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4 痛与不痛的秘密名师导航内容感知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人类的探索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外探索,比如自然和宇宙;一个是向内探索,那就是人类自身。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里面有无数人类未知的东西,人类探索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密的过程。韩济生院士在文中介绍了镇痛研究的发展进程,并且将研究过程中的每个发现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本文善于运用比喻方法说明事理,行文流畅,言简意丰。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晕厥(jué) 成瘾(yǐn) 针灸(jiǔ)穴位(xué)肽(tài)羟(qiǎng)酰(xiān)癫痫(xián)2.多音字二、字形三、词义1.重点词晕厥:昏厥。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如:城楼在月光下面显出朦胧的轮廓;也指事情的概况,如:我只知道个轮廓,详情并不清楚。针灸:医学上指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我国医学的宝贵遗产。2.相关成语辨证论治:中医指根据病人的发病原因、症状、脉象等,结合中医理论,全面分析、作出判断,进行治疗。也说“辨证施治”(“证”通“症”)。3.近义词辨证·辩证都是动词,都具有辨别、论证之意。侧重点略有不同:“辨证”也作“辩症”,除具有“辩证”之意外,还有“辨别症候”之意,如:辨证求因、辨证论治。“辩证”除具有“辨证”之意外,还有“辨析考证”之意,如,反复辩证;又有“合乎辩证法的”意思,如,辩证关系、辩证的统一。迟钝·迟滞都有“反应慢,行动迟缓”之意。“迟钝”侧重于感官、思想、行动等方面反应慢,不灵敏,如:感觉迟钝、反应迟钝。“迟滞”指人的目光呆滞;也指缓慢、不畅通,如流水迟滞。又指“阻碍、使之延迟或停滞”之意,如:节节阻击,迟滞敌人的行动。晕厥·昏厥都有“失去知觉,不省人事;晕倒,气闭”之意。“昏厥”4用心爱心专心
是因脑部贫血引起供氧不足而短时间失去知觉,心情过分悲痛、精神过度紧张、大出血、直立过久、心脏疾患等都能引起昏厥。“晕厥”,即昏厥。四、文学常识韩济生,浙江省名山市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生理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国内外杂志及专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中枢神经介质概论》《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原理》《生理学多选题汇编》《英文生理教科文》《神经科学纲要》等著作。韩济生先生不仅是学术上的大师,更是道德上的大家。“求索、奉献”是韩老的座右铭。他特别注重人品性格的培养。大爱无言,博爱无边。韩先生不求名利、不问回报,默默为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努力着。韩先生感动别人的不仅是学识的宽广、人格的魅力,更有精神的高度。这种精神的力量如一面旗帜,激励着后人为医学教育事业不懈努力着。五、名篇名句1.左旋吗啡和右旋吗啡结构非常相似,就像人照镜子时看到镜中人像和自己一模一样,所差的只是自己的左手成了镜中人的右手。2.身体里可能有一些特定的部位,是专管止痛的,但它上面挂着一把锁,只有左旋吗啡这把钥匙,才能打开这把“镇痛之锁”。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科学的道路是曲折的。学术上的顽固堡垒,往往需要各路兵马从不同角度加以围攻,才有可能攻克。剖析:这句话道出了在学术上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在艰难曲折的科学道路上,个人英雄主义是行不通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各路专业人才汇集起来,就能形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斗堡垒。2.这些表面看来很奇特的现象促使人们推想,身体里可能有一些特定的部位,是专管止痛的,但它上面挂着一把锁,只有左旋吗啡这把钥匙,才能打开这把“镇痛之锁”。别的钥匙即使表面看起来很相像,也无法把它打开。剖析:这句话说明科学幻想在高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本来深奥的科学难题说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因为受无数科学幻想的驱使,人们才付出极大的努力,成功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正确的科学推想,是探索科技和宇宙奥秘的重要条件。3.惟一的可能性就是,身体里本来就存在着类似吗啡的一些物质,可以去打开“吗啡受体”这把锁;而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吗啡只是和它有相似的作用罢了。