书 道古风,并且心悦诚服地说:执子之手,与尔同行。 (取材于朱以撒的同名散文)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倜傥无羁的米芾 倜傥:洒脱,不拘束 B. 人在尺幅之前 尺幅:狭小的空间 C. 书道的滥觞期 滥觞:事物的开端 D. 掮客们规划 掮客:替人介绍买卖赚佣金的人 B(3 分)【解析】尺幅:这里指小幅字画。1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几千年来的泼墨挥毫,中国书道尽管风格嬗变流别多端,而黑白色 泽却始终不可更易。 B. 今人就书写论书写,其精湛虽然无法超越古人,但笔墨所积蓄的哲 理与情思是丰富的。 C. 唐人重法则,元明清人讲究精确规则,而宋人重乐趣自由,相比之 下,宋人更懂书道。 D. 貌似繁荣的书道竞争,背后往往是玩弄技巧与心术,导致本真的艺 术秩序发生了错位。 B(3 分)【解析】文中说“今人的精湛和机智已经超过了晋人和唐人 ”,而缺失的是哲理与情思)18.文章第⑤段在语言运用上具有鲜明特色,试加以赏析。(5 分) 【答案示例】 示例一:运用整句句式表达(或排比修辞)。全段多用结构相同、相似的句子,使 形式整齐,节奏协调,音韵和谐,语势激荡,富有强烈的感染力。(1 分)运用这 种语言形式,充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古典书法蕴含来自心灵深处的丰富的情思 (哲理,精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古典书道的内涵所在;能给观赏者带来丰富的 想象空间,生发美丽情状;表达了对古典书道由衷的感慨和赞赏之情。(4分) 示例二:整散结合。全段整句与散句交替使用,错落有致,避免了单调呆板,收到 节奏协调、音韵和谐、语势激荡而又自由活泼、挥洒自如、语气舒缓的效果。(1 分)运用这种语言形式,充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古典书法蕴含来自心灵深处的 丰富的情思(哲理,精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古典书道的内涵所在;能给观赏者 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生发美丽情状;表达对古典书道由衷的感慨和赞赏之情。(4 分) 【评分标准】“手法及其作用”1 分;“艺术效果”4 分,3 个要点答及 2 个即可 得 4 分。共 5 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及“引用”或“文白相间”酌情给分。19.作者笔下的“深深书道”,到底“深”在哪里呢?试结合全文加以 概括。(6 分) 【答案示例】 朴素、庄重、冷峻的黑白两色,能抵御生命的迷失与诸多诱惑; 积蓄(包孕)着哲理与情思(心灵律动,精神排遣); 远离致用,用于消闲,追求自由、精神娱乐; 在大自然中获得感悟与启示;不重技巧,不求精确,不追名逐利; 而重随意,从容、闲雅,纯真、欢愉。 【评分标准】答出 5 点给 6 分,答出 4 点给 5 分,答出 3 点给 4 分,答出 2 点给 3 分,答出 1 点给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3 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共 18 分) 贺兰山上的华夏之纹 贺兰山的岩画大名鼎鼎,当然首先因了贺兰山本身的传奇。据说贺 兰就是那个神话里的“不周山”,故事里的共工与颛顼争斗,共工不管 不顾地拿自己的头朝山上撞,山被撞坏了,自此“不周”。当然这是外 话了。贺兰山岩画的有名,更主要的是因了那画的内质,有一种浩浩洪 荒的高古气质。初看上去潦草一些,似涂鸦一般,细究了来,又恰有一 份性情的真率活泼。岩画的内容,随心所欲,丝毫不遮遮掩掩;形式上 具有一种童年思维的清澈透明,性灵毕现;岩画彰显的态度,又自有一 份虔敬恭正,万物从中一体。这就真的是好,是贴近了生命和心灵本源 的好,从中可以发现我们民族文化与思维上的某些特质。 2020朝阳高三一模语文 贺兰山岩画类似于那种黑白连环画,其重心不在对形象的塑造,而 在对线条的迷恋。这种对形式的追求与迷恋,体现的是一种表意的思维 特质,所以,贺兰山岩画呈现出强烈的装饰化倾向,形式化、纹样化、 规整化成为其突出特征。这在贺兰山岩画的动物题材中,有着淋漓的体 现。 岩画里的牛多是轮廓,兀自站着的,低头抵角的,一律安静沉默, 不动声色,身形却不合比例地瘦下去、瘦下去,把壮硕与牛气都收敛了 起来,提炼得只剩了一个形体,一个牛的概念或符号。一只虎卧在一块 方形的岩石上,身上斑驳的花纹夸张地凸显着,却并不虎气,甚至有点 乖觉。豹亦是如此,仿佛是墓碑前的石雕,抑或剪纸画上的图样,总之, 绝不青面獠牙,不会让人产生畏惧。 当然,最具形式感的是羊。那些好看的羊角被缭绕的线条极力夸张,以致后来 羊角替代了羊本身,再后来“羊”干脆就成了“美”。看“美”的字形就知道了, 他们对羊角之美的那份痴迷简直就是登峰造极。在这里,绘画的功用性似乎可以漠 视,形式上的美却得到用力的表现。刻画者思维里强烈的审美化倾向,以及对美的 表达的理性与通透,让人感到惊奇。他们对美的那种创造能力,甚至先于物质与技 术的创造能力,最先蓬勃发展了起来。 生民之初,似乎杀戮、血腥、恐惧、死亡、无助才是生活的主体,何以我们祖先 的眼光与视角,会超越蛮力、凶猛,而积淀出这样一份从容与安雅?他们执着一念 地把那些与自己相依的动物、相伴的植物,印刻在石上,是怀着对美怎样的痴迷呢 ?对美的追求与表达本来就是人的灵性的体现。在此意义上,我们还会看到人面纹 样陶盆,看到青铜器上的饕餮纹,看到灵动的线条如何幻化成书法艺术,看到深浅 的水墨如何表达心灵深处的感动……这是一个对美如此敏感而痴迷的民族,他们天 性上都喜欢用欣赏的、审美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本性上对美的欲望与灵性,使他 们具有了一个共同的图腾——“华夏”。“华”,“花”也;“夏”,“人”也。 “华夏”,字形本身就充满着花纹之感,纹理灼灼,斑斓绚丽,生动地写意着一个 民族的审美特质。这种被着力强调了形式的岩画,因它本身的寓意与华夏文化的渊 源关系,似乎可被称为“华夏之纹”。 如果说,美是贺兰岩画所昭示的一种力量,那么应该还有一种更不可忽略、或 者说更大的力量。当我们的祖先一星星、一毫毫,在山岩上书写,当那时的人们, 用一双双肉质的手去触刻岩石,千次万次,使之成沟成线,这是一个怎样漫长的过 程。这背后有什么?这背后的动机与力量来自何处?只有一种解释,是信仰。 因了对信仰的执着,贺兰山岩画就具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气质。他们有对兽的描摹, 有对人兽合体的生硬地拼接,再到对神的刻画,这是一个由兽到人再到神的认知过 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心路历程,同时又是一个寻找灵魂归宿的过程。当人的神 性被唤醒,生活的空间被神性的光芒笼罩,这一方土地,这一群民众,便开始了与 兽的根本决裂,创造出了一个广阔无垠的精神世界。当篝火燃起,那些青面獠牙的 面具在空中飘拂,鼙鼓发出震撼的声响,那个美丽的羊头被恭恭敬敬地抬上祭台 ……这时候,人已经认知到生活的空间里有高于自己的力量。人的自知伴随着人对 神的创造,于是岩画中的圣像壁产生。山壁上刻下的那些形态各异的人面像是我们 的祖先造神留下的痕迹。那个巨大的太阳神,头饰繁复,头顶的光芒散射开去,很 有霸气。刻画笔力粗犷稚拙,也许因为过于郑重其事,笔意里还含着点拘谨小心。 只有在圣像壁下走走,才能知道什么叫万物有灵;只有怀着一颗敬 畏之心去看看,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先民心灵的温度与精神的斑斓。他们 知道一个喜欢羊的群体更需要凝聚,使羊性爆发出威力,从而去战胜狼 群。造神,使初民们战胜了自身的兽性,爆发着群体的力量。 于是,一个氏族、一个部落、一个种族,击着鼓,举着旗,披着荆, 斩着棘,浩气冲天,开天,辟地。当信仰的光芒冉冉升起,理性的光辉 开始照耀,文明就此诞生。我以为贺兰山岩画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还处 于艺术的启蒙阶段;从人类发展的进程来看,只属于人类的童年岁月; 从表现的内容来看,也只是远古时期人类生活的状态。但在欣赏岩画的 过程中,这些遥远的东西,为什么会让人嗅到一股熟悉的气息?为什么 会让人产生一种记忆的回味? 那种熟悉感应该是来源于心底的认同,审美感动应该是来源于人类 童年的记忆。人总会有一种寻根的意识,就像一个生命越是经历了岁月, 童年的记忆越会清晰。文化的童年奠定着文化的性格与特质。不管它走 多远,不管它盛开还是凋落,它的童年都会那样新鲜着、金黄着、跳跃 着、呼叫着、生动着、活泼着,发出一些响动,粘贴出一种记忆,拉出 心底沉埋着的那份乡愁,如丝般孱弱而悠长,如丝般似断亦连…… (取材于张瑞《贺兰山上的华夏之纹》)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提炼得只剩了一个形体 提炼:简化、凝练 B. 对美的表达的理性与通透 通透:清晰、透彻 C. 生动地写意着一个民族的审美特质 写意:自然地表现 D. 先民心灵的温度与精神的斑斓 斑斓:丰富多彩 “写意”是艺术创作术语。与“写实”相对。艺术家忽略艺术形象的外 在逼真性,而强调其内在精神实质表现的艺术创作倾向和手法。与选项 所解释的“自然地表现”不符合。 故选: C。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 1 段写贺兰山岩画具有“浩浩洪荒的高古气质”,表明岩画历史 久远,厚重古朴。 