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例谈几何体表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秦炳麟先看一个趣味数学问题,正方体木块AC1的棱长为1,蜘蛛位于A1B1的中点M处,苍蝇停留在D点,问蜘蛛应采用怎样的最短路线,才能最迅速地抓住苍蝇?本题若从立体图形考察。困难较大(如图1),如果利用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形进行分析,问题则变得十分简单。图1如图2,在展开图中,由于平面上两点间以直线距离为最短,故M至D应取直线段。图2因为MND长=MgD长=MefD长=MPD长=故MPD长为应采取的最短线路从上面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要计算空间图形表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只要利用了几何体的展开图形,就能把学生所熟悉的平面图形与立几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化难为易。下举数例,我们来谈谈这种方法的应用。例1圆锥S—AB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SA=3R,D为SA的中点,一个动点自底面圆周上的A点,沿圆锥侧面移动到D点,求这点移动的最短距离。解:如图3,沿圆锥母线SA剪开展成平面图形,则AD最短。
图3因为∠ASD=。所以由余弦定理,得例2圆台的上底半径为6cm,下底半径为12cm,高为。下底面内两条半径OA与OB互相垂直,M是母线B1B上一点,且BM:MB1=2:1,求圆台侧面上A、M两点间的最短行程。解:如图4(a),在直角梯形OO1B1B中,由公式,求得如图(b),设圆台的侧面展开扇环的中心角∠=θ,,则θ=,解得x=9cm,θ=240°。依题意得,PM==12cm,∠APB=。PA=PB=18cm。在△PAM中运用余弦定理得:故圆台侧面上A、M两点间的最短行程为
例3设正三棱柱的侧棱长为3,底面边长是1,沿侧面从A点到A1点,当路径AM—MN—NA1最短时,求AM与A1N所成的角。解:如图5(甲),过A作AP//A1N交B1B于P,则AM与AP所夹锐角(或直角),就是所求的角。沿侧棱AA1把三棱柱剪开展开,如图5(乙),当路径AM—MN—NA1最短时,显然M、N在线段AA1上,最短路径是AA1,由此可知,CM=1,BN=2,故AM=AP=,MP==。图5所以,故AM与A1N所成的角为。例4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厘米和5厘米,母线AB长为10厘米,M为AB的中点,有一绳子从M点出发,沿圆台侧面绕一周达到B点,问绳子最短是多少厘米?若绳子的长为最短时,这绳子和上底面圆周上的点的最短距离是多少?解:①沿着圆台的母线AB将圆台侧面展开,然后恢复成扇形,如图6,连结BM',则绳子最短,因为,所以SA=,因为SB=SA+AB,而AB等于10,所以SA=10,又因为∠A'SA=。所以在△BSM中,利用余弦定理得BM'=(cm)。图6
②过S点作SC⊥BM',垂足是C。交圆弧AA'于点C',则C'、C两点间的距离最短。因为SC=(cm)所以评注:空间图形求表面上折线段最小值时,关键是弄清几何体中的有关点、线在展开图中的相应位置关系。解决的方法就是把各侧面展开铺在平面上,根据“平面内连结两点的线段最短”的方法来解决。从以上诸例不难看出,借助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决立体几何中的问题,是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最佳方法。强调这类题的训练,无疑对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发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