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4.【越调】天净沙·秋思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能朗读、背诵、默写《天净沙·秋思》。(2)掌握有关作者马致远的文学常识,了解元散曲的文体知识。(3)能理解全曲所描写的意象,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4)初步具有鉴赏能力。2、预习要点(1)自读诗文,查工具书,解决阅读时遇到的生字生词。(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写在笔记本上。 (3)熟读全曲,理解全曲所描写的意象,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3、达标练习(1)文学常识填空。a.《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b.《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2)解释词语。西风:断肠:古道:(3)说出诗的大意。答: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1)划分节奏。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诗句大意。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西边萧瑟的秋风走来的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2、问题展示(1)本小令前三行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体会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词对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答:(2)你能为这三句诗拟一个小标题吗?答:(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答:(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5)这首小令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处?答:3、方法总结(1)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2)读景组画,感悟意境;(3)抓关键词,品味语言。4、拓展交流(1)“昏鸦”的“昏”字,除了与“夕阳西下”呼应,你还读出了什么意味?答:(2)有人说“古道西风瘦马”中改一字而成“古道西风骏马”,则意境全变,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么?谈谈你的看法吧!答: 参考答案达标练习(1)a.小令 曲牌名 题目b.马致远 元 戏曲 散曲 关汉卿 王实甫 白朴 秋思之祖(2)解释词语:西风:从西边吹来的风;常指秋风。课文指秋风。断肠:肝肠断裂,形容极度悲痛或哀愁。古道:课文中指古老的道路。(3)说出诗的大意。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西边萧瑟的秋风走来的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问题展示(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渲染了秋天悲凉、肃杀的情调。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衰残萧瑟凄凉的景象。(2)深秋郊野晚景图、古道·秋风·独行客、凄苦羁旅图。(3)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4)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游子的思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5)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成鲜明对照。拓展交流(1)“昏鸦”令我们联想到是黄昏时乌鸦回巢的画面,这画面,有几许苍凉,更有几多温馨,令天涯游子触目伤怀:连乌鸦都回到自己的家了,而我却仍旧孤独地游走天涯。(2)有道理。同样是“古道西风”的背影,“瘦马”令我们联想到游子已经奔 波得太久、太疲倦了,甚至可能处境困窘,连马都累瘦了;而若是一匹“骏马”,则让我们联想到骑马的应是英姿飒爽的侠客,正驰骋天地间,施展自己的抱负。二者意境大相径庭。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