B.我们的祖先在贺兰山刻画与自己相依相伴的动物、植物,源于对杀戮 与恐惧的逃避。 C.有花纹的陶器、青铜器和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展现了人们富有灵 性的心灵世界。 D.作者认为贺兰山岩画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作品,艺术上处于启蒙阶段, 却有独特魅力。 本文写了我们的祖先在贺兰山刻画与自己相依相伴的动物植物,但这体 现出的是“对美的痴迷”,而不是逃避。 故选: B 。18.作者为什么说从贺兰山岩画中“可以发现我们民族文化与思维上的 某些特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18.(6分)参考答案 ①贺兰山岩画呈现形式化、纹样化、规整化的特征,体现了民族的表意 的思维特质。 ②贺兰山岩画有很强的装饰性,重视形式上的美,表明了民族对美的敏感 与痴迷。 ③贺兰山岩画有对兽、人兽合体、神的描摹,展现了一个由兽到人再到 神的认知过程,示了民族对信仰的追求。 【评分参考】每点2分。19.贺兰山岩画创作时代距今十分遥远,作者在欣赏时却嗅到一股熟悉 的气息,这源于他独特的审美方法:作者从贺兰山岩画鲜明的艺术特点 中,思考和感悟华夏民族文化的性格与特质,从而深化了对民族文化的 理解与认同。试借助这种审美方式,谈谈你对生活中某一种美的事物的 认识与思考。(6 分) 性格和特质: 贺兰山岩画的内容和题材相当丰富,其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有写 实和 写意两种形式,写实就是侧重于对事物的具体描绘,将游牧狩猎、天神 地祇、动植物图案、变化多端的人面像等具体的情节、场景和真实的现 象表现出来;写意的手法虽然不多,但对描绘的对象舍其一般而取其主 要特征,在艺术手法上多采用夸张变形,概括性、抽象性和符号性,仅 保留其原始的象征意义。思考: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源泉、中华民族 的瑰宝,它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作为文字,它创造出了各种式样 的形符、意符、音符成为交流思想、表达意的工具。同时,它还通过抽 象的思维,采用演绎、归纳的方法捕捉了各种美的形象,成为可供欣赏的 艺术品。传说仓颉造字时"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 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了博采众 美,因情生文,因文见情,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融为一体,也说明了我们 的方块汉字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注入了美,从而甲骨文才成为文字 史上的开宗书法,并奠定了方块汉字的美的基础。 根据题干信息“谈谈你对生活中某一美的事物的认识和思考”可以 得知,本题为发散思维题,我们在回答这一类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先根 据文意总结概括“民族文化的性格与特质”,然后针对这一特质,引申 你对生活中美的事物的认识和思考。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20 题。 有路的地方就能通往戏台 乡民爱戏,常常在夜幕即将垂帘的黄昏时分凑在一起胡喊。烦恼和 沉重总是很短暂,劳作之余,乡民对日常生活的期望没有城里人高,只 要有戏看,想不来的问题便永远不再去想。热爱,赋予了活着的意义。 当一个村庄在空地上搭起戏台子时,村庄里的普通农妇走起路来便如同 踩着棉花,腰肢如柳叶,风不来自个儿就摆了,优美地走在村街上,似 乎嗓门也比往日响亮了,“唱大戏了,来咱村看戏啊!” 我对乡村的记忆是从舞台开始的。在我还看不懂戏的日子里,只要 看到灯光照亮,人影晃动,便感觉到一股活力四处洒落,那些声音,纷 纷扬扬地落在乡民身上,他们无比快乐的笑容感染了我。 2020石景山高三一模语文 民间有“无庙不成村”之说,有庙又必有戏台,无戏台不成庙。我还 记得和村庄里的大人们一起去庙里看戏,台下人头攒动,是一张张凝神 上望的脸。戏台上,生旦净末丑,正演绎着一场沧桑岁月的人间大戏, 让人们感受着人生的喜怒哀乐、生死荣枯。他们为生欢呼雀跃,为死悲 从中来。一段哭腔唱得入心入骨地疼,唱得好呀,戏到此时不是演了, 是唱,五音六律揪扯得人心战栗。 我极喜欢看野台子的戏。一场热闹,平地而起,又骤然而歇。在这 里,排除了神的干扰,可以进入真实的民间。 我反复回忆童年时期的那些夜晚。等不到傍晚,地里的壮汉便急急 收起农具匆匆往家里赶。他们从大地的深处起身,转过身子,那样的不 约而同。盛热的空气里有虫子擦着草尖飞翔,暮色斑驳迷幻。匆匆一口 饭,大人和孩子们齐齐聚在了村口,一条土路拽着所有人的心。所有人 的心澄明如镜,有一种洗礼后的神秘感。一行人前前后后挨挤着,小孩 挽着大人的胳膊,一轮明月升到孩子们仰望的高度,远山肃穆,它凝聚 着山外的声色犬马。走上山顶,远远看见了野地里的台子,灯光还没有 点亮,月明在山尖上,黄土小路有微风的暖痕,一路上话都不敢多说, 怕话多了耽误行程。 围绕着戏台周围有许多零嘴,孩子们向大人要了钱买了占嘴的零食, 匆匆拽着大人的衣角往舞台前挤。一个女演员,腰肢纤细,头戴花冠, 袭一件镶边水红绣花长裙,在戏台当中走台,女演员无视台子下的观众, 水袖飞舞,台步走得欢实。 星光与夜鸟的鸣唱在彼此胸腔汹涌,那时间,我们觉得大地上的声音 开始乱了,人影晃动,苍蝇拍翅、蚂蚱蹬腿,都显得激动异常。村口的 老槐树黑黑地站在夜幕里,横杈上落着一层来看戏的乌鸦。 戏就要开始了。 我们在台前乱跑大叫,不时掀起幕布看台子上的人搬布景,都是穿好 戏装的龙套生,没见有主演搬布景。刚才那个穿水红长裙的女子在侧幕 旁吊嗓子,咿咿呀呀,兰花指翘着,不时指出去收回来,在自己包好的 头上摁摁鬓花。开戏前的几分钟里她就那么精心地装饰着自己。我们叽 叽喳喳乱叫,吸引得演员走过来,瞪着眼把我们轰下舞台。各自跑往父 母身边,拉着父母的手说:“看见了,看见了。”大人们要孩子们讲讲 看到了台子上有什么。有调皮一些的娃娃就扭捏着模仿幕布后的表演, 捏着嗓子咿咿呀呀学后台人。这时候准备演出的铃声响了,大人们用尖 利的噪音呵斥自己的娃娃,咳嗽声和互相打趣声弥漫于台下的人群。 突然炸起一阵锣鼓家伙响,台子下的热闹和混乱被震得鸦雀无声。 大幕徐徐拉开,演员踩着台步上场。台上台下的距离一点也不遥远。 台上的唱念做打,算不得炉火纯青,却也生动活泼。瞬息万变的浪漫爱 情,还来不及留恋追怀,便徒生变故。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长, 都能让台子下的观众撒一把悲情泪水。 历史被放在演员和观众之间,真假都不重要了。观众早已熟悉了演员 的表演,多了什么少了什么,心里都清楚。演员胆敢偷懒作假,台下的 嘘声起了,口哨声起了,鼓倒掌是高级待遇,或是石头蛋子飞上台,或 是给你起一个外号,立马叫响,看你敢不敢瞎对付。 夜戏结束时,有些意犹未尽,瞌睡虫早被赶到了九霄云外,不舍得回 家,我们挤在戏台后看演员卸妆。凡士林和油彩味儿扑面而来,大裆裤 忽闪忽闪晃荡,大家使劲儿辨认演员核对角色。 走吧,杀戏了。 脚踩着地,心往上飞。 将来谁家能出一个唱戏把式就好了。谁家有那福分呢?挨着户数过去 也找不着苗头。笼罩在无奈的气氛之下,有人转移了话题,议论演员的 扮相,走着走着没话了,话断在了半路上。 一条小路直达村庄,月亮钻进云层,山野像巨大幕布,把一切罩在其 中。 远望村庄有灯光亮着,路在七弯八拐中,像村庄扯开生长的身子,又 像时光的投影。村庄最老的老人在村口上站着,黑树桩一样,如果不是 手里提着的灯笼,夜色中看不出人形。 他多么想听看戏回来的人说说都唱了啥戏,可是没有人支应他,他 孤单的影子加深了夜的浓重。 有人吼他:“咋这时间还不睡?快回睡!” 夜收尽了人声和呼吸。 他嘟囔了一句:“天不怜老,活生生叫我看不动戏了。” 只要戏还活着,乡民们明天照样不敢耽搁了看戏。新的一天,在某个 看不见的地方,正在形成一台戏。在人间,有路的地方就能通往戏台。 (取材于葛水平同名散文)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那些声音,纷纷扬扬地落在乡民身上 纷纷扬扬:起伏飘荡,持 续不断 B.五音六律揪扯得人心战栗 人心战栗:心惊胆战 C.远山肃穆,它凝聚着山外的声色犬马 声色犬马:热闹繁华的生活 D.台子下的热闹和混乱被震得鸦雀无声 鸦雀无声:没有一点声息 【解析】选项B:“人心战栗”表达的情感是悲痛。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细致描写普通农妇得知有戏可看的由衷喜悦,村民爱戏之 心得以一窥。 B.村民提前收工,赶路,等戏开演,一场夜晚的野台子的戏牵动人心, 铺写饱满。 C.文章以多处夜色描写渲染看戏环境,而第段的描写突出表现乡民看 戏的轻松。 D.文末写最老的老人想听人讲唱了什么戏,升华了村民对戏的感情, 强化了主旨。 【解析】“突出表现乡民看戏的轻松。”错,应是看戏的急切 、渴求。 19.结合文章,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妙处。(6 分) 匆匆一口饭,大人和孩子们齐齐聚在了村口,一条土路拽着所有人的心。 本句形象地表达了村民们对戏的热爱。叠音词“匆匆”、“齐齐” ,写出了大人和孩子准备去看戏的急切心理;一条土路连起戏台与村民 的生活,“拽”以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戏深深吸引着村民,村民爱戏。