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古诗词阅读专题
四川省成都市 2021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鲁望以轮钩
①
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其一)
皮日休
角柄孤轮细腻轻,翠篷十载伴君行。
撚
②
时解转蟾蜍魄,抛处能啼络纬声。
七里滩波喧一舍,五云溪月静三更。
牛衣鲋足和蓑睡,谁信人间有利名。
【注】①轮钩:一种在钓竿上装有小轮用以收卷钓丝的钓具。②撚:同“捻”,揉搓。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从轮钩联想到友人鲁望垂钓的情形,表现其“高致”,抒发诗人的欣赏之情。
B. 首联直接写钓具细腻轻盈,并指出自己和朋友关系密切,十余年一直与他相伴相随。
C. 颔联视听结合,“蟾蜍魄”指轮钩映出的月光,“络纬声”指丝线抛出时发出的声音。
D. 颈联上下旬一动一静,喧响的波涛和静谧的溪月互相衬托,描绘出友人夜钓时的画面。
15. 本诗后两联是怎样表现友人“高致”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侧面烘托。颈联描写友人三更垂钓的环境,以清寂的画面,侧面
表现友人远离世俗的高致;②正面描写。尾联上句描写友人垂钓后和蓑而睡的形象,表现其
贫穷而自在的高格;③直接抒情议论。尾联下句“谁信人间有利名”运用反问,强烈表达了
对友人淡泊世俗名利的高情远致的赞扬。(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 “自己和朋友关系密切,十余年一直与他相伴相随”有误。“角柄孤轮细腻轻,翠篷十载
伴君行”是说“轮钩”陪伴了友人鲁望十载,而非说自己陪伴朋友十载。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第三联“七里滩波喧一舍,五云溪月静三更”描写友人垂钓时的环境。垂钓地点在“七里滩”,
那里波涛阵阵,浪花拍打堤岸的声音在夜晚传出很远;而友人半夜三更溪上垂钓,只有一轮
溪月和天上的云朵静静陪伴他。此联用清寂的画面,侧面表现友人远离世俗的高致;
尾联上句“牛衣鲋足和蓑睡”正面直接描写友人垂钓后和衣而睡的情景。“牛衣”是用麻或
草织的给牛保暖的护被,这里指友人身穿的粗糙的衣物。他用牛衣盖住脚,就那么穿着蓑衣
睡在船里,一派恬然和洒脱。描写友人垂钓后和蓑而睡的形象,表现其贫穷而自在的高格;
而尾联下句“谁信人间有利名”运用反问直接抒情,“谁信”是自豪的质问,友人这一派闲
散,名利自然入不了他的眼。此句强烈表达了对友人淡泊世俗名利的高情远致的赞扬。
四川省天府名校 2021 届高三 4 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
杜甫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
②
,衰颜欲付紫金丹
③
。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注】①严郑公,杜甫的朋友严武。严武再次成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后,曾写信邀请
杜甫,杜甫决定重还成都。②黄阁老,指严武。③紫金丹,指烧炼的丹药,传说可以延年益
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实写沙岸崩塌损坏药栏,已连同江槛落到湍急的水流中,也写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焦
虑。
B.颈联提到诗人的生计和身体状况,是强调生活有了依靠,疗养有了条件,写出对朋友的信
赖。
C.尾联诗人回顾过去三年,人瘦得皮包骨头,《行路难》典故,包含着诗人历经艰难后的感
慨。
D.本诗是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之作,将瞻望与回顾一同叙述,更显示出作者思想感情的深
厚。
15.颔联为本诗名句,请分析其丰富意蕴。(6 分)
【分析】(1)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
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
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
语,借此领悟感情。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从炼字、
手法、抒情等角度进行赏析,进而把握诗人感情。
【解答】(1)A.“首联实写沙岸崩塌损坏药栏”错误。首联不是实写,作者不在草堂,常
常焦虑沙岸崩塌等内容,是想象的图景。
(2)表面上看,诗人是说自己回去之后将要修整花园,希望栽下的松树已经长到千尺之高,
把疯狂生长的“恶竹”砍掉;实际上可以读出诗人明显的爱憎情绪;对松树“恨不高千尺”,
表现诗人对松树(优秀、美好事物)的喜爱;对“恶竹”要砍掉万竿,可见诗人下决心要除
恶扶善,希望能够惩罚“恶”人,帮助像松树一般正直的人。
答案:
(1)A
(2)①本联写诗人要清理花木,培植新松,斩除恶竹;②“恨不”“应须”四字写出诗人
对峻秀挺拔的“新松”的喜爱以及对随乱而生的“恶竹”的憎恨;③这两句兼寓扶善嫉恶之
意。乱世中诗人的才干难以为社会所用,而各种丑恶势力却竞相登上政治舞台,诗人由此感
慨万分。
译文:
常常为沙岸崩塌,药栏损坏而发愁,恐怕这次回去药栏要连着栏杆掉进江中
漩涡了。新生的松树遗憾它不能立即长到千尺高,但那些疯狂生长的竹子应当斩断万竿。从
此之后生计都只靠老朋友你了,我年迈体衰甚至需要炼丹吃药才能维持。三年奔走只剩皮包
骨头,终于相信人间行路艰难啊!
