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历史 / 历年真题 /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

当前文件暂时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查看使用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卷 历史 (试卷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 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 目要求。) 1.西周征服殷朝后,把姬姓的近亲近族,一批批分送去东方,择定交通及军略 要冲,圈地筑城,长期屯驻……在其相互间,建成了一个包络黄河流域,乃至南 达汉水、淮水,甚至长江北岸的庞大交通网。该史 料可用于论证西周分封制的 实行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 B.扩大了区域经济文化交流 C.确保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D.加强了对边疆的直接管理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朝废分封、推行郡县制时指出:“其情,私也, 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 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下列对“公 天下之端自秦始”解读正确的是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官僚政治制约了皇权 C.“公天下”替代“家天下”D.君主专制体制自此确立 3.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 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 “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 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 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A.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随意性 B.临时委派的做法杜绝了地方割据的出现 C.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 D.王朝政府注重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4.明代后期,“朝廷有命令,必传之于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 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 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 前”。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内阁权力发生了膨胀 B.司礼监和内阁相制衡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D.明朝中枢机构的变化 5.据美索不达米亚人对事物起源的解释,人类是主神特地创造出来,为诸神建 造庙宇和奉献祭品的。而希腊 人认为他们的神实际上是和他们自己很相似的, 神也是生出来的。区别仅在于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 丽。在此基础上,古 希腊产生了 A.民主思想 B.理性主义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 6.罗马法规定了辩护制度(原告、被告都可以请律师为自己辩护)、回避制度(法 官不能审理自己亲属的案 子)、单个证据不能成立(要有多个证据才能认定相 关事实,如是否盗窃,仅一个人证不能证明盗窃事实 成立)等司法制度和原则。 这些规定的实行 A.杜绝了司法审判不公正现象 B.反映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C.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的目标 D.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7.有学者指出:“17 世纪结束之际……国王拥有立法权,不过他绝无胆量运用 这一特权。国王有权任命大 臣,不过下院的一通演说就可以随时迫使国王放弃 任命。国王有宣战权,不过若没有议会的支持,战争恐怕一天都维持不下去。” 这表明在当时英国 A.立法权掌握在国王的手中 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内阁制已基本上确立下来 D.国王“统而不治”“虚位元首” 8.美国宪法起草过程有两大程序性规定:一是部分表决,即达成一项共识便记 录下来,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而不是草拟完全部法案再强行表决;二是不全面 规定,即对于争议很大的内容,尽管确有规定的必要,也 暂时不规定,留待以 后再对宪法进行补充。这表明美国宪法 A.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B.具有实用主义精神 C.体现民主共和观念 D.保证各州权力平衡 9.法国革命固然推翻了专制统治,为法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却也因此丧 失了超越英国的机遇。法兰西 民族的历史证明,长期的革命或者内乱,最终是 有利于自己的竞争对手的。据此可知法国大革命 A.带有过于激进的弊端 B.对法国社会并非完全必要 C.从总体来看弊大于利 D.有利于法国社会结构调整 10.鸦片战争后,出于策略需要,领事裁判权这项侵略要求在英国对华总战略中 并未列入首要的解决目标。 但清朝官员率先提出主动出让,目的是想尽快摆脱 涉外纠纷的麻烦,于是有了“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事件,应明定章程, 英商由英国办理,内民由内地惩办”的条文。这一事件表明清政府 A.没有突破闭关锁国束缚 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积极主动融入近代外交 D.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11.《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不久,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 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 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 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天王批道:“胞等所议 是也,即遣佐将施行。”这段材料表明 A.太平天国真正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B.太平天国的既定政策发生了变化 C.《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阶级矛盾激化 D.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得到了贯彻 12.梁启超认为:“中国数千年来,常处于独立之势,谓之天下,而后谓之国 也,盖视吾国之外,无他国焉。 自甲午一役,我师败绩,割地赔款,创巨痛深。 于是谋保国之策者,所在多有。昔者不自知其为国,今 见败于他国,乃始自知 为国也。”材料旨在说明 A.梁启超的爱国主义具有理性色彩 B.甲午中日战争推动了国家意识的觉醒 C.维新派较早认识到民族独立的意义 D.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13.有人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没能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但它是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伟大的 里程碑。辛亥革命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促进了国民民主意识的增强 14.陈独秀说,五四运动是其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的思想是针对知 识分子阶层发出的;此后, 即转移注意力到劳动人民身上。发生这一转变的主 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显示出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 C.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人物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促使陈独秀的思想发生改变 15.据 1927 年 6 月的调查,全国有五个省(粤、湘、鄂、赣、豫)成立了省级 农民协会,全国农会会员总数 约 940 万,分布在 17 个省区。全国主要省区农会 会员数量状况如下表所示。当时中国社会的这一状况 主要省区农会会员数量状况(单位:万) A.巩固并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B. 体现了土地革命的成果 C.为工农武装割据奠定了基础 D.得益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16.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颁布的历史文件。对以下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危机加剧,抗日反蒋成为全国各界共识 B.红军长征结束,开始了中国革命斗争新局面 C.社会矛盾变化,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政策调整 D.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7. 1949 年 3 月,党的某次会议报告中说:“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 又是一个工作队。随着战斗的 逐步减少,工作队的作用就增加了。有一种可能 的情况,即在不要很久的时间之内,将要使人民解放军 全部地转化为工作队, 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估计到。”将人民解放军转化为工作队主要是 A.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的需要 B.为工作重心转移作准备 C.土地改革深人开展的客观要求 D.国共北平和谈达成共识 18.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许多西方 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 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 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 主义 A.