光与夜鸟的鸣唱在彼此胸腔汹涌,那时间,我们觉得大地上的声音开始 乱了,人影晃动,苍蝇拍翅、蚂蚱蹬腿,都显得激动异常。 这句话写出了戏带给村民情感和精神上的激荡和愉悦。“星光”、 “夜鸟的鸣唱”这些大自然美好的形象化为村民心中抽象的情绪,星光 闪烁、鸟鸣悦耳,听觉、视觉交融在一起,翻腾不止,村民看戏前的期 盼、激动表达得生动形象;戏即将启幕,大地上的声音与“人影晃动”、 “苍蝇拍翅”、“蚂蚱蹬腿”交织在一起,以短语描摹各种动态情形, 在增进的节奏与语势中渲染乡民们看戏前无比激动、兴奋的心情。20. 结合全文,请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路的地方就能通往戏台”。 (6 分) 20.(6 分) “有路的地方就能通往戏台”是说戏与乡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戏是人 们情感、精神的寄托,乡民爱戏。戏驱散了村民们生活上的烦恼与沉重, 为他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意义;戏演绎了人间的 沧桑岁月,让人们感受着人生的喜怒哀乐、生死荣枯;戏净化了心灵, 让村民内心受到触动;戏演绎了真实的民间生活,给村民带来真切丰富 的情感体验。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2 分。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 —19 。 题。 (18 分) 聆听鸟语 远古,鸟破天荒地叫了。是它,唤醒了大自然的沉寂。最初,山川、 河流、森林、海洋都哑巴似的无声无息。某日清晨,一只始祖鸟突发臆 想,张开喉咙“啊”了声,于是声音诞生了。 打开《诗经》,我聆听到了那么多的鸟语。《诗经》三百零五篇, 七十六处写到鸟,提到的鸟儿有三十三种。在那些泛黄的纸页上,我听 到了相伴在河中小洲的雎鸠在“关关”和鸣,听到了黄鸟在灌木丛中的 “其鸣喈喈”,听到了燕子目睹亲人别离时的“泣涕如雨”,听到了雉 飞向远方时的“下上其音”,听到了“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这些 鸟语,将三千年前的华夏之野装点得灵动迷人。 从鸟的叫声里,可以感知到人性的美。 2020西城5月高三一模语文 麻雀是鸟类里的平民。它的身上,带有一种泥土的气息。落叶色的 羽毛下,是毫不起眼的躯体,先天就注定了鸟类中的“平民”身份,无 法为自己赢得美誉。也许正因为如此,它在关注着普通人的生活。或喜 或忧,都是百姓的情感。它“唧唧”的短促叫声,好像在 吐着“饥”音,总想找东西填饱肚子。一想起童年时的饥饿感受,我便 替麻雀们忧伤。 有时,麻雀的发声听起来是“喳喳”。我注意到,一旦一只麻雀发现 了食物,便发出“喳喳”之音,招呼同伴一起来吃。于是,这“喳喳” 与“唧唧”就有了细微的区别。 祖母对麻雀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每次碾过谷,她会在老屋的窗台 上为麻雀撒上一些。窗台面积窄小,麻雀们便利用了紧挨窗边的一棵拐 枣树。一只麻雀衔走一粒粮食,会马上返回树枝上。数十只麻雀,就这 样不知疲倦地在树枝与窗台之间穿梭着,形成一场褐色的疾雨。 麻雀对关爱过它的人,会表现出一种亲近。有时,祖母闭目在拐枣 树下小憩,它就落在祖母的肩膀上。它们目光安详,叫声柔和,仿佛是 在感应祖母的呼吸和心跳。 祖父在化羊峪那面山坡种谷时,捡到了一只受伤的大雁,带回家用绳 子拴在窗前,打算第二天煮了吃。那天夜里,又飞来了一只雁,两只雁 依偎着,叽叽咕咕说了一夜的话,像是在安慰,又像是在诉说。那凄婉 缠绵的声音,让祖父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打消了原先的念头。从此,祖 父不让我伤害任何一只鸟。年幼时,我曾跟着同伴们一起用弹弓射杀树 上的麻雀,祖父非常生气,好多日子都不再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抚摸我。 燕子,也具有人性。我家就有燕子的窝。它衔来几根草叶,几片羽 毛,几块泥土,加上自己的唾液,就做成了简陋的住宅,仿佛乡下人的 土屋。它在里边栖息,生儿育女,就是家的概念。它“啾啾”的叫声时 而呢喃细语,时而高亢嘹亮,时而急促尖利,像极了黄土坡上婆姨们的 吆喝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赤身的农夫喘口气,用手臂抹去脸 上的汗水,突然看到成双成对的燕子欢叫跳跃,捕食害虫,目光里就饱 含喜悦,劳作的辛苦便会化为甘甜。 鸟的鸣叫,有着什么呢?在生命的运行里,我不断地浮现如此的念 头。我试图区别出它们与人类声音的不同,译解它们啼叫的意义。 秋天的尾声里,一抬头,便看见大雁在空中飞翔。大雁是出色的空 中旅行家,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天空,被 大雁视为理想的征途。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发出雄 壮悠长、嘹亮铿锵的“嘎——嘎——”“呀——呀——”声。它的叫声, 本能上起着互相照顾、呼唤、起飞和停歇等信号作用,但在我听来,它 的音符蕴含着一种力量和信念,昭示着自我存在以及飞翔的意义。如果 说,沉沦是生命之大敌,那么从大雁的鸣叫声里,或许可以获得上进的 力量与信念。 鸟语,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礼物。问题是,你首先要倾情聆听它的 鸣叫,读懂它的语言;而且在它向你发出叫声时,你必须报以无比真诚, 它才会将最动听的歌声奉献给你。 培养自己聆听鸟语的能力,看起来似乎与生活毫不相干,但其实不 然。一个人,不能终日为生活所累,必须寻求精神的陶冶。那样,你会 发现人生并不乏味,并且会找到存在于自己内心的幸福和快乐。 想起了父亲。他的晚年,大多时间是坐在我家院子里的那棵葡萄架 下闭目养神。葡萄架上小鸟鸣啼,更高的上空大鸟欢叫。他并不睁眼, 而是用心体验和享受各种鸟的叫声,布满皱褶的脸绽露出幸福的微笑。 一旦鸟声消失了,他会怅然若失地睁开眼,一只手掌搭在额头向高处仰 望。我知道,他在寻找鸟儿的踪迹。 父亲不晓得南宋诗人曾几,没有读过《闻禽声有感》里那句“坐闻 幽鸟语”,但他拥有了那般的精神境界。 用心灵与鸟语对接,这是何等美好的生命状态。 当一个人不再以生活享受为幸福的标准,不再以金钱、权力、地位、 美色作为衡量生命的价值取向,而是痴心于某种大自然的物象时,他的 生命才会呈现出别样的风景。 聆听鸟语,就在其中。 (取材于赵丰的同名散文,有删节)16.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破天荒:指远古时代的第一声鸟叫,给沉寂的自然带来新的生机。 B.灵动迷人:指《诗经》中描写的鸟叫声,富于变化而又充满灵性。 C.旅行家:指年复一年的迁徙生活,让大雁成为经验丰富的飞行者。 D.怅然若失:指用心享受鸟鸣的父亲,在听不到鸟鸣时内心的失落。 【解析】原文:“这些鸟语,将三千年前的华夏之野装点得灵动迷人。 ”下文是‘从鸟的叫声里,可以感知到人性的美。’所以“富于变化而 又充满灵性”错。17.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经》中多处写到鸟鸣,反映出当时人们重视与自然对话,重视 与自然和谐相处。 B.麻雀颜色淡,身形不起眼,只能体现普通人的喜忧,所以被认为是 鸟类中的平民。 C.大雁凄婉缠绵的声音唤起了祖父的同情,让他改变了初衷,还要求 家人不伤害鸟。 D.文中写燕子的叫声,使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突出其含意丰富又极 具人性的特点。 【解析】原文“落叶色的羽毛下,是毫不起眼的躯体,先天就注定了鸟 类中的“平民”身份,无法为自己赢得美誉。也许正因为如此,它在关 注着普通人的生活”故“只能体现普通人的喜忧,所以被认为是鸟类中 的平民。”错。18.文中插入父亲体验和享受鸟鸣的回忆,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 作用。(6 分) 18.(6 分)参考答案: 用父亲简单而幸福的晚年生活呼应前文在鸟语中可以找到内心的幸福和 快乐的认识;为下文感悟出可以在自然中获得清静安宁作铺垫;丰富了 聆听的内容也深化了鸟语带给人的影响。 评分说明: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 分。意思对即可。19.文中说,“从鸟的叫声里,可以感知到人性的美”。请依据文意分 条概括这种美。(6 分) 19.(6 分)答案要点: ①麻雀用声音寻找同伴分享食物,有一种惠及同类的关爱; ②麻雀用声音亲近对它友好的奶奶,有一种知恩图报的仁义; ③大雁在困境中用声音彼此相守,有一种坚信爱情的忠诚; ④燕子欢叫的声音极富人性,有一种不辞辛劳的坚韧; ⑤大雁飞行中的声音雄壮悠长、嘹亮铿锵,有一种引人上进的力量与信 念。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 2 分,答出其中三个要点,得 6 分。意思对即可。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7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 哲人其萎 汪曾祺 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二十来岁,就写出了《科尔沁旗草原》。 