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二十七 “蒸汽”的力量(40分钟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合肥模拟)18世纪20年代,英国律师乔治·梅森的遗物包括茶几、银茶壶及少量瓷器;羊毛商人詹姆斯·基特森的遗物包括陶瓷器67件、茶几盘1个及茶壶1把。18世纪中叶,几乎所有的英国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英国()A.垄断世界茶叶贸易茶之风日益普及C.资产阶级地位提高建等级观念消失 【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18世纪中叶,几乎所有的英国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说明随着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饮茶之风被传入国内并日益普及,故选B。题干史实仅涉及“18世纪中叶,几乎所有的英国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不能据此过度推论为英国在此时期就垄断了全世界的茶叶贸易,排除A;题干中述及“几乎所有的英国家庭”,并不单单指的是资产阶级的地位提高,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喝茶,排除C;题干内容与封建等级观念无关,排除D。 【拔高训练】19世纪最初几十年间,相对工资基本上没有变化,但饮茶取代喝啤酒成为英国劳动者主要的消遣方式,茶叶消费成为家庭预算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恩格斯甚至说“只有穷得一无所有的地方,才看不到茶的影子”。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A.城市化的水平显著提高B.工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C.与东方的贸易规模扩大D.社会贫富差距逐步缩小 【解析】选C。据材料“茶叶消费成为家庭预算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可知普通百姓茶叶消费量增加,这与英国同东方(亚洲)的贸易规模扩大有关,故选C。据材料“只有穷得一无所有的地方,才看不到茶的影子”可知茶叶的流行与城市、乡村分布无关,故茶叶的消费量增加不能体现城市化的水平变化,排除A;据材料“相对工资基本上没有变化”可知工人并没有分享工业革命的经济发展成果,排除B;据材料“相对工资基本上没有变化”可知是茶叶价格相对降低,而不是社会贫富差距减小,排除D。 2.1850年前后,钟表成为英国社会各个阶级必备的生活用品,英国人时间概念被空前强化,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这一现象说明()A.生产力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节奏B.工业化推动钟表制造业的发展C.钟表普及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D.民主政治确立推动生活近代化 【解析】选A。据材料“1850年前后,钟表成为英国社会各个阶级必备的生活用品”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工厂制度、新式交通工具的普及都对时间提出要求,可知生产力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故选A。材料“英国人时间概念被空前强化”说明是大众的需求不是钟表制造业的发展,排除B;材料反映钟表普及但不能说明生活质量提高,排除C;英国的民主政治确立于1689年,与1850年前后时间不符,排除D。 3.1710年到1795年的英国,资本主义大农场经营方式的采用、农机的推广,使得农村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牲畜的科学培育和饲养,使羊的平均重量从每只28磅增加到80磅,牛的平均重量从每头370磅增加到800磅。这反映出18世纪的英国()A.农业与工业发展相得益彰B.农业发展取决于圈地运动C.农村实现了机械化的生产D.科学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 【解析】选A。题干中述及了英国在1710年到1795年之间所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如“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羊的平均重量从每只28磅增加到80磅”“牛的平均重量从每头370磅增加到800磅”等,农业领域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是因为“资本主义大农场经营方式的采用、农机的推广”,据此可知,农业与工业之间相互促进和发展,故选A。圈地运动使得英国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被迫流离失所,但是它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资本、劳动力、市场,另外,题干之意主要在于论述农业和工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并没有涉及圈地运动,排除B;题干中仅述及“资本主义大农场经营方式的 采用、农机的推广”,不能据此过度推断为“农村实现了机械化的生产”,排除C;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结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才开始了紧密结合,排除D。 4.(2021·漳州模拟)如表1870—1900年的铁路公里数(单位:千千米) 据表判断()A.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美洲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迅猛 【解析】选C。据表数据可知,美洲的铁路公里数增长迅速,远超其他地区,可推知美洲在19世纪末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故选C。据所学工业革命的知识可知,19世纪末,英国并未丧失世界工厂地位,排除A;仅从这一时期的铁路公里数,无法看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情况,排除B;经济全球化指的是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仅从铁路公里数无法看出其是否发展迅猛,排除D。 5.19世纪中叶英国议会颁布法令,开展公共卫生运动。在政府的感召下,民间力量也纷纷加入到这场运动中来。