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建议
综观近几年高考题,可以看出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考查范围与内容上,均严格遵循当年大纲和说明中的有关规定,不同年份考查的虚词个数不同,可以是集中辨析一个,也可以是比较不同的多个虚词,近两年趋向后者,同时对极其常见的虚词作多次重复的考查,如“以”字;其二,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几乎全出自中学教材;其三,考查角度上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包括词性和成分;其四,题型设置上多为四个选一,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的异同;其五,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还会发现不少句子的翻译也涉及到虚词,足见其重要性。2003年高考第12题中的四个文言虚词更都是在考纲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之内,像“以”、“因”等字平时在练习中出现的频率就较高,至于本题四个选项中涉及到的课文语句,更是高考试题重视基础、重视课内知识的体现。
在复习时,要求学生对照《考试说明》,将必须掌握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归类,如一词多类异用、同类异用、兼词、时间副词、句首虚词、句末虚词、关联虚词等,以便掌握;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课本中的虚词,熟记常见用法。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列举一些学生平时易错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虚词练习题,按照考点要求安排,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独立钻研,暴露出思维及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再点拨引导。
二、问题磁场
1、某年清华大学的保送生入学后,为了检测这些理科尖子生的语文素质,学校组织了一次特殊的语文考试,考题绝大数是生活中来的趣题。考试题中就有一题是对对子,其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然而竟无一个考生悟出题意,对出下联。假如你参加了那次考试,你会怎么对?
【点拨】出题者本意是:“孙行者”是人名,“孙”既是姓又是辈分,“者”是文言虚词,下联也应一一对应。此题的难点实际上落在“孙行者”的“者”上。“者”是一个虚词,下联第三个字也必须是虚词,这个难点解决了,其它两个字容易对上。正确答案是:祖冲之。
2、《北齐书﹒邢邵传》有这么一行文字:“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览虱,且与剧谈”。对“解衣览虱”者是谁,似乎存有两种意见。一是“对客人中解衣捉虱的人”;一是“对着客人有时解衣捉虱”。你认为哪种理解比较正确?为什么?
【点拨】两种译法关涉到古汉语的语法和虚词用法,也关涉到古代社会的文化常识(礼义习俗)。如果把“对客或解衣览虱”译为“对客人中解衣捉虱的人”,显然是将“解衣览虱”处理为“客”的后置定语,这样一来,虚词“或”“且”无法解释。这个句子译为“(邵)有时一边对着客人解衣捉虱,一边与他们畅谈”方觉通顺合理。在中国古代社会那习俗却截然不同,当众捉虱非但不是失体面,反而被视为一份放达,一种风雅。看来虚词理解正误事关句意。
3、取名是一种学问,许多名人的名字很值得研究,比如茅以升、卞之琳、钱其琛、冯乃超、林则徐、谢觉哉等等,请你选择几个说说其中的妙处。
【点拨】这些名人的名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姓名中都有一个虚词,这个虚词用在姓名中有什么作用呢?当然不可小看。由于有了这个虚词,既使这个姓名中的姓和名有机结合,又富于这个名字一定的寓意,同时还有一种音韵美。茅以升:让茅家得到升迁、发展。这里的“以”是虚词,它的作用微妙。如果不存在这个虚词,那么前后两个实词就可能主谓、动宾、偏正、联合四种关系之一种。它的存在使前者成为“主体”,后者成为“要求”,名字要表达的使“主体”达到或实现某种“要求”的意思。钱其琛:这里的“其”是虚词,为后面的实词表示领属关系或指示方向,“其琛”即那些珍宝,“钱其琛”意为财源就在那些珍宝之中。冯乃超:这里的“乃”是虚词,有“于是”、“就”的意思,表示前有因而后有果。前因省略,“超”是后果,冯某立志超越前人。
案例探究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围绕重点设置了三个案例,承接前一个栏目引出的问题进行探讨,解答部分着重以易失误点的分析引出规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使用时应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加深理解,开拓思路,引出方法,培养能力。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补充案例。
【案例1】2003年全国高考卷第12题(引文见附录)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为伯父让之所鞠 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①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①咸私哂其矫饰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D.①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解题思路】这四个文言虚词全出自《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中。A项两个“为”皆是表被动的介词;B项的“以”则都是表目的的连词“来”;D项的“因”都是连词“于是”的意思。C项第一句“咸私哂其矫饰焉”中的“焉”很明显是语气词,第二句“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焉”则是代词“之”。此题依然沿袭高考考查虚词题的一贯风格,即一半句子出自课本。
