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数学 / 教学同步 / 人教版(2012) / 七年级下册 /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 5.3 平行线的性质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性质1.2.3

当前文件暂时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查看使用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5.3《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学情分析: 1、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平行线的概念,学习了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和平行线的判定。 2、 经过前面的几何知识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问题简单的问题和几何问题的基础 教材分析: 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 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它们不但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供了转化 的方法,而且也为今后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好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 3.通过对比,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的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数 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应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混合使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量角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探究,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及其判定,请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的 内容,你能说师如何能判定两直线是平行线吗? 生: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我们这里是由角的关系来推 出两直线是否平行,那如果已知两条平行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又各有 什么关系呢? 二、动手实践,探索规律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两条平行线 AB、CD,再画直线 MN 与直线 AB、CD 相交。 (如下图) 请学生指出图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思考:你能用你自己的方法比较一下对应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数 量关系吗? (两种方法:一是度量,二是裁剪) 归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 互补) (此处教师要用符号语言加以说明) 师问: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也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内错角还相等吗? 同样,同旁内角还互补吗? 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只有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才有:同位角、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并不是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都相等,同旁内角都互补 三、议一议、促进理解 1.你能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来说明“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成立的理由吗?(重点强调:符号语言的写法) 2.你能谈谈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投影表格,引导学生完成) 已知 结论 判定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性质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归纳:判定:角的关系 线的关系 性质:线的关系 角的关系 (两者的条件和结论刚好相反) 四、组间竞赛、增进合作 1、如图(1),直线 , ,那么∠2,∠3,∠4 各是多少度? 2、如图(2), 是 上一点, 是 上一点, , , ,求 的度数 3、如图(3), 是一条直线, ,求 的度 数 4、如图(4),点 分别在 的边 上,且 (1)试求 的度数 (2)如果 ,那么 与 平行吗? 图(1) 图(2) 图 (3) 图(4) 五、小结拓展、知识汇总 1.学生自我归纳 2.教师加以强调平行线的性质 六、学后反思 通过学习,你能不能解决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呢?你还能举出什么列子来说 明今天所学的知识吗? 七、作业布置、巩固所学 1.课后相关练习 八、板书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 1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相等) 性质 2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 相等) 性质 3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 内角互补) 九、教学反思: 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教师德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 作者和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学会用自己的话总结 出发现的规律。利用几何的画图直观地、动态地展示角与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 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 不舍的精神。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 在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探究者的角度深入去发现规律。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交流、合作的氛围比较突出,整节课教师都只是一个引导者,知识的探索 是生生间、师生间的探索而得,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氛围是比较轻松活跃的,学 生亲自动手探索新知,收获知识和成就感。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