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小学数学 / 教学同步 / 北师大版 / 四年级下册 / 五 认识方程 / 字母表示数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字母表示数案例分析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继承学生数学经验,提升课堂活动效率 ——记《字母表示数》一课实践与反思 【案例背景】 对于教师来说,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上;对于学生来说, 已有的数学经验将影响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进度。因此,如何在学生已有的数 学经验上开展教学将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 前几日,笔者执教了《字母表示数》一课,《字母表示数》是新北师大版数 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安排这一课是为学生学习方程打下基础。这是学生第 一次接触代数,标志着小学生对“数量”的理解转向对“关系”的探讨,是数学 思想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因此这一课的教学十分重要。为了把握好这个代数知识 的起点,教师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上引导学生,设计问题,开展有效的教学就 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实践】 实践一 备课闭门造车 课堂无功而返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3.经历用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渗透代数思想,锻炼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 字母歌(引出“字母”) 2. 字母在生活中的应用:超人胸前的“S”,车牌号中的字母;扑克牌; 师:字母在生活中不仅能代表人物,能表示地名,还能表示数,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字母表示数(板书“字母表示数”) 二、对歌游戏 1. 同桌两人互玩对歌游戏:1 只青蛙 4 条腿,2 只青蛙 8 条腿……(发现儿 歌永远也说不完)引出用字母唱完儿歌 2.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填空: 只青蛙 条腿。 请部分学生板书(预设):a 只青蛙 a 条腿 a 只青蛙 b 条腿 a 只青蛙 4×a 条腿 3.师生共同探讨:你更同意哪一种表示方法? 4.字母表示数中乘法的简写和略写 5. 集体纠错,巩固新知 学生完成儿歌的加长版: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引导学生解释为什么是 a 张嘴,2a 只眼睛,4a 条腿。 6. 练习巩固 完成作业纸第三题:你能用一句话说完下面的儿歌吗? (1) 1 朵梅花 5 个瓣,2 朵梅花 10 个瓣,3 朵梅花 15 个瓣,…… 朵梅花 个瓣。 (2) 1 周有 7 天,2 周有 14 天,3 周有 21 天,…… 周有 天。 三、猜年龄 学生用字母表示老师年龄以及年龄之间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 完成下列填空 (1) 1 只手有 5 个手指,2 只手有 10 个手指,n 只手有 个手指。 (2) 摆 1 个三角形需要 3 根小棒,摆 2 个三角形需要 6 根小棒,摆 a 个 三角形需要 根小棒。 (3) 我们每 76 年才能见到一次的哈雷彗星,在公元 s 年出现后,再一次 出现将是公元 年。 (4) 第 1 层摆了 2 个圆片,第 2 层摆了 3 个圆片,第 3 层摆了 4 个圆片, 第 n 层摆 个圆片。 五、课堂小结 课堂实践思考 字母表示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代数知识,是代数学习的基础。在本课的教学 中,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该如何用字母表示数。从用具体的数 字表示数量,到用抽象的字母表示数量,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在教 学过程中,我尝试让学生通过解决如何用一句话把儿歌唱完这个问题,初步体验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但在课堂中,却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在第一次尝试用字母表示数时,并没有出现预设中的“a 只青蛙 4 ×a 条腿”这个结果,为了引导学生,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与学生周旋,却始终 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师在课前没能充分了 解学生的数学经验。 2.第一个环节过后,学生在完成儿歌的加长版 “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时正确率很低,说明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4×a 条腿中” 的 4 是什么意思,如果教师能在出示“2 只青蛙 8 条腿”时引导学生解释“8” 是怎么来的,奠定一定的思维基础和思维方向,或许这个问题就不会出现。 3.课堂结束后,经过调查,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 不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已有 的数学经验与新授知识进行衔接,造成思维方法上的脱节。 实践二 挖掘学生经验 前测推动教学 学生积累的数学经验 1. 学生在学习此课前,已经接触过一些符号,这些符号均表示一定的含义。 例如表示数的百分数的符号%;表示几何体的角的符号∠;还有结合符号:小括 号( )和中括号[ ]。 2. 学生在学习加、减、乘、除时,就受到了“代数知识”的启蒙。例如:5 +( )=10,( )×4=12 等,这些练习已经使学生初步体会了已知和未知之间的 关系。 3. 