【参考答案】C
【评点与探究】此题是分四组比较各组两句中虚词用法的异同,其中每组第二句出自高中教材,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这是从1999年开始出现的一种新题型,2000年至2003年连续重现这一题型。它不仅考查的范围广,涉及的信息量大,更重要的是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体现了文言文考查往教材靠近的趋向,这是我们尤其要加以重视的。所以,今后文言文教学一定要立足课本,重视课本。要有针对性地熟记一批典范的文言例句,以典型带动一般。
本题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一是不明出自教材的四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由于平时没有很好掌握,带来一系列问题。二是对试卷中的原文大意把握不透,因此不能推断出加点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和意义。归根结缔,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必须到位。
【案例2】2002年全国高考试卷第13题(引文见附录)
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 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解题思路】A项“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中的“怪”是意动用法,从上文来看,使胡兵感到“惊怪”的是大敌当前,李广军队却“解鞍”、“士皆纵马卧”的情况。所以A项的指代义并没有错。B项“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从上下文来看指的是胡人慑于“飞将军”李广的威仪,几年内不敢侵犯李广镇守的右北平的情况,显然此处的“之”称代的应是前文的“(李)广”。C项“饮食与士共之”中“之”受动词“共”的支配(上文中“赏赐”则受动词“分”的支配),讲的是李广与士卒共饮食的情况,“之”在此处当指前头的“饮食”一词,而不是前文的“赏赐”。D项“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中的“之”可译为“这件事”,从上文来看当指卓立战功、敦厚端直、受人爱戴的一代名将李广“引刀自刭”这一悲惨史实。
【参考答案】C
【评点与探究】此题涉及“之”的作用,也属于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代词称代作用方面的水平和能力。这道题给出四个使用了人称代词“之”字的文句,同时对各句中“之”字的称代内容进行说明,要求选出说明不正确的一项。这种考查形式曾在1992年的全国试题中使用过,当时是考查指示代词“是”字的指代内容,具有较好的效度。应当说,“之”字与“是”字均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虚词,对它们用法的考查是很有必要的。这道题的命题应该说对我们文言教学颇有引导作用,那就是要切实把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落实到对原文的把握上,在解答的过程中充分突出上下文语境的提示作用。
【案例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瑾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飞骑因番请见 ③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
②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 ④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
A.“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不同
B.“因”为“乃”相同,“止”和“仅”也相同
C.“因”和“乃”不同,“止”和“仅”相同
D.“因”和“乃”不同,“止”和“仅”也不同
【解题思路】此题难点在于“因”的理解,它可以作介词或副词,在句子中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其后无代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因而可以肯定是副词,可以译成“于是、就”,与下面句子中的“乃”字意思相同,都表示前后两事在事理或时间上有相承关系。而“罪止免官”中的“止”,在教材中出现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只要知道它与“只”通假,那么它作“只、只不过”讲,与“臣仅守之”的“仅”意思也就相同了,都表示对范围的限制。“臣仅守之”的“仅”在高中教材中也出现过,如“室仅方丈”。
【参考答案】B
【评点与探究】此题从比较用法接近的不同虚词用法的的异同的角度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把握。分两组,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这种题型在高考中出现频率不高,主要原因是难度偏大,不利于区分。但由于其涉及到四个虚词,考查的面比较广,题目信息量大,从强调学生语文能力,突出高考的选拔功能这个角度来讲,今后会经常出现,所以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将意义或用法有相同之处的虚词进行归类整理。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围绕典型案例,对本专题所涉及到的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力争使师生对本考点的知识体系有全面了解,同时对某些规律性的内容进行拓展,使师生能从中找到解题的原则及方法。
