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三轮冲刺 / 专题03 修辞-2021年新高考语文热词精选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新高考热词——修辞(解析+练习) 【高考导航】 1、新高考的一大创新题型:在 “语言文字应用”中考查正确使用和辨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独立成题。 而新课标卷在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一考点上很少单独设题,一般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 仿写语句等考点中综合考查,题型基本上都是主观题。 2、主要考查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排比、对比等。 【热词解析】 比 喻 1、定义 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比喻就是 “打比方”。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4、常见比喻词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 成等。 5、作用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 夸 张 1、定义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种类 ⑴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⑵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⑶超前夸张。用一件事物将来的将来可能出现的结果来形容这种事物现在的状态,或把一件事物将来 的状态提到现在的状态之前的夸张手法。 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3.作用 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 性。 排 比 1、定义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2、作用 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增强语势,突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借代 1、定义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2、借代种类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3、作用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 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4、借代与借喻辨析方法: 第一、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借喻是以此喻彼,重在喻。 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借代是以此 代彼,重在代。 第二、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 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 比 拟 1.定义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2.种类 (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 物化"。 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 (拟物) 3、作用 ①感情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生动;③表意更加丰富。 反 复 1、定义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 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2、作用 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 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3、分类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对 偶 1、定义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2、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设问 1、定义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强烈情感。 2、作用 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加强语气,突出 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反问 1、定义 又称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 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2、作用 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加强语气,突出了 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对 比 1、定义 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2、作用 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双 关 1、定义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2、分类 (1)意义双关利用词的同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 《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中“三春”表面指暮 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 “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3、作用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热词练习】 新高考全国卷 2021 届高三摸底考试卷(三) 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渐渐爱了它的幽静。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 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 一只腻了太阳的猫么?一头戴到床上,打打舒身都嫌烦,___甲___。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寅卯时 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①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 恍惚惚的,②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像是竹乐嘈杂,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 在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哪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你睁开了眼, 不远处窗帘后一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在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 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 在床上么?