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读书:目的和前提(时间:45分钟 分值:35分)一、语言运用(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薜荔”是古诗文中________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________,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斜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________,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袭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薜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________。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司空见惯 同流合污 青云直上 心驰神往B.层出不穷 随波逐流 青云直上 赏心悦目C.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扶摇直上 心驰神往D.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扶摇直上 赏心悦目解析:选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文中指“薜荔”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根据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随波逐流”更恰当。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职。根据语境,用“扶摇直上”更恰当。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赏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B.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C.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薜荔抒情。D.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解析:选D。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的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修改的关键是把句子的逻辑关系理顺。A、B两项,“身处逆境”包括了“仕途不顺”及“怀才不遇”的情
形,不能并提。C项,“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的说法绝对,且“仕途不顺”与“怀才不遇”有交叉,不合逻辑。D项的修改最恰当。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若是晴朗的夏日,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B.若是天气晴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C.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D.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解析:选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上文已经交代“夏天来了”,这里就不要再说“夏日”。上文说了“风雨雷电”,这里可说“天气晴朗”。先说阳光照射,后说仿佛彩霞,这样更符合逻辑。4.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5分)本报4月13日讯(记者陈炜敏) 由中央电视台、人民文学出版社组成的采访组今天来我市,对济南“周三读书会”做深入细致的采访考察,对读书会多年苦苦坚守,用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来弘扬文学事业的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周三读书会”是由原市园林文联主办,以济南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为平台,园林绿化系统、社会各界文学爱好者广泛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其坚持纯文学性、公益性,以文学创作为宗旨,每周三集中开展读书创作交流活动,通过学习交流、开展诗文诵读、研讨会员创作成果、探寻文学创作途径,提高会员审美情趣,增强会员文学欣赏和创作能力。8年来,读书会共举办读书交流活动300余次;文学专题讲座30余场,参与人数近万人次;会员在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0余篇,出版诗歌散文集20余部;获得全国全省文学奖项20余个。2016年,济南“周三读书会”被山东省作家协会确定为创作基地;2017年,被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部门评为“影响济南年度群众文化活动”。2019年3月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照亮生活”系列活动中,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先生称,济南“周三读书会”是一个罕见的平凡而伟大的文学现象。据悉,中央媒体采访后,择日将在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推出“周三读书会”的相关内容。答: 答案:济南周三读书会引起中央媒体关注5.阅读下面的图表,按要求完成题目。(7分)不同年龄段读者首选阅读方式和内容的对比(%)阅读方式60后70后80后90后纸质读物50.9429.5528.1127.27电子读物49.0670.4571.8972.73阅读内容60后70后80后90后
休闲娱乐42.2847.5454.3763.17文化经典57.7252.4645.6336.83(1)以上表格内容反映出的现象是: (不出现具体数据)(3分)(2)针对以上现象,请从一个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4分)答: 解析:按从90后到60后的顺序看,年龄越大选择纸质文化经典读物的比例越高,选择电子休闲娱乐读物的比例越低。合理化建议可以从如何提高80后、90后阅读文化经典比例的角度思考,也可以从如何让60后更多地接受电子读物的角度思考等。答案:(1)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纸质阅读方式和选择文化经典类读物的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而选择电子阅读方式和休闲娱乐类读物的比例则逐步下降。(2)(示例)可将文化经典做成电子读物,迎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经典阅读量。6.在班上,一些同学不是沉迷于游戏就是刷手机追剧,班主任为此感到担忧,计划出一期黑板报,以“阅读引领成长,书香浸润人生”为主题。宣传委员设计了一个“好书推荐”栏目,面向全班征稿。请你从《论语》《边城》《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词,介绍作品特点,激发阅读兴趣。(5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书写推荐词的能力。推荐词重在“推荐”,目的在于让人喜欢。要向别人推荐某物,首先应该告诉大家该物名称,然后应该介绍该物值得推荐的地方,即该物的主要特点。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其几个主要方面。阐述时可适当引用、概括相关语句,加以具体说明。本题要求为某本书写推荐词,考生可以从三本书中选取一本,先介绍自己所推荐书的名称,然后从内容、主旨、情感、人物形象等方面介绍该书的特点,可适当引用。介绍时还要注意字数要求,比如本题要求“100字左右”。答案:①《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和教育原则,通过简单对话和行动成功刻画了孔子及其众弟子个性鲜明的形象。其中很多名句朗朗上口,给人哲思,流传至今。要了解汉文化,不能不读《论语》。②《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它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表现人性的美好。少女翠翠乖巧淳朴,是美的化身,她的爱情故事却是一首凄美的歌,让人读后留下无限的叹惋。③《老人与海》是一部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是一部非常具有现实寓意的文学经典。作者海明威通过塑造圣地亚哥这一硬汉形象,讴歌了人类的永恒价值。小说写的是一个老人,
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任选一部即可)二、阅读提升(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界定:广义上,以题材分,指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严格意义上,以作家分,指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不管是哪一种界定,少数民族文学最基本的含义应该是以少数民族为创作对象的文学。当然,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以少数民族为写作题材,还在于它能够通过文学的形式传达一个民族的心声、介绍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交流,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无疑,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对于促进各民族的理解、提高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构建中国边疆的文化软实力、对外产生文化影响、提升国家认同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作家存在着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问题,其优点在于他们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从意识、价值到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都有优先于其他民族的体验,这样使他们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然而,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作家,只要能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都能够进行创作,也完全有可能产生好的文艺作品,例如雷振邦创作的关于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音乐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并不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的。