稿子寄到上海,因为气魄苍莽,风格清新,深为王统照、郑振铎诸先生 所激赏,当时就认为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大小说,应该尽快发表,出版。 原著署名“端木红粮”,王统照说“红粮”这个名字不好,亲笔改为“ 端木蕻良”。从此端木发表作品就用了这个名字。他后在上海等地发表 了一些短篇小说,其中《鸢鹭湖的忧郁》最受注意。这篇小说发散着东 北黑土的浓郁的芳香,我觉得可以和梭罗古柏比美。端木后将短篇小说 结集,即以此篇为书名。 2020通州高三一模语文 端木多才多艺。他从上海转到四川,曾写过一些歌词,影响最大的 是由张定和谱曲的《嘉陵江上》。这首歌不像“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样过于哀伤,也不像“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样直白,而是 婉转深挚,有一种“端木蕻良式”的忧郁,又不失“我必须回去”的信 念,因此在大后方的流亡青年中传唱甚广。他和马思聪好像合作写过一 首大合唱,我于音乐较为隔膜,记不真切了。他善写旧体诗,由重庆到 桂林后常与柳亚子、陈迩冬等人唱和。他的旧诗间有拗句,但俊逸潇洒, 每出专业诗人之上。他和萧红到香港后,曾两个人合编了一种文学杂志, 那上面发表了一些端木的旧体诗。我只记得一句: “落花无语对萧红。” 我觉得这颇似李商隐,在可解不可解之间。端木的字很清秀,宗法二 王。他的文稿都很干净。端木写过戏曲剧本。他写戏曲唱词,是要唱着 写的。唱的不是京剧,却是桂剧。端木能画。和萧红在香港合编的杂志 中有的小说插图即是端木手笔。不知以何缘由,他和王梦白有很深的交 情。我见过他一篇写王梦白的文章,似传记性的散文,又有小说的味道, 是一篇好文章!王梦白在北京的画家中是最为萧疏淡雅的,结构重留白, 用笔如流水行云,可惜死得太早了。一个人能对王梦白情有独钟,此人 的艺术欣赏品味可知矣! 关于端木的为人,有些议论。不外是两个字,一是冷,二是傲。端木 交游不广,没有多少人来探望他,他也很少到显赫的高门大宅人家走动, 既不拉帮结伙,也无酒食征逐,随时可以看到他在单身宿舍里伏案临帖, 他写“玉版十三行洛神赋”;看书;哼桂剧。他对同人疾苦,并非无动 于衷,只是不善于逢年过节,“代表组织”到各家循例作礼节性的关怀。 这种“关怀”也实在没有多大意思。至于“傲”,那是有的。他不愿自 竖大旗希望被别人奉为宗师。他和王采比较接近。王采告诉我,端木曾 经写过一首诗,有句云: “赖有天南春一树,不负长江长大潮……” 这可真是狂得可以!然而端木不慕荣利,无求于人,“帝力于我何 有哉”,酒后偶露轻狂,有何不可,何必“世人皆欲杀”! 真知道端木的“实力”的,是老舍。老舍先生当时是市文联主席, 见端木总是客客气气的。老舍先生在一次大家检查思想的生活会上说: “我在市文联只‘怕’两个人,一个是端木,一个是汪曾祺。端木书读 得比我多,学问比我大。今天听了他们的发言,我放心了。”老舍先生 说话有时是非常坦率的。 端木晚年主要力量放在写《曹雪芹》上。有人说端木这一着是失算。 因为材料很少,近乎是无米之炊。我于此稍有不同看法。作为小说的背 景材料是不少的。端木对北京的礼俗、节令、吃食、赛会,搜集了很多, 编组织绘,使这大部头小说充满历史生活色彩,人物的活动便有了广宽 天地,此亦曹雪芹写《红楼梦》之一法。有些对人物的设计,诚然虚构 的成分过大。如小说开头写曹雪芹小时候是当女孩子养活的。有评论家 云“这个端木蕻良真是异想天开!说曹雪芹打扮成丫头,有何根据?! ”没有根据!然而何必要有根据?这是小说,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小 说,不是传记,不是言必有据的纪实文学。是想象,不是考证。我觉得 治“红学”的专家缺少的正是想象。没有想象,是书呆子。 端木的身体一直不好。我认识他时他就直不起腰来,天还不怎么冷 就穿起貉绒的皮裤,他能“对付”到八十五岁,而且一直还不放笔,写 出不少东西,真是不容易。只是我还是有些惋惜,如果他能再“对付” 几年,把《曹雪芹》写完,甚至写出《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那多好! (取材于汪曾祺同名散文)17.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深为王统照、郑振铎诸先生所激赏 激赏:非常赞赏 B.我于音乐较为隔膜 隔膜:不通晓 C.也无酒食征逐 征逐:召集赶场 D.他能“对付”到八十五岁 对付:马马虎虎 17.(3分)D(对付:勉强支撑)18.下列对端木蕻良为人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冷淡傲慢 B.冷峻狂放 C.淡泊孤傲 D.清高纯朴19.文章开头说“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才子”具体体现在哪些 方面?(4分) 19.(4 分)答案要点: ①小说成就高,二十来岁就写出受到名家激赏的小说。 ②诗歌成就高,歌词创作婉转深挚,自成一派;旧体诗创作俊逸潇洒, 每出专业诗人之上。 ③能写戏曲剧本,擅长绘画。 ④读书多,学问大,老舍先生佩服。 【评分说明:4 分。每个要点 1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20.这是一篇悼念端木先生的文章。“哲人其萎”出自《礼记》,记录 孔子在去世前七日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子贡听闻后说“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效仿)?”作者以此作为文章 的题目,有何寓意?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7分) 20.(7 分)寓意:表达了对端木先生去世的痛惜心情,也表达了对端 木先生的尊崇和缅怀之情。(2 分) 启示:答案要点:①引古文来命文章题目,点明文章的主题及内容,同 时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避讳”的风俗。(2 分) ②从文章内容选材上,作者围绕“哲人”一词,对端木先生的才学、性 情、人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用“哲人其萎”来概括自己失去端木这样一 位可以尊崇、效仿的先辈的痛惜之情和无人可效仿学习的失望之情。这 样选材,中心突出,值处我们学习写作时借鉴。(3 分)③从文章结构安排上,文章第一话“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和最后一 句话“……,那多好!”正是围绕“哲人其萎”来组织材料、谋篇布局, 这样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值得我们学习写作时借鉴。(3 分) 【评分说明:7 分。寓意,2 分;启示,5 分,按照答案中分项给分, ②③可以选择其一回答。每点均 3 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2 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 大地的泉眼 彭程 ⑴惊蛰、清明、谷雨、芒种、白露、寒露、霜降……在我的手指随意地翻动下, 台历本上的节气轮回成一个完整的四季。像一条琴弦被一根手指拨动,我感觉到胸间 某种板滞的东西正在剥蚀、融化,而一种遥远的原野气息却慢慢地鼓胀,渐渐地盈满 了。 ⑵我该从哪里开始我的诉说呢? ⑶小雪,大雪。窗外皑皑的白色为我的思绪准备好了开端。一场飘飘扬扬的大雪, 就是一片银屑样的记忆,幻化出童年的天空和大地。语言的不加修饰的素朴正像一 片无遮无拦的原野,为想象提供了最为宽阔的空间,摆脱了具体狭隘的经验的拘囿, 这样的想象最能接近实物的本质,同时散发出浓郁的诗意。小雪。大雪。想出这两 个词来概括一段节气的是聪明人。在纷纷扬扬的背景中时间隐匿了,寂静寒冽袭来 无声。 2020门头沟高三一模语文 ⑷日子过得很快。“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立春,雨水。春天 的降临如同一个童话的开始。这个童话弥漫着湿淋淋的气息。迈进春分 的门榭,白天就和夜晚一样长短了,就像两间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屋子。 但很少有人会细心品味这一点,前面几步开外,清明正在一片绿意迷蒙中 散布着湿润柔和的光亮。说到清明,墓草萋萋,纸幡飘飘,哀思播撒在这 一天,好像连绵遥迢的春草。文化传承的力量强大而深厚,不过这种理解 显然是后来被赋予的。这个词汇的本来意义仍旧是描述性的,就像字面 透露出来的那样充满感觉:天气温暖起来,天空晴朗,草木繁茂,空气清新 润泽。清明,这两个字里有水汽氤氲……谷雨。因为和收获、生存系连 在一起,这两个字显得分外美丽,令人动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水的春天呵,一千多年前让杜甫欢喜欣快 的雨水,如今依然飘洒在我们感受的天空。喜悦恒久如初。 ⑸诗的最初的源头在哪里呢? ⑹我们阅读节气时,其实已经是逼近它的边缘了。这一刻,感受向世界敞 开,原野的鲜腥气息注入胸中,灵魄感到了微微的悸动。拂掠过它的是自由 的风,而风来自大地。因此诗要向大地叩问。节气无疑包含了最为原始质 朴的诗意,它直接源自大地,就像雨水从天空落下,而未经过过滤和雕饰。 它给人看到大自然率真的表情和微妙的灵性。它是大地上轮番上演的戏剧 的一幕幕背景。 ⑺春天是萌发,夏天便是生长了……我们一任自己被感受之船载负,沿季 节河道顺流而下时,另外一件事情也在悄悄发生。我们透过节气的舷窗向 外张望,结果看见了自己儿时跳跃的身影。