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博格达峰(88.3°E,43.8°N)海拔为 5445m,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 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下图示意我国天山博格达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 小题。 1.图示北坡是 ①背风坡 ②迎风坡 ③阴坡 ④阳坡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该山地甲自然带是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雨林带 C.山地常绿硬叶林带 D.山地针叶林带 3.图中甲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多 B.红壤肥沃 C.全年高温 D.光照充足 【解析】 1.博格达峰是东西走向,该山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图示北坡是阴坡,排除 AC;该山 受偏北风的影响,在北坡形成迎风坡,故 B 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2.该山地越在北纬 40°左右,当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常绿阔叶林是亚热 带气候对应的自然带,A 错。“雨林带”,说明了当地降水较多,与当地的实情不符,B 错; 山地常绿硬叶林带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C 错;甲自然带的高度在热量和水分上符 合山地针叶林带的分布,D 对。 3.甲在山地上有一定的分布高度,受山地降水的影响,降水较多,有适宜森林生长的条件, A 对;当地土壤不肥沃,B 错;全年高温在热带,C 错;当地山麓地带也是光照充足但并没 有形成森林,说明主要的影响因素不是光照,D 错。 【答案】 1.B 2.D 3.A 木奶果属于茎花植物,是一种集观赏、食用、药用为一体的多功能树种,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1.木奶果所属植被类型足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 2.推测茎花植物的生长环境是 A.炎热潮湿 B.炎热干燥 C.寒冷干燥 D.寒冷潮湿 3.木奶果所属的植被类型特征表现为 A.植物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 B.春季发叶,秋冬季节落叶 C.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 D.植物垂直结构复杂,种类丰富 川藏公路被驴友誉为最有魅力的风景线。读川藏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川藏公路许多路段特别弯曲,其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城镇 5.该公路沿途风景优美,尤其在横断山脉路段呈现“一山有四季”景观,“一山有四季” 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达到塔里木盆地。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6.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7.影响沿途自然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光照 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成为秋天最绚烂的景象。10 月底至 11 月初可 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 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 月中旬 至 12 月初是在云南腾冲银杏村游玩的好时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银杏林属于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9.以上地区银杏叶变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地形 B.降水 C.光照 D.热量 10.近年来银杏叶变黄的时间偏晚,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干 B.气候变暖 C.温差增大 D.光照减弱 下图是某山地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影响图中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海陆位置 C.纬度差异 D.水热条件 12.20 世纪 70 年代,该地区常绿阔叶林遭到大量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 增加,径流季节变化加大,旱涝灾害频繁,动物“外逃”……该描述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单一性 B.间断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13.近几十年来,该山地积雪冰川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可能是 A.物种减少 B.全球变暖 C.酸雨危害 D.臭氧层破坏 下面左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 成下面小题。 14.当野生动物大量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15.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A.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B.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C.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D.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 16.图中高山草甸带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 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18.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19.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和地形剖面示意图。 (1)图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图中自然带从⑤到①表示的自然带的_________规律和________规律。 (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是否有分布?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它在 40°N 高山上的分布高度约是_______。 (4)地形剖面示意图是沿 46°S 上做的,图中 A 的自然带与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的 _____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 B 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5)自然带⑤在_____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________地区。 20.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沿 MN 自然带的空间分布体现了_____分异规律,该分布规律主要以_____为基础。 (2)图中 A 自然带为____,并说明形成 A 自然带的气候特征。 (3)图中 B 自然带为____,D 自然带为____,影响 E 地形成 C 自然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4)分析 F 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答案】 1.B 2.A 3.D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植被特征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据图可知,木奶果高大,属于茎花植物,即木奶果的果实一般在植物的根或茎的部位开 花结果,这是热带雨林植物的典型特征。属于常绿乔木,是热带雨林植物代表种类之一。故 选 B。 2.据上题的分析可知,该植物主要生长在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可推断其生长 环境是全年炎热潮湿的环境。故选 A。 3.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植被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不会落叶,没有耐寒耐旱的特 性,B、C 排除;木奶果花期 3-4 月,果期 6-10 月,A 错误。因植被生长在热带雨林区, 降水多,热量丰富,因此植物垂直结构复杂,种类丰富,D 正确。故选 D。 【答案】 4.B 5.C 【解析】 4.川藏公路跨越第一、二阶梯,穿过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许多路段特别弯 曲,其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B 对。气候、河流、城镇不是道路弯曲的主要原因,A、 C、D 错。所以选 B。 5.该公路沿途风景优美,尤其在横断山脉路段呈现“一山有四季”景观,“一山有四季” 指随着海拔高度变化,出现不同的自然带景观,属于垂直分异规律,C 对。纬度地带分异 规律是随着纬度更替,A 错。经度地带分异规律是随着经度更替,B 错。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是局地小范围特征,D 错。所以选 C。 【答案】 6.B 7.A 【解析】 6.