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归园田居》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体会陶渊明诗歌恬淡自然的艺术境界,掌握《归园田居》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掌握诵读与背诵古典诗歌的技巧,培养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陶渊明崇高的人生境界,培养高尚的品格操守。【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诗人崇高的人生品格的把握。【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这是我们初中学过的《桃花源记》的片段,描绘了自然恬淡的田园风光,令人心驰神往。它的作者是谁?(陶渊明)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陶渊明?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东晋末年政治腐败,门阀士族把持政权,凭借门第决定仕途前景,一般寒士即使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以被重用。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最终归隐田园。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陶渊明的另一首名作,《归园田居(其一)》。2min二、朗读与整体感知1、下面请同学们听朗诵录音,注意字音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播放录音)羁(jī)鸟恋旧林守拙(zhuō)归园田暧(ài)暧远人村久在樊(fán)笼里)2min2、从录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闲适的心境。这首归隐诗我们应当用低沉舒缓,略带愉悦的语调去朗诵。注意几个字音。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大声地朗诵这首诗,之后四个人为一组,根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思考,全诗的题眼是什么?开始。5min有没有同学对哪句话哪个词有问题的?1min 3、提问:全诗的题眼是什么呢?提示:全诗是围绕着哪个字来展开的?明确:归。1min4、提问:假如让你对话陶渊明,就这个“归”字,你想问他什么问题呢?讨论明确:为何而归?从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1min5、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文本。一、文本分析1、提问:诗人为何而归呢?试着用诗中的词语来回答。明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了诗人热爱自然生活,厌倦官场。1min提问:诗人从何而归呢?同样用诗中的词语来回答。2、明确:“尘网”“樊笼”1min3、提问:“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养在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明确:都失去了自由,受到束缚。那么这反映了诗人身在官场时是一种什么感受呢?明确:没有自由,痛苦不堪1min4、提问:那诗人又是怎样看待自己出仕做官的呢?提示:哪些词语能表明作者的态度?明确:“误落尘网中”的“误”。表明做官是诗人的一大失误,并非本性如此。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一般寒士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归隐。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十三年”写成了“三十年”,极言污浊的官场生活给诗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2min5、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明确: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一个正直清高的人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2min6、提问:诗人要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田园。以上我们分析了诗人为何而归。从何而归,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诵,注意读出感情。下面大家回忆:先写了本性,后悔做官,觉得非常不自由,自己像羁鸟和池鱼,最终决定归隐田园。我们把书合上,试着背一下这几句诗。2min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思归==》归隐田园7、提问:诗人要归向田园,那么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下面大家齐读“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思考应抓住诗中哪些景物分析。 2min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1min8、提问:诗人所写景色有什么样的特点?调动了那些感官?写了近景和远景,是怎样的顺序?2min明确:诗人调动了听觉,视觉等感官,由远及近写了田园的美景,构成的一种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意境。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 衬托出了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9、提问: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请同学说说所写景物带给诗人怎样的感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min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美似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田园无忧无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10、提问: 诗人如此写景,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min明确:使人深深体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 我们回忆,诗人调动了视觉听觉,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等事物,是一种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了田园风光的恬美。我们合上书,尝试背一下。2min11、提问:我们刚分析了诗人归去的环境。那么诗人归去如何呢?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1min表达了诗人自由、安逸、喜悦的情感。 12、提问:那么这种情感和什么是对立的?1min明确:归隐后那种自由安逸喜悦的情感和归隐之前不自由,压抑,痛苦,的感情是对立的。13、提问:因此,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2min五、总结全文3min全诗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写了对污浊官场生活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 诗人的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样一种至高至真的境界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千百年来影响着一代代文人。   同学们是不是也曾想过要隐居啊?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政治黑暗,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不得不隐居。而我们现在只要通过努力,就有多重途径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们应当抱着积极向上的昂扬态度去奋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习陶渊明那种浩然正气,要具备一种高尚的人格操守和崇高的人生境界。这样一首极具教育意义的诗歌希望同学们背下来。好,下面再让我们饱含那种恬静幽雅的心情来朗读这首诗,能背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背诵,注意读出诗人的感情。3min六、作业:拓展阅读3min《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同样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心情。那自然的心境,惬意和闲适,令人心驰神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千古名句,同学们模仿课上分析诗歌的方法来分析一下这首诗。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