_____乙____,③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清冽甘甜的空气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 心脾。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么?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 清爽是透到脚底的。④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 1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①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形象描摹出梦境之神奇,突出了梦中情境变幻之快。 B.②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清晨山中鸟叫声音的清脆、热闹,情趣盎然。 C.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阳光的明媚可爱、朝气蓬勃写得神态毕现,富有表现力。 D.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表现出对山中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真挚。 【答案】D 【解析】D 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错,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原文“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没有表现“你自己”与“迎春花”的相 似点,“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表达的是观赏迎春花时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是对感觉的描绘,不是比 喻。) 广东省 2021 届高三新高考期末调研试题语文卷(四) 临江有一家旅馆,两面临水。一位朋友曾经在那里投宿,据说入夜倚窗,看山间明月,江上渔灯,有不可描 摹的情趣。可惜我们没有这个运气。 19、对偶具有对称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对偶进行简要分析。(4 分) 【答案】 ①“山间明月,江上渔灯”上下句字数相同,句式相同,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词。②“山间明月,江 上渔灯”词性相同,上下句相同位置的词语都是名词。③“山间明月,江上渔灯”平仄相对,上下联尾字 符合“仄起平收”规律。(每点 2 分,答对两点即可) 山东省潍坊市 2021 届高三语文 9 月月考试题 艾草又叫家艾、艾蒿,是菊料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草的植株有奇香,这香气纯正、浓烈、持久,能提 神醒脑、祛病强身。艾草叶子的形状,像是钢又,不是三叉而是五叉与七叉,如同兵器,可见艾草生来就 具有了战斗的精神。 ① :正面是碧绿色,背面是灰白色。清风过处,叶片舞动, 如旗飘扬,变幻多姿,令人赞叹。 艾草矮者齐腰,高可及人。一株株的艾草,笔直修长,颇有一派玉树临风的美感。艾草的茎呈方形, 细者如箸,粗者如指。仔细端详,茎的外表有着一条条上下贯穿的纵棱,突出而明显。 眼观手摸,有棱有角,极具执着的个性。其实,一条棱就是一条藤,用于承载体重,支撑信念。这 像人的筋骨,更像混凝土中的钢筋。是故,艾草们坚韧挺拔,不屈不挠,堪当重任。艾草最宜群植。成丛 成片,才有气势,方成气候。 ② ,最好到蔓延的河滩,广袤的野地。在大 自然的怀抱中,艾草们自由自在地生长,强壮蓬勃,野性张扬。大片大片的艾草,一样的高度,一样的装 束,一样的风貌。它们列队整齐,精神振奋,充满了勇往直前的必胜气概,只需一声召唤,便义无反顾地 投身于抗疫战斗。 18、文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分) A. 比喻、夸张、比拟 B.比拟、比喻、排比 C.借代、对偶、排比 D.借代、比喻、夸张 【答案】B 【解析】“具有了战斗的精神…极具执着的个性”等为比拟;“像是钢叉…如旗飘扬”等为比喻;“一 样的高度,一样的装束,一样的风貌”等为排比。本段中没有借代、夸张。 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 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尤其是雨季,翠湖的柳树真是绿得好像要滴下水来的 翡翠一样。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七年,没有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 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我是在翠湖才认识这种 水生植物的。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整天只是安安静静的,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 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拨刺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湖水、柳树、粉紫色的 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 18.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 分) 【答案】 把雨季中的柳树比作要滴下水来的翡翠,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1 分)柳树的绿与翡翠的绿在颜色 上相似;(1 分)雨季中的柳树湿润欲滴与翡翠的温润欲滴之情态相似。(2 分) 【解析】考查比喻,首先要认真审题,题干明确提示“比喻具有相似性”,应抓住“相似性”分析。 其次找出本体和喻体,结合语境分析相似性,4 分至少找出两点。 广州市六区 2021 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15 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作老师,向她学会了注射术。 每日的下午,我放学归来便给病人打针。一连数日,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我的手艺也明显地娴熟起来。 这天我又开始做着注射前的准备:把针管、针头用纱布包好放进针锅,再把针锅放在煤气灶上煮。煮着针, 我就和病人聊起天来。不知过了多久,我才突然想起煤气灶上的事。那针无疑是大大超过了要煮的时间。 我飞奔到灶前关掉煤气,打开针锅观看,见里面的水已烧干,裹着针管的纱布已微煳,幸亏针管、针头还 算完好。 我不想叫我的病人发现,装作没事人似的,又开始了我的工作。我把药抽进针管,用碘酒和酒精为病人 的皮肤消过毒,便迅速向眼前那块雪亮的皮肤猛刺。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 我一次次往下扎,针头一一次次变作弯钩。针进不去,我那邻居的皮肤上,却是血迹斑斑。我半掖半藏地 收起我那难堪的针头,眼泪已噼里啪啦地掉下来。 我的病人显然已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穿好衣服站在 我眼前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针头退了火,隔一天吧,这药隔一天没关系。” 