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化学 / 一轮复习 /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滚动测试卷3含解析新人教版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滚动测试卷(Ⅲ)(第一~六单元)(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N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水玻璃、明矾、漂白粉都是强电解质C.煤油、“乙醇汽油”“生物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D.纳米铁粉去除水体中的Hg2+和植物油酸败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解析: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SO2为酸性氧化物,NO2、CO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水玻璃、漂白粉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明矾是强电解质,B错误。煤油的成分是碳氢化合物;“乙醇汽油”中含有乙醇,乙醇中含有C、H、O三种元素;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酯类,不是碳氢化合物,C错误。纳米铁粉去除水体中的Hg2+,Fe和Hg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植物油酸败也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2.(2018理综改编)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C17H35COOC2H5+H218OB.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NH4++OH--22-/22 高考C.由Na与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Cu答案:A解析:A项,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是羧酸发生C—O键断裂,醇发生H—O键断裂,18O应该在酯中,而不是在水中,错误;B项,0.1mol·L-1氨水的pH小于13,说明NH3·H2O部分电离,正确;C项,Na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形成Na+,Cl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Na+与Cl-以离子键结合生成离子化合物NaCl,正确;D项,电解精炼铜时,铜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铜,正确。3.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Ⅰ叙述ⅡAFe3+具有氧化性Fe2(SO4)3可作净水剂B浓硫酸有腐蚀性常温下浓硫酸不能用铁罐盛装C将鸡蛋壳置于醋酸中浸泡一段时间,鸡蛋壳大部分溶解且有气泡冒出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D向漂白粉中加少量浓盐酸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漂白粉已经变质答案:C-22-/22 高考解析:铁离子可水解生成Fe(OH)3胶体,故Fe2(SO4)3可作净水剂,与铁离子的氧化性无关,故A项错误;常温下Fe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则常温下浓硫酸能用铁罐盛装,且与浓硫酸的腐蚀性无关,故B项错误;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和CO2,说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C项正确;ClO-与Cl-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Cl2,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确定漂白粉是否已经变质,故D项错误。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B.NaHCO3溶液中加入HCl:CO32-+2H+CO2↑+H2O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CO2+AlO2-+2H2OAl(OH)3↓+HCO3-D.“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ClO3-+5Cl-+6H+3Cl2↑+3H2O答案:C解析:磁性氧化铁为Fe3O4,Fe3O4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Fe3++Fe2++4H2O,A项错误;HCO3-是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应写成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B项错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与“洁厕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D项错误。5.某溶液可能含有Na+、Fe3+、Br-、I-、HCO3-、SO32-、NO3-等离子。①向该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泡产生,溶液呈橙色;②向橙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向橙色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未变蓝色,则在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组是(  )。-22-/22 高考A.Na+、I-、SO32-B.Na+、Br-、SO32-C.Fe3+、Br-、NO3-D.Na+、Br-、NO3-答案:B解析:①向该溶液中滴加氯水,无气泡产生,溶液呈橙色,说明无HCO3-,可能含有Br-、I-;②向橙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42-,从而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32-,则无Fe3+;③向橙色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未变蓝,说明没有I2生成,从而进一步说明原溶液中没有I-,因此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a+、Br-、SO32-,可能存在的离子是NO3-,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HCO3-、I-。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短周期元素X、Y、Z、Q、T的原子序数与其常见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TX2与足量X2反应生成TX3的分子数目为NAB.Z元素形成的可溶性盐溶液可能显碱性C.1molY2X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D.0.1molQ元素的含氧酸在水中电离出的H+数目为3NA答案:B-22-/22 高考解析:X的化合价是-2价,T的化合价是+6价,可知X、T分别为氧、硫,则Y、Z、Q分别是钠、铝、磷。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A项错误;铝盐有Al3+、AlO2-两种形式,其中含AlO2-的盐溶液呈碱性,B项正确;1molNa2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C项错误;H3PO4为中强酸,不能完全电离,D项错误。7.(2018某某理综改编)下列对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同一温度下溶解度:Na2CO3r(S)>r(O) 2OH-+Cl2Cl-+ClO-+H2O(3) ··Cl···· ··N···· ··Cl······Cl······(4)2SO2(g)+O2(g)2SO3(g) ΔH=-196.6kJ·mol-1(5)离子键、共价键 c(NO3-)>c(NH4+)>c(H+)>c(OH-)解析: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元素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B为N;A与D同主族且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A,则D为金属元素,A为非金属元素,所以D为Na,A为H;C与E同主族且EC2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的原子序数小于E,所以EC2为SO2,则C为O,E为S,F的原子序数大于S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为Cl。(1)元素F为C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ⅦA族。