学生在学习周长和面积的知识时,已经掌握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如: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这里的“长”、“宽” 和“边长”不是指特定的一个数,而是可以等于任何一个正数。学生通过这块知 识的学习,已经初步体验了用其他文字或符号来表示未知的量。 课堂前测 问题一:找规律:2,4,6,8,a …… 你知道 a 表示多少吗? 问题二:招领启事:小明在校园内拾得人民币 a 元,请失主到学校办公室认 领。这里的人民币数额为什么要用 a 表示? 问题三:请根据下列表格说一说丽丽的糖果数和小明糖果数之间的关系。 小明的糖果数/颗 丽丽的糖果数/颗 1 2 2 4 3 6 问题四:在问题三中,如果小明的糖果数用 a 表示,丽丽的糖果数该用什么 来表示? 前测结果统计 问题一:找规律:2,4,6,8,a …… 你知道 a 表示多少吗? 问题二:招领启事:小明在校园内拾得人民币 a 元,请失主到学校办公室认 领。这里的人民币数额为什么要用 a 表示? 问题三:请根据下列表格说一说丽丽的糖果数和小明糖果数之间的关系。 问题四:在问题三中,如果小明的糖果数用 a 表示,丽丽的糖果数该用什么 来表示? 前测结果分析 1. 从问题一的答题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能从数列中概括出规律,能理解 字母可以表示确定的数。 2. 对于问题二,14%的学生能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到在招领启事中,钱数作 为一个秘密,不能公示;32%的学生则认为小明不知道拾得多少钱,所以才用 a 来表示;还有 20%的学生认为 a=1,这应该是受到了问题一的影响。因此从问 题二的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不确定的数。 3. 问题三的结果说明一半多的学生能够从规律中归纳出数量关系。 4. 问题四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可以用 b 表示丽丽的糖果数,仅 1 名学生认 为丽丽的糖果数用 a 表示,说明学生能够接受用字母来表示数字,并且大部分学 生认为同一个字母不能表示两个不同含义的量。能用 2×a 表示丽丽糖果数的有 6 人,这部分学生不仅能用字母表示数,还能用字母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实践三 继承学生经验 提高课堂效率 结合实践一中的教学思考,实践二中的学情分析和前测结果以及听课老师的 意见,在第二次《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调整: 1. 在出示儿歌“1 只青蛙 4 条腿,2 只青蛙 8 条腿”时,让学生说一说 8 是 怎么来的,明确青蛙只数与青蛙腿数之间的关系。 2. 在解释为什么“a 只青蛙 a 条腿”和“a 只青蛙 b 条腿”不合理时,引导 学生通过举例来说明。 3. 在得出“a 只青蛙 4×a 条腿”后,让学生举例说明当 a 等于具体的数值 时,儿歌该怎么念。 4. 在每一个环节及时总结,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 (重复部分不再祥写) 一、教学导入 1. 字母歌(引出“字母”) 2. 字母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对歌游戏 1. 出示儿歌:1 只青蛙 4 条腿,2 只青蛙 8 条腿…… 师:你能继续说吗? 生:3 只青蛙 12 条腿。(引导学生解释 12 是如何计算得到的:3×4=12 条) 生:3 表示青蛙的只数,4 表示每只青蛙有 4 条腿。(教师板书) 2. 同桌玩对歌游戏,发现儿歌说不完。 3. 用字母表示数。 4.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三种表示方法哪一种更合适。 5. 介绍字母表示数中乘法的简写和略写。 6. 巩固:完成加长版儿歌。 7. 引导学生总结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 学生能回答出以下几种情况教师均可给予鼓励: (1) 用字母表示数很方便。 (2) 有了字母,我们就可以用一句话把说不完的儿歌说完。 三、猜年龄 1. 学生猜老师年龄,用字母表示老师年龄。 2. 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字母表示老师的年龄。 3. 总结: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可以用字母表示数。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反思】 在第二次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尝试以及师生的探讨,学生 成功地得出“a 只青蛙 4×a 条腿”的结果;在完成加长版儿歌的环节,学生的 正确率很高;课堂末尾,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这堂 课,学生收获颇丰,教师更是满载而归。笔者认为,要通过继承学生经验来提高 课堂效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前:剖析学生经验,奠定高效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笔者认为,教师在上课前要思考下几个问题:(1) 对 于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学生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2) 学生已经具备哪些 数学经验?(3) 学生在接触新课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除了要对小学阶段数学课程前后的联系了然于心,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课 堂前测剖析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第一次执教《字母表示数》一课时,笔者对学生的数学经验置之不理,导 致课堂生成与预设不相符,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第二次课堂实践前,笔 者采用了课堂前测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 确定的数、不确定的数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围绕这个目标,笔者分别设计了“找 规律”、“招领启事”、“糖果数量”这几个前测问题。