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方法
四、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是人教
版义务教育课程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
83页。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在整个小学数
学教学中,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贯穿始终
的。
1、教材地位
本章教材承担着让学生学会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面积计算的任务,平行四边
关系面积的计算是本单元第
一节课,是学生在掌握长方
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这部分知识的运用会
为学生后面的几何知识奠定
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利用数方格和割
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
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
动,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
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
思想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的推导过程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认识了平行
四边形,并了解了它的特征,以及长方
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会用数方格的方法
求出面积。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
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
所以操作是本节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
学生在表述从操作到转化,推导的过程
中会有些困难。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
• 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打
算主要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交流的学习方式,
通过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
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
导的教学原则。
• 2、反馈教学法
•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在教学中,采用反
馈教学法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参与平行四边形
面积公式形成和运用的机会,使学生不仅“学会”而
且“会学”。
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培
养学生初步感知和运用转
化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
观察、比较、操作、概括
等行为来解决新问题,通
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
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
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
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四、教具和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可
活动的长方形框架
学具:平行四边形、剪
刀、三角板或直尺
五、教学过程
• (一)、结合生活设疑,激发情趣
导入新课
• (二)、组织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 (三)引导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面
积计算公式。
• (四)小组汇报,概括;布置作业
(一)结合生活设疑,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二)组织动手实践 探究新知
(1)引导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帮助小
朋友想办法。
让学生拿出学习卡片(当做这两块
花坛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比较两个图
形各个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比较它们
面积的大小。(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
作研究。)
(2)交流汇报,总结方法。
方法一:用数方格的方法(每个方格代表1平方米)
平行四
边形
底 高 面积
长方形
长 宽 面积
你发现了
什么?
6m
6m 4m
4m
24㎡
24㎡
高
底
高
底
方法二:剪、拼法(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一个
三角形或梯形,然后拼成一个长方形,与另一个长方
形比较,发现它们完全重合,这就说明两块地的面积
是一样大的
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
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
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
边形的高相等,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引导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四)小组汇报,概括 ;布置作业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用字母表示: S=axh 或 S=ah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