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导学案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回顾旧知(请写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脉络) ★构建知识体系(在梳理考点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构建本专题的主干知识框架,详略得当)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重要生产工具的演进。(参考课本第5页,五三第20页) 例 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 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A B C D ★请写出答案: 2、请用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成就。(参考课本第8—9页,五三第20页) 例 2.《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 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请写出答案: 3、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的演变。(参考五三第 20 页) 例 3.图 4 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图 4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例 4.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 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请写出答案: 4、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参考课本第 6 页,五三第 20 页) 例 5.(2020 年新高考天津卷,1)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 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例 6.(2020 年高考全国卷Ⅲ,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 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例 7.(2017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26) 表 1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 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 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表 1 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例 8.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 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请写出答案: 5、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例 9.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 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例 10.(2020 年高考全国卷 II,24)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 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 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 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材料一 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的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 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 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农具,这一变 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西汉不断完善, 到唐代出现了曲辕犁。另外,灌溉工具、水利工程事业也不断进步。古代劳动人民不断改良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追求农作物的高产出。 ★请写出答案: 考点二、手工业的发展 1、指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及特点。(参考课本第10-11页,五三第21页) 例 11.《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世昌南镇瓷 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例 12.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 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 是( )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例13.(2020年高考全国卷II,27)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 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请写出答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征。(参考五三第 21 页) 例 14.(2017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25)《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 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 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请写出答案: 考点三、商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参考课本第 18-19 页,五三第 22 页) 材料一 唐代长安与北宋汴京城市比较 材料二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唐大历十四年(注:公元 780 年)六月一日敕:“诸坊市邸店,楼屋皆不得起……有侵街打墙,接檐 造舍,楼阁临市人家,勒百日内毁拆”。 ——《全唐文》卷三二 材料三 (北宋都城汴京)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珠子铺,……过州桥,两边皆居民, 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东梅花包子……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写出答案: 例 15.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 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例 16.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 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参考五三第 22 页) 例 17.(2020 年高考全国卷Ⅲ,24)图 5 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例 18.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 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请写出答案: 考点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及缓慢发展的原因。(参考课本第 25 页,五三第 23 页) 2、根据所学知识,全面评价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参考课本 22—23 页,五三第 23 页) 例 19.《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该禁 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例 20.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 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请写出答案: 例 21.(2017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II,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 “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 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 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 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 19 世纪 70 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 分) 3、根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参考课本 24 页,五 三第 25 页史料研习) 例 22.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 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例 23.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 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请写出答案: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