好像童话中读到过的,某人不经 意间进入了一条时光隧道,于是往昔重现。儿时的欢悦深藏在大地上的每 一个角落,每一阵微风中都有我们的笑声。诗就是这样同生命结缘。许多 年后我们在日渐阔大的河流边漫步,涛声浩荡中,我们听得见最初的潺潺和 泠泠,所以返回常常很有必要。时光一往无前,但自由的心灵却可以回溯。 那里有生命的根。每个人都应适时回去,培一捧土,或者浇一罐水。他会发 现,这样他站得更稳。 ⑻秋天,大地上的故事也掀开了新的一页。夜间,空气中的水分会凝 成露珠,缀在紧贴地皮的草叶上,晶莹清亮。如果春天是从天上飘降的, 那么秋天则是自地表激生的。这些日子被称作白露。露珠是大地分泌的 泪珠,是对于刚刚过去的那个火热季节的悲悼和祭奠。秋分的白天和夜 晚再次一样短长,但谁都清楚,从此后路标指着完全相反的方向。从这道 后门出去,有一天人们觉出脚下越发寒凉潮湿,发现原来已经走得很远了, 周围是被割倒的庄稼和枝叶日渐稀疏的树木。寒露,有几只蟋蟀颤颤瑟 瑟地唱出这个调子。 ⑼有人很投入地望着田野,进而很落寞地看自己的心,写下一些让人 怅惘的句子。这样的人被叫作诗人。诗人的年龄几乎和土地有记载的历 史一样长,五千年诗的天空中,布满了他们嘘气凝成的片云。秋天降临到 人的心上,这就是愁了。在造字的时候,做出这样规定的一定是他们中的 一个。诗人是田野最诚笃的守望者,风向着他吹。 ⑽这样的人如今越来越少了。在物质累积的背后也暗暗激生着贫困。 水泥地面和摩天高楼将天空和土地隔绝,机器的轰鸣和流行音乐使人远 离鸟鸣和水声。人躲进一个个狭窄的笼子里,什么样的风才能吹到他?没 有谁肯去关注最后的雪和第一场雨。感受之水被闸断了,失去滋润的心 日益干涸荒芜。我们获得了舒适,却丧失了诗。 ⑾节气,在这中间扮演什么角色呢? ⑿没有鸟可以单凭一只翼飞。如果诗是种子,大地是温床,节气便是 风和雨水。每一朵花、每一颗果实里,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季节神。读懂 了它,一切文字便都索然无味了。 ⒀大地已将自身向我们敞开,启示是清晰昭然的。 ⒁海德格尔说过:人应该诗意地栖居。 (有删改)16.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胸间某种板滞的东西 呆板聚结 B.好像连绵遥迢的春草 广袤辽阔 C.这两个字里有水汽氤氲。 弥漫动荡。 D.自由的心灵却可以回溯 回顾回忆 遥迢: 远看不见尽头的意思有前面“连绵”的提示1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形象地说明节气以其语言的素朴,激发了最能接近实物的本质 的想象,散发出浓郁的诗意。 B.作者认为节气中有强大而深厚的文化传承的力量,还有来自大地的 气息,是大自然本真的“表情”和“灵性”。 C.第七段中,作者认为在“日渐阔大的河流”中“最初的潺潺和泠泠 ”是指生命中令人难以忘怀的诗意和初心。 D.作者慨叹“我们获得了舒适,却丧失了诗”,我们的心田亟待滋润, 放弃舒适才可以获得诗。 “放弃舒适才可以获得诗”错“却丧失了诗”意思是精神的枯竭。18.依据文意,“大地的泉眼”应该如何理解?作品以此为题,有怎样 的表达效果?(5 分) 18.答案提示: 理解:节气是大地的泉眼,从中涌现无限诗意。(诗潜藏于大地深处, 节气是它涌现的泉眼)2分 效果: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激发阅读兴趣;暗含全文主旨:大自然 的节气中蕴含无限诗意,要感知自然,亲近自然,从中领会大自然无穷 的诗意,诗意美好地生活。 (意思对即可)3 分19.作者说“大地已将自身向我们敞开,启示是清晰昭然的”,你获得 哪些启示?结合北京市的地域特点或市民生活谈谈怎样做才能“诗意的 栖居”。(6 分) 19.答案提示: 启示:呼吁我们重视节气,感知自然,亲近自然,从中领会大自然无穷 的诗意,诗意美好地生活;物质的丰富不能带来精神的富有。(意思对 即可)2 分 第二问:略 4 分 ( 观点阐述 2 分,结合地域特点或市民生活 1 分;语言表述优美 1 分)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 森林水滴 ①我很喜欢在森林中漫步。 ②近十年来,我到过好些地方的森林。小兴安岭、庐山、武夷山、三 清山,以及广东封开、龙门等处的森林,我这儿并不想写游记,无意一 一描绘它们的细部景色。我想说的,是那一片深绿、或者墨绿、碧绿、 苹果绿、嫩绿赫然构成层次的山野。你要是登上森林了望哨,在山风呼 啸中,看群树摆动,仿佛海洋在翻腾一样;那壮观的景色使人顿然忘却 世俗许多的纷扰琐碎的事情,有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欢 愉。古人类是从森林走出来的。也许我们看到了森林,唤醒了一种原始 的、粗犷的感情也说不定。 2020延庆高三一模语文 ③在森林里的浓荫下行走,呼吸着比蜜水还甜的新鲜空气,端详着 一株株树的英姿,令人不禁想起了国外一位学人讲的这样意思的话:“ 诗是我辈俗人的作品,大自然的杰作是树,一株树要比一首诗美丽得多! ”你看,它们有的是疏朗的,有的是繁密的,有的亭亭如盖,有的屈曲 多姿,各式各样的树显示了各式各样的美。有的树主干上光光洁洁,有 的树主干上起了瘿结,攀缘植物和悬挂植物附着在上面,一路开着花, 居然直达树梢。在林荫下漫步,有时水珠滴到你的身上,也许是沿着你 的面颊流淌,也许是从背脊直下,沁人心脾。每当此际,我总是一点也 不忙着把它拭去,而是任由它悄然坠下,享受着一种生活于大自然中难 得的情趣。 ④森林是宁静的,但也是喧闹的。你如果在里面仔细观察,就会随 处发现动物,有时一只啄木鸟在头顶上笃笃笃地啄着树干,有时一只金 花鼠翩若惊鸿地跳跃而过,有时成群长尾山雀在空旷处振翮飞翔,它都 使人感到生机盎然。你如果在林里审视着树干和树叶,就会发现,森林 里几乎到处都有小生物,它们都在忙忙碌碌经营着生活,花式品种纷繁 到难以胜计。看似一片宁静的山林,竟有这么丰富的内容,真叫人捉摸 不透;它不是一览无余,而是内涵深厚,像一部你永远也读不完的大书, 这也是令人喜爱的一个原因。 ⑤正像海滨渔夫中有许多奇才异能的人一样,森林里也经常活动着 许多奇才异能的人。他们能够辨别各种树的特性,什么树能够长什么菌, 什么树的汁液可以解渴,什么树的果实可以充饥,他们全都知道。东北 的老猎人敢于带着极其简单的工具进入深林,既不愁捱饿也不怕碰到猛 兽。大森林就像一座他们可以随时探手可得的仓库似的。有人告诉我, 在张家界林区,当一行旅游者因食物供应不上而捱饿的时候,他们碰上 一个森林老人,老人问明原委,叮嘱大伙不必忧心,他马上可以协助解 决,便返身走进林里,才一会儿工夫,就捧着一竹篮花花绿绿的鸟蛋出 来了。当旅游者面有难色,表示不惯吃生鸟蛋的时候,老人嘻嘻地笑着, 连声说:“有办法!有办法!”再度走入森林里,不一会儿,就捧着煮 熟的热腾腾的鸟蛋出来了,原来那森林里什么地方有鸟蛋,什么地方有 一眼滚烫的温泉,他全知道。森林之所以吸引人,也在于这本自然的大 书,它的人和物,都太丰富多彩了。 ⑥因此,每次到森林里去,我都感到很大的快乐和满足。走进城市 的公园,虽然那里有繁花锦绣,但它所激起的欢悦只不过像是一阵轻微 的涟漪;而森林,令人从心底掀起的,却是滚滚滔滔的波涛了。 ⑦我曾经这样反躬自问:为什么到森林去能引起这种深沉的喜悦? 这是一种复杂的感情,有时不是几句话能够解释得了的。它空气清新, 使人脱离尘嚣;它有一种莽莽苍苍的粗犷之美,又有一种纤纤细细的灵 巧之美。它像一部博大精深的巨书似的,展现在人眼前,使我们一时完 全忘却了琐碎扰人的烦忧。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⑧但是细细一想,情形既是如此,又不完全是如此。我们到森林去, 所以引起一种绻恋低回的感情,又是因为在理性上,我们知道森林和人 类生活存在密切关系。试想,设若森林遭受严重砍伐,引起水土流失, 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的事情,放眼看到的是童山濯濯的景象,那将是 一种怎样的不幸!伐木丁丁的声音,在今天并非是全可赞美的。 ⑨这样一想,我终于能够分析走进大森林时所以感到喜悦的缘由了。 原来,除了欣赏宁静,赞美雄浑,领略深厚之外,也还有一种庆幸的心 情:“这里还有这么大一片森林!”“没有看到受破坏的景象,真让人 高兴!” ⑩这样一想,便觉得自己沉浸在快乐之中。 ⑪但愿在不太久的将来,中国森林的总面积继续逐渐上升。那时, 我们一起到森林去徜徉,去欢乐。 1989.3 北京 (取材于秦牧的同名散文,有删改)17.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沁人心脾:森林中凉爽的水滴使人感到舒适。 B.翩若惊鸿:金花鼠体态轻盈,行动敏捷矫健。 C.反躬自问:回顾反思省悟。 D.童山濯濯:山上草木茂盛。 童山濯濯,汉语成语,读音是tóng shān zhuó zhuó,意思是光秃 秃的山上没有草木。也做为人秃顶的诙谐说法。出自战国·邹·孟轲 《孟子·告子上》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引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达了作者看到森林壮观 之景后内心的难以言说的欢愉。 B.森林中的树有疏朗有繁密,有的亭亭如盖,有的树干上起了瘿结, 表现了树木的美丽和丑态并存。 C.作者讲述老猎人和张家界森林老人的故事,表现了森林的独特吸引 力以及它的人和物的丰富多彩。 D.文中作者期盼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森林的总面积继续逐渐上升” , 那时森林将带给人们更多快乐。 【解析】“表现了树木的美丽和丑态并存。”错,这些表现的大自然中 的情趣。19.