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部编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群文阅读设计 任务探究一 赏析诗歌塑造的形象 PART 1 任务导引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之作。这是一个地主阶级叛逆的儿子献给他的 真正母亲——中国大地上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普通农妇的颂歌。 艾青 《再别康桥》犹如一幅极富美感的图画,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展现出意境美、诗意美。 徐志摩 学习时要学会赏析两首诗歌塑造的不同形象。 PART 2 任务设计 1.作者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刻画了大堰河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答案 ①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 ②大堰河是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安天乐命,质朴乐观。 ③大堰河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同样用她“厚大的手 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④大堰河是博大的,她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 的乳儿”,她梦想能“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 亲切地叫她‘婆婆’”,这个原本不太高的希望即使只能是“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她也心 满意足了。 ⑤大堰河是悲苦的,贫苦、劳累的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的健康,四十几岁就“含泪的 去了!” 大堰河就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 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 2.《再别康桥》的意象之美是值得细细品鉴的,请赏析诗人笔下的意象。 答案 ①云彩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巧妙地 运用“云彩”这一意象,表面上表现了诗人的洒脱,实则更加浓烈地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 不舍。 ②金柳 在诗中,诗人把金柳活化成了“新娘”,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把柳树比作新娘, 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之 重。 ③笙箫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一词表面上看是没有任何声音,是安静的,但诗人却 用“笙箫”来进行表达,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伤感与低沉。 ④青荇 诗人将青荇比喻为人,赋予了青荇鲜活的生机。诗人巧妙地利用青荇这种柔美、轻盈 的姿态,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眷恋与不舍,就像对待情人的不舍那般真切。 ⑤天上虹和波光 诗人用“天上虹”比喻潭水,用“天上虹”比喻自己的梦想,将潭和梦通过“天上虹” 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天上虹”既是绚丽多彩的又是破碎飘零的,表现出了诗人的凄凉的 心境。“波光”是由于太阳的折射作用在水面上形成的,它虽然美丽夺目,但是毕竟是幻影, 所以很难把握,诗人利用波光构建了一种缥缈的、神秘的景色,通过对绚丽、美妙的景色 的描绘更加反衬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景与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请简要概括《再别康桥》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答案 一个情如云飘逸、如柳柔美、如水清柔的,对康桥充满无限爱恋,对往昔生活充满美 好憧憬,对眼前的离别深感无可奈何的青年诗人形象。 4.(拓展延伸)阅读下面徐志摩的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请简要概括诗中日本女郎的形象。 答案 开头一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写出了日本女郎似有不少话想说而又羞于启齿,于 是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那种欲言又止的举动,正表现了日本女性的贤淑、温存与庄重。 第二句用一个比喻“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水莲花在凉风吹拂下的颤动作比, 突出了水莲花柔媚的风致,进而刻画出了日本女郎的娴静与纯美,衬托了日本女郎在离别 时内心的痛楚,气氛孤单凄凉。 任务探究二 品读诗歌抒发的情感 PART 1 任务导引 诗歌是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感情充沛,真 挚亲切;《再别康桥》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学 习时要注意品读这两首诗歌抒发的情感。 PART 2 任务设计 1.《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诗人先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表达了诗人的怀念与痛悼;接着 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眷恋与感激;然后 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写出了诗人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 情,表达了诗人对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的揭露与控诉;最后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 挽歌和献诗,使“大堰河”的含义更加广泛了,她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 保姆,诗人对她的讴歌和赞美,实质上是对广大劳动妇女的讴歌和赞美。 2.《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中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呢? 答案 ①对康桥的爱和依恋。如“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抒发了对康桥浓烈的爱; “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夏虫也为我沉 默”,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复杂感情。 ②爱情世界的影子。在作者心中,“河畔的金柳”这美好的景象,就是作者追求自由婚 姻、美好伴侣的代表,“作别西天的云彩”既象征了诗人不忍离开这美丽的康河,也令诗人 想到了恋爱的分手和离别。 ③“梦”破灭的沉痛和彷徨。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徐志摩的理想随着现实不断发生着 变化,受“五四”思潮的影响,他赴英国剑桥学习,寻求改变中国现实的药方,实行他心 中的“理想中的革命”,但是现实给了他沉重的打击。