赏析:
因徐知道据成都叛乱,杜甫曾一度离开成都草堂,避难于梓州、阆州等地。
广德二年(764)正月,杜甫携家由梓州赴阆州。二月,听说严武再度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
使,同时,严武也来信相邀,诗人于是决定重返成都。于阆州返成都途中作诗五首,此为其
中第四首。诗题中的“严郑公”,即严武,广德元年严武被封为郑国公。
首四句是设想回成都后整理草堂之事。“常苦沙崩损药拦,也从江槛落风湍。”
大意是说:自离草堂,常常担心沙岸崩塌,损坏药栏,现在恐怕连同江槛一起落到湍急的水
流中去了。这虽是遥想离成都之后,草堂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是对风风雨雨的社会现状的焦
虑。“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想当年,诗人离开草堂时,亲手培植的四株小
松,当时才“大抵三尺强”(《四松》),诗人很是喜爱它,恨不得它迅速长成千仞大树;
那到处侵蔓的恶竹,有万竿也要斩除!诗人喜爱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随时态而变,诗人
痛恨恶竹,是因恶竹随乱而生。体味这两句,其言外之意全在“恨不”“应须”四字上。杨
伦在《杜诗镜铨》旁注中说:此二句“兼寓扶善疾恶意”,的确,乱世之际,匡时济世之才
难为世用,而各种丑恶势力竞相登场,诗人怎能不感慨万分!这二句,深深交织着诗人对世
事的爱憎。
诗的后四句转入“赠严郑公”的题意上。“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
丹。”生理,即生计。黄阁老,指严武。唐代中书、门下省的官员称“阁老”,严武以黄门
侍郎镇成都,故称。金丹,烧炼的丹药。
这两句说,自己的生活全靠严武照顾,衰老的身体也可托付给益寿延年的丹
药了。这里意在强调生活有了依靠,疗养有了条件,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真诚信赖。最后两
句忽又由瞻望未来转到回顾过去,似有痛定思痛意:“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诗人自宝应元年(762)七月与严武分别,到广德二年(764)回到草堂,前
后三年。这三年,兵祸不断,飘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过去常读古乐府诗《行路
难》,现在身经其事,方知世路艰辛,人生坎坷,真是“行路难”啊!“行路难”三字,语
意双关。一个“信”字,饱含着诗人历经艰难困苦后的无限感慨。
全诗描写了诗人重返草堂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欢欣和感慨相融,瞻
望与回顾同叙,更显出了此诗思想情感的深厚。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
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
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
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
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
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
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四川省 2021 届高三第十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旅月怀人
宋琬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亏伊①遮掩窗儿黑。
注释:①亏伊:也有版本作“生憎”。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词按照由外到内再到外的顺序写景,视觉、听觉巧妙交织,营造了凄清冷落的气氛。
B. “一片伤心白”中“白”字,既是月光在夜空洒落的真切写照,也衬托出词人思友怀乡
的愁绪。
C. “蟋蟀灯前欺病客”一句,将蟋蟀拟人化,病居异地他乡,连蟋蟀也来欺人,搅人心绪。
D. “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两句,不及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意境孤凄。
15. “墙角芭蕉风瑟瑟,亏伊遮掩窗儿黑”两句可谓精妙,请简要赏析。
【答案】14. D 15. ①用典(化用),“亏伊遮掩窗儿黑”巧用《声声慢》“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暗示自己百无聊赖的心绪。②拟人,“亏伊遮掩窗儿黑”句将芭蕉拟人化,将
芭蕉写得善解人意,衬托词人离情难耐的心情。③以景结情。将词人怀人而不得的愁绪,寄
寓在瑟瑟秋风中的芭蕉上,使情绪表达得更加含蓄,耐人寻味。④用字遣词工巧,前后呼应。
例如“黑”字与上片“白”字遥相呼应,均从视觉上来写作者的心情。伤心之人触物皆可伤
心,更何况身在旅途之中,面对满地清辉,一个“白”字尽写作者的怕见,下片的“黑”字,
更是写出了夜半无眠时作者内心的悲凉。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不及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意境孤凄”错误。“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意
境更凄清,苏词清逸放达。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用典(化用),“亏伊遮掩窗儿黑”巧用《声声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独地守着
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