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我们只能说儿子长得像父亲,很难说父亲长得像儿子,但根据儿子的长相,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出他的父亲来。剖析:这里运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见习闻的父与子长相相似设喻,使得医学上高难度的专业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也使抽象的事理变得生动形象。二、重点语段“一提起鸦片,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厌恶的感觉”至“由于存在着这些缺点,医生往往不敢轻易使用这种药物”。剖析:文章一开始,就提及鸦片,提及它的作用,开宗明义,直截了当。这容易激发读者的兴趣。鸦片是人类的大敌和祸患,这是常人的理解、认识,但作者却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说明问题。这部分强调了鸦片是“麻醉性镇痛药”的医药功能,其镇痛效果好、疗效高,这样写更易进入所写话题。研究鸦片是探究镇痛医学的开始,这是科学研究的实际,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结构图解4用心爱心专心
主旨探讨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1.传统观念认为,吗啡是一种毒品,人们对它有一种恐惧感,甚至敬而远之。殊不知,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本文意在希望人们正确认识吗啡及吗啡肽,借以消除疾病给人类带来的痛苦。2.本文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对于科学上的坚固堡垒,需要世界各国的高、精、尖人才联合攻坚,以尽快找到治病救命的良方,解除人类的疾病之苦。我的观点: 审美鉴赏重大的发现 生动的表达170年前德国科学家从鸦片中提炼出吗啡。吗啡有很好的镇痛效果,但有耐受性和成瘾的缺点。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科学家发现把极少量吗啡注射到家兔的脑子里,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说明吗啡起止痛作用的部位就在脑子很有限的区域。后来发现吗啡的分子结构有左旋、右旋两种结构,只有左旋吗啡有止痛作用,右旋没有。使人们推想身体里可能有一些特定的部位,专管止痛。1973年发现“吗啡受体”,并证明人、猴、猫、兔等动物的脑子里都存在“吗啡受体”。说明“吗啡受体”是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各种动物所共有的一种结构,并使人们推想出身体里本来就存在着类似吗啡的一些物质。1975年英国科学家找到了存在于动物和人的脑子中,作用与吗啡相似的物质,起名“脑啡肽”。揭开了“痛与不痛的秘密”(人脑中脑啡肽太少,痛觉就特别敏感;反之,痛觉就迟钝)说明:对于发现“脑啡肽”的价值,从语言标志上看,文章第5段开头有“当今国内外对动物和人体进行的大量研究工作,归纳起来,可以初步描绘出这样一个轮廓”这样的话,可见是一个总结段,再与文章题目联系起来,要求学生能准确并简洁地说出“发现‘脑啡肽’”的价值。作者为了说明“发现‘脑啡肽’”的价值,在说明过程中运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比如说明左旋吗啡和右旋吗啡的差别时,写道:“左旋吗啡和右旋吗啡结构非常相似,就像人照镜子时看到镜中人像和自己一模一样,所差的只是自己的左手成了镜中人的右手。”又比如把“吗啡受体”比喻成一把“镇痛之锁”:“身体里可能有一些特定的部位,是专管止痛的,但它上面挂着一把锁,只有左旋吗啡这把钥匙,才能打开这把‘镇痛之锁’。”还有一处:“惟一的可能性就是,身体里本来就存在着类似吗啡的一些物质,可以去打开‘吗啡受体’这把锁;而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吗啡只是和它有相似的作用罢了。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我们只能说儿子长得像父亲,很难说父亲长得像儿子,但根据儿子的长相,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出他的父亲来。”比喻的运用,使得专业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也使抽象的事理变得生动形象。问题探究4用心爱心专心
读完本文,对韩济生的做法,你有何感受?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如何看待国家需要与个人志向的关系?请发表你的看法。导思:可以广泛搜集材料,如韩济生的生平、弟子对韩济生的评价、韩济生对自己的评价等材料,全方位地了解其为人,然后结合现今社会和自己的感受发表见解。探究:第一步,品读上述材料,并收集整理有关韩济生的材料,课上交流,以达到资源共享之目的。第二步,初步感知材料大意和作者的价值取向。第三步,就文中你不认同或有新见解之处提出问题。第四步,对有不同见解之处仔细研读,判断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第五步,整合信息,领悟韩济生精神内涵和实质。为自己树立一个学习和生活上的楷模。第六步,把学习本文及读上述材料的感想写下来,800字左右。在班上交流。4用心爱心专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