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八年级上册 / 第五单元 / 21*梦回繁华/毛宁 / 《梦回繁华》练习

《梦回繁华》练习

  • 2021-04-08
  • 6页
  • 75 KB
还剩 1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 梦回繁华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桅杆(wéi)   遒劲(jìn)   汴梁(biàn)‎ B.着色(zhuó) 纤夫(qiàn) 岔道(chà)‎ C.生卒(zú) 考订(dìng) 舳舻(zhóu)‎ D.握篙(hāo) 田畴(chóu) 沉檀(tá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蔟拥  城郭  摩肩接踵  长而不冗 B.覆灭  踏青  长途拔涉  细致入微 C.犹如  绢本  内忧外患  无暇一顾 D.宏敞  摄取  络绎不绝  春寒料俏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必经之道)‎ B.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旧时指国家利用水道调运粮食)‎ C.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供人临时歇脚的小客店)‎ D.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著题跋,“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街、城郭,自成一家。(工作,从事)‎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整个长卷犹如一部    ,由慢板、    ,逐渐进入    、紧板,转而进入    ,留下无尽的回味。 ‎ A.乐章  柔板  快板  尾声 B.乐章  松板  快板  尾声 C.乐曲  柔板  快板  末篇 D.乐曲  松板  快板  末篇 ‎5.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国宝级画卷《南都繁会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明朝永乐年间都城的繁盛景象。据悉,该图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1699·桃花扇》剧组辗转得到了《南都繁会图》的图片使用权,从而得以把《南都繁会图》作为舞台背景。通过灯光变化,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的展示,精美绝伦。‎ A.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B.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C.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D.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6.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6‎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 B.《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者是张择端,他是宋代著名的画家,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图》《西湖争标图》等。‎ C.《清明上河图》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D.《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本文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并且挖掘出画面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非常难能可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7.这一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哪些特点?‎ ‎8.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9.“《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这句话中的“基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6‎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 李慧占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①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画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徐疾,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②韵味、趣味。‎ ‎⑤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俊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⑥‎ 6‎ 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有改动)‎ 注①淬(cuì):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②遑(huáng)论:不必谈及。‎ ‎10.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经历了一个由“三国时期古陶瓷上的文字”“                ”“                ”到“清中期瓷板画的兴盛”的演变过程。 ‎ ‎(2)文章介绍“珠山八友”瓷板画是从“画”与“      ”两方面具体说明的,而介绍《昌江日对黄山图》则是从“画”“      ”与“书法”三方面具体说明的。 ‎ ‎(3)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是: ‎ ‎ ‎ ‎ 。 ‎ ‎11.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 ‎12.你认为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有哪些要求?请概括。‎ ?妙笔生花 ‎13.观察右面黎雄才的画作《驾云松》,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6‎ ?体验中考 ‎14.(2016甘肃武威)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有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2)【剪纸欣赏】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3)【我看剪纸】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答案:‎ 夯基达标 ‎1.B 解析 A项,“劲”应读“jìng”;C项,“舳”应读“zhú”;D项,“篙”应读“gāo”。‎ ‎2.C 解析 A项,“蔟”应为“簇”;B项,“拔”应为“跋”;D项,“俏”应为“峭”。‎ ‎3.D 解析 “工”,善于(画)。‎ ‎4.A 解析 作答此题,需结合语境,从词语搭配的角度来思考、选择。‎ ‎5.D 解析 “通过……使”缺主语,排除A项;该画“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再度”不对,排除B、C两项。‎ ‎6.A 解析 A项,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课内品读 ‎7.①内容庞大,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②写实性很强。③画面细节的刻画真实。④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 6‎ ‎8.举例子、引用。通过举《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例子,及引用其中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清明上河图》写实性很强的特点。‎ ‎9.不能删去。“基本”在这里起限制作用,删去后就成了“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一致”,说法太绝对,与事实不符。“基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课外拓展 ‎10.(1)六朝时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于陶瓷上的文字 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装饰瓷器的陶瓷书法 (2)书法 题诗 (3)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11.第④段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作比较,从吸墨程度、材料性质、书写技法三方面比较说明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的不同之处,更加突出了瓷板书画对料性和书写功力的更高要求。‎ ‎12.(1)创作者必须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2)创作者必须有精湛的手功、丰富的经验、超凡的悟性和丰厚的学养。‎ ‎13.解析 首先关注画作的标题《驾云松》,并仔细观察图画,明确其构成要素有“一棵松树”“一方巨石”“数座山峰”“云雾”。然后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其状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阐明该图画给人的感受。‎ 答案示例 画面由一棵松树、一方巨石、数座山峰和云雾组成。这幅画的主体是一棵松树,树枝向一侧伸展,仿佛是腾云驾雾落到了山巅。松树傍依一块巨石,将根扎到山石深处,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势。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把松树烘托得更加坚韧和挺拔。整幅画气韵生动,浑然一体,匠心独运,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发人深思。‎ ‎14.(1)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 ‎(2)示例 一个胖小孩儿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儿身后两侧是荷叶和荷花。寓意连年有鱼(余)。‎ ‎(3)示例 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 6‎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