二、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今年的《考试说明》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包括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这条要求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进行的限定。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是指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些常见文言虚词具有哪些种用法。
古代诗文中具体虚词的数量很多,不过常见者毕竟有限,而高考中涉及的文言虚词要更少一些,主要只是包括上列的二十来个。“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这里“在文中的用法”大致表现为常见用法。
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高考所考的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最常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有时也可以在题干中给出示例,要求寻找与示例用法相同的选项。 (一)常见文言虚词的类别
以词性为椐,可以划分为六大类。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副词、代词等。注意在文言文中代词属于虚词,与现代汉语不同。
根据词的意义和作用,可以划分为以下八类。
1、一词多类异用:之、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且、为、所等。
2、同类异词:(1)、只、止、特、但、徒、唯、仅、单、直;(2)、都、全、皆、悉、咸、举;(3)、否、未、无、勿、莫、毋;(4)、汝、若、乃、而、子;(5)、我、余、吾、予;(6)、彼、其、之;(7)、孰、安、胡、曷、奚、焉;(8)、谨、窃、请、辱、幸、伏。
3、兼词:诸(之于),耳(而已),盍(何不),焉(于此),叵(不可)。
4、时间副词:
(1)、已、既、既已、曾、尝;(2)、方、正、今;(3)、少时、少顷、少间、须臾、未几、俄而、旋。
5、句首虚词:夫、盖、嗟夫、若夫、(引发议论或表示感叹)。
6、句末虚词:者、也、哉、焉、邪、与、欤。
7、关联虚词:
(1)、连接上下文的连词:虽、虽然、然而、然则、于是、因、则、而;(2)、连接词或词组的连词:而、以、与;(3)、连接词或词组的介词:于、以、乎、与、为;
8、双音节虚词:得无、否则、然后、然则、虽然、何其、无乃。
这几个常见的双音节虚词还关系到句子的翻译,所以对其用法及意义更要掌握。
①得无:表示反诘、怀疑或揣测的副词,译为“莫非、莫不是”。
②否则:译为“不是这样,就……”
③然后:顺承连词,可译作“之后”或保留
④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⑤虽然:可译为“即使这样”或“虽然如此”
⑥何其:多用于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的副词,译为“怎么样”
⑦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为“岂不是”、“恐怕”,与“乎”构成反问语气。
(二)解答高考文言虚词题目的常用方法。
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考试说明》要求常见的虚词主要有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那么,除了掌握这18个虚词的常见用法外,是否有辅助答题的技巧呢?结合近几年高考相关试题,归纳如下几点。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考生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虚一实,题目要求选择用法不同的一项,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无疑。
2.代入法
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的A项为: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同样该题D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第二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出自苏洵《六国论》,“以”作“因而、以致”解,以此代入第一句“知不以利为利益中”显然也讲不通,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正确项B所涉及的两句: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第二句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3.语法切入法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在解题过程中,当你“苦思冥想无法选”时,不妨从语法角度切入,也许能尝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如2001年高考第13题D项: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再看该题正选项B项: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首先补出两句的主语,一为田单,一为怀王。由原文可知,田单乃诈降,是施动者,“降”的对象是燕军,故第一句中“于”译为“向”;而第二句中施动者是郑袖,受动者是怀王,怀王放在前面作主语,从语法结构来看这是一个被动句,所以句中“于”作“被”讲,进行这样的语法分析后,该项中两个“于”显然不同,符合题目要求。
4.语境推断法
一般而言,需要判定的虚词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如2001年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再考察第二句,出自课文《崤之战》,晋襄公在遭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可见,此处“则”也为连词,但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已经、倒已经”,两个“则”用法各异,符合题干要求。
