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荷塘月色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文学研究会早期成员。江苏东海人,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又自称扬州人。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12日病逝前,谆谆嘱告家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作者作品
创作背景1927年4月12日,南方发生“四一二”政变。面对“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结构层次
研讨问题1、本文写了朱自清一次怎样的经历?月下散步。2、哪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3、“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家里有矛盾?4、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寻找宁静。5、找到宁静了吗?6、宁静过后他的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变得不宁静。似乎找到宁静。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时代背景考虑。
7、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小路的呢?曲折、树多、幽僻、寂寞。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幽僻又引出了寂寞。对比。白天(少人走)和黑夜(更寂寞)对比;没有月光(阴森森)和淡淡月光(很好)对比。8、作者为什么用对比的手法来衬托月下的小路呢?通过对比就会更显得当天晚上的宁静与内心的寂寞。9、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流露了怎样的心情?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 淡淡、朦胧的感觉;作者这里没有用上热烈、激昂的色调,突出他的淡淡的哀愁。
10、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第3段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心情产生了变化,并且得到暂时的解脱的呢?平常的自己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我们从下面可以看到,自己现在是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11、“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妙处”和“受用” 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作者的心情开始融进了荷塘中。
第4段:月光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塘中景物、月光、光影组合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色—树色、灯光、蝉声蛙声12、课文中有哪些主要描写景色的语段?又着重以哪些景物来描写?
拟人:灵秀动人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13、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语言形象生动,景物形象逼真,你能说说其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吗?
比喻:具体形象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⑤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⑥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⑦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⑧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是渴睡人的眼。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
本体喻体原句相似点荷叶白花(荷花)清香舞女的裙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渺茫的歌声……………………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很相似月光下,白色荷花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的星星相似渺茫的歌声和微风中荷香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
通感:迷离精妙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①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②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④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
月下荷塘美景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比喻——具体形象拟人——灵秀动人通感——迷离精妙【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月光下的荷塘的美。
作业:1、背诵第4自然段。2、分析5~8段作者感情的变化。3、分析7~8段作者写江南旧俗的作用。
第二课时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塘中景物、月光、光影组合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色—树色、灯光、蝉声蛙声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泻浮动词:精当生动本文的语言还有什么特点?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
泻
照
流水结论“泻”的范围广,与“流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生动活泼。“照”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
浮轻飘柔美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
画“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韵律美,渲染出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轻轻”、”悄悄”、“曲曲折折”、“田田”、“脉脉”、“静静”、“薄薄”、“淡淡”、“弯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
【小结】第5段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第6段: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1、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2、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3、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点面结合。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眼前的荷塘两千里外的江南故乡千余年前的六朝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由联想旧时江南采莲的情景,想到,想到。
为什么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作者出其不意地将人们带到六朝时代采莲的热闹场景中,似乎古人生活在自由的天地中,是作者心驰神往的,宁静又到不宁静,深切微妙地反映出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采莲的场面在作者心中又是“另一个世界”,又是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再一次发出感叹。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可以从“这到底使我惦着江南了”看出。“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表明了作者陶醉在宁静之中,极不情愿回到现实。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小结】第三部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
明线:游踪(外结构)暗线:情感(内结构)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四周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本文线索
总结朱自清通过在月下荷塘静谧幽美的景色中独处的心境描述,表达了他抑郁孤寂、想超脱现实自得其乐而不可得的情绪,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布置作业:1、背诵第5、6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3、课外积累有关荷花、月亮的诗文。
关于荷花的诗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关于月亮的诗文: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香幽幽中,盛一壶月光品茗。
再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