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湖北-我家乡 湖北省,简称“鄂”,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省级行政区。湖北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 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 东经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省,东 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 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东西长约 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 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居全国 第13位。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 市——武汉市 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南部, 长江中游。因地处洞庭湖以北,故称“湖 北”,简称鄂。 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 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   全省有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个省 直管市,1个林区(全国唯一的林区——神 农架林区),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8 个县,2个自治县。宜昌、襄阳为湖北省省 域副中心城市,黄石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 市。 湖北地区 • 武汉市 • 襄阳市 • 十堰市 • 宜昌市 • 潜江市 鄂楚雄城—武汉 湖北省省会。华中地区 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 中国长江中下游特大城 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 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 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 形成了武昌、汉口、汉 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 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 城五月落梅花”,因此 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武汉美景 武汉森林公园 黄鹤楼 七省通衢—襄阳 襄阳市原名襄樊市。2010年11月26日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 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襄阳市地处湖北省北部,居长江最大支流汉 江的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是国家级历史 文化名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国重 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汽车工业基地,鄂、豫、 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襄阳市同样 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 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红嘴 相思鸟之乡”。 襄阳景色 襄阳古街 古隆中 华夏车城—十堰 十堰是湖北省第四大城市, 仅次于武汉、宜昌、襄阳, 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一 大中心。“一城两带”计 划 实施正在助推十堰经济高速 发展,主城区将建成三区一 中心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北 部的汉江生态经济带将成为 国家战略生态经济区。南部 的竹房城镇带将成为山区城 乡一体化的建设典范。 十堰风采 世界电都—宜昌 宜昌市,简称宜。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长江三峡西陵峡东口、长江上、 中游分界处。有汉、回、土家、满等20个民族,以汉族人口居多。公元前3世 纪即筑城堡,为楚国西部要塞。古称夷陵,历为郡、州、路、府和县治所。 清初为夷陵州治。清顺治五年(1648)避讳,改为“彝陵”。雍正十三年 (1735)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1912年废宜昌府,改东湖 县为宜昌县。1949年7月16日划宜昌县城及近郊置省辖市。后几经变更, 1979年复为省辖市。 宜昌,古名夷陵“彝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 雍正年间改称“宜昌”,意寓“宜于昌盛”,是一个有着2700多年灿烂历史 的文明古城。是三国时期夷陵之战主战场,作为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之 肺的宜昌,拥有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等百余 处水电枢纽工程;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以及民族友好使者—— 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也都在宜昌。 宜昌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湖北唯一)、国家环保模 范城市(湖北唯一)、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辖五区三市五县,区域面积2.16 万平方公里, 截止2009年末宜昌城区人口,共159.8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24.80万人,流 动人口约35万人;居住人口以汉族、土家族等民族为主。宜昌市总人口 4059686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 宜昌美景 龙虾之城潜江 潜江,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 是中国现代作 家 曹禺的故乡。1994年被列为湖北省3个直管市之一 。 潜 江是武汉城市圈成员。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 ) 建 县,迄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境内和附近地区有全国 十 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辖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个 国 有农场、16个镇处,素有“曹禺故里、江汉油城、龙虾 之城”。 潜江风光 欢迎来到湖北来! 美丽的湖北我的家! 谢谢大家的观看! 查看更多

相关资料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正在获取登录状态,请稍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