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论语选读》《为政以德》《克己复礼》复习提要
《论语》《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经过了一个不断编集的过程。《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无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并且有重复的章节出现。
一、为政以德
名句背诵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2.3)2、子曰:“其身正,————;其身不正,————。”(13.6)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16.1)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6.1)
道德“德者得也。”“德”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作用。道的本义是人走的路,然后再引申出方法、引导、道德等意思,如: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之以政道千乘之国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西周与春秋,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那时国就是指诸侯国。诸侯国君又把国内的土地分给宗室、子弟、功臣。这些封地就叫做“家”。国家
由于分封关系所形成的经济、政治地位的不同,西周贵族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构成上对下控制,下对上服从的“王(天子)臣公(诸侯),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左传。昭公七年》)的关系。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1、孔子为什么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6.1)孔子的时代,天下已呈礼乐崩坏之象。当时周天子号称拥有天下,实际上只控制着自己的都城。而诸侯国君也步其后尘,大夫们一个个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家呈尾大不掉之势,国君变成了傀儡。如鲁国在鲁襄公十一年由三桓“三分公室”: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贵族将鲁国一分为三,各占其一。后来,随着季氏家势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鲁国的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
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倒是鲁君的势力范围。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
2、孔子为何反对季氏攻打颛臾?孔子推崇周文化,也不歧视小国文化。在他看来,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6.2)
3、怎样理解“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6.1)“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上下各得其分,构建和谐社会。
4、孔子主为什么张为政以德?这与以法治国矛盾吗?“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这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局限性。一味提倡以法治国,这同样有局限性,要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
5、“为政以德”应从何做起?从自身做起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就政治言,惟职责应在治人者,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亦愈重。故治人者贵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钱穆《论语新解》
统治者德高望重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12.19)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12.19)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
6为什么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
二、克己复礼
“礼”是颇为繁多的,其起源和核心则是尊敬和祭祀祖先。“禮”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具以奉事于神。大概礼之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为各种仪制。”孔子说:“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礼
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远古氏族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因之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实际即是一种未成文的习惯法。
周礼钱穆先生说:“孔子为中国儒学传统之大宗,而孔子平生为学,其最所尊仰者,实为周公。”“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7.5)“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14)“觚不觚,觚哉!觚哉!”(6.25)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交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其,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他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
1、孔子为何要“正名”?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信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3.3)卫灵公太子蒯聩卫出公辄
“正名”就是“复礼”。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2.1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1)
2、礼是外在的礼节,其核心是什么?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1)核心是仁
仁从孝做起: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只有做到对亲人的爱,老吾老,幼吾幼,才能推己及人,爱他人之老幼他人之幼,然后才能“泛爱众。”“仁者无不爱”,要用对待家人一样的态度去对待一切人。先“事亲”,“笃于亲”之后,由近及远,由亲及疏,逐步渐进到同事、朋友以至全社会的人,这是儒家的“爱人”。3、仁与孝的关系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7.21)
4、孔子主张为父母守孝三年,但宰我反对,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孔子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孝?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孝道?
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是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从动物学上说,实质上是一种"反哺"的行为。《孝经》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孟子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
“孝”“弟”不仅是维系血缘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维系等级关系、避免犯上作乱、维持政治稳定的基本保证。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诚然,儒家孝道也有时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性的糟粕——比如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父为子纲"(指父亲对子女有绝对权威),于今已绝对不适合我们这个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又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再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已不足取
五四至今的人们,总是对古代的"割股疗亲"、"目连救母"的"愚孝"念念不忘,肆意菲薄。其实我们应该知道的,孝再愚,也还知道要去孝顺父母,其过程虽有差池,其动机仍需褒扬。例如《二十四孝》所选孝行,事迹十分突出,故事情节生动感人,使人阅读或听讲后容易留下深刻印象,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
五四以来,我们虽都在提倡"尊老敬老爱老",但是相对古时"孝"与"忠"并列成为中国古代民众最讲究最看重的两大思想观念来说,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事实上,现代的中国人"孝"的观念已明显淡薄了很多很多。我们要继承我们所应该继承的孔孟儒学所提倡的合理孝道,以使之符合当今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发扬光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