(2)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所以C、D、E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Na)>r(S)>r(O);氯气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ClO-+H2O。(3)B与F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8电子结构,为NCl3,分子中N与Cl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所以电子式为 ··Cl···· ··N···· ··Cl······Cl······。-22-/22 高考(4)已知0.50molSO2被O2氧化成气态SO3放出49.1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ΔH=-196.6kJ·mol-1。(5)H、N、O以原子个数比4∶2∶3所形成的化合物为NH4NO3,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和共价键;NH4NO3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铵根离子浓度减小,所以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O3-)>c(NH4+)>c(H+)>c(OH-)。21.(10分)氯系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1)液氯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氯气溶于水时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为        。 (2)工业上将氯气溶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84”消毒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工业上常用石灰乳与氯气反应制取漂白粉,流程如图所示,其主要设备是氯化塔,塔从上到下分四层。将含有3%~6%水分的石灰乳从塔顶喷洒而入,氯气从塔的最底层通入。这样加料的目的是                        。处理从氯化塔中逸出气体的方法是                        。 (4)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在等物质的量的Cl2、NaClO、ClO2(还原产物为Cl-)、O3(1molO3转化为1molO2和1molH2-22-/22 高考O)四种常用的消毒剂中,消毒效率最高的是    。在用二氧化氯进行水处理时,ClO2除了杀菌消毒外,还能除去水中的Fe2+和Mn2+。写出用ClO2氧化除去Mn2+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ClO2反应后的产物为ClO2-)             。 答案:(1)HClO(2)Cl2+2OH-Cl-+ClO-+H2O(3)使反应物充分接触 用碱液吸收(答案合理即可)(4)ClO2 Mn2++2ClO2+2H2OMnO2↓+2ClO2-+4H+解析:(1)在Cl2与水的反应中,Cl2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HClO为氧化产物。(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3)用石灰乳逆流吸收Cl2,可以使Cl2与石灰乳充分接触。(4)等物质的量时,ClO2得到的电子最多,消毒效率最高。在用ClO2氧化除去Mn2+的反应中,由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物中要补水,生成物中要补H+。22.(10分)化学电池在通信、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通过某种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能量的多少,可以判断该电池的优劣B.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或蓄电池,这类电池可无限次重复使用C.除氢气外,甲醇、汽油、氧气等都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D.近年来,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上日程,其首要原因是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需要回收-22-/22 高考(2)纯电动车采用了高效耐用的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 ②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    molK2FeO4被还原。 ③如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检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正极反应式为                       。 答案:(1)A (2)①Zn+2OH--2e-Zn(OH)2 ②1 ③CH3CH2OH-4e-+H2OCH3COOH+4H+ O2+4e-+4H+2H2O解析:(1)二次电池可以多次使用,但不可能无限次重复使用,B项错误;氧气可用作燃料电池的氧化剂,而不是燃料,C项错误;废旧电池进行集中处理的主要原因是电池中含有汞、镉、铅等金属离子,它们会对土壤、水源造成污染,D项错误。(2)①放电时,在碱性条件下,负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②根据电池总反应式可知,2molK2FeO4被还原时有6mol电子转移,故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有1molK2FeO4被还原。③由信息可知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正极1个O2得到4个电子生成H2O,由CH3CH2OH、CH3COOH的分子式分别为C2H6O、C2H4O2,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分别为-2价、0价,可得CH3CH2OH-4e-CH3-22-/22 高考COOH,依据电荷守恒,前面减4个负电荷,后面加4个H+。最后配平可得负极反应式为CH3CH2OH+H2O-4e-CH3COOH+4H+。在酸性条件下,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23.(10分)电解是工业生产的常用方法。某研究性小组进行以下相关探究:实验Ⅰ.用图1装置电解CuCl2溶液制取少量漂白液。图1图2(1)导气管W端应与出气口      (填“X”或“Y”)连接。 (2)实验后发现阴极石墨棒上除了附着有红色物质,还附着有少量白色物质。查阅资料显示:物质名称及化学式性质-22-/22 高考氯化亚铜CuCl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碱式氯化铜Cu2(OH)3Cl绿色固体、不溶于水化学小组分析提出:①白色物质为CuCl。②红色物质可能有     或者Cu2O或者二者混合物。 实验Ⅱ.为探究阴极石墨棒上附着的红色、白色物质,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出阴极石墨棒,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W1g,并将其放入图2所示装置b中,进行实验。实验中,石墨棒上的白色物质完全变为红色,无水硫酸铜不变色,d中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结束时,继续通H2直至石墨棒冷却后,称量其质量为W2g。(3)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 (4)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电解CuCl2溶液时,阴极上产生白色物质的原因为(用电极反应式解释)            ;阴极上产生白色物质的物质的量是        。 答案:(1)X (2)Cu(3)检验红色物质中有无Cu2O(4)2CuCl+H22Cu+2HCl(5)Cu2++Cl-+e-CuCl↓ W1-W235.5mol-22-/22 高考解析:(1)Cl-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W端应与出气口X相连。(3)由于无水硫酸铜不变色,证明b中反应产物没有水生成,石墨棒上的红色物质中没有氧元素,一定不含有氧化亚铜,一定含有铜,则无水硫酸铜是用来检验红色物质中有无Cu2O。(4)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为CuCl与氢气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l+H22Cu+2HCl。(5)电解CuCl2溶液时,阴极上发生的反应为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Cu2++2e-Cu和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氯化亚铜:Cu2++Cl-+e-CuCl↓;2CuCl+H22Cu+2HCl,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差为氯元素的质量,白色固体为CuCl,所以n(CuCl)=n(Cl)=W1-W235.5mol。-22-/2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