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算得对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算得对吗”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中学完了三位数的加减法之后安排的关于验算方面的内容,也是学生第一次开始接触验算,多角度感受验算必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教材改变过去验算方法单一的状况,为此设计了一个“购物付钱及找钱”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思考“算得对吗?”“钱找的对吗?”的问题情境中探索验算的方法,并注重验算方法的多样化,为学生尝试探索验算方法多样化提供可能。〖教材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延伸。三位数加减法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验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和习惯。〖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验算的必要性,探索减法验算的方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有错就改的好品质。2.进一步体会加法与减法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探索减法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验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有错就改的好品质。〖教学设计〗一、激趣引入,激发思考1.听故事,找问题(故事中有错误,要求学生听后能指出来) 犇犇是个篮球迷。周末,他向妈妈要了100元钱,去离家最近的超市买篮球。刚走到路口,他忽然看见一位叔叔正在卖篮球。犇犇高兴极了,赶紧问价钱。叔叔说:“一个篮球87元。”犇犇递给叔叔100元,选好了篮球,可叔叔还在慢慢地算要找犇犇多少钱。犇犇可等不及了,急忙说:“我是口算大王,我帮您,你找我23元准没错。” 2.质疑:(1)从故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你想对犇犇说点什么? ……3.教师总结:计算完后检查算得对不对,就叫验算。今天,你们不仅感受到验算的重要,还探索出这么多的验算方法。真棒!我们也要自觉养成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揭示并板书课题:验算二、探究验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情景图
(1)质疑:这两个小朋友去书店买书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先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提问:应付多少元?售货员阿姨算得对不对?试一试。要求:一名学生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其余的同学写在书上第57页。(2)提问:想一想可以怎样验算。(学生口述,教师板书验算过程,并指导验算的书写格式。)(3)学生思考后交流汇报:生1:我用加法算了一遍,的确是256元。生2:我想如果售货员阿姨的计算是正确的,就应该能倒回去,也就是从256元里面减去其中一套书的价钱应该等于另一套书的价钱,所以我用256元减去科普从书的118元,正好是138元的中外童话的价格,说明售货员阿姨的计算是正确的。……补充:如果学生的想法中没有出现其中的任何一种,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向学生介绍,并引导学生分析这样做是否合理。)三、巩固拓展1、看谁算得对?(题略)2、你出题我来答。(题略)〖教学板书〗
算得对吗118-138=256(元) 答:应付256元,售货员阿姨算得对。〖教学反思〗1、在以往的教学中,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教学的,此次采用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集中呈现的方式,有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2、由于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探索减法验算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大胆放手,真正做到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答,谈思路,说方法,讲经验,让学生尽情展示。3、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从正确角度、格式正确、书写漂亮三个方面严格地要求学生。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了验算的方法,而且在第一时间规范了书写的格式,使学生记忆深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