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同步练习:第 25 课《河中石兽》—2020-2021 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 级下册 一、基础知识(20 分) 1.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研究、探求 B.山门圮于河 圮:倒塌 C.阅十余岁 阅:经过,经历 D.湮于沙上 湮:消失 2.下面句子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 A.不亦颠乎 B.曳铁钯 C.尔辈不能究物理 D.卿今当涂掌事。 3.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所在位置作 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A.尔辈不能究物理 B.是 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 结论则为________________(A.水不能冲石 B.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C.求之下流,固颠 D.石 必倒掷坎穴中)。(2 分) 4.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 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 分)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作分析,认为应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的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 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倒装句( )(2 分) A.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B.求二石兽于水中 C.山门圮于河 D.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7.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8.下列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3 分) 对 联 不 仅 是 我 国 文 学 百 花 园 中 的 一 朵 奇 葩 , 而 且 是 世 界 文 学 宝 库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 , 。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 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①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 ②小小的对联融合了大文化 ③据历史记载,英国女王送了光绪皇帝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 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 ④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 A ①③④②B ①③②④C 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 9.老河兵寻找石兽的办法具有科学性,古人如此科学地处理问题,何况我们现代人?班级拟 开展“走近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4 分) (1)在本次活动中,班主任让你负责策划一期以普及科学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设计两个栏 目名称。(2 分) (2)活动中,班里准备举行一次以“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贺民同学的口才很 好,但他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比赛。(2 分) 二、阅读理解(30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3 分)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 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 ① ,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 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②薮③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 日未入,人各持束缊 ④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 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⑤迭击 之,又就栖然。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 ……冯生工属文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曰:“奚独雁哉,人固有 之,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 于魏。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 (选自宋祁《雁奴后说》,有删改) 【注】①瞑:同“眠”。②陂(bēi):堤岸、湖边。③薮(sǒu):湖泽通称。④缊:乱麻绳。 ⑤唼(shà):水鸟吞食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如:______ (2)须其夜艾 艾:______ (3)阴布大网 阴:______ (4)叹其以诈相笼 笼: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3.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3 分) 4.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4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7 分) 空桑生李 南顿① 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意欲持归,顾见空桑 ②中有土,因殖种,以余浆 ③ 溉灌。后有 人见桑中忽生李,以为神,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④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⑤。”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⑥。众犬吠声⑦,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⑧,其下车马常数千百,酒肉滂沱⑨。 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⑩之。 (节选自《风俗通义》) 【注】①南顿:古地名,今河南项城市。②空桑:根部枯空的桑树。③余浆:剩余的水。④李 君: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君”是对李树的敬称。⑤豚(tún):小猪。⑥亦行自愈:自己也会 逐渐痊愈。⑦众犬吠声:本义为一只狗叫起来,许多狗也跟着乱叫,比喻众人盲目附和。⑧翕(xī) 赫:轰动。⑨滂沱:本指雨下得很大,此处比喻李树旁摆满了酒肉。⑩斫(zhuó):砍。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谢以一豚 以为神 B.因盲者得视 因就斫之 C.因就斫之 见之惊云 D.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 重于泰山 2.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殖种,以余浆溉灌。 (2)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后有人/见桑中/忽生李 B.有病目/痛者/息阴下 C.李君/令我/目愈 D.其下/车马/常数千百 4.一棵普通的李树却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其原因是什么?(4 分) 5.你从本文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 分) 参考答案 一、1.B 2.C 3.C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 出相关的语句作答。第一问:阅读全文,了解内容可知,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故选 C。第二问:阅读全文,了解内容可知,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是转转不已,遂反 溯流逆上矣,故选 B。 4.C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 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 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C 项错误,“颠”意思是“颠倒、错乱”。 5.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在正确理解字词 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把握文章大意。D 项分析有误,只有老河兵的见解是正确的,即“从石性、 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兽”。 学¥#科网 6.B 7.【解析】DA.B.C 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D 项中的“之”为助词。 8.B 9.(1)示例:①科技前沿;②科学探秘;③科学讲座;④科学与生活;⑤科学家的故事;等 等。(答出两个即可) (2)示例:贺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有这么好的口才,应该好好把握这次展 示才华的机会,勇敢地亮出自我,我会一直支持你的! 二、(一)1.(1)依照;(2)止,尽;(3)暗中,秘密;(4)笼罩,捕捉。 2.不久什么也没看见,群雁就认为雁奴毫无根据地乱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 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 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3.【甲】文讽喻教条、孤立、静止地看待事物以至主观臆断的现象;【乙】文讽喻只看表面 现象不辨真假、良莠以至以怨报德的现象。 4.①借事说理或寓理于事。作用:能使读者于生动具体的事件中领会作者所阐释的道理,更 加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 学科¥%网 ②叙议结合。作用:使读者既能获得具体的感受,又能获得理性的感悟,进而更加深入地把握 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1.【解析】CA 项,介词,用;动词,与“为”连用,认为。B 项,介词,因为;副词, 于是。C 项,均是代词,代指李树。D 项,介词,在;介词,比。 2.(1)(张助)回头看到有株根部枯空的桑树中有土,于是把李核种下,用剩余的水浇了(它)。 (2)隔了一年多,张助出远门回来。 3.【解析】B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的意思是“有个患了眼痛病的人,在李树下歇息”。根 据句意,其正确的朗读停顿划分应为“有病目痛者/息阴下”。 4.【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及文中人物的表现来回答。文中 的人们对陌生的事物心存敬畏,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盲目传播谣言,盲目追风,造成李树备受崇 拜的不仅是这些人,更是当时随波逐流的社会风气。 【答案】人们看到自然界中陌生的事物心存敬畏之心,不进行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盲 目传播谣言,盲目跟风。当时的社会有以讹传讹、随波逐流的社会风气。 5.示例:要从客观角度出发看待事物,不要盲目相信眼前事实,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 【参考译文】 南顿县的张助在田间种稻,看见(一枚)李核,想拣了带回去,回头看到有株根部枯空的桑树 中有土,于是把李核种下,用剩余的水浇了(它)。后来有人见到桑树中忽然长出李树来,认为(它) 很神奇,便辗转相告。有个患了眼痛病的人,在李树下歇息,说:“李君(如果能)让我眼病痊愈, 就用一只小猪答谢(你)。”眼病是小毛病,自己也会逐渐痊愈。众人盲目附和,因为生眼病的人 痊愈了,远近轰动,在李树下停驻的车马经常有成百上千,祭祀的酒肉摆满四周。隔了一年多,张 助出远门回来,见到这种情况惊讶地说:“这又有什么神异的,(李树)是我种的!”于是走上前 把它砍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