中产阶级妇女尤为突出,她们积极走访,宣传卫生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普及卫生知识的作用。由此可见,此次英国公共卫生运动()A.民间力量发挥了主导作用B.彻底改变了英国的环境卫生C.妇女的政治权利得以保证D.适应了英国工业社会的需要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英国开展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弊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英国议会于19世纪中叶开始颁布法令,得到了人们的大力支持,甚至“民间力量也纷纷加入到这场运动中来”,说明英国的这场公共卫生运动适应了英国工业社会的需要,即一方面开展工业革命,另一方面也重视生存环境,故选D。题干中仅述及“民间力量也纷纷加入到这场运动中来”,没有提及民间力量是否成为了这次运动的主导,排除A;题干内容主要涉及人们广泛参与这场公共卫生运动,但没有述及其结果,排除B;题干内容仅述及妇女广泛参与这场公共卫生运动,但是没有涉及其政治权利是否得到保证,并且妇女的政治权利得到保证是在20世纪以后,排除C。 6.(2020·湛江模拟)1791年,美国人汉密尔顿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谴责英国对美实施帆篷布和亚麻布倾销;1814年,美国人又指责英国制造商和贸易公司联合起来在美国倾销商品,力图摧毁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发展起来的产业。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英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B.工业革命加剧市场竞争C.重商主义思想根深蒂固D.美国是英国的经济附庸 【解析】选B。根据材料“1791年,美国人汉密尔顿……谴责英国对美实施帆篷布和亚麻布倾销;1814年,美国人又指责英国制造商和贸易公司联合起来在美国倾销商品”可知,1791年和1814年,英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并且英国有大量商品涌入美国,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需要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商品大量销往国外,并且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排除A;材料中提及美国人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而指责英国的倾销行为,不能等同于重商主义,并且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由主义逐渐盛行,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商品大量涌入美国,不能反映美国是英国的经济附庸,排除D。 7.(2020·厦门模拟)下表为1800年前后英国议会颁布的部分法令内容。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工人阶级已成为独立政治力量B.暴力革命是工人抗争的主要手段C.工业化伴随着尖锐的社会矛盾D.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依然大行其道 【解析】选C。材料中的法令内容反映了当时存在着劳资对抗、工人破坏机器、治安混乱等现象,说明伴随着工业化而来的还有尖锐的阶级矛盾,故选C。工人阶级成为独立政治力量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之后,排除A;据材料《破坏机器法》以及《警戒法》的规定内容可推知,当时工人有暴力抗争的方式,但是否是主要手段无法看出,排除B;重商主义在工业革命之后逐渐被自由主义思想取代,不再大行其道,排除D。 8.19世纪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一览表 以上资料应该用来说明()A.工业革命在欧美扩展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C.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D.德意志统一的历史意义 【解析】选A。据表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一枝独秀,而第二次工业革命老牌帝国英、法比值下降,美、德比重增加,说明更多的国家在世界工业产值中占有一定比重,体现了工业革命在欧美的扩展,故选A。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是19世纪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一览表,20世纪末英国殖民体系才崩溃,排除C;1871年德意志完成统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9.工业革命前,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是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地区。经过工业革命,工业重心逐渐向北部推移。兰开夏成了棉织业的主要中心;苏格兰也出现了以格拉斯哥为中心的新工业区。曼彻斯特、利物浦等新兴工业城市也日益发展起来。这表明,英国工业革命()A.加快了城乡经济发展B.拉大了各地经济差距C.导致传统经济的衰落D.改变了经济地理面貌 【解析】选D。材料阐述了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工业重心由南向北转移,改变了原有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使之在该地区经济联系中的地位发生变化(利物浦:小渔村→工业城),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A;材料没有对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进行对比,排除B;材料没有阐明工业革命对传统经济的影响,排除C。 【拔高训练】(2020·唐山模拟)工业革命时,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农村那种散居所养成的习惯还没有改变。如生活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处泼洒,不少城市居民还保留着养猪的习惯,所以到处是猪圈。由于厕所不够,人们不得不随地大小便。这主要反映了()A.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B.城市化发展使城市管理难度提升C.民众素质低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D.