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8
时间的脚印
导入新课
长毛象
琥珀
1 .
知识点: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2 .
能力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
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 .
德育点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
】
1 .
真正理解用岩石的破坏和新生来记录时间的含义
【
教学难点
】
1 .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 .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特功能和重要意义
陶世龙,
1929
年
4
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1948
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
1949
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
《
揭开大地的秘密
》
、
《
地球的画像
》
和
《
时间的脚印
》
出版。
走进作者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腐
蚀
浑
浊
山
麓
shí zhuó lù
粗
糙
刨
刮
楔
形文字
cāo bào xiē
字词积累
抢答:
1.
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标出全文的段号
?
并回答共几段?
共
31
段
2.
看哪一组同学最先全文的独句段?共几
段?分别是哪些?
9
段
(
2
、
6
、
8
、
12
、
14
、
19
、
23
、
25
、
28
)
整体感知
3.
以上所说的独句段中,有哪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6
)
2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8
)
3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
形成了岩石。”(
19
)
4
、“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 迹。”(
23
)
5
、“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25
)
6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28
)
课文内容分段
第一段:(
1—5
)讲述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
保留着许多时间的记录。
第二段:(
6—30
)详细讲解岩石是怎样记录
时间的。
第三段:(
31—32
)读懂大自然,造福人类。
一、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吗?
提示一:读第
8—19
自然段。
提示二:岩石经受着
阳光
、
霜雪
、
风沙
、
空气
、
水流
、
生物
和
人类
的“攻击”
。
山崖裂缝
——
崩落
(碎石,沙砾,泥土)
—
旅行
-----
沉积
——
堆压形成新的岩石。
二、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提示一:读第
20—22
自然段。
提示二:可从
岩层厚度
、
排列顺序
、
地壳 运动
等方面去思考。
岩层厚度:
1
米厚(
3000—10000
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三、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提示一:读第
23—27
自然段。
提示二:可从
岩石结构
、
石头颜色
、
生物化石
等方面去考虑。
岩石结构
——
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
——
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
——
反映历史的发展
四、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的?
提示一:读第
28—30
自然段。
提示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化石去思考。
三叶虫化石
——“
寒武纪”
——
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
——“
石炭纪”
——
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
——“
第四纪”
——
气候寒冷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18
、
19—22
、
总提下文
自然界中岩石的各种现象
过渡,引起下文
岩石毁灭所呈现的现象
概说呈此现象的原因
空气和水中酸的作用
雨水的作用
生物的作用
人的作用
岩石生存的原因
岩石生存的结果
概括
具体
结果
原因
原因
结果
总
分
通过岩石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说明了气候
的变化、记录了古生物的状况及上亿年的时间的
痕迹,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失的后动。
小结
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由此你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
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1.
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
2.
科普类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是探索知识的钥匙。
3.
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创造和成就。
4.
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交际训练
请大家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珍惜
时间的格言、谚语。
巩固练习
1.
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做相关的练习
布置作业
8.
时间的脚印
八年级语文
•
下
(R
版
)
第
二
单
元
1
.下列加点字注音、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
.犹豫
(
y
ù
)
踪迹
(
zōng
)
铜壶滴漏
B
.山麓
(
lù
)
地壳
(
ké
)
海枯石烂
C
.沟壑
(
hè
)
粗糙
(
zāo
)
悬涯绝壁
D
.龟裂
(
guī
)
消逝
(
shì
)
楔形文字
•
•
•
•
•
•
•
•
点拨
B
项“壳”应读
qi
à
o
;
C
项“糙”应读
cāo
,“悬涯绝壁”应为“悬崖绝壁”;
D
项“龟”应读
jūn
。
A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周梅森用“人民的名义”为篇名,代表了两种含义:一是人民必须是为政者的坚实信仰,二是少数人以“人民”为伪饰,谋取私利,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
B
.金承志先生创作了诸如
《
张士超你昨天晚上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
》《
感觉身体被掏空
》《
春节自救指南
》
等合唱作品,内容贴近当下生活,形式新颖别致,引起了广泛共鸣。
C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
——
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
D
.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A
点拨
篇名“人民的名义”应为书名号。
3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
(
)
(2)
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
6
亿多年前到
5
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
(
)(
)
举例子
举例子
列数字
4
.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为我们解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B
.本文作者在叙述中,始终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将静态观察与动态分析、历史思考与现实认识融为一体,赋予大自然中“时间的脚印”更为深广的意义。
C
.本文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D
.本文中大量独立成段的单句,有提示重点内容、标示层次结构等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
A
点拨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2017·
聊城
)
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
①
2014
年,考古学家在格鲁吉亚发现了一座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坟墓,出土文物中最特别的是一罐保存完好的野果子。当研究人员将这些至少有
4000
年历史的野果子切开时,果子散发出了新鲜水果的香气。这些果子为何会保存如此完好呢?答案就在于它们保存在蜂蜜中。蜂蜜非常特别,它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唯一过了几千年仍然可直接食用的食物。
②为什么蜂蜜可以千年不腐呢?
