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与圆的定义类比总结出椭圆的定义;2、引导学生建立适当坐标系,推导椭圆标准方程;3、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类比从而培养学生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对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理解是本节重点,椭圆标准方程推导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并引入新课师:在解析几何中,我们通常把动点执按照某种规律运动形成的轨迹叫做曲线,那么曲线和方程的关系是什么?生: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同时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那么方程就是曲线的方程,曲线就是方程的曲线。师:圆的定义是:在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那么当动点满足哪些条件时轨迹仍然是圆?生:①平面上到两个定点距离(距离为2d)的平方和等于定值a(a>2d2)的点的轨迹是圆;②平面上,与两个定点连线的斜率乘积为-1的点的轨迹是圆。师:那么平面内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和为定长的点的集合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做实验(1)用一条固定长度为2a的绳索,再打双,一端固定在小黑板上,用粉笔把绳子拉紧,在小黑板上慢慢移动,画出一具圆(图1)6
(2)将绳子两端分开,用同样方法画(图2)师:所得的图形是圆吗?(3)学生实验变更两固定点距离,重复(2)之实验,画出多个椭圆。分析、观察,找出规律。生画,师问,什么是固定不变的?什么是变化的?师:象图2这样曲线,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就叫椭圆,椭圆是“压扁了的圆”,但这不是科学定义。那么如何科学的给椭圆下个定义呢?生:从我们刚才画图发现,定义:椭圆是平面内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和等于一个常数的动点的集合。师:是否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定值的点的轨迹就一定是椭圆呢?生:不能一时答出。师:把定长的绳子拉展,两端固定,问,这时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绳长的点的集合是什么?生:是一条线段F1F2。师:平面上存在不存在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和小于的点?生:不存在。师生共同小结:在平面上到两个定点F1F2距离之和等于定值2a的点的轨迹:①当2a>时是椭圆;②当2a=时是线段;③当2a<不存在。最后由学生叙述教师板书: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距离之和等于定值2a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其中2a>6
。顺便可以指出两个定点叫做焦点,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用2c(c>0)表示。2.推导椭圆标准方程师:由刚才所归纳出椭圆定义可知,我们现在就是要求到两个定点F1、F2距离之和等于定值2a(2a>)的点的轨迹方程。大家想一想求曲线方程的步骤是什么?生:求曲线方程的步骤是:①建立坐标系设动点坐标;②寻找动点满足几何的条件;③把几何条件坐标化;④化简得方程;⑤检验其完备性。师:那么此题应如何建立坐标呢?建立直角坐标系一般应使图形不旋转、不转移为最好,如果是对称图形尽量以对称轴为坐标较好。这样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方案:(1)取一个定点为原点,以F1,F2所在直线为x轴或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2)以F1、F2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3)以F1、F2所在直线为y轴,线段F1F2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选定方案(2)推导方程。解:(1)建立如图坐标系,设F1(-c,0),F2(c,0),设M(x,y)是椭圆上任意一点;(2)点M应满足=2a(3)坐标化:+=2a①(4)简化。师:如何化简根式方程?生:移项平方,再移项再平方。师生共同完成:由①=2a-,两平方得:(x+c)2+y2=4a2-4a+(x-c)2+y2a2-cx=a,两边再平方得:6
a4-2a2cx+c2x2=a2x2-2a2cx+a2c2+a2y2,整理得:(a2-c2)x2+a2y2=a2(a2-c2)师:到此我们已经推出了椭圆的方程,但此形式还不够简洁,为了使方程形式简洁和谐且便于记忆和使用,我们应如何将方程进行变形呢?师生共同:a,c都是定值,a2-c2应是一定值,且2a>2c>0,a>c>0,a2>c2,于是不妨令b2=a2-c,则方程就变形为:b2x2+a2y2=a2b2,如再化简得:…(*)师:这里a和b关系如何?为什么?生:a>c>0,a>b>0师:①(*)方程就是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条件a>b>0不可缺少,当a=b=0时,就表示圆心在坐标原点的圆的方程,因此,圆是椭圆的特例;②引进b一开始是为了方程形式简洁与和谐,但我们发现b有它的突出几何意义,它表示椭圆在y轴上的正截距,且图中Rt△F1OM清楚地反映出b2=a2-c2;③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选用第③种方程(即焦点在y轴上)建立坐标系,得到方程形式又如何呢?生:由于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相当于是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关于直线y=x的对称图形,因此,方程形式应为:(a>b>0)师:课后请同学们进行推导验证。三、例题例1.平面内两个定点间的距离为6,写出到这两个定点距离之和为8的点的轨迹方程。学生解:所求轨迹是椭圆,两个定点为焦点,用F1,F2表示,以F1,F2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2a=8,2c=6,a=4,c=3,∴b2=a2-c2=7,故所求轨迹方程为6
注意:本题的主要问题是:很多学生不建立坐标系就写出了方程,因此,老师要强调建立不同坐标系会得到不同的方程,题中未给出坐标系时,首先应选择适当的关系。例2.已知定圆C:x2+y2+8x-84=0,动圆M和圆C相内切且过点P(4,0),求动圆心M的轨迹方程。分析:师:由两圆相切,可得到什么结论?生:圆心距等于大圆半径减小半径。师:请用数字语言表示此结论。生:师:此结论即,说明什么?生:因为8<10,所以圆心M的轨迹是以P、C为焦点的椭圆。师:对,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把解题过程写在笔记本上。解:圆C:(x+4)2+y2=100,其圆心C(-4,0),半径r=10,所以P(4,0)在定圆内,设动圆M(x,y),则为动圆半径,又圆M和圆C内切,所以,即,故M点的轨迹是以P、C为焦点的椭圆,且PC中点为原点,这里2a=10,2c=8,∴b2=9故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是:。课堂练习:1.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a=1,b=,焦点在x轴上;答:所求方程为。6
(2)b=3,c=,焦点在y轴上;答:所求方程为。(3)两个焦点分别是:(-1,0),且过P解:2c=2,设所求方程为:过,∴可求得a2=2,b2=1故所求方程为2.已知:△ABC的一边长BC=,周长为,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略解:以BC所在直线为x轴,BC中垂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由已知条件得:,由椭圆定义得A点轨迹方程为(y≠0)四、小结:1.本节课研究了椭圆的定义以及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应该注意定义中的条件以及焦点的位置与方程形式的关系;2.巩固了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和步骤,渗透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研究问题。布置作业:(1)看书P112—P116(2)P164、5,P175、6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