文中多次把森林比喻成一部大书,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表达的作用。 (6分) 答案要点: 内容:突出森林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人们沉浸其中,能够忘却世俗 的琐碎扰人,内心充满快乐与满足,表达了作者对于森林的喜爱与赞美 之情。 结构:文中三次出现,构成间隔反复,有一唱三叹之效,强烈表达作者 对于森林内涵丰富的赞美。 评分参考:内容分析 3 分,结构 2 分,情感 1 分。20.阅读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 20.(6 分) 参考答案:对于森林中壮观的景色、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喜爱与赞美;对 人类拥有大片森林可以走进的庆幸;对现实社会中,森林面积逐渐上升、 人人都知道理性的爱护森林、保护森林的期盼与呼唤。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 2 分,三个要点,共 6 分。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3 题。 泉州,泉州       丁立梅 ①我到泉州,泉州用雨迎接了我。 ②我住在风雅颂书局的民宿里。 民宿在五店市,栖身于一群老建筑中。 ③月洞门进去,有一小小院落,红红的院墙上攀着三角梅。 在南方,见多了这花,它 一旦开起来就没完没了,用汹涌澎湃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头。 它打扮得既艳丽又妖娆, 或一身热烈的红,或一身昂扬的紫,或一身橘色,或一身素白。 它让人误以为它就是风 华绝代的,真是聪明得有些狡黠了,鬼精灵般的。 其实呢,它的花朵细小得很,乳黄色, 藏在艳丽的三枚苞片间。 如它这般懂得包装自己的花,少见。 我每回见它,都要惊诧、 惊喜。 ④院落的花架上爬着蜜豆花,不见花只见叶,这也是好的。 密匝匝的叶片油亮油亮 的,它们倒垂下来,跟耍杂技一般。 花架下安放着一架秋千,秋千没人荡的时候,就荡清 风、荡日影、荡星光、荡雨声。 2020平谷高三一模语文 ⑤雨声真好,我在听雨! 雨嘀嗒嘀嗒,如弹六弦琴。 苏东坡的十六件 赏心事里有“微雨竹窗夜话”,又有“雨后登楼看山”。 我轻易就得到 了这样的赏心事。 当然,夜话最好不要,我情愿沉默。 在这样的老房子 里,实在不宜多话,就听听雨敲竹叶吧,一声声里,敲的都是从前的韵律。 从前的那户人家去了哪里呢? 我在那木门上,闻到了面线糊的味道;还有 润饼的味道,薄薄的面皮里,包着万般滋味。 在这里,芋头可以跟南瓜相 亲相爱,鸭蛋里可以灌进去肉末。 甜汤里的芸豆,吃起来很面。 牛肉羹 上漂着绿绿的葱花…… ⑥雨后登楼实在美妙。 ⑦天蓝得阔绰,云也白得阔绰。 蓝天下的五店市给我闾阎扑地 之感, 红墙红瓦,一派喜气洋洋。 最有意思的是屋顶上的燕尾脊,全都精雕细 琢。 砖雕、石雕……各种雕绘手艺齐齐出马,人物、鸟兽、花卉应有尽 有。 看久了,我老是疑心屋顶上搭着一个戏台子,趁我一不留神,那戏就 开演了,锣鼓铿锵响起来,人物鸟兽也都活动起来。 ⑧巷道里有回响,有老师领着一群小学生参观房子。 闽南人爱把房 子称“厝”,这“厝”字让我着迷,是屋子里住着昔日啊,或宋朝,或明朝, 或清朝,或民国。 我似乎看到,从那旧旧的院落里走出一个烧火的丫头, 红衫,蓝裤,两条小辫子,辫梢上缠着红头绳。 亲切啊,我小时候的模样! 远隔着岁月的长河,远隔着千重山,竟遇到一样的烟火。 ⑨烟火? 对,满大街的烟火气。 一个孩子告诉我:“老师,我们泉州 的面线糊好好吃啊!”我真的去找来吃。 我吃了,并非如孩子形容的那 般好吃,然而我又深知孩子说此话时的真诚,味蕾只忠实于热爱它的人。 ⑩晚上,我在五店市内闲逛。 街头的热闹渐渐散去,一家一家的店 铺,关门了。 一枚月亮,突然从一棵榕树的后面爬上来,明晃晃的一张脸, 像朵丰腴的白菊花,照亮了燕尾脊屋顶上的那些彩雕彩绘,是凤凰,是老 鹰,是牡丹花开,是彩衣彩袍的信男信女。 我又疑心那里搭着个戏台子, 耳边有梨园戏曲响起,咿呀旖旎。 唱的是什么呢? 是泉州的从前呢,男 人们远下南洋,女人们倚门数着日月。 侨批往来,装的是数不清的想念 和牵挂。 他称她阿欣,给她寄信寄钱。 信中万言千语,殷殷嘱托,一定 要孝顺父母,教育好子女,督促子女多读书,勤修德,“淡饭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种却堪愁”。 寄来的银钱,买下砖瓦木头,砌出一进落二进落三 进落的房,门框上刻上这样的家训:读未见之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之书如 逢故人,可谓好学。 ⑪我问泉州的孩子们:“你们爱泉州吗?”“爱!”孩子们异口同声,声 音嘹亮。 我感动于这声“爱”,倘若一个人连自己所在的家乡都不爱, 又何谈爱远方? 孩子们的眼神清亮,他们七嘴八舌,从泉州的美食到美景, 一一道来。 有个男孩子很动情地给我讲了他父亲的故事,他说父亲遭遇 过很多艰难时刻,却一直很乐观,从来不曾放弃对生活的热爱。 所以,他 爱他的父亲,爱他们泉州人。 ⑫我为之动容。 ⑬人永远是这个世上最美的风景,我们留恋一个地方,多半是因为这个 地方的人,我也就很留意泉州人。 无论大街上,还是寻常小巷里,我在泉 州人的脸上都看到了两个字:从容。历史上,泉州曾因其形状颇像一条鱼, 被称为“鲤城”,我觉得这名字很贴切,再看泉州人,可不就是一条一条 鲤鱼嘛,有见惯了风浪的处事不惊。 ⑭雨后登山实在有趣。 ⑮落叶不扫,兀自在山路上铺积。 沿石阶上去,不时有花扑过来,我 一一去辨认,是鬼针草,是马缨丹……还看到三角梅,它居然跑到这座山 上来了。 ⑯我觉得泉州人真奢侈,可以把花像小猫小狗似的养着,让它们四处溜 达。 你在泉州的大地上走着,路过,不留神,就被一枝花碰了头,也许是 妖娆的三角梅,或者是着紫衣的马缨丹。 九里香在一个古老的院落里香 着,引得人去寻香。 我在一条竹径上走着,两旁的桂花香得撩人,我摘些 装口袋里。 后来我掏纸巾擦鼻子,鼻子很快乐地打了个喷嚏———被袋 子里的桂花香熏的! 我突然很爱泉州。 ⑰有鸟声不知响在哪棵树后面。 僧人寒山有诗云:“鸟语情不堪,其 时卧草庵。”太阳好好地照着,鸟声好好地响着,花朵好好地开着。 我 真想就此找一处草丛卧下,什么也不想,就这么看看天看看地,也是好的。 ⑱山顶上铺满鬼针花,山崖边立着一簇簇茅花,作鹤欲飞状。 我站在 山顶,看山下的泉州,那里烟火人间,热气腾腾,生生不息 。 ⑲离开泉州的前一晚,我写下这样的留言:我在这里,望过月,望过云, 听过雨打竹叶,抚过木门上从前的气息,那落在上面的烟火,烫疼了我的 手指。 ⑳我知道,我会怀念。 我现在,已经开始怀念了。 (选自 2019 年《读者》,有删改)1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真是聪明得有些狡黠了        狡黠:狡猾﹑诡诈 B. 蓝天下的五店市给我闾阎扑地之感 闾阎扑地:形容繁华热闹 C. 锣鼓铿锵响起来 铿锵:鼓声鸟兽声节奏明快 D. 那里烟火人间,热气腾腾,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不断生长﹑繁殖 19.(3分)D 【解析】 A项在文中无贬义,从段末句“我每回见它,都要惊诧、惊喜”可推断 出; B项指房屋众多,街市繁华; C项无鸟兽声。20.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 第①段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营造了诗意的氛围,行文中写雨中、雨后 的所见所闻,给人亲切自然之感。 B. 第④段作者看到花架上安放的秋千无人荡时,由眼前之景,不禁联想 到自己童年荡秋千时的美好生活。 C. 第⑤段中作者“听雨”时情愿沉默,因为这样可以在“老房子”里听 到从前的韵味,闻到烟火的气息。 D. 作者文笔细腻、清新,在看似平淡寻常的小场景、小事件中传递着爱 与感动,用文字感怀温暖的人生。 20.(3 分) 【解析】B 联想到的不是“自己童年的生活”。21. “烟火”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颇有意蕴,请你至少找出三处来,细 细品味它的涵义。 (4 分) 21.(4 分) 【解析】一点一分,两点二分,三点 4 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1)⑧段“竟遇到一样的烟火”:指孩童时代烧火做饭时的情景,唤起 作者对儿童时代 亲切的回忆。 (2)⑨段“满大街的烟火气”:指街市上烟火缭绕的场景,表达对泉州 小吃的钟爱。 (3)⑱那里烟火人间:指泉州人子孙繁多,生活美满。表达作者希望泉 州后人代代昌盛的美好祝愿。 (4)⑲段那落在上面的烟火:实写烟和火,表达作者对泉州及泉州人刻 骨铭心的眷恋。22. 作者在第⑤段中提到自己轻易得到了苏东坡十六件赏心事中听雨和 登楼两件。 纵观全文,引发作者怀念的赏心事还有很多,请概括其中的 一件事,结合你的经历,谈谈对这类“赏心事”的体会。 (5 分) 22.(5 分) 概括其中的一件事,比如:清幽的民宿环境,怡人的景色;在“老房子 ”里听雨的惬意; 雨后登楼的心旷神怡;雨后登山时的鸟语花香…… 体会:结合自身经历,写出真切感受即可。23. 小说中,人物和环境两个要素联系紧密,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 请你结合原著内容谈一谈《红楼梦》中秋爽斋的室内布置与贾探春的性 格有什么关系? (5 分) 23.(5 分)结合秋爽斋环境特点分析出人物性格特征即可。答出人物 性格特征 2 分,结合原著分析 3 分。 比如:秋爽斋的视野开阔,气势宏大,风雅清高等特点表明了探春志 向高远、趣味高雅、洒脱大方。