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中册 / 古诗词诵读 / 书愤/陆游 / 《书愤》课件

《书愤》课件

  • 2022-02-24
  • 15页
  • 1.11 M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陆游书 愤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谟阁待制。主张坚决抗金,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作品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生当北宋危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陆游 《书愤》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写作背景 解题书:愤:书写愤懑,悲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自主鉴赏方法看诗题看注释看诗眼看背景(论世)看诗人(知人)看典故(悟感情)1.“世事艰”具体指什么?“中原北望气如山”一句暗示诗人怎样的愿望?从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在写景有何特点吗?你还能举出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3.颈联和尾联分别用了什么典故?有何用意?思考与鉴赏 鉴赏品味1.“世事艰”具体指什么?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对金人妥协退让,对爱国志士排挤。“中原北望气如山”一句暗示诗人怎样的愿望?从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愿望——收复失地雄心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爱国青年形象 鉴赏品味只用六个名词组合,纯意象的组合,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当时诗人才36岁: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具体化,从而抒发诗人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在写景有何特点吗?你还能举出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用典用了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许为“万里长城”的典故作者以檀道济自喻,既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又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用了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出师北伐的典故。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他渴望北伐复国,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谁堪伯仲间”,含蓄地谴责了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这首诗题目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哪些事而“愤”?(找诗中字眼回答)它包含哪些感情?所愤之一:世事艰;所愤之二:空自许;所愤之三:鬓先斑;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整体感知 报国无门壮志未酬年华空老渴望复国愤!情感主旨 对比:理想与现实;早年与晚年以典明志借古讽今表现手法 比较阅读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的异同。 篇名功绩个人情感表现手法《蜀相》《书愤》合作交流“功盖三分国”,“天下计”和“老臣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苦痛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伐复国,年老鬓衰,壮志未酬的悲愤。景中融情以乐写哀借古抒怀相同点: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不同点:以典明志借古讽今对比 谢谢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