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204-211页。本文内容包括五首词,都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各首诗词的意境虽然有区别,但都是很有美感的,而且有的还包含着人生的哲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词名家及代表作。 2.诵读本文的五篇诗词。 3.理解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4.学习古诗词用语的考究和他的韵律美。 ◆过程与方法 1.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2.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词的意境,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述的意境或者用笔把诗词中的画面画出来,看那位同学画得最接近于诗词的本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从而树立一种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分析古诗词优美的意境,感悟其中的哲理,从中受到启迪,感受作者的豪迈奔放与婉约细腻,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词。 2.学习古诗词优美考究的语言。 3.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难点 1.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词中的一些深刻哲理和人生的真谛。 ◆教学突破 1.制作课件,形象的展示一些作品的优美意境,让学生结合优美的画面感受诗词的境界。教师诵读古诗词,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韵律美。 2.组织学生探讨作品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第一节课前,将学生分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作者的个人资以便向学生介绍。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使学生更容易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第二节课前,让学生复习上次课的内容,预习苏轼的《江城子》和李清照的《武陵春》。 3.第三节课前,让学生背诵前面学过的四首词,预习辛弃疾的《破阵子》。 ◆学生准备 1.第一节课前,有感情的朗读本文中的诗词,标画出不理解地方,感受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用语的考究。 2.第二节课前,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背诵学过的两首词,预习下面的两首词。 3.第三节课前,背诵前面学过的四首词,预习辛弃疾的《破阵子》。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1.回顾诗词常识,转入新课。 2.介绍作者,交待写作背景。 3.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意蕴美、音韵美。 4.分析作者用词的精炼和考究。 学生活动 1.巩固旧知识,进入新课的学习。 2.了解诗词名家以及代表作品。 3.感受作品中的优美意境和深刻哲理。 4.学习诗词的用语,注意在习作中运用。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  分钟) 二、分析诗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三、组织讨论,总结回顾(约  分钟)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