秋爽斋布置以书画为主,而不是一般大 家闺秀的胭脂和脂粉之类。结合原著内容第四十回:探春素喜阔朗,这 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 人法帖,并数十方宝观,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 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 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 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东边便设着卧 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6-19题。(共18分) 重到腾冲 ①重到腾冲,心里还是有些隐隐的激动。到腾冲,主要为看国殇墓园。心里在问 自己,如果没有它,腾冲,你还会来吗?真的,到一个地方,无论第一次到,还是 重到,心里都有自己的一个目标,或者说,心里都有一个挂牵,就像惦记着一个你 自己的亲人或友人。重到,便有一种阔别重逢的感觉。 ②我是8年前来过一次腾冲,也是秋天,远远地看到门楣上“国殇墓园”四个隶书 大字,心里便禁不住发紧。秋风瑟瑟中,到这里似乎更合乎心情,满墓园的松柏谡 谡之声,像小鼓击打着人的心房。这一次,秋风中,带有细雨,更是苍天契合的一 种感情,如丝似缕的扑面而来。这一次,是从侧门进的,我买了一支白菊花,攥在 手中,好像攥着一只看不见人的手,总觉得花枝上有温度,也有雨的泪珠。 2020密云高三一模语文 ③一眼就看到屹立在来凤山上的纪念塔和塔下面的烈士陵园。心里 便想起李根源老人,他是滇军抗战名将,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了可以 让我们面对历史并可以凭吊先烈的这座墓园。是李根源先生力主在旧有 的火山上修建而成了这座墓园,大门上“国殇墓园”四个大字便是李老 先生题写的。字如其人,那种遒劲中带有的苍凉,是心情的挥洒。冷却 的火山的若浆深处,成为了烈士的归宿,当初喷发的炽热岩浆,曾经是 烈士的一腔热血,烈士冢选择了好地方,火山是他们形象与心灵最好的 写照。地热与心热,一起温暖到现在,让我们任何一个中国人到这里来, 都会忍不住血流加速。像熄灭了曾经冲天的火焰,储存在煤层一样,把 每一寸悲壮的记忆铭刻在山里,只要一星火苗,立刻能够把整座火山重 新点燃。 ④上得山来,是忠烈祠。祠堂前的山石上是“碧血千秋”四个苍劲 大字。祠堂内的四壁墙上都满满地镶嵌着石碑,一共76块,石碑上雕刻 着全部阵亡的9168位烈士的名字。那一年持续了127天全歼日军惨烈的 腾冲保卫战中,有石碑记下每一位烈士洒下的鲜血。那每一个名字,便 有了生命,可以呼之欲出,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 ⑤由于阴雨,祠堂里的光线黯淡,一切恍若梦中一般。但我可以细 细地仰望着每一位烈士的名字,想象着他们当时的样子。每一位都是那 样陌生,又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近。我忽然发现墙上有些石碑是凋 残的,有些名字已经没有了,或者是残缺了。从残缺的状况看,显然是 出自人工的破坏。值得庆幸的是,毕竟忠烈祠和山顶上的纪念塔,连同 烈士冢,被整体保护了下来。 ⑥出祠堂,攀山而上,四周布满一排排烈士的墓碑,一共3346块, 每一块碑上刻着烈士的名字和军衔,简捷干净得如同一首荡气回肠的绝 句。风霜剥蚀,墓碑残破斑驳,被苔藓浸透,字迹却依然清晰,刀凿斧 刻,每一道笔划都浸透着方刚的血气,都迸发出心底的呼声,都有一段 碧血丹心的故事。一路拾级而上,一路的墓碑像行注目礼一样紧紧地跟 随着你,铺铺排排,整齐的方阵,黑色的浪一样,由远到近,无声却极 有韵律地起伏着,蔓延在你的脚下,激荡在你的心里。碑上的字迹,像 是这些中士下士上尉少校……还是按照当年作战的序列一样,掩映在丛 林草莽之中,在听候进攻的号角,随时都可以冲出来,腾空而越,一片 呐喊…… ⑦蒙蒙的细雨中,萋萋芳草摇曳的山坡上,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 总觉得墓碑像是被水浸泡过一样,仿佛沉船刚刚被打捞上来,让你想蹲 下来为它们擦拭。松风萧萧,吹得我的心头弥漫起哀婉却又深沉的乐声, 像是一曲安魂曲,忍不住垂下头,强忍着没有落下泪来。在那场收复腾 冲城的战斗中,全腾冲的人同仇敌忾,敲着各家的洗脸盆为他们助阵。 激烈的战斗,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我们付出了9168名将士的性命,将 6000多敌人全部歼灭。面对侵略者,中国人视死如归的英雄血气,在腾 冲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尽管腾冲全城毁于战火之中,2万多间房屋成 了一片焦土,所有的树木都被炸倒烧毁,腾冲却如火中涅槃的凤凰一般, 挺立在世人的面前。腾冲,配得上这样雄姿勃发的名字。 ⑧山道两侧的墓碑上,都已经有人插上了白色或黄色的菊花。我走 了进去,走到里面几排,不知该把手中的菊花献给谁,因为每一个人都 应该敬献。我来到一块墓碑前,上面刻着“上士王玉龙”。我不知道他 在哪天在腾冲的哪个地方牺牲的,我只知道他的名字叫王玉龙,我相信 他一定很年轻,也一定很自豪。他睡在这里,而我只能伏下身来为他献 上一支白菊花。 ⑨走出烈士陵园,参观完新建的滇缅抗战博物馆,我想起上次来时 腾冲的朋友告诉我的一件事情:当年克复腾冲的战役打得正激烈,一位 战地记者拿着好几卷胶卷,到腾冲当时唯一的一家照相馆冲洗。照相馆 的老板冲洗完之后一看,全部都是战火纷飞的场面,他赶紧连夜又冲洗 一套,整整96张照片,一直保存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96张照片保存了 60来年,否则现在展览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珍贵的照片了。只知道这位照 相馆的老板姓张。正义,是毁灭不掉的;英雄,是无法从人民心头抹去 的。这就是世道人心,这就是正义,这就是英雄,这就是腾冲。 ⑩离开腾冲,心还在国殇墓园里!忍不住写下一首小诗,留给自己 一份缅怀和纪念:重到腾冲访旧游,壮魂又是欲相留。云深难忆惊山岫, 草密伤情哭石头。铁血如潮真气概,野花似火叹风流。国殇馆里悲风起, 扑面萧萧雨落秋。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有删改)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荡气回肠:文辞简约的绝句感情充沛,优美而婉转动人。 B.拾级而上:作者走出祠堂以后,沿着山路逐步登上台阶。 C.同仇敌忾:全腾冲人怀着共同的仇恨,对付共同的敌人。 D.淋漓尽致:在抗日战争中,腾冲人尽显视死如归的精神。 选项A“文辞简约的绝句”错,原文是“如同一首荡气回肠的绝句。 ”“优美而婉转动人”错;上一句“碑上刻着烈士的名字和军衔”说的 是墓碑,因此,这里的“荡气回肠”应是“感人肺腑”的意思。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两次到腾冲,主要是为了瞻仰国殇墓园,祭奠先烈,表达出对 先烈的怀念与崇敬。 B.第⑤段作者说墙上残缺的石碑,是人工破坏的,说明当地的人缺少 对英烈的敬畏之心。 C.第⑨段作者插叙了照片的由来,意在说明在腾冲不管是烈士还是普 通人心中都有正义。 D.作者在描写石碑、烈士数目之时运用了精准的数字,表现了作者在 瞻仰过程中的虔诚。 【解析】“说明当地的人缺少对英烈的敬畏之心。”错,以偏概全。18.结合上下文,请简要分析第二段的主要作用。(6分) 18.(6分)参考答案:本段写了两次来腾冲都是在秋风秋雨中,营造了瞻 仰陵园的氛围,衬托了当时沉重的心情(内容上);承上启下(过度),解释 上文的“重到”,主要为引出下文对第二次来腾冲时所见所闻的描写,并 与题目呼应(结构上);描写第一次到腾冲,是为了与“重到”做一个对比 ,虽然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地点,但是感情星度却有所不同,第一次来到墓 园时只是心灵上的一次震撼,而第二次感情更为强烈,除了秋风还有雨的 渲染,作者因内心的一份牵挂而重到此处,较之第一次感情更为浓郁,从 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对英烈的崇敬之情。(主旨上)(内容、结勾、主旨各2 。意对即可)19.作者在文中说:“到一个地方,无论第一次到,还是重到,心里都 有自己的一个目标,或者说,心里都有一个挂牵,就像惦记着一个你自 己的亲人或友人。”在我们生活中,也会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人渴 望“重到”。请你描绘一下这个“地方”,并谈谈渴望“重到”的理由。 (6分) 19.(6分)评分标准:描绘某一个地方,3分;分析理由,3分。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 这思考的窑洞 我从延安回来,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窑洞。因为这普通的窑洞里曾住过一位伟大 的人,而那些伟大的思想也就像生产土豆、小米一样在这黄土坡上的土洞洞里奇迹般 地生产了出来。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斗争的心脏,是艰苦岁 月的代名词。