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下册 / 第一单元 / 2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 烛之武退秦师实词

烛之武退秦师实词

  • 2022-02-23
  • 9页
  • 24.63 KB
还剩 4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词多义1、鄙①边疆(边邑),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②轻视,看不起孔子鄙其小器(器量狭小)《训俭示康》③庸俗,浅陋(鄙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2、敝①坏,破旧使史更敝衣草屦《左忠毅公逸事》②疲惫,困乏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③(衰败)损害因人之力而敝之④通“弊”,弊病,害处为敝弥深⑤通“蔽”,蒙蔽,欺骗不敢敝其主3、许①答应,允许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传》②期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③处所.. 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④这样,如此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⑤表示约计的数量(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4、阙①朝廷(帝王所居之所,宫阙)操乃诣阙贡献《后汉书》②空缺,缺少,欠缺南渡桂水阙舟楫《暮归》③(损伤)削减,侵损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④掘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国语》5、微①精妙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②(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③(地位)卑下,低贱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④隐蔽,藏匿(白公奔山而缢,)其徒(部下)微之《左传》⑤暗中,秘密地.. 童微视其睡《童区寄传》⑥伺察,侦察解使人微知贼处《汉书》6、信①言语真实,诚实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②的确,确实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③信用,守信用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④使者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送信的人,此指媒人)《孔雀东南飞》⑤任凭,随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7.【与】(一)介词。1.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2.给,替。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3.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连词。1.连词。和,跟,同。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三)动词。1.给予,授予。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结交,亲附。①失其所与,不知.. 3.参加,参与。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4.赞许,同意。①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五)【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8.【而】(1)连词①表并列,译为:而且、又。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劝学》②表顺承,译为:就、才、接着。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③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④表转折,译为:却、但。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⑤表假设,译为:如果、假使。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⑥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⑦表修饰,译为:着、地。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2)代词.. ①第二人称,译为:你(们)、你(们)的。例: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近指代词,译为:此、这样。例: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3)通“能”,译为:能力。例: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逍遥游》(4)与“而”有关的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既而】不久,一会儿。例: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9.【以】(一)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二)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就”“然后”。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而”“来”“用来”等。作《师说》以贻之。(《师说》)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因而”。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地”,或省去。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四)动词1.以为,认为。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五)通假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六)复音虚词【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2.把……作为或制成。①铸以为金人十二。【以是】【是以】相当”因此”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10.【焉】(一)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二)代词1.三代,相当于“之”。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哪里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三)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了,啊,呢。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四)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11.【其】(1)代词①人称代词A.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他”“(包括复数)”。例: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B.第一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例:失其所与,不知。②指示代词A.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有个别译文表示近指,译为“这”“这些”。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B.指示代词,译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副词①表祈使,译为“可要”“一定”。例: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②表商量,译为“还是”。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③表揣测,译为“恐怕”“或许”“大概”。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④表反问,译为“难道”、“怎么”。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3)连词①表选择,译为“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表假设,译为“如果”。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4)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12.【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有时灵活译为之“我”)2.指示代词,这,此。①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夫晋,何厌之有?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处江湖之远。(《岳阳楼记》)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三)动词,到……去。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