5.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惟利是图”)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用来……的”;“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6题要求将“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成现代汉语,如果能记住这个固定格式的翻译模式,解答本题就会易如反掌,可译为“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再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C项: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于俗也/宋何罪之有。两句中的“之”都是固定格式的标志,一是古汉语中表原因的固定格式,一是宾语提前的标志,两者显然不同,可迅速进行排除。
备考创新训练使用指导
【使用指导】本栏目按照文言虚词的常见考点与考试题型编排。使用时,最好让学生课内独立完成,教师再按类分析,讲清各类题目的解题要领,使学生头脑中形成解题的基本思路。
1、选出“为”字在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句( )
A.为天下兴利除害。
B.如姬为公子死,无所辞。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即解貂覆生,为掩护。
【解析】此题是多义虚词用法和意义的考查,采用选出不同于其它三项和一句的形式,要求学生首先要分句辨析,再同类合并,找出不同类的一项。C项中的“为”表被动,其余三项均用作介词“替”)
【参考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且”,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A.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B.不出,火且尽。
C.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D.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解析】此题考查副词“且”的用法和意义,采用与例句比较的形式。A项的“且”解释为“暂且”,作副词用;B项的“且”解释为“将要”,也作副词用;C项的“且”解释为“边……边……”,作连词用;只有D项与例句中的“且”都可解作“而且”,用作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参考答案】D
3、对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以①八月十三日斩于③市
以②是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④硎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解析】“以”①介词,在,②介词,因;“于”③介词,在,④介词,从。
【参考答案】C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4-5题。
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建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三国志·魏书十九·陈思王植传》节选)
4、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可不勉与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
B.①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 ②既来之,则安之
C.①曹仁为关羽所围 ②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D.①以杨修颇有才策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解析】此题考查了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其中四句来自教材。A项中①作助词用,通“欤”,相当于“吗”,②作动词用,结交、交好;B项“既”都作连词; C项的“所”都作助词,用在动词前,表示“……的”;D项的“以”都作连词用,表原因。
【参考答案】A
5、分别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以罪诛修 ③文帝御之以术
②于是悔而罢之 ④宫人左右,并为之说
A.两个“于是”字意思相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相同
B.两个“于是”字意思不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不同
C.两个“于是”字意思不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相同
D.两个“于是”字意思相同,两个“之”字指代对象不同
【解析】此题考查了双音节虚词“于是”的意思及代词“之”指代对象异同的比较。①②两个“于是”意义和用法相同,都作承接关系的连词;①“之”作代词,代曹植,②“之”是代词,代曹丕。
【参考答案】D
郑光,宣宗之舅,庄吏恣横,为闾里患。积岁征租不入,户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执而械系之。上于延英①问澳,上曰:“卿禁郑光庄吏,何罪?”澳具奏之。上曰:“卿何以处之?”对曰:“臣欲寘②于法。”上曰:“郑光甚惜之,何如?”对曰:陛下自内庭用臣为京兆,欲以清畿甸③之积弊。若郑光庄吏积年为蟗,得宽重辟,是陛下之法独行于贫户,臣未敢奉诏。”上曰:“诚如此。但郑光歹带朕不置,卿与痛杖,贷其死,可乎?”对曰:“臣不敢不奉诏,但许臣且系之,俟征足乃释之。”上曰:“灼然可。朕为郑光故桡卿法,殊以为愧。”澳自延英出,径入府,即杖之,督租数百斛足,乃以吏归光。(选自《通鉴》)?
