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十章 极地地区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重难探究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知识再现
1.位置和范围
(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_以南,包括________及其周边的海域。
图10-1
知识点一 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圈
南极洲
(2)北极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以北,包括_______大部分及其周边的_____、_____、________三洲部分地区。
2.自然环境
(1)南极地区:严寒、___
__
__、烈风。别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极地区:终年冰封,但与南极地区相比,气温较______、降水较______、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
3.代表性动物:南极地区是________,北极地区是________。
北极圈
北冰洋
亚
欧
北美
干燥
冰雪高原
白色荒漠
风库
高
多
企鹅
北极熊
知识点二 “科学考察的宝地
淡水
昆仑
黄河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________资源、海洋
生物
矿产资源、海洋生物
科考站
A长城站、B中山站、C泰山站、D________站
E________站
知识点三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鲸
环境污染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问题
过度捕杀_____等极地动物
动物遭到滥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导致北极地区的____________
保护
签订《南极条约》
制定《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易错易混
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是因为这里到处是白色的冰雪世界,降水稀少,但本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里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存在。
知识归纳
南极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冷地方的原因
(1)纬度高,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接受太阳光热少。
(2)海拔高,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
(3)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冰雪对阳光反射强。
重难探究解决问题
探究点一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有哪些异同?
【
图解
】
图
10
-
2
【
探究
】
1.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相同点是什么?
2.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很少,为什么还分布着平均厚度2000多米的冰层?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都有极昼、极夜现象;两地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寒带等。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降水以冰雪的形式保存下来,厚厚的冰层是经过几千万年的积累形成的。
3.在南极地区图中找出我国的四个科考站,其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个科学考察站?
4.南极地区为什么比北极地区更冷?
我国在南极地区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海洋较于陆地更容易保温;南极地区冰层厚、海拔高;南极地区地表被白色的冰雪覆盖,对太阳光的反射率极高。
【
总结
】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气候的异同点和形成原因
相同点
严寒、干燥
原因
纬度高,极地高压控制,降水稀少
不同点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少、风力更大
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升温和冷却比海洋快,降温幅度比海洋大地势高低不同:南极地区地势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陆,北极地区地势低覆冰情况不同:南极地区绝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北极地区覆冰较少,接受太阳辐射较多
1.读两极地区图,完成(1)~(2)题。
图10-3
典 例
(1)两极地区共有的地理特征是( )
A.以海洋为主 B.纬度较低
C.冰雪覆盖 D.动植物资源丰富
(2)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围绕北极地区的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
B.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冰雪覆盖
C.围绕南极地区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昆仑站在长城站的西南方
[
解析
]
第(1)题,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两极地区都地处高纬度地区,冰雪覆盖;两极地区的动物资源丰富,植物稀少。第(2)题,围绕北极地区的大洲有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围绕南极地区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答案
(1)C (2)C
[
点拨
]
首先根据轮廓判断两极的名称,极点周围是海洋的为北极,极点周围是陆地的为南极。然后再判断两极的自然特征。
探究点二 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
【
图解
】
图
10
-
4
【
探究
】
1.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选择在7月,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却都选择在2月?
每年6—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极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且为极昼时期,是到北极建科考站的最佳季节;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地区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暖季和极昼时期,是到南极建立科考站的最好季节。
2.泰山站主楼建筑为什么架空离地设计?
3.为什么南极考察队员把一些生活垃圾如水果皮、酒瓶、罐头盒装进袋子封好带回本国处理?
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主楼建筑架空离地,可以避免在迎风的一面出现飞雪堆积甚至掩埋,有利于大风通过,建筑整体架空,下方风力加大,可吹走积雪。
有利于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
【
总结
】
我国极地考察站的特征
项目
科考站
位置
有无极昼、极夜
所在
半球
考察最佳时间
南极
地区
长城站
乔治王岛上(62°13′S,8°58′W)
无
西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中山站
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69°22′S,76°22′E)
有
东
昆仑站
南极内陆(80°25′S,77°07′E)
有
东
泰山站
伊丽莎白公主地(73°51′S,76°58′E)
有
东
北极
地区
黄河站
斯瓦尔巴群岛(78°55′N,11°56′E)
有
东
每年6—8月
2.关于图中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南寒带
B.全部位于太平洋沿岸
C.海拔高,相对高度小
D.昆仑站位于长城站东南方
典 例
图10-5
[
解析
]
读图可知,长城站在南温带,中山站在印度洋沿岸、长城站在大西洋沿岸、泰山站和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地区,四个科学考察站相对高度大。
答案
D
知识结构
独特的自然环境
位置和范围
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以南极洲为主
科学考察的宝地
极地地区
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大,代表动物是企鹅
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以北冰洋为主
北极地区终年冰封,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独特的自然环境
科考价值
考察站
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极地区有大量固体淡水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科学考察的宝地
极地地区
南极地区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原始的自然环境
北极地区有黄河站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面临的问题: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环境污染
保护措施:签订
《
南极条约
》
和制定
《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
核心素养
1.