“梦境”中的美好向往,现实中的苦 痛和挣扎,理想主义的狂热和虚无,是作者此时真实心态的流露。 3.(拓展延伸)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树 艾 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 年春) 这首短诗有什么深刻内涵?请结合诗歌和背景加以分析。 答案 1940 年,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首诗不是只写树的生存景观,而是在写一种 社会的、人民的生存景观,更是在写当时中华民族的一种生存状态和精神。 人们之间,似乎是彼此孤离着,但这只是生活的表层景观,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 力,就像泥土覆盖下的根一样。 诗人赋予那些生长在大地上的一棵棵树以活生生的性格,把它们作为一个伟大民族正 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力量的象征。 任务探究三 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PART 1 任务导引 艾青追求诗的散文化,把现代自由体诗推向新的历史高度;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 派”借鉴西方诗歌形式,融入中国传统格律,进行了新诗格律化的尝试。学习时要注意体 会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差异。 PART 2 任务设计 1.《大堰河——我的保姆》脍炙人口,是现代诗歌的名篇,请赏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 法。 答案 ①大量排比:细致刻画大堰河的形象,表达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如第 4 节,诗中连 用八句“在……之后”,八个细节,八个叙实性意象,一方面表现了大堰河繁重的家务劳动, 赞美了她勤劳的品质,另一方面刻画了大堰河对乳儿的关心是每时每刻的,赞美了她美好 善良的心灵。如第 7 节,诗中连用六句“她含着笑,……”,一方面表现了大堰河为了生计 勤奋劳苦的生活境况,另一方面表现了大堰河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 妇女对待生活的希望与憧憬。总之,诗歌中排比的使用,不仅细致地刻画了大堰河勤劳、 善良、乐观的性格,也以整齐的形式、鲜明的节奏、酣畅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对大堰河乃至 大堰河般的劳动人民的歌颂与赞美。 ②反复呼告:抒发诗人真情,讴歌保姆对乳儿的至爱。反复,如第 7 节的“她含着 笑,……”,作为劳动妇女的大堰河没有对苦难生活的抗争,只有任劳任怨的劳动,她对待 生活的态度是“含着笑”的,生活的乐观冲淡了生活的苦难,这种乐观感染了诗人,使诗 人认识了苦难劳动人民高贵的灵魂,使诗人唱出了对大堰河般的保姆的赞歌。除了反复, 文章还使用了呼告的手法。诗人反复地呼唤大堰河的名字达 15 次之多。这种修辞手法,除 了能造成反复复沓的音节效果外,更是诗人对大堰河有一种强烈的赞美之情的表现。 ③强烈对比:展示诗人异化情感,揭示诗人的反叛精神。如诗歌在第 6 节首尾两次强 调了诗人回到家里的感受。为什么诗人对大堰河是如此的亲切,如此依恋,而回到自己真 正的家时却是如此的“忸怩不安”、做了“新客了”?这是因为他早就把大堰河当作了自己 的母亲,所以诗人反复称自己是大堰河的儿子;而家里对他的冷漠,更增加了他与地主家 庭的疏离。一个依恋,一个疏离,一个是“儿子”,一个是“新客”,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这一对比,正是诗人情感异化的表现,是诗人反叛精神的揭示。 2.《再别康桥》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抒情的?请加以分析。 答案 ①比喻。诗人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不仅赋予了寻常事物以炫目的美 丽,更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景中寄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②叠字。诗歌首节写久违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像是怕惊醒一个美好的梦,诗 人刻意连用三个“轻轻”作叠字,为晚照下的康桥铺垫宁静美的基调,也突出了自己对康 桥的惜别深情。 ③反复。诗人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悄悄”等词语,情感上有了呼应,音律上形成回环。 诗人惜别时细腻的情感得以表现,同时也有一种唯美的效果。 ④顶针。第 6 节两处“沉默”形成首尾联珠的效果。由夏虫的沉默扩展到整个康桥的 沉默,这种蝉联,让人有无边的遐思,最为沉默的或者就是惜别的诗人自己。 3.本课两首现代诗在语言上分别有什么特色? 答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用平实的陈述和铺排,展示了画面一样的情景,诗人抓 住了一些看似简单甚至有点粗糙却意象丰富的片段,使大堰河亲切、勤劳、慈祥、善良的 形象跃然纸上。 而《再别康桥》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 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4.本课两首诗的诗歌形式有何不同? 答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 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全诗十三 节,少则三四行一节,多则十多行一节;少则每行两字,多则每行二十二个字。全诗不押 韵,但有多节诗歌的首尾句相互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句式, 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 而《再别康桥》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 建筑美和绘画美。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 每行基本由二至三个音步构成,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建筑美,表现为诗节和诗行的 排列组合上,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 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 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感,诗的 每一节几乎都可看作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 5.(拓展延伸)以《偶然》为例,试述“新月派”诗歌“三美”主张。 偶 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答案(示例) 音乐美: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如:“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读起来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建筑美:“你/我”或是“偶尔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逢在黑夜的海上”,都是人生旅 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是 “对立”式的情感态度,构成建筑美。 绘画美:“云”与“水”、“你”与“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富有美感。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