工业革命推动养殖业在城市扩展 【解析】选B。由材料“不少城市居民还保留着养猪的习惯……人们不得不随地大小便”可知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卫生和秩序管理存在着难度,故选B。工业革命确实加速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但材料中主要表现的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后的情况,而非英国的城市化发展情况,排除A;材料中提及的是城市的卫生问题而非经济发展问题,城市卫生主要关乎城市的面貌和管理,对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排除C;工业革命后的养殖业发展主要是机械化、大规模的养殖厂,而材料中主要涉及的居民私自圈养的猪,不属于工业革命的作用而是农民的散居习惯,排除D。 10.(2020·佛山模拟)下表是1624年英国《专利法》颁布后专利授权统计。这反映了()A.经济发展加速了《专利法》实施B.议会改革有助于科技发展C.理论研究推动了技术走向市场化D.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发展 【解析】选D。据材料“1624年英国《专利法》颁布后专利授权统计”可知,1750年后英国专利授权数猛增,这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故选D。1624年《专利法》颁布后英国经济就已经发展,但专利授权数很少,排除A;议会改革发生于1832年,但1750年至1830年专利授权数就已经大幅度上升,排除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主要来自技术实践,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多来自理论研究,排除C。 11.瓦特负责研究工作,企业家博尔顿负责提供新厂房、研究设备、优秀的工匠及样机的试销。随着新型蒸汽机被制成样机并不断改进,大量资金不断涌入,形成研发—生产—研发的良性循环。这反映了()A.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工厂应运而生B.蒸汽机发明起源于自然科学的发现C.研发与生产相结合推动了技术变革D.机器的应用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开端 【解析】选C。根据材料“随着新型蒸汽机被制成样机并不断改进,大量资金不断涌入,形成研发—生产—研发的良性循环”等信息可知,对新型蒸汽机的研发与生产,推动了技术变革,故选C。改良蒸汽机发明前工厂制已经产生,排除A;蒸汽机发明起源于生产技术的积累,并非“起源于自然科学的发现”,排除B;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与材料所涉及工业革命时期不符,排除D。 12.1813年的《印度贸易垄断废止法》有以下规定:除“中国皇帝的疆域”以外,包括印度在内,东印度公司所有贸易区域、港口的贸易权、交易权、投资权都必须向所有国民开放。该规定()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表明英国放弃了打开中国市场的愿望C.说明清“闭关锁国”政策效果明显D.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诉求 【解析】选D。据材料“1813年的《印度贸易垄断废止法》”可知英国政府改变支持垄断的策略,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要求废止垄断,由此可知《印度贸易垄断废止法》适应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诉求,故选D。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是工业革命不是自由主义,排除A;材料“除‘中国皇帝的疆域’以外”说明英国希望利用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开拓市场,排除B;材料中英国改变政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的需要不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排除C。 二、非选择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20·景德镇模拟)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公共卫生最早是从英国开始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社会“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产物”。最初关注的是环境卫生和疫病预防,后来逐步扩展到多个领域,比如卫生行政、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医疗卫生、妇婴卫生、 卫生教育等,几乎包罗了所有与民众生命健康有关的问题。大体而言,广义上的民国公共卫生行政事务包括了上水道、下水道、粪尿处理、道路清扫等环境卫生;医疗设施或对药品进行管理的保健卫生;还包括对卫生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教育的卫生教育以及对各种卫生数据进行统计的卫生统计等。狭义的公共卫生则指公共卫生行政、环境卫生、卫生防疫及饮食品卫生等。19世纪前期,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来应对英国日益严重的环境卫生的困扰。从英国开始,公共卫生立法开始成为欧美国家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事项。——摘编自王其林《中国近代公共卫生法制研究1905—1937》 材料二 清末新政中建立起卫生行政制度,并初步形成了卫生法律体系,以1911年东北鼠疫治理为契机,以防疫为主的公共卫生开始从无到有、从地方性立法向国家性立法过渡。由于社会转型以及政局动荡的深层因素影响,民国初的中央和地方卫生行政机构并不稳定,曾几度裁撤。即使如此,公共卫生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仍卓有成效,不仅公共卫生立法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专业化、技术性规范日益成为公共卫生立法的重点。与清末相比,防疫、医师登记、环境、饮食、饮水类等公共卫生法规都形成了体系,更重要的是基本勾画出了 民国公共卫生法律制度的概貌。——摘编自王其林《中国近代公共卫生法制研究1905—193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美公共卫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义。