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5.3一次函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3.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4.通过由已知信息写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教学难点应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呈现问题:(1)如果我们的车以50km/h的平均速度前往杭州。求:汽车离洪合中学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函数关系式是;(2)出发时我们的车油表显示油箱内有油40升,已知汽车每小时耗油5升,求油箱中的余油量Q(升)与工作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解析式;(3)张老师每月手机通话大概在300分钟左右;她手机套餐是每月基本服务费为50元,每月免费通话间为200分钟,超出后每分钟收费0.4元;那么她每月话费y(元)关于通话时间x(分)的函数解析式为.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动手操作、口答校对,教师借助课件呈现三个解析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这些函数解析式的特征。估计学生一时难以解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右边,并追问:追问1:这三个代数式都是哪一类代数式?追问2:代数式中表示自变量的字母次数分别是几次?追问3:三个有哪些共同特征?追问4:用符号语言如何表示呢?强调两点:1.解析式中四个字母k、x、b、y,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哪一个是自变量,哪一个是自变量的函数?2.其中k,b符合什么条件?为什么?归纳出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设计意图】是:为了目标(1)的达成,借助实例分析、概括、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并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二、探究新知呈现问题1:例1:求出下列各题中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1)某农场种植玉米,每平方米种玉米6株,玉米株数y与种植面积x(m2)之间的关系.(2)正方形面积y与周长x之间的关系;(3)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6,底边长为y,腰AB长为x,y与x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检测、巩固学生对一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呈现问题2:例2:国家2011年实行的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指月工资中,扣除国家规定的免税部分3500元后的剩余部分)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的税率的为10%。在原先的问题之前增加了2个问题作为铺垫。问题1:小明妈妈的月工资收入为4000元,则应纳税所得额为_______,应纳个人所得税为______。问题2:小王妈妈的月工资收入为5300元,则应纳税所得额为_______,应纳个人所得税为_____。学生先阅读材料,之后教师解释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这些名词的含义,估计学生理解应纳税所得额有难度,故设计线段示意图,同时为接下来问题的解决作好铺垫。呈现问题1、问题2,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前后桌四人小组交流,最后汇报归纳。教师巡视参与,组织倾听,引导评价。问题1、问题2的【设计意图】是检测、巩固学生对应纳税所得额的理解,同时为问题3、问题4的解决打好基础。呈现问题:按国家2011年9月1日起实施的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个人月工资(薪金)中,扣除国家规定的免税部分3500元后的剩余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的税率为10%。(3)设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x元,且1500<x≤4500,应纳税个人所得税为y元,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小聪妈妈的工资为每月5500元,问她每月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前后桌四人小组交流,最后汇报归纳。教师巡视参与,组织倾听,引导评价。在解决问题4时提醒学生问题3自变量x的意义及取值范围,有选择性的代入。【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借助一次函数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用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简洁性。同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三、巩固练习1、已知函数y=(m-1)x+m+1,(1)当m为何值时,它是一次函数?(2)当m为何值时,它是正比例函数?2、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1)若比例系数为-5,则函数关系式为。(2)若当x=1时y=5,则函数关系式为。2、拓展提高:若y=5x3m-2是正比例函数,则m=变一变若是正比例函数,则m=。四、课堂小结通过问题形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