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延安的形象是战争,是大生产,是生死存亡的一 种苦挣。但是当我见到延安时,历史的硝烟已经退去,眼前只有几排静静的窑洞,而 每个窑洞门口又都钉有一块木牌,上面写明某年某月,毛泽东同志居住于此,著有哪 几本著作。有的只有几十天,仍然有著作产生。这时,仿佛墙上的钉子不是钉着木牌, 而是钉住了我的双脚,我久久伫立,不能移步。院子里扫得干干净净,几棵柳树轻轻 地垂着枝条,不远处延水在静静地流。我几乎不能想象,当年边区敌伪封锁,无衣无 食,每天都在流血牺牲,每天都十万火急,毛泽东同志却稳稳地在这里思考、写作, 酿造他的思想,他的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2020房山高三一模语文 自党中央于 1938 年 1 月由保安迁到延安,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先后住过 四处窑洞。这窑洞首先是一个指挥部,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在这里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但为了这些决策的正确,为了能给宏伟的战略找到科学的理论 根据,毛泽东在这里于敌机的轰炸声中,于会议的间歇中,拼命地读书写 作。所以更确切点说这窑洞是毛泽东的书房。当我在窑洞前漫步时我无法 掂量,是从这里发出的电报、文件作用大,还是从这里写出的文章、著作 作用大。他的房子里只有一张旧木床和一杯苦茶。他只能将自己分身为二, 用右手批文件,左手写文章。他是一个中国式的 民族英雄,像古小说里的那种武林高手,挥刀逼住对面的敌人,又侧耳辨 听着背后射来的飞箭,再准备着下一步怎么出手。当我们与对手扭打在一 起,急得用手去撕、用脚去踢、用嘴去咬时,他却暗暗凝神,调动内功, 然后轻轻吹一口气,就把对手卷到九霄云外。他是领袖,更是思想家。随 着时间的推移,他这些文章的力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当时的文件、决定。四 壁黄土,一盏油灯,这里已经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但是唯物质生活的最简 最陋,才激励了共产党的领袖们以最大的热忱、最坚忍的毅力、最谦虚的 作风,去作最切实际的思考。 延安岁月是毛泽东及我们党与土地、与人民联系最紧密的时期。他 住在窑洞里,上下左右都是纯厚的黄土,大地紧紧地搂抱着他,四壁上 下随时都在源源不断地向他输送着力量。他眼观六路,成竹在胸。在一 孔窑洞前的木牌上注明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论持久战》。为写这篇文 章,他在窑洞里伏案工作九个日夜,连炭火烧了棉鞋也全然不知。第九 天早晨,当他推开窑门,让警卫员把稿子送往清凉山印刷厂时,我猜想 他的心情就像罗斯福签署了原子弹生产批准书一样激动。以后战局的发 展果然都在他的书本之中。 伟人其实与我们最接近。一次,在延安雷电击死一头毛驴,驴主人 说:“老天无眼,咋不打死毛泽东?”有人要逮捕这个农民,消息传到 窑洞里,毛泽东说骂必有因,一了解,是群众公粮负担太重,他下令每 年由二十万担减到十六万担。毛泽东在这窑洞里领导了著名的延安整风, 他的许多深刻的论述挽救了党,挽救了许多干部,但是当他知道有人被 伤害时,就到党校礼堂作报告,说:“今天我是特意来向大家检讨错误 的,向大家赔个礼!”并恭恭敬敬地把手举到帽檐下。 1942 年,华侨领袖陈嘉庚访问延安,他刚在重庆吃过 800 元一桌的 宴席,这时却在毛泽东的窑洞里吃两毛钱的客饭,但他回去后写文章说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一九四五年黄炎培访问延安,他看到边区的兴旺, 想到以后的中国,问一个政权怎样才能永葆活力。毛泽东说,办法就是 讲民主,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我想他说这话时一定仰头环视了一下四周 厚实的黄土。“七大”前后很多人主张提毛泽东思想,他坚决不同意。 他说:“这不是我个人的思想,是千百万先烈用鲜血写出来的,是党和 人民的智慧。”“我这个人思想是发展的,我也会犯错误。”作家萧三 要为他写传,他说还是去多写群众。他是何等的清醒啊! 胡宗南进犯,他搬出了曾工作 9 年的延安窑洞,到米脂县的另一孔 窑洞里设了一个沙家店战役指挥部。古今中外有哪一孔窑洞配得上这份 殊荣啊!土墙上挂满地图,缸盖上摊着电报,土炕上几包烟,一个大茶 缸,地上一把水壶,还有一把夜壶。中外军事史上哪有这样的司令部? 哪有这样的统帅?毛泽东三天两夜不出屋,不睡觉,不停地抽烟、喝茶、 吃茶叶、撒尿、签发电报,一仗俘敌 6000 余。 他是有神助啊!这神就是默默的黄土,就是拱起高高的穹庐、瞪着 眼睛思考的窑洞。大胜之后他别无奢求,推开窑门对警卫说,只要吃一 碗红烧肉。当你在窑洞前徘徊默想时,耳边会响起黄河的怒吼,眼前会 飘过往日的硝烟。但是你一眨眼,面前仍只有这一排静静的窑洞。自古 都是心胜于兵,智胜于力。中国革命的胜利实在是一种思想的胜利,是 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毛泽东那几篇文章的胜利。延安的这些窑洞真不 愧为毛泽东思想的生产车间。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考写作、展示才华的 辉煌时期,收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本)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在这个时期 写成的。 毛泽东在宝塔山下留下了这一排永远思考的窑洞。思想这面铜镜总 是靠岁月的擦磨来现其光亮。半个世纪过去了,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 毛泽东离我们渐走渐远,而作为思想家的毛泽东却离我们越来越近。 (取材于梁衡的同名散文,有删改)17.对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酿造他的思想 酿造:在文中引申为形成 B.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运筹帷幄:在帷幕之中计算 C.他眼观六路,成竹在胸 眼观六路:形容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D.自古都是心胜于兵 心胜于兵:思想的力量超过武器的力量 17.(3 分)B(“运筹帷幄”这里意为筹划,指挥。)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头段既点出了题目中的“窑洞”,又借助交代窑洞让自己“印象 最深”的原因引出下文对“伟大的人”及其思想的具体展开。 B.第二段中“钉”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被眼前几排静静的窑洞吸 引而仁立不动的状态,突出表现了伟人及其思想的巨大魅力。 C.第三段通过对毛泽东在弹火纷飞中仍然坚持读书写作的细节描写,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毛泽东对人民最大的热忱和最谦虚的作风。 D.作者并不是单纯从仰视的角度去写伟人毛泽东,而是尝试用一种尊 崇的态度和平视的角度追问并思考毛泽东思想的成因及力量。 18.(3 分)C(“展现了毛泽东最大的热忱和最谦虚的作风”理解有误, 展现的是毛泽东沉稳大气、处变不惊的领袖风范。)19.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与赏析。(6 分) (1)他是一个中国式的民族英雄,像古小说里的那种武林高手,挥刀 逼住对面的敌人,又侧耳辨听着背后射来的飞箭,再准备着下一步怎么 出手。 (2)土墙上挂满地图,缸盖上摊着电报,土炕上几包烟,一个大茶缸, 地上一把水壶,还有一把夜壶。 19.(6 分)评分说明:答出手法或句式特点各 1 分,答出理解及表达 效果各 2 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1)此句运用了类比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毛泽东的英雄形 象——既能及时化解眼前的危机,还能预先思考下一步的行动;表达了 对毛泽东卓越的能力与智慧的赞美之情。 (2)此句的句式整散结合,运用白描手法,表现了毛泽东居住的作为 指挥部的窑洞环境极其简陋,衬托毛泽东的功绩之大,洋溢着对毛泽东 朴实的生活作风的赞叹之情。20.本文题目“这思考的窑洞”有怎样的意蕴和表达效果?请综观全文, 简要回答。(6 分) 20.(6 分) 评分说明:意蕴分值 4 分,表达效果分值 2 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 题目中近指代词“这”的使用,隐含了作者曾亲自来到“窑洞”参观 的经历;“窑洞”既是实写,同时也借代曾经在此居住的毛泽东;用“ 思考”来修饰“窑洞”,既隐含曾经居住在“窑洞”中的毛泽东善于思 考的特点,也表达自己到此得到了深刻的启迪。(4 分) “这”的使用,既拉近了“窑洞”和作者的距离,也拉近了“窑洞” 和读者的距离;用“思考”这一定语则将“窑洞”拟人化,使题目新颖 生动,能引发读者思考,并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2 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