图文信息表明,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达到塔里 木盆地。东北平原及大兴安岭东侧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以半湿润地区为主,一般形成温带落 叶阔叶林,越过大兴安岭,进入我国半干旱地区,水分条件变差,很难生长森林,形成温带 草原,到达内蒙古高原西部和塔里木盆地时,离海远,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往 往形成温带荒漠,因此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7.该科学考察队的考察线路是从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越来越少,降水逐渐减少, 水分条件变差,导致适合生长的植被发生变化,因此影响沿途自然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 分,A 符合题意;考察路线呈东西走向,纬度差别不大,热量条件不是导致沿途自然植被变 化的主要因素,排除 B;沿线海拔和光照差异不是特别突出,不是导致沿途自然植被变化的 主要因素,排除 C、D。故选 A。 【答案】 8.A 9.D 10.B 【解析】 8.从材料和银杏叶的叶片图可知,银杏叶属于阔叶林。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 变黄,且从图片中可以观察出有大量落叶,颜色变化明显,典型属于落叶阔叶林,A 对。常 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的典型植被,树叶更替颜色变化不明显,B 错。常绿硬叶 林是地中海气候的典型植被,且树叶更替颜色变化不明显,不符合我国分布的银杏林植被特 点,C 错。针叶林是是亚寒带气候,一般分布在气候较为寒冷地区,树叶多为针状,D 错。 故选 A。 9.从材料可知,北京、浙江、云南纬度依次变低,纬度越低,热量越充足,气温越高,银 杏叶变黄的时间越晚,故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D 对。影响银杏树叶变黄主要是温度因素, 和地形、降水和光照没有必然关系,A、B 和 C 错。故选 D。 10.结合材料可知,影响银杏树叶变黄主要是温度因素,气温越高,银杏叶变黄的时间越 晚,近年来银杏叶变黄的时间偏晚,说明气候变暖可能是其影响的主要原因,B 对。气候变 干反映的是水份因素,和温度无关,A 错。温差增大,说明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差值变大,银 杏叶树叶变黄是秋天的温度变低到一定程度即会出现的现象,和温差无关,C 错。光照减 弱可能会带来气候温度变低,可能会使银杏叶变黄时间提前,D 错。故选 B。 【答案】 11.D 12.C 13.B 【解析】 11.图中显示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自然带更替,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影响垂直地域分异的 主导因素是水热条件,故 D 正确。 1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材料中植被的破坏影响到河流的水文特征、加剧 自然灾害、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说明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现了自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 C 正确。 13.全球变暖,加速冰川消融,雪线升高,因此山地积雪冰川面积不断缩小。故 B 正确。 【答案】 14.D 15.A 16.B 【解析】 14.读图可知,野生动物大迁徙线路位于赤道两侧,当野生动物大迁徙到达北半球的甲地 时,北半球季节为夏季,降水量大,植被茂盛,即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所以选 D。 15.乞力马扎罗山为东非高原上,属在地典型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读图可知,图中①位 于常绿阔叶林下方,则①对应的垂直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②位于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顶部分, 属于积雪、冰川带,所以选 A。 16.从右图可以看出,该山地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乞力马扎罗山位于 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山地南坡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北坡,因此同一自然带分 布的海拔较高,B 正确。故选 B。 【答案】 17.B 18.C 【解析】 17.水热条件好的地方适宜森林生长,林线就高、故 C 错误。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相比, 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纬度低,气温较高;西南季风携带暖湿气流被山地阻挡并抬升, 形成丰沛降水,故 B 正确。A、D 项内容不全,故排除。 18.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涝 渍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的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顺地势向下流,不易出现涝渍 现象,所以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故 C 正确。 19. 【答案】 (1)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带) (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 (3)无;该纬度全部是海洋;1500 米—3500 米 (4)③;温带荒漠带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5)南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解析】 (1)图中④位于 30°--40°之间,为亚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受季风影响形成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西岸受副高与西风交替控制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③纬度高于④, 热量条件变差,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在北半球,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以北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以北为寒带苔原带。寒带苔原带与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南半球缺失。 (2)图中自然带从⑤到①,在水平方向上,纬度升高,热量条件变差,自然带更替,体现 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水热条件改变,自然带更替,体 现的是垂直地域分异。 (3)读图可知,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没有分布,因为该纬度在南半球没有陆地,全 部是海洋;它在 40°N 高山上的分布高度约是 1500 米—3500 米。 (4)46°S 附近地处西风带,A 位于大陆西岸,山地的西坡,因此为迎风坡;A 地西侧为 海洋,西风将海洋暖湿气流带至 A 地,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与③对应。B 地处山地东侧,西风带背风坡,雨影区,气流下沉,降水少,植被为温带荒漠。 (5)自然带⑤地处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在南美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地处亚热带,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20. 【答案】 (1)纬度地带 热量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热带荒漠带 热带雨林带 地形 (4)纬度位置较低,属于热带地区,热量较丰富;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 丰富;沿海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明显。 【解析】 (1)图中沿 MN 自然带的空间分布呈南北走向,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该分布规律主要 以热量为基础。 (2)图中 A 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的气候特征是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图中 B 为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D 为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 热带雨林带,影响 E 地即东非高原上形成 C 自然带(热带草原带)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 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水热条件,即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形。 (4)分析 F 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纬度位置较低,属于 热带地区,热量较丰富;处于山地的东部,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降水丰富;沿海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明显。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