变慢起来。暗示自己百无聊赖的心绪。
拟人,“亏伊遮掩窗儿黑”句将芭蕉拟人化,末句这位辛苦的诗人终于在“墙角芭蕉”的僻
护下获得了暂时的宁静,芭蕉叶这一巴掌的黑遮住了窗口,遮挡住了在多数人眼里是美好圆
满象征的那轮明月,把作者伤痕累累,不忍卒视的内心静静地掩藏起来。将芭蕉写得善解人
意,衬托词人离情难耐的心情。
以景结情。这时庭院墙角的芭蕉被风吹得瑟瑟作响,恰与笛声、蟋蟀声共同组成听觉上的共
鸣,将词人怀人而不得的愁绪,寄寓在瑟瑟秋风中的芭蕉上,使情绪表达得更加含蓄,耐人
寻味。本该引起作者更强烈的反应,然而末句“亏伊”云云出人意料地反而对此表示感激。
用字遣词工巧,前后呼应。例如“黑”字与上片 “白”字遥相呼应,均从视觉上来写作者
的心情。原来风吹芭蕉发出声响的同时,也移来了阴影,遮黑了被明月照亮的窗户,使视觉
的触目惊心得以缓解,使自己能在封闭的环境中隔绝由景到情的媒介。可见月下怀人之思已
浓烈难释到了何种程度,以至稍有逃避的空间,亦觉欣慰。这又是从反面来村托和渲染愁思
的不可排遣。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 2021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北塘避暑
(宋)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注:此诗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之后。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扣题,交代避暑的时间、地点,次句表现诗人在幽静环境中的飘逸超尘之感。
B. 颔联写作者并不借助管弦消遣,而沐浴清风,悠然自得,摆脱了尘寰的炎热和烦恼。
C. 颈联借“水鸟得鱼”“岭云含雨” ,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一近一远,情理兼
备。
D. 尾联作者因酒已喝尽,酣然入梦;梦中醒来,感时伤怀,眼前无限江山,徒惹伤感。
15. 这首诗蕴含了哪些人生哲理?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答案】14. D 15. ①“长自足“可推出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②“只空还”可推出清廉不染尘埃的高洁。
③将“万柄莲一枕山”融为一体,可显示其胸怀博大;“莲香”可表明清高脱俗。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的鉴赏能力。
D.“徒惹伤感”错。尾联是讲修养之法。韩琦不需要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他酒醒之后,自有
清心澄虑之物,即“万柄莲香一枕山”。尾联意思是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心魂?塘里万枝香
莲,枕上几座青山。语言含蓄蕴藉,境界高远,有雍容闲适之致。此联衬托出他胸襟的清高
脱欲。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鉴赏能力。
“长自足”、“只空还”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这是虚写。但细细品味,知其不唯写景抒情,还
是以象征手法阐发人生哲理,所写之景不必是眼前实景。本联描写“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
含雨只空还”,意谓要象水鸟那样“知足保和”,象岭云那样来去无心。亦即庄子所谓“至人
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的“无为”思想。“长自足“可推出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只
空还”可推出清廉不染尘埃的高洁。不去追求功名利禄,外在的事物都是有限的;追求内在
的精神品格,才是他要表现的主要思想,也是他能旷然自得的要源所在。
尾联写“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是讲修养之法。意思是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
心魂?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作者将“万柄莲一枕山”融为一体,可显示其胸怀博
大;“莲香”可表明清高脱俗。韩琦不需要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他酒醒之后,自有清心澄虑
之物。
四川省绵阳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4 月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海陵喜雨
甲戌四月晦日賦
贺铸
闰年四月之相交,早天云物何萧骚。
清风卷地换尘世,白雨入林翻海涛。
殊胜农儿踏车健,少宽病夫挥扇劳。
须晴径买一渔艇,想见横塘深半篙。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点明雨至时间和雨前景象,既照应了副题中的“晦日”,也暗含了作者喜雨的原因。
B.大雨既至,农人们内心充满了对天降甘霖的喜悦之情,仍然在雨中兴奋地踩踏着水车。
C.尾联用“须”“想见”写诗人的计划与猜测,大雨过后池塘水涨,正好可买艇游玩一番。
D.诗人有民生情怀,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农人的关心,这与《观刈麦》中所表达的情感相
似。
15.诗歌的第二联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14.D
15.①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海陵雨景的气势磅礴。
②“清风”、“白雨”象征着高尚纯洁之物,表达作者对高尚品格的求。