【注释】①延英:宫殿名。②寘:同“置”。③畿甸: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
6、下列句子中与“是陛下之法独行于贫户”句中的“于”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上于延英问澳
B.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C.青,取之于蓝
D.师不必贤于弟子
E.赵氏求救于齐
F.奉晨昏于万里
G.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解析】A项“于”介词,引进处所,译成“在”;B项“于”介词,引进原因,译为“因为,由于”;C项“于”表所从;D项“于”作介词,引进比较对象,译为“比”;E项“于”表示对象,译为“向”;F项“于”作动词,译为“到”;G项的“于”引进对象,译为“对”。
【参考答案】G
7、下列句子中“乃”字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俟征足乃释之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④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⑤乃以吏归光 ⑥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⑧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⑨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⑩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A.①③⑨/②⑦⑩/⑤⑥/⑧④ B.①⑤⑥/③⑨⑩/②⑦/④⑧
C.①⑤⑥/②⑦⑩/③④⑨/⑧ D.②⑦⑨/③④⑩/⑤⑥/①⑧
【解析】①⑤⑥三项中“乃”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时间或顺序上的连接,可译为“就,才”;②⑦⑩三项中的“乃”表判断,可译为“是”;③④⑨三项中的“乃”表示两件事逆转相反,译为“竟”或“才”;⑧项中的“乃”是人称代词,译为“你”。
【参考答案】C
8、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若郑光庄吏积年为蠹 郑光庄吏恣横,为闾里患
B.欲以清畿甸之积弊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朕为郑光故桡卿法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D.但许臣且系之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解析】A项两个“为”是动词,“成为”的意思;B项上句表示领属关系的定语,下句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两个“为”皆表目的,译成“为了”;D项两个“且”都译为“暂且”。
【参考答案】B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9-12题
房玄龄、高士廉遇少府少监窦德素于路,问:“北门近何营缮?”德素奏之。上怒,让玄龄等曰:“君但知南牙政事,北门小营缮,何预君事!”玄龄等拜谢。魏征进曰:“臣不知陛下何以责玄龄等,而玄龄等亦何所谢!玄龄等为陛下股肱耳目,于中外事岂有不应知者!使所营为是,当助陛下成之;为非,当请陛下罢之。问于有司,理则宜然。不知何罪而责,亦何罪而谢也!”上甚愧之。 (《通鉴》)
9、与“问于有司,理则宜然”句中的“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此则寡人之罪也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解析】A项中的“则”表示承接关系,B项中的“则”表示并列关系,C项中的“则”表示判断,译为“是,就是”,D项中的“则”表示条件关系。例句中的“则”也表示判断。
【参考答案】C
10、与“北门近何营缮”一句中的“何”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B.水何澹澹
C.且何谓阁子也
D.徐公何能及君也
【解析】A项中“何”是“为什么”之意,B项中“何”是“多么”之意,C项中“何”是“什么”之意,D项中“何”是“怎么”之意。例句中的“何”是“什么”之意。
【参考答案】C
11、下列句子中“而”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臣不知陛下何以责玄龄等,而玄龄等亦何所谢
水落而石出者
B. 骊山北构而西折
谁得而族灭之
C.不敢言而敢怒
吾尝终日而思矣
D.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析】A组的“而”表示并列关系;B组的“而”表示承接关系;C组的“而”前一句中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却”,后一句中表示修饰关系;D组中的“而”表示递进关系。?
【参考答案】C
1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当请陛下罢之 上甚愧之
B.是寡人之过也 四方之土来者,必庙礼之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D.何后之有 句读之不知
【解析】A组中的“之”前一个为代词,后一个为音节助词;B组中的“之”表示修饰关系;C组中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D组中的“之”起提宾作用。
【参考答案】A
备课资料汇编
一、近年高考题分析
◆2001年全国高考卷第13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B、遣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C、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解析】A项的“以”全都是连词,表目的,可译成“来”,B项的第一个“于”译为“在”,表范围,第二个“于”译成“被”,表被动,C项的“乃”都译为“于是,就”,D项的“因”译为“于是,就”。答案:B
◆2002年北京高考卷第9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
B.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宋何罪之有?