从统计结果中看,大部分学 生能够接受用字母表示确定的数和不确定的数,近 50%的学生能从数据中归纳并 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但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能够用字母抽象概括数量之间的关 系。由此看来,学生能理解数量,能用语言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却不能理解字 母在其中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第一次接触字母,会出现“a 只 青蛙 a 条腿”,“a 只青蛙 b 条腿”等想法,届时,教师要耐心巧妙地引导,让学 生举例说一说。 在掌握学生数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 点,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中:立足学生经验,促进课堂生成 教师应努力把握学生的数学经验,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有效地学习数学。第二 次教学中,根据对课堂前测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笔者将如何引导学生用字母概括 出青蛙只数和腿数之间的关系设为教学重点及难点。 首先,教师需要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导入。课堂以学生熟悉的《字母歌》、 车牌号和扑克牌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字母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些都是学生的生 活经验,字母作为一个符号,不仅可以表示人物,地名,还可以表示数字。 其次,高效的课堂不是满堂问,想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好的教 学效果,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在第二次实践中,笔者围绕以下几个问题 突破教学重难点: 1. 3 只青蛙 12 条腿,12 是如何计算得到的? 问题设计意图:低起点引发思考。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算式中归纳出青蛙只数 和腿数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比较三种表示方法奠定基础。 2. “a 只青蛙 a 条腿”,“a 只青蛙 b 条腿”,“a 只青蛙 4×a 条腿”这三种 方法,哪一种更合适?你能举例说明吗? 问题设计意图: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直接让学生用逻辑解释哪种方法更合适 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表述的学生解释不清,倾听的学生理解困难。举例说明反 而显得接地气。例如:a 只青蛙 a 条腿,如果 a 表示 1,那就成了 1 只青蛙 1 条 腿,与事实不符。又如:a 只青蛙 b 条腿,如果 a 表示 1,b 表示 2,那就成了 1 只青蛙 2 条腿,与事实不符。如此解释,学生便能心中有数,胜过长篇大论,千 言万语,课堂效率自然提高。 3. 填空: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问题设计意图:反馈教学效果。通过这个问题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用字母 概括数量关系的方法。如果学生能够完成填空,说明教学效果已初步达成,教师 还可追问:为什么是 a 张嘴,2a 只眼睛?进一步巩固新的数学经验。若还有大 部分学生填写错误,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代表说一说,同桌之间说一说或者小 组内说一说等途径进行“扫尾”。如此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且能够 随机应变,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 好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好问题可以给学生指明探索的方向,好问题 可以促进课堂生成,提高课堂活动效率。而好的问题必须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 经验,否则会问得跑偏,问得无效,问得尴尬。 三、课后:围绕学生经验,展开教学反思 杜威曾说过:“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这里的学生经验,是指学生课前已有的经验,更是课后经过改造、重组、积累的 新的数学经验。好的课堂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新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数学 思维的培养以及数学经验的积累,这能使学生受益终生。因此,在教学反思中, 我们除了反思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还应该反思学生是否在已有的经 验上积累了新的数学经验,反思新的经验能否继续推动后面的教学。 课堂接近尾声,我再一次问学生“招领启事中,为什么用字母来表示钱数?” 大部分学生都已了然于心,他们知道这里的 a 表示一个秘密,是不能让其他人知 道的数字。这就是未知数,是学习方程的奠基石,是打开代数大门的钥匙! 巩固练习中,仅第(3)题,学生错误率较高,大部分学生填写 76s,仅少部分 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是(76+s)。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量之间的倍数关 系,但对用字母表示数量之间的和的关系较为陌生。对此,教师可在第二课时进 行补充和练习。 总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数学经验,使课堂教学适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思 维特征,为教学设计有效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提升课堂活动效率。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