(13分) 【解析】第(1)题“特点”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回答,“原因”根据材料一“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社会‘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产物’”可得工业革命开展;根据材料一“最初关注的是环境卫生和疫病预防”可得城市化兴起,公共卫生问题突出;联系所学可得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工人阶级的斗争,近代科技的进步等。第(2)题“背景”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回答,“意义”根据材料二“公共卫生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仍卓有成效,不仅公共卫生立法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专业化、技术性规范日益成为公共卫生立法的重点”可得建立卫生行政制度;初步形成卫生法律体系;根据材料二“与清末相比,防疫、医师 登记、环境、饮食、饮水类等公共卫生法规都形成了体系,更重要的是基本勾画出了民国公共卫生法律制度的概貌”结合所学可得培养了公共卫生相关人才,加速了近代社会转型等。 答案:(1)特点:最早从英国开始;关注领域广泛,有广义、狭义之分;有立法保障等。原因:工业革命开展;城市化兴起;公共卫生问题突出;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工人阶级的斗争;近代科技的进步。(12分)(2)背景:晚清及民国政府的努力;治理东北鼠疫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契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借鉴西方公共卫生治理的经验等。意义:建立卫生行政制度;初步形成卫生法律体系;培养了公共卫生相关人才;加速了近代社会转型等。(13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6世纪,英国完成统一,形成民族国家,为以后的富强打下了基础。1688年,英国以和平手段进行了光荣革命,此后几百年国内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18世纪70年代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开始了以蒸汽机发明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人类从此进入工业时代。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英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家,这是它在19世纪称霸世界的经济基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因未进行产业革新而失去科技创新优势,从19世纪末期开始走下坡路。随后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速了英国的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 世界上全面收缩,大英帝国瓦解,英国不得不回归欧洲。——摘编自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程》英国的发展历程蕴含了国家兴衰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上其他国家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解析】首先,阅读材料,根据提示语从“国家兴衰”的角度提炼启示,不断创新是国家兴盛的重要因素;然后,结合世界近现代史上其他国家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在论证时要简单叙述和略加评论相结合即史论结合,如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时美国进行了制度创新,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困境,并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如战后日本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契机进行科教创新,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开发尖端科技,推动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使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其 兴盛时都是富于创新精神而不是因循守旧的。当然,可以从其他不同角度提炼启示。 答案:示例一:启示:不断创新是国家兴盛的重要因素(2分)说明: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19世纪中期,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不断革新技术,取代英国成为技术发明和创造的主要国家,使国家经济实力大增;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困境,并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8分)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其兴盛时都是富于创新精神而不是因循守旧的。(2分) 您好,谢谢观看! 示例二:启示:能否保持国内政局的稳定是国家兴衰的关键(2分)说明:自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了帝制与共和的反复较量,国内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严重影响了国内经济的发展,1875年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政治体制趋于稳定,经济也得到较快发展。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引发了国内的各种矛盾,导致社会意识形态混乱,民族矛盾尖锐,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8分)由此可见,保持国内政局的稳定是国家兴盛的前提,国内政局动荡往往导致国家的衰落。(2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