我国科考队一般选择什么时间去南极考察?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你的家乡出发到南极中山站的海上航线经过五带中的哪几个带?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 谢 观 看!
第九、十章总结提升
第九、十章总结提升
知识网络
要点解读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美国
民族大
熔炉
西半球的国家
农业地区专业化
位置: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范围:包括本土和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居民:移民众多,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
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绝大部分位于温带,耕地广大,水源充足
农业地位: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
农业特点:机械化、专业化
巴西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美国
民族大熔炉
西半球的国家
农业地区
专业化
工业分布:东北部工业区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还有西部和南部工业区
工业部门:能源、钢铁、机械、化工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巴西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美国
大量混血种
人的社会
西半球的国家
发展中的工农业
位置:主要位于南半球和热带,东临大西洋
居民:以白种人为主,混血种人数量多
巴西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9
世纪以前,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
19
世纪以后,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热带雨林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热带雨林面临的问题及导致后果:大量被砍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全球的气候
热带雨林的保护
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
极地地区
北极地区
范围: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典型动物
:
企鹅
地形: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气候:南极地区气温最低,降水少,风力大
科学考察的宝地
范围: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气候:终年冰封,降水比南极地区多,风力小
典型动物:北极熊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独特的自然环境
科学考察站
极地地区
中国在南极地区的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南极地区的考察价值
科学考察的宝地
面临问题:乱捕滥杀,环境污染等
保护措施:签订了
《
南极条约
》
,制定了
《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北极考察:中国在北极的考察站是黄河站
要点解读
要点一 美国的农业带及其分布
农业带(区)
分布地区
成因
乳畜带
纬度较高的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
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而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
玉米带
五大湖以南地区
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生产;而且,这里雨热同期,适合玉米生长,玉米还可作为饲料,就近供应乳畜带
小麦区
中部平原的北部和中部
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冬冷夏热,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适合小麦生长
棉花带
35°N以南
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棉花种植业已经衰落,现已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亚热带作
物带
墨西哥湾沿岸
这里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地势低平,适合亚热带作物生长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美国西部高山
地区
这里地势较高,降水较少,只能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
对应训练
】
1.读美国本土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9-T-1
(1)下列关于美国地势起伏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西高、中部低
C.南北高、中间低 D.地表起伏不大
(2)有关美国农业带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五大湖地区降水量丰沛,雨热同期,适合牧草生长,形成乳畜带
B.中部地表崎岖,适合种植玉米,形成玉米带
C.北部水热充足,适宜小麦生长,形成小麦区
D.西部气候干燥,地势起伏大,形成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B
D
[
解析
]
本题组考查美国的自然环境和农业带的分布。第(1)题,美国的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地形区,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因此美国的地势特点是东西高,中部低。第(2)题,美国五大湖地区纬度位置高,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形成乳畜带;美国中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适合玉米、小麦生长;美国西部多高原、高山,降水较少,适合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展。
要点二 巴西和澳大利亚地理知识对比
项目 国家
巴西
澳大利亚
不同点
海陆位置
东面临海
四面环海
地形
北部亚马孙平原;南部巴西高原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植被
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广布
热带荒漠和热带草原广布
农产品
咖啡、甘蔗、柑橘、大豆等
羊毛、小麦等
居民及语言
白种人占一半以上,混血种人约占40%,讲葡萄牙语
以白种人为主,讲英语
经济发展水平
发展中国
家
发达国家
相同点
南回归线穿过;热带面积广大;铁矿资源出口国;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
对应训练
】
2.读巴西和澳大利亚的轮廓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图9-T-2
(1)关于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澳大利亚东部以低矮的高原为主
C.澳大利亚矿产资源贫乏但农牧业发达
D.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D
(2)关于两个国家共有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化水平都很高
B.都是所属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C.都是所属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D.首都都是本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D
[
解析
]
第(1)题,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澳大利亚高原分布在西部,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第(2)题,巴西和澳大利亚两国的首都都不是本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要点三 两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
地
区
项目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
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
海陆位
置
以南极洲为主体,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
以北冰洋为主体,被亚、欧、北美三大洲所包围
地表状况
绝大部分为陆地
60%以上为海洋
考察时间
11月到次年3月
6—8月
气候类型及
特征
寒带气候,酷寒、烈风、干燥为主要特征
以寒带气候为主,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矿产资源
煤、铁、石油等
石油、天然气、各种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
动物资源
主要有企鹅、鲸、磷虾等
主要有北极熊、北极狐、驯鹿等
【
对应训练
】
3.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9-T-3
(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中山站在南极点的______方向。
(2)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______。
(3)当我国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______(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4)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________,B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__________。
120°E,70°S(东经120°,南纬70°)
正北
企鹅
极夜
黄河站
格陵兰岛
(5)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在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啸 B.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注入的海水增多
B
谢 谢 观 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