18、文段画横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 【答案】 ①“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针头被赋子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 因粗心煮软了针头对病人照成伤害(针头变得特别软,插不进皮肤,令度肤血迹斑斑),②让读者感到针头就 像“我”的朋友一样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答出一点 2 分,答出两点满分,思对即下可)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 2021 届高三 10 月大联考 村里有一幢老屋,门楣上四个大字:“旭日东升”——村里的老屋,家家都会在门楣上写几个字:旭日东 升、奔向四化、抬头见喜、鸟语花香……一幢一幢看过去,好看极了。有的房子,虽半边坍塌,里头的木结构 仍然完整,要废弃掉,多可惜。 “旭日东升”是村里最老的建筑,十年前,房子里的两位百岁老人去世,此后无人居住,房子就破败下来。 为了重修这栋房子,工人保留了房屋外观原貌,把原来石墙的每块石头都编了号,一块块拆下,做完加固和修 补后,再按编号一块块垒回去。 18.借代具有相关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借代进行简要分析。(4 分) 【答案】句中用“旭日东升”指称老屋,体现了借代的相关性;“旭日东升”是老星门楣上特有的字,是 老屋的象征,能代表老屋,它和老屋相关。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分析借代的能力。 湖北省黄石市六校 2021 届高三 10 月联考 乡情像一条坚韧而绵长的丝线,无论走到哪里,它总是伴着我一同前行。山,隔不断_甲 水,剪不断。 在城市住久了,思念故乡的心越发殷殷的了,这一叠重重的乡情该怎样寄托呢?哦,托给那一脉幽幽的月 光吧——那湿漉漉_乙 晶莹莹的月光,会翻过山岭,跨过河流,穿过翳密的林薮,把我一缕缕厚甸甸的情 思,一个个鲜润润的吻,一声声热乎乎的问候,给我的小河,给白杨林,给梨园,给场院,给每一朵野花, 给每一根小草_丙_ 啊,给我那像按在平原上一枚图钉大小的乡村。 而今,又是月到中秋了。月,对城市来说,实在太吝啬了。即便这中秋之夜,那月光也是慵慵的,倦 倦的,只在遥远的天国微微睨着。我的思绪也像鸟儿一样,乘着这缥缥缈缈的月光飞去了,飞过迷蒙的烟 水,飞进故乡那如诗如画的月色里…… 瓜棚月夜,那是孩子心目中最动人的一幅画了!我们常常结群打伙地去偷瓜,在月色里演出一幕幕喜 剧、闹剧和恶作剧来。看瓜的是隔壁家的一位大爷_丁 个瘦瘦的老头儿,我们都叫他鳖三爷。 19.下列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比喻 双关 比拟 B.比喻 双关 排比 C.比喻 比拟 借代 D.比喻 比拟 排比 【答案】D 【解析】“乡情像一条坚韧而绵长的丝线”是比喻;“那月光也是慵慵的,倦倦的”是比拟;“会翻过山 岭,跨过河流,穿过翳密的林薮”是排比。没有双关和借代。 新高考广东省茂名市 2021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在孟良固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了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你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不敢大声,怕惊扰了这 些 的灵魂。风抚摸着一座座无名者之墓,树林飒飒作响,几只蜂蝶在林中嬉戏。整个墓园透 出一种大美、 和壮美,一种少有的朴素之美。安葬于此的 2865 名烈士,人与名对上号的只有 138 名。他们原本是一个个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战争的惨烈致使他 们成为一个个无名烈士。来这里 的人很多,男女老幼都有。不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人们 都会想象得到,这每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里,都安眠着一个最可爱的人,尽管你不知道他们的姓名。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 的无字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 ;他们虽然没有豪华 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诗人减克家的著名诗句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声:把名字刻入石 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19.文段多处使用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 【答案】 烈士生前惊天动地的壮举和死后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做对比;无名烈士长留人民心中和那些挖空心思置 办豪华墓碑却被淡忘的人做对比。通过对比突出烈士永不磨灭的功勋,更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烈士的敬仰和 怀念。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分析对比的能力。 山东省济南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语文试题 过了云步桥,我们开始走上攀登泰山主峰的盘道。南天门应该近了,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见 了。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 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 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 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 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 18. 对文段所用修辞及其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B. 作者运用排比、借代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 C. 作者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 D. 作者运用比喻、拟人 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题干要求判断第二段修辞手法使用是否正确。“借代”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 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比如“前面走来一群红领巾”,这里的“红领巾”借指“少先队员”。 该段未使用借代,排除 AB。“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支开了等你”“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 是和清风白云游戏”应用了拟人和比喻,未使用对偶。排除 C。从“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与乌云争夺” “和清风白云游戏”等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松树昂然的生命力和奋斗的自豪感。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