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授课人:贵州省兴义市清水河镇品甸小学邓龙【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古今部分词义的不同。2、在读中感悟杜甫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态,想象诗中生动传神的画面,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对诗歌的审美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并能熟读成诵。4、拓展杜甫其他有关爱国的诗,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教学重难点】时代久远,让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读《示儿》体会诗人的情感导入。 二、读题,解读题意三、初读,弄懂诗意1、检查学生自读情况。(1)指名朗读,学生评价。随机教学:读准生词“即”“妻子”,了解意思;出示“卷“的两种读音及意思,选择这句诗中“漫卷”的正确读音。(2)再指名读,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试着读出古诗特有的韵味来。(3)齐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生提出质疑的地方,师相机理解词义:剑外蓟北
巴峡巫峡襄阳洛阳(找出这些地名,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它们所处的省份。)(课件出示地理位置)四、品读,感悟诗情1.理解:什么叫“喜欲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回忆那时的你有怎样的言行举止?2、汇报交流:a.“初闻涕泪满衣裳”(1)这是什么样的泪?(激动、高兴)(2)请你带着这种情绪读一读。b.“却看妻子愁何在”(1)妻子和孩子曾经有怎样的忧愁?(为衣食而愁,为居无定所而愁,为贫困流离而愁,为生命时常受到威胁而愁)(2)想象:诗人听到喜讯后会怎样告诉家人呢?(3)一向爱书如命的他居然也随手狂乱的卷起诗书与大家共享快乐。真是“喜欲狂”啊!齐读这两句。c.“白日放歌须纵酒”(1)52岁的诗人,既不适合放歌,也不适合纵酒。这真是“喜欲狂”了。因为诗人听到(生:“剑外忽传收蓟北”),想象马上就要(生:“青春作伴好还乡”),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千杯万盏也不醉”。d.体会最后两行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诗人太高兴了,高兴得刚听到这个喜讯就想好了回家的路线。谁来说说诗人将要从哪出发,经过哪些地方,最终目的地在哪?(借助课件了解行走路线)(2)谁来读读这两句。(语速要稍快)五、整理,叙说故事下面请你们根据刚才的理解、品悟,再适当加些合理的想象,用第一人称,练习说说诗意,把它叙述成一个小故事。六、再读,升华情感1.诗人喜欲狂了,我们也喜欲狂了,而所有的喜悦都是因为(生:“剑外忽传收蓟北”),听到这个喜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为什么会如此高兴,这喜极而泣的“涕泪”中包含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到杜甫为人民、为国家而高兴,体会他的爱国之心)(板书:爱国)2.师:诗人的这一份爱国情怀激动着我的心,我相信同样也激动着你的心。因为他忧也为国,喜也为国啊!3.练习背诵。【板书设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喜欲狂爱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