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导学案 ★课标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回顾旧知(请写出中国古代史的分期) ★构建知识体系(在梳理考点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构建本专题的主干知识框架,详略得当)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比较(参考课本6—7页,五三6页) 例 1.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 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例 2.(2017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I,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 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例 3.“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 例4.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例5.(2020年高考全国卷I,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 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请写出答案: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史料概括出答案) 材料一 在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大规模祭祀活动的遗迹;夏商周的王被称为“天子”;据 殷墟出土的大量的甲骨文卜辞表明,当时的商朝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 都要由神意来决定……商朝天子既是人,又是联接天人意志的神……据史料记载,“巫”是早期国家中 最重要的职官之一。 材料二 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 “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 始。……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是实行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宗法制。整个国家政权就是由 “大宗”“小宗”的 宗法血缘关系组织的。组织中的等级是对应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材料三 早期的国家是从部落制中脱胎出来的……王权不可避免的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据史载,“禹会 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殷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西周实行分封制,“尚有千八百国”。 这些诸侯国在自己的领地内都享有极大的权力,当其羽翼丰满或王室衰微时,它们往往会起来反对王室, “夏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东之薮,东夷叛之;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王国维 在谈到早期国家权力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请写出答案: 考点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如何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及产生的原因。(参考五三第7页,写出答案) 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参考课本9—10页,五三9—10页史料研习) 例 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 ★请写出答案: 考点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概述西汉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参考课本第10页,五三第7页) 例 7.(2017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I,25) 表 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 195 年 15 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 164 年 24 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 144 年 68 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108 郡、国 表 1 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请写出答案: 2、汉代政治。(研究高考例题) 例 8.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 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例 9.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 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3、概述宋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参考课本13—14页,五三第7页) 例 10.(2017 年高考北京卷,13)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 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 ★请写出答案: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全面评价科举制。(参考课本15页,五三10页史料研习) 例 1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 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例 12.“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 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例 13.(2020 年高考全国卷 II,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 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 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 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 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 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 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 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 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 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写出答案: 考点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理解明朝内阁、清代军机处的职权、地位(参考课本17—18页) 例 14.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 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落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例 15.(2020 年高考全国卷Ⅲ,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 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例 16.图 5 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图 5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请写出答案: 2、概述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影响。(研究高考题,参考五三第9页) 例 17.(2017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II,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 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例 18.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 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请写出答案: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