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B.肯定阶级斗争推动历史进步 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9. 1917 年 4 月,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创建者普列汉诺夫撰文提出:“俄国的 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生产力 发展的高级阶段。”十月革命后,他仍认为,“只 有当无产阶级在俄国居民中占多数时,才能成功地实行 专政,但它现在并不占 多数”。由此可见,他认为俄国十月革命 A.源于俄国特殊的国情 B.符合列宁对俄国形势的判断 C.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0.下表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过程,这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 A.灵活适度的原则 B.因时而变的特性 C.重视历史的传承 D.民主范围的扩大 21.下图是 1950-2000 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 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 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 A.逐渐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B.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C.依法治国的正式确立 D.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与发展 22.邓小平说,在香港驻军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 而且 “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也不管”。邓小平在 此强调了 A.香港应作为中央管理下的行政地区 B.驻军应该适当参与特区行政事务 C.“一国两制”是因香港问题提出的 D.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是回归的前提 23.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与法国、中国与意大利之间的贸易额变化情况如下表 所示。据此推论,这一时期我国 A.与西方国家关系实现正常化 B.意识形态外交有所淡化 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对外贸易开始蓬勃发展 24.如图是新时期中国的“三环准联盟外交”示意图,据此可知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国际认可 B.中国外交注重观念更新与机制创新 C.中国外交政策由“不结盟”回归“结盟” D.冷战时的外交烙印被世界各国遗弃 25.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新兴国家正从国际权力的边 缘走向中心,从主流国际体系 的外围走向内部,成为国际秩序中不可或缺的重 要力量。这说明 A.新兴国家开始主导国际事务 B.国际新秩序已经基本形成 C.美国单极霸权地位日益削弱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50 分。) 26.(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秦统一六国后,秦王嬴政认为仅用“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其至高无上的 权势和地位,因此,他把古代传说中的神和人最尊重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而一, 封自己为“皇帝”,向人们表明,他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并传之二世、三世, 甚至万世一系,以致无穷。与此同时,他还把以前一般人都可以 使用的字眼变 为“皇帝”的专用名词,把皇帝的命称为“制”,令称为“诏”,印称为“玺”, 皇帝称呼自己为“朕”。从此以后,“皇帝”便成为我国历代封建国家最高统治 者的称谓。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文《中国全史》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 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 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 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 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摘编自《权利法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3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特点。(3 分)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与中国古代皇权相比近代英国王权的不同之处,并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不同之处形成的原因。(6 分) 27. (18 分)政治妥协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 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 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概括地说,美国宪政发展与政治妥协的密切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 分析:第一,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妥协机制;第 二,从宪法的产生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第三,从宪政 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政治妥协缓 解并进而一 步步解决的。 ——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 材料二 1911-1912 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构成“大妥协”……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 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 “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 “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 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喻大华即指出,《清 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 达成一致意见。这一妥协避免 了列强干涉、内战和国家分裂,维护了民族团结, 具有积极意义。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材料三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 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 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的接触应该继 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是如何实 现“政治妥协”的? (2 分)试说明 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 协的产物”。(4 分) (2)材料二中对辛亥革命“大妥协”的两种评价,你同意哪一种,根据材料二并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 理由。(6 分) (3)材料三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2 分)为此各方采取了怎 样的妥协策略? (2 分)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2 分) 28. (20 分)特定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往往有较强的感染力,含有强烈的 时代气息。下表为 20 世纪 80 年代红遍全国的口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口号 注释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1981 年北大学生提出,推广到全国。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20 世纪 70 年代末出现,在全国范围内民间口口 相传。 摸着石头过河 陈云在 1980 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得到邓小 平的赞同,成为全国范围的媒体 用语及民间口 语。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978 年 9 月邓小平在天津视察时提出,全国广 为流传,城市、农村墙上标语中出现率极高。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 好猫 1962年邓小平提出,20世纪80 年代在新闻报道, 街谈巷议中时常出现,流传大江南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78 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在科研 部门、学校、厂矿等单位广为流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中提出,成为全国普通民众 新时代的政治指 南。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出现在 1980 年深圳蛇口港建设工地,后获得邓 小平的首肯。20 世纪 80 年代全国建筑工地、大 型工程现场不可或缺。 (1)根据材料,从“时代与口号”关系的角度,对以上口号红遍中国的现象作出 解释。(14 分) (2)假如你生活在 1898 年的中国,请你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一句具有时代气 息的口号,并对口号的影响力做出评估,简要说明评估的依据。(6 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