③“卷”、“换”、“翻”等动词,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 2021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黄
华:菊花。
14.下面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雨后蝉鸣起兴。“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歆羡之情:
蝉之踌躇满志,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
B.颔联病后的频频把盏,不知满足,睡梦醒后,倚楼远眺,心中生起无限情,可见情之深
重,挥之不去,斥之又来,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
C.颈联化用“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而来。白诗和贺
诗都借荣而复枯的秋草来抒发情感。
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
萧萧,给人以寒冷之感。
15.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抒发了哪些情感。(6分)
14.C
15. (6分)
①失意之恨。(1分)首句“得意”二字,以蝉之“得意”反衬自己的失意。(1分)
②怀乡思归。(1分)“征尘断处见归程”,秋雨新洗,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
路显得分外清晰,怀乡情重,思归心切。(1分)(分析“故园又负黄华约”句也可)
③多病之愁。 (1分)“病来把酒不知厌”,病后的频频把盏,不是为消渴解馋,
实为借酒浇愁,可见愁之深重。 (1分)
④迟暮之感。(1分)“斜阳”落日斜晖,“秋风发上生”,秋风萧萧,鬓发的斑白,
都透露出诗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1分)
(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满分。)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2021 届高三 4 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①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①“旄(máo)头“是二十八宿中的昴星,古人认为它主胡人兴衰。
14.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开篇两句连用“轮台城”一词,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
B. 三至六句写敌军大举进犯且来势迅疾,渲染出两军对垒、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
C. 本诗末四句之前皆两句转韵,节奏短促;末四句一韵而下,传递出奏捷的轻快。
D. 本诗既表达送别时对友人的担忧与不舍,也表达出英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15. “四边伐鼓雪海涌……沙口石冻马蹄脱”六句内涵丰富,请简要赏析。(6 分)
答: ▲
14. D (“担忧与不舍”错误。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
立功异域。起首六句写战斗以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与接仗,末四句
照应题目,预祝奏凯,以颂扬作结。全诗充满浪漫并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
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诗中没有表达诗人送别时对友人的担忧与不舍。故选 D。)
15. ①“雪海涌”“阴山动”极力渲染军队的声威,写出了将士们的昂扬斗志。
②“兵气连云屯”“白骨缠草根”写出了战局的紧迫和战争的惨烈。
③“风急”“雪阔”“石冻”等描写出边塞自然环境的恶劣,烘托战争的残酷。(每一要
点 2 分)
解析: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的意思是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
阴山发出共鸣。其中“雪海涌”“阴山动”极力渲染军队的声威,写出了将士们的昂扬斗志。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的意思是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白骨还
缠着草根。前句运用以强衬强的手法,诗人极言对方军队集结之多,是借对方兵力强大以突
出己方兵力的更为强大。“兵气连云屯”写出了战局的紧迫。后句借“白骨缠草根”战场气
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白骨缠草根”写出了战争的惨烈。“剑河风急雪片阔,沙
口石冻马蹄脱”的意思是剑河寒风猛烈大雪鹅毛,沙口石头寒冷马蹄冻脱。这两句极写气候
之奇寒。“剑河”“沙口”这些地名有泛指意味,地名本身亦似带杀气;写风曰“急”,写雪
片曰“阔”,均突出了边塞自然环境的恶劣;而“石冻马蹄脱”一语尤奇:石头本硬,“石冻”
则更硬,竟能使马蹄脱落,烘托战争的残酷。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
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意志坚忍、喜好宏伟壮烈事物的诗人,如此淋漓兴会地写
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他这样写正是为了歌颂将士之奋不
顾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