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时段总结(六)世界现代史
时段考情·备考导引
【命题分析】统计近5年高考题可以看出世界现代史是高考考试的必考内容:1.从分值看:这部分分值在4-20分之间变动,最少一个选择题,分值4分,基本保持在8分左右,多时20分左右。选择题一般8分,有时4分,非选择题涉及较少,涉及时往往是和其他部分综合在一起,分值在10分左右。2.从考查形式看:多是图片、表格、文字表述等表现形式,考查对新史料、新情境的分析、解释。
3.从考查内容看:以第三世界发展、欧洲一体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1929-1933年大危机、美国经济调整和科技创新为主,以第三世界发展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为最。主要特点有:(1)第三世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独立、兴起,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宣告第三世界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2)欧洲一体化:美苏冷战背景下,欧洲逐渐走向联合,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冲击了美苏霸权和两极格局;两极格局结束后,欧盟进一步发展壮大,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
(3)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新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商品经济和私有制,是正确的;苏联模式开创了不同于西欧的工业化模式,帮助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但有极大的弊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三次改革没有成功,苏联最终解体。(4)1929-1933年大危机、美国经济调整和科技创新: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说明自由主义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应该调整;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引领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开创了“新经济”,推动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模块考点】1.政治:俄国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变,特别关注美苏冷战对峙、第三世界的崛起壮大、欧洲一体化和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和格局的演变。2.经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尤其关注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美国经济政策调整,尤其关注1929-1933年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演变,尤其关注布雷顿森林体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联合、世界贸易组织。
3.科技:科学理论发展和实践,尤其关注三次科技革命。4.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和影视发展历程,尤其关注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现代影视。
阶段综述·主题引领主题一1917至1945年世界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建立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这为苏俄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基本的政治前提。同时,政治上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也必然要求经济上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以探索符合苏俄(联)国情的经济体制,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当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时,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危害巨大的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遭到了巨大打击。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应对,但是西方国家的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破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苏俄(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何会出现这种迥然不同的状况,究其根源,在于其不同的生产关系,苏俄(联)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西方国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典题示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了70个有关外国的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24个协议在冶金和金属加工工业,55个合同是与美国和德国的商号签订的。如苏联同福特公司签订的关于为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的咨询和供应设备的合同;美国勃兰德塔商行(帮助改造莫斯科汽车厂)和马基商行(设计和建造马格尼托格尔斯克冶金联合企业)等都在苏联投资设厂。——摘编自曹广金《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苏美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1978年邓小平访问松下电器公司以后,松下电器开始在中国投资。12月18日,可口可乐与中国粮油集团签署了一份合同,获准向中国出售第一批瓶装可口可乐,在新中国成立后绝迹了30年的可口可乐重返中国……12月19日,位于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宣布,中国将历史性地引进3架波音747客机。……1984年,德国大众汽车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大众汽车是第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汽车制造商之一。——摘编自《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的知名外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和咨询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国外企业与苏联引进外国技术援助和咨询的共同点,并说明其不同的结果。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有关外国的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以及1921年实现新经济政策从苏联工业化以及西方需要打开市场角度回答。第(2)题第一问共同点从经济发展任务、技术引进以及市场开放性等方面回答;第二问不同结果从苏联工业化实现后停止引进,中国则是不断引进并推进改革开放实施方面进行回答。
答案:(1)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租让制奠定了合作的基础;苏联工业化建设迫切需要西方国家的技术支持;西方国家因国内市场饱和而急于扩大外部市场。(2)共同点: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都注重对外引进技术和资金;都体现了对外市场的开放性。不同结果:苏联随着工业化的实现而停止了对外技术引进;中国则通过不断扩大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
主题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十月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亚洲及非洲爆发了一系列的民族解放运动。此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或联合或争夺,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此间成就最大的是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从性质来看,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0世纪30年代世界普遍受到法西斯的侵略威胁,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结合起来,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以不同形式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加速了法西斯国家的败亡,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并提高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到20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崩溃。在这期间:(1)面对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一大批新兴独立的国家加强团结、联合,开始联合反殖、反霸斗争。(2)第三世界崛起后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建立了有影响的国际组织,为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进行斗争,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3)亚洲新独立的国家和海湾国家的民族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典题示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以来东西方经济总量发展及预测:
如图所示,历史学家伊恩·英里斯提出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是以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之间的“相互赶超”为主线展开的。——摘编自[美]伊恩·莫里新《西方将主宰多久》围绕材料,结合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本题据材料“近代以来东西方经济总量发展及预测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是以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之间的‘相互赶超’为主线展开的”,并结合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即可自拟论题,例如:近代以来西方赶超东方,东方积极融入,呈现赶超之势。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东方逐步从属于西方、东方世界尤其是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等方面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注意史论结合即可。
答案:示例一:论题:近代以来西方赶超东方,东方积极融入,呈现赶超之势。阐述:14-17世纪,伴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和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东方逐步从属于西方,西方开始统治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起来,西方长期主宰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确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深刻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与此同时,西方世界也面临着制度和经济层面的危机,东方世界尤其是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之,近代以来西方凭借经济和制度的优势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并构建维护其自身利益的政治经济秩序,东方国家奋起直追,努力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呈现赶超之势。
示例二:论题:东西方文明之间竞争带来灾难,融合带来发展。阐述:一方面,近代西方凭借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前期采用暴力手段,经新航路开辟、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后对世界的侵略扩张,把落后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中,东方文明饱受摧残,比如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社会。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世界各地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增强。特别是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进一步密切了国家、地区间的关系。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加入地区性或全球性的经济组织或多边组织,谋求和谐共生健康发展。总之,人类发展历史中,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有“相互赶超”的趋势,这是一种竞争关系,但竞争之下是融合,未来世界各国的发展更加休戚相关,和合共生才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您好,谢谢观看!
本课结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