D.知不以利为利矣。/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解析】B项中“因”都理解为“于是”,A项前一个“于”作“从”,后一个作“比”解,C项中前一个“之”作主谓之间助词,不译,后一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中前一个“以”作“把,拿”解,后一个“以”作“以致”解。答案:B
◆2003年北京高考春季卷第9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婴之亡,岂不宜哉。 B.方见国之必侵。
胡子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 晏子见疑于景公。
C.吾将以身死白之。 D.因谓其友曰。
险以远,则至者少。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解析】B项中前一个“见”是“看见”,后一个“见”表被动,C项中前一个“以”是“用”,介词,后一个“以”相当于“而”,表并列,作“又”解,D项中前一个“因”作“于是”,后一个作“依靠”解。A项中两个“之”用在主谓之间,不译。答案:A
二、学习文言虚词规律方法总结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因此,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特别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如,《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前一个“为”是介词,义为“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义为“作出”、“制定”。分清词意的虚实要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
2.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如“之”,可以作代词。可以作助词,可以作动词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如“皆、悉、咸、举”都可以表示范围。
3.通晓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
虚词古今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少数沿用下来;有的完全消失;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有时改用了别的词。有的文言虚词沿用下来,古今用法一样。如“学然后知不足”。有的用法发生变化,如“所以”,古时表原因和凭借,现代表结果。有的改用了别的词,如“于”在文言文中起多种介绍作用,可是在现代文中分别改用“在、向、到、对、同、比、被”等。
4.注意特殊现象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1) 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如“诸、叵、焉”等。
(2) 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如“借第令”
(3) 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如“于是、可以、从而、其实”等。
三、《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释义
1、而
①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一丝而累,以至于寸”,“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④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⑤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余闻而愈悲”。
⑥通“如”: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
⑦通“尔”,你,你的。例:“而翁归”,“若欲死而父”。
2、何
①什么。例: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②怎么样、怎么。例:“如太行、王屋何?”“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哪里。例: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④多么。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⑤为什么。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⑥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⑦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3、乎
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②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例: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④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⑤同“于”。例: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⑥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⑦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⑧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4、乃
①于是,就。例: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②才,这才。例: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乃:然后才。)
③却。例: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④是,就是,原来是。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⑤竟然。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⑥他的、你的。例:“芋视乃妇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⑦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
⑧可是。例: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
⑨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⑩这样。例:夫我乃行之。
5、其
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
②其中,其中的。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⑤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孰能讥之乎?
⑥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则或咎其欲出者。
⑦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⑧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
⑨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⑩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⑾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6、且
①暂且,姑且。例:存者且偷生。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②将,将近。例:以为且噬己也。
③而且,并且。例: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④况且,再说。例:且相如素贱人。
⑤尚且,还。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⑥连接词,表示又……又……;一面……一面……;一边……一边……。例:“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移人也”,“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⑦同“夫”,句首助词。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⑧如果。例:明复妄言,我当焚汝庐。
⑨还有,那末。例: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7、若
①如果,假如。例: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②像,好像。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你(的),你们(的)。例:若所市于人者。
④此,如此,这样。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⑤至于。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8、所
①处所,地方。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②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9、为
①成为,变成。例:此何遽不为福乎?
②做。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③作为,当作。例: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④是。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
⑤以为,认为。例:孰为汝多知乎!
⑥表被动。例: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⑦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⑧将来,将。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⑨治理。例: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
⑩为了。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⑾给,替。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⑿对,向。例:不足为外人道也。
⒀因为。例: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⒁在,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10、焉
①兼词,相当于“之于”“之乎”。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②哪里,怎么。例: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④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例: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⑤相当于“之”。例: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⑥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1、也
①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②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③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④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⑤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⑥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⑦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2、以
①因为,由于:例: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相当于“而”。例: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③把,拿,用。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④以为,认为。例: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⑤凭,凭借。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⑥按照,依照。例:策之不以其道。
⑦根据。例: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⑧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⑨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⑩在。例: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
⑾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逆以煎我怀。
⑿为。例:①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⒀通“已”,止。例:无以,则王乎?