少数民族文学首先应该是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其次才是作家身份文学。如果少数民族文学成为一种作家的身份文学,那么,少数民族文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以身份和身份认同作为标志,也可能对作家的视野和思维造成不可避免的局限,从而带来创作的局限性。创作中所使用的文字仅仅是一种工具,不应被看作是文学的特征,因此,应该鼓励少数民族作家使用汉字甚至未来用英语进行创作,让更多的人能够阅读和理解。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处理好身份认同的平衡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必须要有自我身份认同,这样才能立足民族文化的立场,深入思考和挖掘文化的精髓,从中吸取创作的养分;另一方面应该淡化少数民族的身份,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去思考人类共同的关注和命运,写出一部民族心灵史的同时也表达出人类共同的兴趣、心灵的共鸣和共同的关注;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去认识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的理解和文化交融。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于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目的在于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如果丧失了这些资源,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也就没有了和世界对话的资本。只有立足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同时又形成不同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需求,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要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迈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我们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关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思维误区。事实上,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走向世界,那么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因此并非固守民族的立场就可以成为世界的,
这样的结果是会被世人边缘化,走向自我消亡。二是关于主流和非主流问题。少数民族文学常常被看作是非主流,由此产生了长期的关于主流与非主流的争论。产生这种思维误区是因为没有认清主流和非主流的根本考量在于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的文学作品必然成为主流,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也是一样的。而没有认知度和认同度的文学,必然成为非主流,被边缘化,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是一样的。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必须立足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具有世界的视野和人类共同的关注,用少数民族文化这只手去拨动人类共同的心弦。用少数民族的声音去震撼人类共有的心灵,才是根本的繁荣之道。(摘编自《光明日报》)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数民族作家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因此他们能够写出更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B.为了能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少数民族作家必须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C.只有立足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向而行,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D.即使社会的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少数民族文学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主流文学。解析:选B。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以偏概全,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少数民族作家存在着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问题,其优点在于他们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从意识、价值到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都有优先于其他民族的体验,这样使他们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C项,“……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向而行”说法不符合原文,相关信息在文章第四段最后,原文是“同时又形成不同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需求”;D项,“……少数民族文学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主流文学”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五段,原文是“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的文学作品必然成为主流,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也是一样的”。故选B项。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界定及其文化价值谈起,进而围绕如何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展开论述。B.文章第二段以雷振邦为例,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离不开作家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文化立场。C.文章主体从作家身份认同的角度来展开论述,剖析优点和局限,指出解决之道,重在论述如何处理好平衡点。
D.文章最后澄清了两个认识误区,指出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明确了主流与非主流的考量标准。解析:选B。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离不开作家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文化立场”说法错误,文章第二段以雷振邦为例,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并不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的。故选B项。9.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3分)( )A.汉族作家迟子建创作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了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B.白族女作家景宜创作的《茶马古道》,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茶马古道上的各族儿女在民族存亡生死关头,化解民族恩怨,共同团结抗战的壮丽画卷,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扛枪戍边的部队作家和地方的其他民族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反映云南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各民族风土人情的作品,为当时文坛瞩目。D.藏族作家阿来在1994年创作完成反映藏族地区文化风貌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直到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慧眼识珠,这一优秀作品得以出版,至今已累计销售100多万册。解析:选D。本题重点考查论据是否符合论点。D项,本项所说的事件——阿来在1994年创作完成的《尘埃落定》,1997年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慧眼识珠,进行出版,至今已累计销售100多万册,很容易进入读者的视线,不适合作本文的论据。本文论证的是少数民族文学的生存困境,籍籍无名的作家即使创作出很好的作品,想要进入读者的视线也不容易。故选D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