③食物的变质通常和微生物有关,细菌分解食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然后产生一些低分子的物质如氨、硫化氢、酮等,使食品变质变味。蜂蜜是一种饱和的高渗高糖溶液,具有吸湿性。细菌和其他生物身体体液是低渗的,在高渗透压的蜂蜜中,微生物会被吸走体内的水分,最后脱水而死。
④同时,蜂蜜也非常酸。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
PH
值在
7.2
~
7.4
之间,而蜂蜜的
PH
值大约介于
3
~
4.5
之间,蜂蜜这种酸度将杀死任何想要在蜂蜜内部生长的细菌。
⑤此外,蜂蜜的酿造者
——
蜜蜂,还有特殊的“炼金术”。
⑥在蜜蜂酿蜜前,需要采集植物的花蜜,花蜜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与水,水分非常多,大概占到
60%
~
80%
。但是通过酿蜜,蜜蜂可以去除花蜜大部分的水分。当采集蜂采蜜时,会将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然后返回蜂巢,吐给内勤蜂继续加工。内勤蜂先把蜜汁吸到自己的胃里和转化酶进行混合,然后再吐出去,再吸进来,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
100
多次,同时其他蜜蜂还会用翅膀不断扇风,排出巢内湿气。这时,花蜜会不断蒸发水分,这也就使得蜂蜜的水分非常少。
⑦另一方面,蜜蜂胃中还有一种叫作葡萄糖氧化酶的酶,酿
蜜过程中,它会和花蜜发生化学反应,把花蜜分解成两种副产品: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氢的氧化物,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说到它的水溶液
——
双氧水,可能大家都会非常熟悉。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杀死可能在蜂蜜中生长的所有细菌。
⑧在古代,人们就发现蜂蜜是细菌“绝缘体”,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闪米特人的黏土板最早记录了蜂蜜的医疗用途,上面详细记载了蜂蜜是如何治疗烫伤和割伤的。古埃及人还经常使用药用蜂蜜,制成药膏治疗皮肤和眼睛疾病。而在中国,迄今
蜜丸仍然是制药业最常用的制剂之一。现在,世界各地的医院还在使用一种涂满蜂蜜的绷带,用于防止病人伤口感染。
⑨当然了,虽然蜂蜜堪称不朽,但如果没有密封好,在潮湿的环境下还是会变质的,而如果密封良好,蜂蜜真的能做到千年不腐。
(
选自
《
大科技
》2017
年第
4
期,有删改
)
5
.密封好的蜂蜜能够千年不腐的原因有哪些?
①蜂蜜是高渗高糖溶液
(
有吸湿性
)
,会让微生物脱水而死;②酸度高,能杀死细菌;③水分非常少;④酿蜜副产品过氧化氢能杀死细菌。
6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以考古发现引出本文说明对象
——
蜂蜜,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7
.从第④段中任选一个加点词语,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
示例一:
“大多数”指大部分,说明大部分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
PH
值在
7.2
~
7.4
之间,但不排除特殊情况,语言准确严密。
示例二:
“大约”表示估计
(
不确定
)
,说明蜂蜜的
PH
值介于
3
~
4.5
之间是估计范围,语言准确严密。
示例三:
“任何”表示所有
(
一切
)
,说明所有细菌都将被杀死,没有例外,语言准确严密。
8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四个事例说明蜂蜜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增强说服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