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上册 / 古诗词诵读 / 将进酒/李白 /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 2022-02-24
  • 7页
  • 34 KB
还剩 2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将进酒》述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述课的题目是《将进酒》现在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说说这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一、说教材《将进酒》是编排在职高语文高一下册二十一课《唐诗二首》的,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古体诗,向来被视为李白的巅峰之作。诗人借饮酒放歌一吐胸中理想难以实现的郁闷,其中所显示的超凡脱俗、鄙薄富贵的精神气质,反应出李白独特的人格魅力。全诗慷慨潇洒,感情奔放,气势磅礴,读来令人震撼。是张扬个性的一首劝酒诗,学习此诗有助于同学更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思想及其诗风,由于此诗有及时行乐、悲叹人生的消极思想,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理解诗人的狂歌痛饮。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对同学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学情分析诗词鉴赏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作为职高一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诗歌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时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加以引导并构建一个合理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诗词的鉴赏能力。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体会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2)鉴赏诗歌中比兴、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2)背诵课文,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名句。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习并背诵古诗文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3、情感目标:珍惜现在的时光,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阅读诗歌、背诵诗歌、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2)鉴赏此诗的比兴、夸张等艺术特色。2、教学难点: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我采用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对比法等,使学生动口动脑,积极思考,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2、 学法: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带着问题读这些方式使学生在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再由学生自主鉴赏,教师指导学习。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许多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些人中,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写得独绝千古而获得了“诗仙”的称号,而且也因为他的酒而留下了“酒仙”的美名,他就是——李白。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有怎样的感情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诗来走近李白。这就是他的《将进酒》。(二)作者简介和背景介绍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他少年时代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他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但难以实现,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充满浪漫主义特色,是自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有《李太白全集》。《将进酒》约作于公元752年,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个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过于此,但此时正值李白“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公元744年,唐玄宗“赐金还山”。此后李白仕途失意,生活困苦,流离漂泊。(三)解读诗词第一环节读听结合,整体感知 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然后听配乐示范朗读,再让学生尝试配乐朗读,在读和听中,我会给学生设置如下问题。1、《将进酒》中的“将”是什么意思,从内容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首什么诗?一首劝酒诗2、这首诗的基调是怎样的?明确:基调是愤激,第二环节具体赏析,设计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1、诵读诗词找出诗中的主旨句?明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也是诗人的人生态度。2、如何划分诗的结构层次?明确:全诗随着感情的变化,可分为四层。第一层,悲叹生命的短暂。(起兴)第二层,写出感情由“悲”转“欢”。(入题)第三层,酒酣耳热,当慷慨高歌。(举杯劝酒)第四层,歌罢再饮,尽显豪放之态。(劝酒辞)第三环节深入探究把握意象,感受情怀以“酒”意象为中心,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怀、情绪变化。设置情境思考:1、请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思考作者在诗中的感情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并找出相对应的诗句:豪放的、悲壮的、自信的、愤慨的、狂放的、愁苦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激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悲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欢快“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狂放“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愤慨“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愤恨“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狂欢2、李白借酒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3、请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作大胆推测: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形象:大醉,酣卧不起。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4、 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让从诗歌的内容里找原因,带动学生进一步朗读。1)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2)“销万古愁”,也就是借酒消愁。5、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学生带着问题朗读全诗,讨论。第四环节以“酒”为歌,拓展赏析以酒为意象采用对比学习,让学生体会“酒”文化。如:曹孟德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四)课堂总结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读李白的这一首《将进酒》饮酒诗确实能让我们产生的审美感受,但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还是一种消极行为。这种豪放不羁的洒脱一但与酒结缘是要以付出生命的健康为代价的。所以,敬其人,好其诗,却不可模其行。正所谓美酒诱人,可不要贪杯呦!(五)再次朗诵全诗 说明:学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能更准确地把握诗人的形象,领会诗人的情感。(六)、课后练习七、说板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板书,帮助学生更完整的理解课文。将进酒李白主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内容: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感情变化:悲——乐——愤——狂豪放——外壳愤激——内核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