⒁任用。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⒂此,这。例:以一物体与物物争。(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13、因
①于是,就。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②依照,根据。例: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
③依靠,凭借。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④趁着,趁此。例:不如因而厚遇之。
⑤通过,经由。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⑥因为。例: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⑦缘由,机缘。例:于今无会因。
⑧沿袭。例:因遗策。
⑨继续。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14、于
①对,对于。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在。例: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与,跟,同。例: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④到。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⑤从,自。例: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
⑥在……方面。例: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⑦比。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⑧表被动。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⑨受。例: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前一个“于”。)
⑩向。例: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⑾给。例: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15、则
①却,可是。例: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②那么,就。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③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就是。例: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原来是。例: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
⑥只。例: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⑦同“辄”,总是,常常。例:居则曰:“不吾知也!”
⑧原来已经。例: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16、者
①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例: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者:指人)
②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例: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③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④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例: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⑤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例:何者?上下之分也。
⑥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例: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⑦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⑧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例: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二者:两种心情。)
⑨定语后置的标志。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是“可使报秦者”,中心词是“人”。
⑩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例:近者奉辞伐罪。
⑾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例: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17、之
①代词。例:a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b君将哀而生之乎?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结构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何陋之有?”,“句读之不知”。
④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⑤结构助词,调整音节,无实义。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⑥结构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a云之崔嵬。b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⑦动词,往,到……去。例:如欲之南海,何如?
18、与
①给予,授予。例:与斗卮酒。
②结交。例: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③和、跟、同。例:颇与中国同俗。
④参加。例:蹇叔之子与师。
⑤赞许。例: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⑥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例:管仲莫非仁者与?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教学建议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要求《考试说明》中年年有,但从2001年至今都未列入考试范围,且高考试卷中确实未设专题,但并不表示这些知识不重要,恰恰相反,渗透到理解和翻译等题里的间接考查,几乎每年都有涉及。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第16题,第17题翻译“其李将军之谓也”和“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两句,涉及到宾语前置、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知识;又如2001年全国高考卷第13题B组中“故内惑于郑袖”中对虚词“于”的理解,离不开有关被动句的知识。至于理解文意和中心,也离不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要求。
总之,教师要教育学生理解,不管《考试说明》有没有把这一考点列入考试范围,这些方面的知识都需要很好掌握。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所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考点涉及的知识设题,意在让学生经过思考了解本专题的内容,同时能在思考中引出问题,为后面的探究作铺垫。使用时要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并思考,暴露出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教师也可根据需要再补充几个思考题加以拓展,教师在点拨中可初步引出相关的知识和解题要领。
二、问题磁场
1、阅读下列语段,看看其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点拨】此题句式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省略主语的句子很多。由于第一句出现了主语“余”,从第二句开始,作者连续省略了十个“余”。补充完整应是:余幼时即嗜学,(余)家贫,(余)无从致书以观,(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余)手指不可屈伸,(余)弗之怠。(余)录毕,(余)走送之,(余)不敢稍逾约。
2、仔细观察下列三个句子,找出其句式上的共同点。
(1)室如县(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3)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尚书·周书·蔡仲之命》)
【点拨】此题三个句子的共同特点是宾语前置。第一句疑问句里代词宾语前置。第二句在否定句里代词宾语前置。第三句是,用中间加“之”或“是”的办法使宾语前置,以加重语气。
3、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从词类活用的角度,指出加点字的语法特点。
上大会群臣,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以博士桓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
A.谁可傅太子者 B.今博士不难正朕 C.今博士不难正朕???
【点拨】A项“傅”名词作动词用,意为“做师傅”;B项“正”形容词作动词用,“正联” 意为“使联正”;C项“难”形容词作意动用法,“不难”意为“不认为是困难的”,“今博士不难正朕”翻译成“如今博士张佚不认为使我没偏误是难事”。
查看更多