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2.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3.能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4.体会降水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1.知道主要降水类型。2.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教学难点1.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知道了世界气温的基本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但七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而本课内容较多,探究性较强。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读图的方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高质量的探究问题,并日提供丰富的知识素材,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相关的学习技能和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2.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了解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指导学生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并能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使学生体会降水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导入1.谜语导入:(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2)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2.复习与降水有关的天气符号。设问:说一说:根据下图的天气符号,说出其代表的天气状况。猜谜语,根据天气符号,说出其代表的天气状况。
自主探究降水的基本概念及形式以不同形式降水的图片展示的方式介绍降水的基本概念及形式。观察不同形式降水的图片,理解降水的概念。降水的等级展示不同等级降水量的天气符号以及实际图片。通过图片思考不同等级的降水划分的依据。降水量的测量通过气象台(站)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的实景图、雨量器和量杯的图片,介绍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工具及统计。通过观察图片聆听讲解,了解降水量的测量,理解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概念。降水的形成过程及降水的主要类型播放视频,设问:阿联酋欲人工造山促降雨,可行吗?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观看演示视频,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聆听讲解,了解降水的形成条件。通过观看演示动画及示意图,了解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及其特点,并思考相关问题。
根据刚才所学知识,独立思考解决相关问题。过渡: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先了解降水是如何形成的?播放降水形成的演示视频,总结归纳降水形成的条件。过渡:那么降水有哪些类型呢?老师想给同学们介绍3种主要的降水类型。1.对流雨:动画演示“对流雨”,设问:(1)什么地区最容易产生对流雨?(2)我们深圳会不会产生对流雨?什么季节产生?一天中哪个时间段最容易产生?2.地形雨:动画演示“地形雨”,重点介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锋面雨:图片展示“锋面雨”示意图,介绍锋面雨的形成及其特点。过渡:了解了降水的形成及类型后,请同学们尝试着解答刚刚的疑惑吧!设问:(1)阿联酋欲人工造山促降雨,理论上可行吗?为什么?(2)若可行,山体造完以后,山体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量一样多吗?降水的分布过渡:我们了解了降水的形成条件和类型,那么,世界各地的降水是否均匀呢?若不均匀,又有怎样的分布规律呢?观察“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根据图例观察A地和B地的降水区间范围,并观察世界赤道和两极地区的降水区间范围,回答问题。
观察“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根据图例观察C地和D地的降水区间范围,并观察世界范围内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岸的降水区间范围,回答问题。
观察“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根据图例观察E地和F地的降水区间范围,并观察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的差异,回答问题。读图说出我们深圳的年降水量的区间范围。聆听介绍,读图并回答问题。设置情境:有一家制伞公司,想在世界范围内建立雨伞销售公司,请你来当地理小顾问,若只考虑降水量,请问哪里适合建雨伞销售公司呢?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点A标注于赤道附近,点B标注于极地地区。设问:若只考虑降水量,A地和B地哪里更适合建雨伞销售公司?提示:读图说一说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介绍读图方法,并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得出结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不均,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且差异比较大,而赤道和两极地区的差异可以推断出纬度位置对世界降水的空间差异有着一定的影响。过渡:接下来我们继续看图,我们如果沿纬线继续观察,不难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纬度地带年降水量的数值都是很接近的,比如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西两岸降水就有明显的差异。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点C标注于北回归线大陆东岸,点D标注于北回归线大陆西岸。设问:在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岸的C地和大陆西岸的D地哪里更适合建雨伞销售公司?提示:读图比一比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岸的降水哪里多?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得出结论: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年降水量多,大陆的西岸的年降水量较少。海陆位置的不同,也会导致年降水量的空间差异。过渡:刚才,我们看了赤道,看了回归线,还看了高纬度的两极地区,还有一个地带,就是中纬度地区,我们再继续来观察一下。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点E标注于中纬度沿海地区,点F标注于中纬度内陆地区。设问:在中纬度地区内,沿海的E地和内陆的F地哪里更适合建雨伞销售公司?提示:读图比一比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异?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得出结论: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从沿海向内陆呈递减的趋势。世界降水的分布受到海陆位置的影响。拓展:设问:读图,说一说我们深圳的年降水量的区间范围是多少?以材料的形式介绍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并出示其在地图上的位置,设问:读图,想一想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该地的降水属于哪种类型?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世界“干极”阿塔卡玛沙漠。小结:世界降水分布特点。做好相关笔记。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作业阅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尝试概括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教学反思1.亮点:(1)趣味性与生活化相结合;(2)设置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所学解决问题;(3)教学形式多样,让学生动脑想,动耳听,动眼看,动嘴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2.不足:课堂紧奏,弹性不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